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沁怡
內(nèi)容摘要:本文在交互主觀性視角下,基于BCC中的對話語料對話語標記“你知道”及其變體的語用功能進行研究?!澳阒馈奔捌渥凅w的使用能夠引導聽話人走向最佳關(guān)聯(lián),或者照顧到聽話人的“面子”和自我形象的需求,從而促進言語交際的順利進行。交互主觀性在話語標記使用中的體現(xiàn)值得進一步的考察研究。
關(guān)鍵詞:交互主觀性 你知道 話語標記 語用功能
話語標記是近年來語言學研究的熱點之一。Schiffrin(1987)基于連貫理論(Coherence Theory)提出了話語標記的四點特征:句法上獨立于所在的句子,并位于語句的起始位置;語義上具有非真值條件性;自成獨立的韻律單位,后面有停頓,發(fā)音有弱化現(xiàn)象;在話語的局部和整體兩個層次和話語的不同層面上起作用。學者們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話語標記不一定位于語句的起始位置,有些話語標記的位置相當靈活,可以位于句首、句中或句尾。話語標記可以是單個的詞語,如“well”“其實”,也可以是短語或小句,如“you know”“據(jù)我所知”(吳亞欣、于國棟2003)。Blakemore(1987; 2002)將Sperber & Wilson(1986/1995)提出的關(guān)聯(lián)理論(Relevance Theory)引入話語標記研究,指出話語標記能夠編碼關(guān)于它所在的話語的語境信息,在語用推導過程中起重要作用,即能夠制約或引導聽話人對話語的理解。關(guān)聯(lián)理論框架的使用突破了語篇連貫這一層面, 將話語標記在話語理解中的作用提高到了人類認知心理的高度,強調(diào)它們能引領(lǐng)聽話人走向最佳關(guān)聯(lián)。學者們對話語標記進行了廣泛的研究,主要包括共時、歷時兩大類。共時研究主要從句法—語用視角和認知—語用視角進行(Abuczki 2014;孫炳文2015;李瀟辰等2018),歷時研究主要對話語標記的語法化、詞匯化過程進行考察(方梅2005;Tanno 2018;Rhee 2020;Zhan & Sun 2022)。除此之外,還有不少學者進行了外語話語標記習得研究(李巧蘭2004;王麗、王同順2008;梁雯等2018)以及不同語言中話語標記的對比研究(唐斌2007)。話語標記在言語交際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以交互主觀性為視角的話語標記研究尚不多見,值得進行探索。
最早提出“交互主觀性”(Intersubjectivity)這一概念的是Benveniste(1971[1958])。他指出,說話人和聽話人兩者間的關(guān)系是交互主觀性的體現(xiàn),言語交際中每個說話人都是一個言者主體,同時意識到另一個說話人也是一個言者主體。話語是“說話人在交互主觀性的條件下承擔的語言,這一條件使言語交際得以實現(xiàn)”(Benveniste 1971: 230)。學者們對交互主觀性有不同的詮釋。Traugott & Dasher(2002)在Benveniste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指出,交互主觀性產(chǎn)生于說話人和聽話人之間的互動,包含說話人對聽話人的關(guān)注,這種關(guān)注尤其體現(xiàn)在自我形象或“面子”的需求上。Traugott(2012)提出至少有兩種表達交互主觀性的語言功能,即禮貌和元話語,兩者有部分重合。Nuyts(2001)對交互主觀性的定義范圍則過于狹窄,僅限于情態(tài)范疇。本文基于Traugott的交互主觀性理論,對話語標記“你知道”及其變體的語用功能進行研究。
一.文獻綜述
