梅恒
摘 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和學習基礎,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景,利用熟悉感和代入感較強的情景還原教學內容。在初中化學教學過程中,采用體驗式教學模式不僅能幫助學生提升化學學習水平、訓練化學學習思維,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化學和人們的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學好化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使其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研究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的有效性,希望能為初中化學教學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初中;化學;策略探究
在實施新課改和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時代背景下,社會對化學教學提出了更高要求。初中是學生正式接觸化學學習的階段,教師需要把握住這個學習的關鍵期,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這也是進行初中化學體驗式教學研究的意義所在。本研究從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入手分析,提出有針對性的體驗式教學策略,幫助化學教師將體驗式教學更好地應用到化學教學中。
一、現(xiàn)階段化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合理的教學情景
教學情景是幫助教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學習專注度的有效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構建教學情景,但普遍存在內容空洞的問題,沒能和教學內容或教學目標有效結合,制約了教學效果的發(fā)揮。其中,化學學科本身所涉及的知識較為抽象,如燃燒的實質為可燃物與氧氣作用產生的發(fā)光發(fā)熱以及劇烈的氧化反應,爆炸是可燃物在有限空間內發(fā)生的劇烈燃燒,會導致短時間內聚積大量的熱,并使氣體膨脹、引發(fā)爆炸。化學知識內容較為抽象、晦澀,若無教學情景的支持,學生很難深入了解知識,且僅通過抽象的知識灌輸容易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繼而影響整體教學效果。
(二)教學行為“守舊”
雖然現(xiàn)代化學教師的教學理念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是依然存在教學行為“守舊”的問題,教學模式?jīng)]有太大的變革。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主要采用線性教學方法,先帶領學生了解化學反應的概念、條件,然后逐步延伸到原理、方法。例如先帶領學生了解燃燒的概念與條件,逐漸延伸到滅火原理、方法。此種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主體,缺少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忽略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在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相互脫節(jié),難免會導致“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
(三)缺乏科學的教與學規(guī)劃
進入九年級以后,學生們的學習壓力陡然增大,面對各個科目的學習會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學習逐漸失去系統(tǒng)性和規(guī)劃,上課注意力愈發(fā)不集中,學習效率降低。同時,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九年級化學全部內容的教學,并留出足夠的時間帶領學生進行總復習,所以這個階段教師會側重于趕進度。九年級化學涉及的內容較為廣泛,除了常見的水、碳等基本化學知識,還要掌握質量守恒定律以及酸堿、金屬材料等方面的知識,如果急于趕進度,容易導致學生出現(xiàn)知識掌握不扎實的問題,并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極易產生本能性的抵觸情緒。在此背景下,學生對學習的認知產生了極大的偏差,認為學習化學只是為了應付中考。
二、體驗式教學應用于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一)合理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體驗情景
化學是一門和實際生活緊密聯(lián)系的學科,教師可以在多媒體的幫助下,將生活中的場景用圖片、視頻、音頻或文字的形式展示給學生,使學生產生共鳴,將學生帶入多媒體呈現(xiàn)的情景中,保證教學效果。教師在上課前,可以梳理一遍章節(jié)內容,從教學進度、教學邏輯性出發(fā),備好課。在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學生帶入千姿百態(tài)的物質世界,讓學生以沉浸式的狀態(tài)“看清”現(xiàn)實生活中各種物質間的相互作用以及變化情況。
(二)借助實驗研究讓學生擁有新的學習體驗
化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實驗教學也是化學學習的一部分,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化學思維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瘜W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可以帶領學生真正地參與實驗研究,給學生帶來新的學習體驗。
(三)通過良好的合作交流發(fā)揮體驗式教學的作用
教學是“教”和“學”的統(tǒng)稱,要想保證教學質量,兩者缺一不可。教師在日常授課時,可以和學生保持良好的合作交流,達到體驗式教學的目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教學時,應基于具體的內容實現(xiàn)師生雙向互動,確保發(fā)揮體驗式教學的作用。教師可在課前將學生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組織各小組準備相關學習資料。課堂教學開始后,教師要組織各個小組派代表展示收集的資料。學生展示完畢后,教師可向學生展示一些資料,在此基礎上組織學生討論,接著進行師生互動。并鼓勵學生積極發(fā)言,完成課程教學。
首先,教師要充分認識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幫助學生調整學習方法。教師可采用制作思維導圖或其他圖片的方式,幫助學生掌握。教師可以結合方程式內容編制順口溜,方便學生記憶。此外,教師還要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開展分層教學,即根據(jù)學生對化學知識掌握程度的不同,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因材施教。其次,教師要做好教學方式、教學安排等方面的調整,了解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反饋。比如新課改實施以后,教師調整了教學安排,逐漸“放權”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為了解決安排和設計問題,教師可以利用課間時間或下課前的幾分鐘,向學生了解他們對新課改安排的感受和建議,鼓勵學生暢所欲言。同時,教師要扮演好引導角色,深化學生對學科知識的認識。教師應該確保師生間交流合作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保證師生間形成良性互動。
三、結語
體驗式教學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感受,能落實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現(xiàn)學生的情感需求和學習需求,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瘜W教師要在授課的過程中發(fā)揮多媒體的作用,給學生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容息息相關的教學情境,合理利用課本上的實驗內容,讓學生通過動手實踐、研究思考得到思維上的訓練,激發(fā)學習興趣,通過良好的合作交流,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參考文獻:
[1]黃志.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J].華夏教師,2019(18):43.
[2]魯金龍.體驗式教學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實踐[J].學周刊,2019(3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