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起
摘要:初中學生在物理學習過程中對物理過程分析的八點常見錯誤包括拋不開錯誤的生活經(jīng)驗,有礙于對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不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義,只從字面去理解注釋物理概念;拋開物理定律的適用條件和所表達的物理內容,單純從數(shù)學角度去分析討論問題;將定義式和關系式混為一談;忽視物理公式的適用范圍及使用條件,亂套公式解題:不深入理解物理規(guī)律中的因果關系及適用條件,常常死記硬背;對物理量的引入目的及物理意義不明確,常常將意思相近的概念混為一談;不善于通過弄清物理過程而理出簡明的解題思路等常見錯誤。
關鍵詞:初中物理 ? 過程分析 ?錯誤
常言道,知己知彼,百戰(zhàn)百勝。物理教師只有深入了解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犯的典型錯誤,在備課時才能對癥下藥,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見典型錯誤可以歸納為如下幾種,認真分析這些典型錯誤所產(chǎn)生的原因,從中可以受到啟發(fā),從而能掌握教好物理的正確方法。
一、拋不開錯誤的生活經(jīng)驗,有礙于對物理概念與規(guī)律的深刻理解
對于力和運動的關系,學生在上初中時就看到馬拉車的情況,馬拉車時,車就運動,馬不拉時,車就不動,因而就很容易形成“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這樣一個錯誤概念,這一錯誤生活經(jīng)驗有礙于對牛頓第一運動定律的深刻理解。在學習功的概念之前,就有這樣的錯誤生活經(jīng)驗:只要出力流汗就一定做了功,因而對人提重物在水平公路上運動一段距離后雖然累得滿頭大汗,然而做功為零的事實感到無法接受。在學習力學時,錯誤的生活經(jīng)驗特別多,錯誤的生活經(jīng)驗先入為主,直接影響著對物理概念規(guī)律的理解與學習。顯然,采取“先破后立”的方法,用實驗排除錯誤的生活經(jīng)驗,是教好物理的有效途徑。
二、不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義,只從字面去理解注釋物理概念
為了描述變速運動的快慢,物理學中建立了平均速度的概念。平均速度是指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總路程與所運動的時間的比值;而有的同學卻認為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當然,對于一般的變速運動,平均速度絕不是速度的平均。只從字面去注釋物理概念,是學生在學習物理的過程中常犯的典型錯誤。例如,對摩擦力的概念,把“相互接觸”理解為整個物體接觸,因此在分析自行車前后輪所受到的摩擦力時常得出錯誤結論。學習物理概念時,一定要深入理解物理概念的物理意義,不能用學習語文的方法從字面去注釋名詞,顧名思義。
三、拋開物理定律的適用條件和所表達的物理內容,單純從數(shù)學角度去分析討論問題
任何一條物理定律都是在一定的條件下用大量的實驗事實歸納總結出來的,所以,學習物理定律時就必須了解它的適用條件,熟知它所表達的物理內容,而不能用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單純從數(shù)學角度去分析考慮問題,得出與事實不相符的結果。例如,學習歐姆定律后,有人把歐姆定律的公式
寫成U=R或R=U/I,說什么I=U/R與U=R或R=U/I是等價的,是一樣的。根據(jù)歐姆定律所表達的內容,它的數(shù)學公式只能表示為I=U/R。U=IR是表示電流通過電阻后因做功而使電壓降低,該式說明了能量的轉換與守恒;R=U/1給出了測量電阻的一種方法一一伏安法測電阻,3個數(shù)學公式的意義是不同的,用學習數(shù)學的方法去學習物理是學不好的。在對物理公式進行數(shù)學討論時不能拋開物理定律的適用條件和所表達的物理內容。
四、將定義式和關系式混為一談
物理量都有定義式和求解式。如R=U/1電阻求解式,對于任何一個求解式,都不存在正比與反比的關系,它只表示量度該物理量的一種方法。R=ρl/s表示電阻的關系式。對于任何一個關系式,都可以說正比與反比的關系,因為關系式就是表示該物理量的大小都與哪些因素有關系。在學習物理量時,要將物理量的定義式與關系式嚴格區(qū)分,深刻理解數(shù)學公式所表示的物理意義,不可將兩者混為一談。
五、忽視物理公式的適用范圍及使用條件,亂套公式解題
物理公式是對物理規(guī)律的定量描述,都有一定的適用范圍或成立條件。如果忽視這一點而亂套公式,必然會得出錯誤結果,下面舉例作以說明。
例題:一合電動機的線圈內阻是2歐姆,將這臺電動機接在220伏的電源上,正常運轉時通過線圈的電流是10安培。問:電動機的輸出功率是多少?
三、對于這樣一道題,亂套公式有下列3(1)P1=UI=220×10=2200W;(2)P2=I2R=200W;(3)P3=U2/R=24200W。這3種結果都不是電動機的輸出功率。P1是電源對電動機的輸入電功率;P2是電流經(jīng)過線圈時的電熱率;P3是短路(如電動機因負載過重而被卡住不轉或轉速非常緩慢)時的電熱率,顯然這是一種燒毀電動機的現(xiàn)象。而電動機的輸出功率應是P1-P2=2000W。這3個物理公式的區(qū)別與聯(lián)系是什么?請讀者自己總結。
六、不深入理解物理規(guī)律中的因果關系及適用條件,常常死記硬背
物理規(guī)律有因果關系。如導線因切割磁感線會產(chǎn)生電流;在反射定律中,因有入射光線才有反射光線,所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等。因果關系貫穿于物理現(xiàn)象的始終,學習物理規(guī)律時,不但要弄清數(shù)量關系和單位關系,更為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物理規(guī)律的因果關系,不要死記硬背,表述物理規(guī)律時不能因果顛倒。常言道:牢固的記憶是建立在正確理解的基礎上。只有深入理解物理現(xiàn)象和物理規(guī)律的因果關系,才能學好物理學;而死記硬背,不解其義,在應用的過程中最容易出錯。
七、對物理量的引入目的及物理意義不明確,常常將意思相近的概念混為一談
學習物理量時,一定要明確:為什么要引入這個物理量?這個物理量的物理意義是什么?這個物理量與前面所學過的意思相近的概念有什么區(qū)別與聯(lián)系?只有這樣,才能及時澄清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例如熱能、內能、熱量和功等都是意思很相近的物理概念,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及時澄清物理概念,在解題過程中才能思路清晰,迅速準確。物理學中容易混淆的概念很多,如平衡力和反作用力等都是很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不少同學之所以感到“物理越學越糊涂,越學越難學”,其原因就是沒有及時澄清容易混淆的物理概念。
八、不善于通過弄清物理過程而理出簡明的解題思路
對于一些難度較大的綜合題,解題的關鍵在于通過弄清物理過程從而理出簡明的解題思路,把物理問題迅速轉化為數(shù)學問題。對于較復雜的物理問題,先要弄清物理過程,弄清整個過程的性質、細節(jié)和特征,并把整個過程分解為幾個較為簡單的子過程。根據(jù)每個子過程的性質、細節(jié)和特征來確定相應的方程,這就把物理問題轉化成了數(shù)學問題,這一步是最困難的,只有結合各種類型的綜合題,進行反復的訓練和總結,才能提高綜合解題能力,才能學會如何通過弄清物理過程而理出簡明的解題思路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