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瑛
摘 要:強大的思維能力是我們獲得成就的重要保證。對于高中生來說,具備一定的思維能力,在面對復雜的、大量的學習任務時就能夠游刃有余。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開始變得成熟,基于學生已有的思維能力,我們要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辯證思維。本文立足高中政治學科,對學生辯證思維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夠對高中政治教師有所啟發(fā),在提高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的基礎上,真正促進學生辯證思維能力的提升。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課程教學;辯證思維;高中政治
學好高中政治,或者說學好其他一切學科,都需要學生具備一定的辯證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相比較,辯證思維的培養(yǎng)要更加困難一些,學生需要基于事物的表面現(xiàn)象,考慮事物內部之間的深層聯(lián)系,既要在深度上進行探索,也要在廣度上聯(lián)系思考。擁有一定辯證思維能力,學生就能夠更容易分析復雜事物,更準確地抓住事物的本質。在高中時期,學生的思維逐步朝著更加理性、更加成熟的境界發(fā)展,學生的辯證思維在這一時期萌芽。因此,我們要抓住這一關鍵時期,采用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完成學生辯證思維在高中政治課堂的落地開花[1]。
一、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的必要性分析
(一)適應當前高中政治課程教學的需要
在高中政治課程標準中,有這樣的表述:“高中政治教師要讓學生有充分機會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去分析現(xiàn)實問題,并做出正確的價值判斷?!币虼耍谛乱惠喺n程改革之中,高中政治教師不能只注重知識的講解、考試成績的提升,還要最大限度地關注學生辯證思維的培養(yǎng)。無論是從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還是新一輪課程改革的趨勢來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都勢在必行。
(二)符合學科核心素養(yǎng)要求
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出為各個學科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給出了具體的育人要求。在高中政治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中就有理性思維的內容,所謂理性思維,指的是人們在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理智、獨立的思考和反思等思維品質和行為特征。學習高中政治的一大目標就是能夠讓學生透徹理解馬克思主義哲學,把握其核心觀點,并將其運用到認識和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中去,以更加理性的方法認識世界,解釋現(xiàn)象,解決問題。要做到這些,就需要有辯證思維作為支撐[2]。
(三)適應人才發(fā)展的需要
在高中課堂學到的知識,隨著時間推移,總有一天會淡忘,但在學習中獲得的思維成長將永遠陪伴自己,惠及終生。從某種意義上說,思維決定了人的高度。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對人才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一個人要適應這個社會,在漫長的人生中創(chuàng)造出價值,獲得成就,都需要辯證地思考,而不是一味地蠻干。
(四)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必由之路
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學生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夠獲得思維能力的逐步提升。經過多年的學習和訓練,高中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思維能力,但他們的思維能力如何實現(xiàn)高階發(fā)展,這是一個需要思考的問題。辯證思維是我們的高階思維,通過辯證思維的培養(yǎng),有助于幫助高中生在思維能力的發(fā)展上更上一層樓,形成新的、更具深度的思維方式,真正實現(xiàn)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二、當前高中政治課堂中學生思辨能力培養(yǎng)存在的不足
學生的思維受教學的影響很深。一直以來,傳統(tǒng)的灌輸式的教學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在課堂中無法調動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學生的思維極為被動,并且學生已經習以為常,這是非常糟糕的問題。我們需要明晰當前課堂中的不足,為改革找到切入點。
(一)課堂環(huán)境氛圍僵滯,教學效果較差
我們都知道,政治是一門偏向理論的學科,需要記憶、理解的內容多,教師為了跟上教學進度,一味地采用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中只能無奈地接受,缺少互動,導致課堂環(huán)境氛圍僵滯[3]。在這種環(huán)境下,學生的思維是停滯的,課堂的教學效果也可想而知。
(二)學生思維具有較大的惰性,難以接受辯證分析的新型思維方式
學生已經習慣了被動的學習方式,思維已經養(yǎng)成了一定的惰性,在課堂中他們不會主動提問,不會主動質疑,教師采用新的教學方式,學生的思維也難以跟上。學生思維上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時間和耐心。
