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靜兒
[摘要] 班級建設中,一個好的班干部團隊能帶動班集體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風和學風,但固定型思維模式下高中班干部建設出現(xiàn)了諸多問題。本文著重研究成長型思維模式對高中班干部建設的實踐應用與成效。
[關鍵詞] 成長型思維;高中班干部建設;探新選擇
一、成長型思維培養(yǎng)班干部的機制緣起
班干部對調動班級積極性、提升班集體凝聚力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高中許多班干部多由初中甚至小學曾經(jīng)擔任過職務的同學擔任,學生有經(jīng)驗,班主任更省心,這也多半成為高中班干部選拔的一種固定思維模式。這種固定型思維模式下的高中班干部建設卻問題多多,有經(jīng)驗的學生只憑經(jīng)驗做事,沒有經(jīng)驗的學生永遠得不到鍛煉機會,班集體建設“官僚味”十足。
20世紀80年代,心理學家卡羅爾·德韋克提出成長型思維模式理論,其理念是“人的基本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來培養(yǎng)的”。該理論把人們對能力的認知分為兩大類:固定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班主任和班干部能幫助班集體長遠發(fā)展,使學生更好地面對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zhàn),形成良好的成長型思維模式。
二、成長型思維培養(yǎng)班干部的機制創(chuàng)生
班干部作為班級管理的核心力量,是否具有成長型思維模式,承擔起班干部各種職責,直接影響到班集體的成長和發(fā)展。成長型思維模式下的班干部培養(yǎng)機制分為以下四個方面:
1.成長型思維選拔班干部的機制
班主任在選拔高中班干部初期,通常會考慮有過班干部經(jīng)驗的學生,這種固定型思維模式從短期看“上手快”,卻錯過了學生的能力提升契機。成長型思維模式引導班主任在選拔班干部時,傾向于學生意愿、了解學生思維模式特點,鼓勵責任心強、愿意為班集體服務的學生加入班干部團隊。
(1)班干部申請
利用成長型思維模式選拔班干部,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能力,筆者設計了《成長型思維模式下的班干部申請表》(下文簡稱《申請表》)(見表1)。
填寫《申請表》之前,班主任應介紹成長型思維模式的概念和內容。表格的問題設計層層遞進,讓學生從興趣愛好著手,同時從成長型思維模式鼓勵沒有經(jīng)驗的學生參與選拔,并設置自薦信環(huán)節(jié),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積極鍛煉學生的勇氣。
(2)班主任面試
整理和篩選《申請表》的重點是統(tǒng)計第4問“你想擔任的班干部職務(按照意愿強烈程度排序)”,為提高選拔效率,先統(tǒng)計每個申請學生的最強意愿,形成候選人名單。候選人進入班主任面試環(huán)節(jié)。
面試不是為了淘汰申請者,而是統(tǒng)籌不同職務和申請人數(shù)的差異。這樣既能節(jié)省班級競選的時間,又不至于競爭過于激烈而淘汰有能力的同學。面試的另一個目的是讓學生充分了解他所要競選的崗位職責,為后面的競選演說做充分準備。
(3)班級公開競選
班干部選拔機制秉承公開、透明原則,通過設計選票、公開競選、全體投票、統(tǒng)計和公布選票等步驟來進行??裳埐粎⒓痈傔x的學生擔任協(xié)助工作,具體競選流程見表2。
2.成長型思維培養(yǎng)班干部的機制
(1)班干部試用期
固定型思維模式下,班干部遇到棘手問題而處理不得當時,往往會被定義成能力欠缺而被問責,甚至遭到替換,而成長型思維模式更注重問題本身的處理、在錯誤中學習和對班干部能力的培養(yǎng)。
試用期間,新上任班干部履行各自職責,記錄、反思管理方法,重點找出存在的問題,但不把問題當作評價內容,不與班干部考核掛鉤,讓班干部在試錯中不斷反思進步,利用成長型思維鍛煉自己,真正為班集體服務。試用期結束后,每一位班干部提交一份工作職責記錄單,內容包括班級出現(xiàn)的問題、工作中的最大難題、解決辦法和策略、需要尋求的幫助等。
(2)以顧問形式組建團隊
根據(jù)申請者上交的《申請表》第1、2問,可以找到曾經(jīng)擔任過不同職務的學生組建成顧問團隊,既能充分利用經(jīng)驗進行頭腦風暴,又能促進學生之間協(xié)作,讓他們形成為班集體榮譽奮斗的戰(zhàn)友關系。顧問團隊分成以下幾種:
領導力顧問:邀請曾擔任過班長、團支書等職務的學生,參與班級公約、班干部評價制度等內容的制定。
策劃力顧問:邀請曾擔任過組織、宣傳、文藝等職務的學生,一起參與主題班會設計、班級文化建設、班級文藝匯演策劃等活動。
管理力顧問:邀請曾擔任紀律、衛(wèi)生、生活等工作的學生,參與值日生表創(chuàng)建、班級自主紀律管理、班費的收繳管理等制度的完善。
學習力顧問:邀請曾擔任學習委員或學習優(yōu)秀的同學,共同討論學習小組建設、班級學風建設和學困生結對等活動的組織策劃。
(3)以結果為導向解決問題
班主任培養(yǎng)班干部過程中,注重“以結果為導向”的方法,即設定的結果是一定能實現(xiàn)的,從結果倒推需要解決哪些問題,再把問題細化。例如,以“自習課安靜,紀律好”為結果,倒推需要解決的問題有:遲到早退問題、無故缺席、講話吵鬧現(xiàn)象、請假制度、值日班長記錄規(guī)范等。再將問題細化,最后通過班主任指導、顧問團隊咨詢、班級公約完善等方式解決問題。
3.成長型思維評價班干部的機制