陶紅?。?003)第一個從語音、語法和話語特征等角度探討了“知道”格式在談話中的演化,指出“你知道”的主要作用有:幫助說話人在繼續(xù)當前談話話題前直接和聽話人交流,確保聽話人跟隨說話人的話題;說話人在獨白過程中用它來喚起聽話人的注意。陶紅印還指出,“你知道”后附的語氣詞如“嗎”“嘛”“吧”等有語義中和現(xiàn)象,例如“嗎”是個疑問的語氣詞,但是“你知道嗎”一般不要求聽話人回答,也不用上升語調(diào)?!澳阒馈彪m然不像“you know”那樣高度熟語化,但正向類似方向演化。之后“你知道”屬于話語標記這一點成為學者們的共識,對于“你知道”及其變體的已有研究主要從這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大部分研究集中于對其使用模式和語用功能的共時角度考察。劉麗艷(2006)對“你知道”及其部分變體進行了比較系統(tǒng)的研究,并考察了不同使用模式之間的差異。劉麗艷根據(jù)“你知道”與所指信息單位之間的位置關(guān)系總結(jié)出“你知道”“你知道嗎/吧”的三種使用模式:“(X1),你知道嗎—,X,(X2)”、“(X1),X—你知道嗎/吧,(X2)”、“(X1),你知道,—X,(X2)”(X表示信息單位,—表示對信息的指示方向),并指出各使用模式對應的不同語用功能。單誼(2014)進一步分析了“你知道”及其變體的使用模式,總結(jié)出其語篇功能和人際功能。其語篇功能包括構(gòu)建命題結(jié)構(gòu)塊、維持話語連貫和引入新話題,人際功能包括構(gòu)建認知語境、凸顯心理情態(tài)和引導關(guān)聯(lián)推理。其次,一些研究考察了“你知道”及其變體從有實際意義的表達式演變?yōu)樵捳Z標記的過程及動因。周畢吉、李瑩(2014)對“你不知道”的詞匯化、語法化過程進行了考察,發(fā)現(xiàn)其演變軌跡為不具主觀性的“你不知道”——具有主觀性的“你不知道”——話語標記“你不知道”。單誼(2014)對“你知道”的形成動因和機制進行了考察,指出動因是交互主觀性和高頻使用,機制包括語義規(guī)約化、句法環(huán)境和重新分析。此外,一些研究還從其他角度進行了考察,如單誼(2015;2021)考察了“你知道”的語用功能與韻律特征之間的關(guān)系;楊帥、吳亞欣(2022)運用會話分析研究方法,分析了出現(xiàn)在話輪末尾位置的“你知道嗎”的交際功能,發(fā)現(xiàn)其所執(zhí)行的社會行為受到具體的序列位置的影響。出現(xiàn)在序列的起始位置時,“你知道嗎”執(zhí)行發(fā)起話題的社會行為;而出現(xiàn)在非序列起始位置時,“你知道嗎”表示的是向交際對方尋求立場上的支持。以往研究對我們深入理解“你知道”具有重要意義,也有部分研究涉及交互主觀性與“你知道”的關(guān)系,但并未對其進行具體的分析和討論?;诖?,本文擬使用真實語料,對“你知道”及其變體表達交互主觀性的語用功能進行考察研究。
二.交互主觀性視角下“你知道”及其變體的語用功能
為了考察“你知道”作為一種話語標記在言語交際中的作用,本文采用北京語言大學BCC漢語語料庫,使用其中的對話語料(6億字,來自微博和影視字幕)為檢索庫,檢索“你知道”及其變體作為話語標記的用例。結(jié)果顯示,出現(xiàn)頻次較高的語用變體有“你知道嗎”(950次)、“你知道么”(268次)、“你知道嘛”(91次)、“你知道吧”(89次)等。
話語標記的交互主觀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其人際功能上,表達說話人對聽話人的情感和需求的關(guān)注,以及引導最佳關(guān)聯(lián),使言語交際順利進行。“你知道”的交互主觀性首先體現(xiàn)在第二人稱“你”的使用上,“你”強調(diào)了說話人對聽話人的關(guān)注,使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人際關(guān)系增強。單誼(2014:68)指出,“你”的“提請”作用“表達話語的交互主觀性,即要求聽話人積極參與到言談互動中來并實施某行為作為對說話人言語的反饋”。
1.“你知道”體現(xiàn)交互主觀性的語用功能
