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英語的學習過程中,必須要掌握英語詞匯。因為在英語口語的交流過程中,只有熟知大量的英語詞匯,才能夠對日常的口語交流作出正確的判斷,這就需要從小學教育階段就奠定扎實的基礎。所以如何多元化教授小學英語詞匯,就成為了所有英語教師急需探討的問題。文章主要介紹了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特點,并總結了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多元化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18-0149-03
伴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英語教學越來越受到重視,帶給英語教師的壓力也隨之增加,英語教師需要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方式,掌握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環(huán)境。單詞學習是學習英語的最基本途徑,掌握大量的英語詞匯能為英語學習中的聽說讀寫奠定扎實的基礎。如何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更好地實施趣味性教學,使得教學變得多樣化,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提高,這是值得每一位教師重視且深思的問題。
一、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特點
(一)教學方法更新穎
教師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不能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需要教師盡快熟悉,并靈活運用在實踐教學中。在英語教學中,多數(shù)英語教師很少結合課文句型來講解詞匯,對英語詞匯的教授往往采取領讀、死記硬背的方式。當然,這種對英語單詞的領讀、熟讀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英語課文時理解起來更容易。但教師在實際教授過程中采取先讀課文,再講解詞匯的方式,這樣會使學生對詞匯的理解和運用更加得心應手,并且也可以避免死記硬背給學生帶來枯燥感,這種穿插式學習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也可以將實際生活情節(jié)應用在教學中,讓學生“有感而發(fā)”“觸景生情”,這樣更有利于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隨著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生活方式的多樣化,可以應用在實際教學中的技術手段也越來越多,包括一些實際教學操作方法和新概念,這都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二)教學活動的目的性更強
在學習某一類東西或某一門學科時,首先要對它的產生和發(fā)展有一定的了解和認識,在學習英語課程時,同樣也需要教師將英語的一些基礎背景知識講解給學生,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性。新課標指出:“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需要注意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要注重學生的接受能力,根據(jù)實際情況有計劃地給學生傳授知識。”教師應將英語教學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尤其是進行文化對比,讓學生理解文化差異,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接受英語課堂。但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教授英語知識時脫離了文化背景,只是對英語詞匯或文章進行簡單的講解,對詞匯死記硬背,全然不顧英語所包含的文化價值。
近幾年,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一直遵循著新課改的要求,如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了游戲教學,這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也因此產生了很多副作用,如很多教師背離了游戲教學的目的,所選用游戲的游戲性大過了教育性,達不到教學的目的。新的教學方式需要教師結合實際情況重新擬定適合自己學生的教學方式,只是簡單地生搬硬套反而會對學生造成傷害,影響其學習效果。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師在備課時可以更加專注,同時也可以讓學生的學習目標感更強。
(三)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更濃厚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都有很大的好奇心,如何合理有效地運用小學生的好奇心,這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在學生剛接觸英語這門學科時,基于學生刻板的思維會認為英語和語文課程一樣,有大量需要背誦的內容,所以在心理上便會產生一定的抵觸情緒。教師在一開始教授英語課程時就需要開一個好頭,要合理地對比英語與其他需要背誦大量內容的學科,重點突出英語的實用性和趣味性,避免學生在一開始學習就產生厭學情緒。提升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方法有很多,如對現(xiàn)在新興技術手段的應用,在課堂上使用多媒體技術,運用“動態(tài)”課堂引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很多學生在剛接觸英語課程時抱有很大的期待,但在實際的學習過程中,由于種種原因跟不上學習進程,在學習中表現(xiàn)得有心無力,這對學生的自信心會造成很大的打擊,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密切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發(fā)現(xiàn)學生有問題時要及時給出解決方案,幫助學生排憂解難。
二、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多元化教學策略
(一)利用實物圖片進行直觀性教學
小學英語課本中很多詞匯的出現(xiàn)都伴隨著圖片,且很多都是實際生活中常見的事物。教材的編寫就是為了學生更容易學習英語詞匯。所以,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是單單地講:椅子用英語表達是“chair”,桌子用英語表達是“table”。學生在接受這種填鴨式教育時往往會表現(xiàn)得毫無興趣,學習就無法進行下去。那么如何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入課堂呢?這就是需要教師深入研究的事情了[1]。