三、如何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
(一)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要實現(xiàn)辯證思維的培養(yǎng),首先要打破學生的思維定式。在課堂中,學生要積極參與,大膽質疑,不能只是一味地聽。作為教師,我們要以開放的心態(tài),鼓勵學生進行質疑,以合理的方式回應學生的質疑,并以平等的身份和學生對一些具有爭議性的問題進行探討。有質疑,才有思考,才有辯證思維的提升。
比如,在講授《影響價格的因素》時,在課堂導入中,筆者這樣說:“同學們,上一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價格,知道了價格的概念,那么,具有同樣價值的商品其最終表現(xiàn)出來的價格是否也是一樣的呢?”有的學生不假思索,給出了肯定的回答,也有的學生稍做沉思,給出了反對的意見。無論“對”與“不對”,教師首先都應該肯定學生的積極表現(xiàn),鼓勵敢于“質疑”的學生的表現(xiàn),以激勵學生不斷質疑,不斷提出新的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促進他們的思辨[4]。
(二)大力開展探究式教學
辯證思維就是需要對事物進行深入的思考,如果我們在思維上僅僅是淺嘗輒止,那么就無法真正認識事物的本質。思考問題就容易變得“單線條”,容易走進思維“胡同”,形成思維定式。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中,要大力開展探究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中積極探索,思考問題,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處。例如,講授“法治社會”這一節(jié)內容時,我們可以進行如下嘗試。首先,引入生活案例,何某瑋通過其祖父何某新的遺贈和祖母杜某妹的贈予取得某房屋所有權。后何某瑋的父母離婚,何某瑋由其母親伍某撫養(yǎng)。何某瑋及其法定代理人伍某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判令杜某妹騰空交還其贈予的房屋,并支付租金損失。其次,開展合作探究。讓學生組成小組,結合以上案例,探討法律的意義,探究為何遵從法律是建設法治社會的前提和基礎。通過生活案例,使課堂變得生動,加強學生對現(xiàn)實問題的思考,從案例中明晰法治的意義。最后,教師要進行總結。學生開展的討論是不成熟的、不完善的,我們需要在學生探究的基礎上,進行認真、全面的總結,幫助學生更深層次地認識問題,為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奠定基礎。
(三)適當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辯論
要想具備辯證思維,首先要學會深度思考。每一次對某一個問題的深度思考,都是辯證思維的營養(yǎng)劑。因此,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我們要學會“留白”,給學生辯證思考的機會,多開展一些自由辯論,使學生在激烈辯論中,進行觀點交鋒,實現(xiàn)深度思考。
例如,講授“正確認識中華傳統(tǒng)文化”這一節(jié)內容時,可進行如下嘗試。首先,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導入具體問題: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寶貴財富,不過,對于傳統(tǒng)文化,很多人存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傳統(tǒng)文化是一種精神包袱,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應該以新的文化作為主導。那么,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究竟是否還需要傳統(tǒng)文化呢?其次,進行觀點陳述,開展自由辯論。請學生選擇各自的立場進行準備,陳述自己的觀點。正方學生的觀點是,從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中可以提煉出可貴的思想和情感,像儒家孟子的民本思想,墨家?guī)头鋈跽叩娜说乐髁x精神,以及“以孝為先,勤勞節(jié)儉”的傳統(tǒng)美德等。對于這些觀點,反方也從歷史中選擇具體的案例對其進行反駁,并且有效借用了近代新文化運動中對傳統(tǒng)文化批判的觀點,實現(xiàn)了跨學科的融合。正反雙方根據(jù)自己的立場,分別進行一輪陳述之后,基于正反兩方的已有陳述,可以再次設問,引導學生開展第二輪辯論。通過這樣的辯論活動,能夠使學生深度思考具體的問題,并進行觀點交鋒。不過課堂時間有限,為此我們需要在前置性學習中讓學生為辯論做好準備,學生可以充分借助現(xiàn)代技術手段,搜集辯論資料,進行辯論準備,使課堂辯論更加深刻和全面。
(四)積極鼓勵學生進行思維上的創(chuàng)新
思維需要創(chuàng)新,而所謂思維的創(chuàng)新,其實也是在辯證地分析事物之后,給出自己獨特的觀點。創(chuàng)新是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在高中政治課堂中,我們也應該注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的發(fā)展[5]。
比如,在哲學模塊,最能體現(xiàn)創(chuàng)新思維的是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它要求我們研究新情況、提出新問題、尋找新思路、確立新觀念、開辟新境界。時代在發(fā)展,社會在進步,每天都有新的問題出現(xiàn),還用以往的觀念、方法去解決現(xiàn)在產生的問題,很可能就不適用了,所以現(xiàn)實也要求我們不斷創(chuàng)新。