“你知道”的語用功能之一是假設(shè)說話人和聽話人雙方共同擁有某些背景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是常識性知識或是說話人確認聽話人知道的信息。但有時,說話人并不確定聽話人是否知道該信息,但是由于對聽話人的“面子”需求的關(guān)注和“禮貌原則”的制約,說話人仍然使用“你知道”來假設(shè)聽話人已經(jīng)知道該信息(劉麗艷 2006)。這類情況下,“你知道”的使用體現(xiàn)了交互主觀性,并且起到使聽話人更易理解和接受說話人的話語的功能。如例(1)中,說話人B不確定聽話人A是否了解“有些專家門診需要提前半年預約”這一信息,但出于“禮貌原則”還是使用“你知道”將這一信息假設(shè)為雙方共同擁有并接受的信息,體現(xiàn)了說話人B對聽話人A的關(guān)注,使聽話人A能夠更好地理解其觀點,并且更容易接受“你還是先預約吧”這一建議。
(1)A:專家門診那么多人?!你先預約的嗎?!我本來打算過段時間帶媽媽去這醫(yī)院看眼睛呢……這……
B:你還是先預約吧太兇殘了
A:你也來了?預約了應該也要這么兇殘的排隊的吧……
B:這是早上七點半前的狀況你知道專家有得要提前半年",
A:……那你最后看上專家了么……
例(2)中,說話人A同樣將“其實我們并不介意你有多懶”假設(shè)為聽話人B已經(jīng)知道的信息,這是出于對聽話人B“面子”和自我形象的需求的關(guān)注和考慮。說話人A通過使用“你知道”向聽話人B傳達“不需擔心我們介意你懶”這一信息,照顧聽話人B對面子的需求,并且使其更容易接受多發(fā)照片的意見。
(2)A:只看到了臭美
B:哈哈那看來以后要多發(fā)臭美照
A:準了,你知道我們其實并不介意你有多懶,捯飭的好看點兒不讓我們鬧心就算對這個世界的友善了
B:哈哈,喜歡你這句話
2.“你知道嗎/么/嘛”體現(xiàn)交互主觀性的語用功能
“你知道嗎”“你知道么”“你知道嘛”三者語義相近。從使用頻次上看,“你知道嗎”使用得最多,“你知道么”其次,“你知道嘛”使用最少。這一區(qū)別可能源自多個因素,如使用者的年齡、性別、方言區(qū)以及話語對象、說話心理等,本文在此不做進一步分析研究,將三者視為同一變體進行考察。
位于話輪中間時,“你知道嗎/么/嘛”可以起到提示話題轉(zhuǎn)移、給聽話人提供一個新信息的語用功能。如例(3)中,對話雙方的話題原本是“中暑”,之后說話人A使用“你知道嗎”轉(zhuǎn)向“我今天運氣太好了”這一話題。此處“你知道嗎”的使用提示聽話人B上一話題即將結(jié)束并轉(zhuǎn)移至下一話題,將其注意力引向接下來的話題,幫助聽話人B更容易地跟上新話題并進行話語理解。例(4)中,說話人B將話題從“雪”轉(zhuǎn)向“地鐵卡”,通過使用“你知道嘛”來提示聽話人A話題的轉(zhuǎn)移,幫助聽話人將關(guān)注轉(zhuǎn)向新話題。當“你知道嗎/么/嘛”執(zhí)行話題轉(zhuǎn)移的語用功能時,說話人引導聽話人的話語理解,幫助聽話人以盡可能小的投入獲取最大的認知效果,也就是將其注意力集中在話語標記之后的信息上,從而走向最佳關(guān)聯(lián)。這類語用體現(xiàn)了交互主觀性,聽話人能夠更容易理解話語信息。
(3)A:我馬上就回學校陪你明天去和石榴玩一天。我今天中暑了
B:喝藿香正氣液。。在外面玩要注意點。
A:好的,我?guī)Я说?,當時在外面~~~還吐了~~~你知道嗎,我今天運氣太好了,嘿嘿
(4)A:攢了100多天沒下的雪,留給你了
B:那可真是、然后你知道嘛咱上次買的地鐵卡、我又激活繼續(xù)使用了、現(xiàn)在里面還剩1.5
A:我的早就找不到了……你牛
“你知道嗎/么/嘛”的使用引導聽話人走向最佳關(guān)聯(lián)的另一種情況如例(5)。B首先對A“不要自己嚇自己”的問題給出了“沒有啊”的否定答案,之后使用“你知道嗎”來提醒聽話人A接下來將作出進一步解釋和強調(diào),即“還沒有加選修課”。顯性的話語標記的使用幫助聽話人將關(guān)注集中到之后的信息上,從而能夠更好地進行話語理解,并且在此基礎(chǔ)上給出反饋,有助于言語交際的順利進行。
(5)A:我下學期也超多課的不過看到你們課表心理平衡些了應該不會那么多吧!你看清楚沒的不要自己嚇自己呀
B:沒有啊。你知道嗎,還沒有加選修課,這都是必修的
A:這么多那不就是一下子回到高中咯=.=\我沒有那么多課不過也比這個學期多了好多這么可憐啊你……