如在炎熱的夏季里,教師可以在課前打開窗戶,并說“Its very hot today.Lets open the window.”在這一句話中,學生可以了解到多個單詞,有的在之前就學習過,有的是本節(jié)課新學習的單詞,這節(jié)課著重對新的詞匯進行講解,如此就完成了對“open”和“window”兩個單詞的教學。再如針對顏色英語單詞的教學,教師可以拿出帶顏色的硬紙片,然后分別對其顏色進行問答:“What colour is it ?”“It is yellow.”經(jīng)過反復提問與回答,學生就學會了有關顏色的詞匯。當學習其他單詞如果有不方便展示的實物時,教師就可以使用圖片的方法進行教學。如蛋糕、米飯、漢堡包一類的東西,教師就可以在上課的時候表現(xiàn)出很餓的感覺,然后說:“I'm very hungry ,I'd like a hamburger.”與此同時把漢堡包的圖片展示出來,完成這一部分的教學。如果教師的代入感比較強,學生的興趣會非常高,從而積極學習本節(jié)課的知識,牢記單詞。
(二)情景再現(xiàn)讓詞匯教學充滿樂趣
針對很難用實物或圖片展示的介詞、動詞,教師就可以通過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使學生融入情景中,培養(yǎng)學生的詞語運用能力,促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多元發(fā)展[2]。
如教學五年級第一單元的介紹篇時,筆者再現(xiàn)以下情景:開學的時候我們班級有新加入的同學,那么就請他們做一下自我介紹吧!由此引出new friend,然后以英文的形式表達:“We have two new friends in our class.”(我們班有兩個新朋友)接下來引導新同學做自我介紹:“Hello,Im Bob,Im 11 years old ,I come from Britain.”“Im ?Zhou Pei,Im 10 years old, I come from BeiJing.”然后在筆者的指導下,學生掌握了這些句子。最后同學們互相做自我介紹,歡迎新同學加入班級,“Welcome to our class!”對話的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
(三)活用趣味游戲加深對詞匯的理解
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教學,既保證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鞏固了教學的成果,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如教學五年級第四單元時,教師就可以采用游戲的方式,找兩名學生進行問答,用這種方式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熱情。問答要用英語和漢語兩種形式,這樣學生可以熟悉語句,還能掌握句子的應用方法。如下所示:
Bob:Where do you work now?(你現(xiàn)在在哪工作呢?)
Li: I work in Beijing Cinema. How about you?(我在北京電影院工作,你呢?)
Bob: I work at the Bank of China.(我在中國銀行工作。)
教師以這種對話的形式把學生分為兩組做游戲,問題不可以重復,回答要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記住了很多詞匯。
(四)圈畫重難點,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英語的詞匯量是非常豐富的,所以學生要堅持每天積累詞匯。教師不只是教授學生知識,更要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詞匯具有零散化的特點,所以教師應該有目的、有計劃地組織教學。如學生在四年級升至五年級時,英語的學習難度會有所增加,一些學生可能不適應,這就需要教師提供幫助,將學生分組,讓成績好的學生帶動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同時,教師需要為學生設計學習方案,讓學生的學習更加輕松有效,還需要將學習的重難點標記出來,重點講解,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3]。
(五)多樣化復習,鞏固知識
1.集體鞏固
最常見的方式是全班一起跟讀或者是一起朗讀,通過語速的快慢、語調的轉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用在剛學習單詞后的鞏固環(huán)節(jié)。
2.隨機抽查
教授完新課之后,教師讓學生以一對一的形式復述剛剛學過的內容,給學生營造緊迫感,有利于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也便于糾正錯誤,起到以點帶面的效果。
3.自主強化
開展檢測之前,教師讓學生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進行全面復習,并給學生一個緩沖的時間,讓他有時間回顧所學,建立足夠的自信心。
4.小組強化
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組內自檢,分為二人組和四人組,交叉檢查,輪流背誦,爭取學習的知識沒有遺忘。
5.綜合強化
為了讓英語詞匯融會貫通,通過對話、書寫等方式進行鞏固,從而使學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詞匯的真正含義。
6.聯(lián)想強化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比較,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展開想象,以達到學習記憶的目的[4]。
(六)詞匯與句子緊密結合加深記憶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都會發(fā)現(xiàn),即使學生認識這些英語詞匯,但是仍不會對句子進行翻譯。而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因為學生并沒有真正理解英語詞匯的含義[5],具體來說就是學生并沒有對詞匯的形、音以及意進行了解。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講解詞匯在語句中的運用,這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對詞匯的理解,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記憶單詞。
對英語詞匯量的掌握是學習英語的重要途徑,更是學好英語課程的基礎。同時,英語作為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學科,需要學生將所學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生活中,將理論實踐化。教師要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適時調整授課方式,不斷探究多元化的詞匯教學策略,有選擇性地使用教學方法,要做到有準備、有方法地上好每一節(jié)課,使學生有良好的課堂體驗,輕松愉快地學習英語知識。
【參考文獻】
[1]秦天.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學情境的運用探究[J].小學生(中旬刊),2021(4).
[2]李樹光.初中英語詞匯的多元化教學策略[J].山西教育(教學),2019(2).
[3]王蕊.基于小學英語詞匯教學多元化方法分析[C]//2020年“互聯(lián)網(wǎng)環(huán)境下的基礎教育改革與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2020.
[4]李珊珊.試論小學英語教學中情景教學的優(yōu)化策略[J].繼續(xù)教育研究,2008(1).
[5]李莉.小學英語教學生活化的內涵及策略分析[J].學周刊,2019(33).
【作者簡介】
郭智鵬(1977~),男,漢族,甘肅定西人,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