為了提高班干部管理意識和水平,需建立公平、客觀、可操作的評價方案,并將成長型思維模式應用于考核目標、原則、方式、結果。
(1)階梯式評價目標
評價方案前提是確立評價目標,班干部考核目標應呈現(xiàn)階梯式(見圖1)來體現(xiàn)班干部團隊的進步和成長,通過個體和團體的努力進步從而達到鍛煉班干部,并促進其自身發(fā)展的目的。
(2)多次立體式評價原則
立體式評價包括同學、任課教師、班主任評價、班干部自身評價等,固定型思維模式的評價考核往往在學期末通過一次投票后產生,而成長型思維模式下的評價關注班干部個體和團隊的成長,采用多次立體式評價(見表3)來考核班干部的工作能力。
(3)靈活多樣的評價運用
評價是考核班干部的方法而不是目的。班主任應采用成長型思維模式對班干部評價結果召開班干部會議進行理性分析,而不是通過結果做出“某些班干部能力欠佳,管理不力”的固定型思維模式論斷。
首先評價的結果可以作為班干部團隊成員的工作能力的參考,獎勵優(yōu)秀(表3中A—E得分較高)的同時,也同樣鼓勵通過努力有顯著進步(表3中A6明顯大于A1)的班干部。這樣能進一步提升班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并培養(yǎng)有成長型思維的班干部,對今后的個人發(fā)展和班集體建設發(fā)揮更好的潛能。
三、成長型思維建設班干部的創(chuàng)新成效
1.利于班干部個體成長
班干部作為集體中的一員,自身的素養(yǎng)應包括奉獻的精神、公正的品質、良好的協(xié)調能力、善于協(xié)作的品行。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在擔任班干部過程中會因各種問題而退縮,擁有成長型思維模式后,班干部就能以積極的態(tài)度迎難而上,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而不是逃避或出現(xiàn)畏難情緒(見圖2)。
2.利于班干部團隊建設
一個優(yōu)秀的班集體必須有一支優(yōu)秀的班干部團隊引領,班干部團隊的主要任務是在班主任指導下,互相協(xié)作,取長補短。因此,班干部應具有一定的團隊精神,即團隊成員自覺地以組織利益和目標為重、在工作中盡職盡責、與其他成員積極協(xié)作的意愿和作風。
固定型思維模式的學生會希望突出自己的能力,享受班干部帶來的特權,這違背了以集體為利益的團隊精神,很多固定型思維的學生在自己是班干部的“特權”外衣下,逃避真實存在的責任。
成長型思維模式的管理者是一個引導者,而不是法官,更傾向于傾聽、信任和培養(yǎng)協(xié)作能力。班干部的每一位成員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個性特征。要使班干部團隊力量發(fā)揮到最大,班干部成員之間應互相信任,傾聽不同的聲音,并確信團隊協(xié)作能力是可以通過努力不斷提升的。
3.利于班主任對班干部的指導
要幫助班干部構建成長型思維模式,班主任需引導班干部成員關注后天努力,而非先天能力。成長型思維的班主任會注意夸學生的方式。研究表明,經(jīng)常被夸努力的學生更重視練習和勤奮,也更愿意通過努力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因此,班主任在組建班干部人選時,應該重視努力的力量,凸顯學生近階段為實現(xiàn)目標而進行的嘗試。
當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現(xiàn)錯誤時,班主任應用成長型思維模式來看待學生,分析錯誤形成的原因,幫助其提升工作能力,避免用固定型思維對學生人格進行批判。例如,衛(wèi)生打掃出現(xiàn)問題,若直截了當?shù)卣J定班干部“偷懶”,否定班干部的付出和努力,只看重結果而采用“換掉值日班長”等做法,就無法繼續(xù)培養(yǎng)和幫助其成長。班主任應分析值日表安排是否合理,監(jiān)督和管理遇到什么困難,幫助學生深化對問題的認識,用逐漸習得的成長型思維模式解決后續(xù)問題。
成長型思維模式在班干部建設中的實踐與應用體現(xiàn)了當今時代發(fā)展對高中生的要求與期望,班干部在班級管理過程中體會到了自我管理與自我發(fā)展的潛能,通過成長型思維模式學會了理性分析和客觀評價,習得及時反思和不斷努力的學習能力。同時,班干部的自我成長,用成長型思維協(xié)助班集體,更好地促進了一個優(yōu)秀集體的形成,一個有成長型思維模式的集體又為全體學生的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氛圍和輿論環(huán)境。班主任作為班干部建設過程中的指引者,同樣要用成長型思維去培養(yǎng)和拓展學生的不同方面的能力。最后,只有學校、家庭和全社會通力合作,成長型思維才能變成習慣性思維,來應對學生個體和群體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長濤. 關于中小學班級干部選拔方式的調查研究[D]. 遼寧師范大學,2008.
[2]陳衛(wèi)東. 淺談課堂教學中如何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J]. 科教文匯(中旬刊),2012(02).
[3]杜慶軍. 淺談班干部輪換制度[J]. 教學與管理,2003(21).
[4]諶啟標. 班級管理與班主任工作[M]. 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5]張云. 高中班干部管理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D]. 華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