3.“你知道吧”體現(xiàn)交互主觀性的語用功能
“你知道吧”的交互主觀性首先體現(xiàn)在“吧”的使用上?!鞍伞北硎静淮_定、揣測的含義,能夠減弱句子的語氣?!澳阒绬帷焙汀澳阒腊伞倍加袨槁犜捜颂峁┍尘靶畔⒌墓δ埽褂谩澳阒绬帷睍r,說話人認為該信息對于聽話人來說可及性較低,也就是聽話人不太熟悉、不太容易想到或理解該信息;而使用“你知道吧”時,說話人認為該信息對于聽話人來說可及性較高,即比較熟悉、容易想到或理解。因此,使用“你知道吧”有時是出于說話人對聽話人“面子”需求的考慮,體現(xiàn)了話語中的交互主觀性。如例(6)中,B得知A“喝了點小酒”后說“喝酒不開車你知道吧”。因為“喝酒不開車”屬于一個常識性信息,B認為A知道該信息,再加上“禮貌原則”的制約,為了照顧到A的“面子”,B使用了緩和的語氣“你知道吧”。此處“你知道吧”的使用體現(xiàn)了說話人對聽話人自身情感需求的關(guān)注,促進了言語交際的順利進行。
(6)A:喝了點小酒……
B:喝酒不開車你知道吧
A:沒開車去。
話語標記“你知道”及其變體在言語交際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它在不少情況下都能夠體現(xiàn)交互主觀性,使得言語交際能夠順利進行。“你知道”及其變體通過承擔假設(shè)對話雙方共同擁有某個信息、提示話題轉(zhuǎn)移、作出解釋和提供背景信息等語用功能,引導聽話人走向最佳關(guān)聯(lián),促進聽話人對話語的理解。在某些情況下,“你知道”體現(xiàn)說話人對“禮貌原則”的遵守以及對聽話人自我形象或“面子”需求的關(guān)注和照顧,其使用使言語交際更加順利。話語標記如何體現(xiàn)交互主觀性是一個值得深入研究的問題。本文只對“你知道”的幾個變體進行了研究,未來可以對交互主觀性在“你知道”其它變體以及其他各類話語標記上的體現(xiàn)進行考察,進一步加深對話語標記的了解。
參考文獻
[1]方梅.2005.認證義謂賓動詞的虛化——從謂賓動詞到語用標記[J].《中國語文》06:495-507.
[2]李瀟辰、向明友、曹篤鑫.2018.話語標記語的語義痕跡與語用功能——以YouKnow為例[J].《外語與外語教學》02:90-98.
[3]李巧蘭.2004.英語學習者話語標記語語用石化現(xiàn)象初探——基于真實口語語料的調(diào)查分析[J].《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學報》03:53-57+71.
[4]梁雯、魏興、張文霞.2018.中國英語學習者使用話題標記情況探析[J].《外國語文》34(3):152-160.
[5]劉麗艷.2006.話語標記“你知道”[J].《中國語文》5:423-432.
[6]單誼.2014.漢語話語標記語“你知道”的語用分析[J].《浙江外國語學院學報》02:63-70.
[7]單誼.2015.自然話語中話語標記語“你知道”的韻律特征[J].《語言教學與研究》3:70-78.
[8]孫炳文.2015.從關(guān)聯(lián)視角看庭審互動中話語標記語的語用功能[J].《當代修辭學》01:56-61.
[9]唐斌.2007.話語標記語“其實”及其英譯的語用功能探析[J].《外語與外語教學》3:17-18.
[10]陶紅印.2003.從語音、語法和話語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談話中的演化[J].《中國語文》4:291-302.
[11]王麗、王同順.2008.中國英語學習者語用標記語習得研究——一項基于SECCL和BNC的實證研究[J].《現(xiàn)代外語》03:291-300+329-330.
[12]吳亞欣、于國棟.2003.話語標記語的元語用分析[J].《外語教學》24(04):16-19.
[13]楊帥、吳亞欣.2022.話輪末尾“你知道嗎”的會話分析研究[J].《外語教學》43(2):29-35.
[14]周畢吉、李瑩.2014.“你不知道”向話語標記的演化[J].《漢語學報》1: 78-84.
(作者單位:寧波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