再比如,在“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進行一次有關外來文化的社會專題調查,以問卷加訪談的形式了解高中生對外來節(jié)日的參與度和態(tài)度,然后,根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和訪談記錄,撰寫一篇研究報告,促使學生的思考更加深入,開展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實現(xiàn)思維的創(chuàng)新。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睂W習的目的不是單純地學習理論,而是要應用于實踐。對國家而言,要管理好自己的賬本,同樣,我們每一個家庭、每一個人也要管好自己手中的賬本;這個賬本可以是時間賬本、金錢賬本、生命賬本。圍繞著這一個主題的學習,我們也可以讓學生擬定自己家的家庭收支賬本,并隔段時間進行跟蹤。讓學生明白,學習政治知識也可運用到生活實踐中去。將課本中的方法用于指導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等。有了正確的方法,再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就能夠切實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五)實踐鞏固,強化提升
思辨能力是高中政治課的生命,討論、辯論是使學生明辨是非和提升思辨能力的有效方法。在政治課教學中,在學生具有一定的思維能力和知識掌握情況的基礎上,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對其感到困惑的問題開展辯證的思考。同時要引入社會熱點問題,開展實踐探究,要求學生結合已經有的經驗和知識,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進行辯證的思考和分析。學生質疑、釋疑是積極思維的表現(xiàn),雖然思維活躍,但他們的是非辨別能力尚差。在相關內容的教學中,筆者針對社會上的某些熱點和教材中的重難點組織辨析。
比如,怎么樣從影響消費的因素中找到提高消費水平的方法?引導學生從國家、企業(yè)、個人這三個角度入手,在社會生活中主動獲取知識、應用知識。這種集體探究方式,在學生之間產生互動,彼此激發(fā)靈感,極大地拓寬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對于“流行文化大于經典文化,還是經典文化大于流行文化”的內容,適時引入課堂辯論環(huán)節(jié),在辯論中學生進行思想的交流互動,彌補思維上的局限性,克服思維的片面性,形成全面看問題的辯證思維,提升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辯證思維能力。
(六)培養(yǎng)興趣,激發(fā)思維
高中政治包含大量的理論性內容,學生學習起來難免會感到枯燥,沒有了興趣的支撐,學生的思維也就停滯不前。因此,我們需要培養(yǎng)學生思考的興趣,讓學生感受思考的樂趣,借助思考,解決現(xiàn)實問題,獲得成就感。由此,學生就能夠在課堂上積極地思索,思維也就真正被激活了。同時,高中政治教師還需要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在課堂教學中突出趣味化、故事化,讓學生深刻認識到政治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聯(lián)系,促使學生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進行深度思考。
比如,在“國家財政”的教學中,讓學生探究問題:錢用到哪里去——財政支出就很好地體現(xiàn)出了這一點。在這里我們可以借助2021年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讓學生概括我國財政支出的具體用途:社會保障支出,經濟建設支出,科學、教育、文化、衛(wèi)生事業(yè)支出,行政管理和國防支出,債務支出;在這里可以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國家財政支出和我們每個人的關系。在國家財政支出中,我們許多人都享受過國家財政帶來的便民利民的政策,如社會保障、教育等。只有讓學生感受到財政與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才能引導學生學會關注財政的收支狀況。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高中政治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辯證思維有利于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學生高階思維的發(fā)展又需要以深度教學作為途徑。所以,教師在開展高中政治課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采取恰當?shù)姆椒?,選用合適的情境,巧妙地設計活動,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新時代的高中政治教師有責任和義務去引導學生具備辯證思維。為此,高中政治教師要不斷地提升自己的教學藝術和教學能力,做一個能夠對學生進行思維引領的教師。
參考文獻
[1]王悅.探究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15,1(14):61.
[2]任赟.試論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0(5):284.
[3]朱江林.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西部素質教育,2020,6(6):54-55.
[4]王振東.如何在高中政治學習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J].華夏教師,2018(21):71.
[5]吳裕.初中政治教學中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yǎng)策略研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