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樺楨
語文是小學階段的重點學科,但受到傳統(tǒng)教學與應試教育的影響,小學語文的有效教學方式依舊在不斷地探索中。尤其是在閱讀與寫作的教學中,教師往往找不到最合適的教學方式,導致教學效率低下,學生對于閱讀和寫作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探析閱讀與寫作教學中的關聯(lián),為學生制訂“讀寫”融合的全新教學模式,強化學生語文學習的參與程度,從而多方位地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一)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
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閱讀的學習中,學生需要掌握閱讀主旨,理解文章含義,理清文章內容。對于學習經驗較少的小學生而言,閱讀學習存在一定的困難。而“讀寫”融合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走出困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帶領下,全面提升閱讀效率。在“讀寫”融合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會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閱讀方式摘取文章中的內容,從而幫助學生不斷掌握各種各樣的閱讀方式,進一步豐富自身的閱讀經驗。不僅如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會鼓勵學生完成閱讀筆記、摘抄筆記,節(jié)省閱讀的時間,找到閱讀的重點,記錄閱讀的內容,提升閱讀的效率。“讀寫”融合的教學模式對于幫助學生提升閱讀效率有著非常積極的正面影響,教師需要合理運用教學手段,進一步促進學生閱讀效率的提升,助力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二)優(yōu)化學生的寫作水平
“讀寫”融合在目前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學習方法,最顯著的影響即是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往往會忽略正確的教學方式,以偏概全,單純地注重理論知識的輸出,而忽略了練習對于寫作學習的重要性,所以導致小學生的寫作水平偏低,學生對寫作學習也產生了抗拒的心理?!白x寫”融合的全新教學模式,可以緩解學生對學習的恐懼,也可以消除教師教學中的誤區(qū),從而全面地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白x寫”融合,指的就是通過閱讀積累寫作素材,通過寫作提升閱讀能力,使兩者有效結合達成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白x寫”融合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重要手段,學生能夠在閱讀中不斷積累寫作素材,將之應用在寫作中,使寫作的視野能夠進一步得到拓展。不僅如此,學生還能夠在閱讀素材中掌握更多的寫作方式,并通過仿寫等練習掌握寫作技巧,提高寫作水平。“讀寫”融合對提高學生寫作水平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教師通過“讀寫”融合的教學模式,可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能力,全面優(yōu)化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一)合理利用教材,加強讀寫融合
教材是學生開展學習的首要素材,是學生不斷完善語文知識的基礎。教師應合理利用教材內容,發(fā)掘教材文本,有效加強閱讀與寫作的融合,使學生能夠在最基礎的教材內容中有所收獲。對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出發(fā),發(fā)掘教材中的有效素材,加強閱讀與寫作的融合。
一方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閱讀課文中積累寫作素材。課文是語文教材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由專業(yè)教研人員經過探討研究編撰而成,教師可以借助“讀寫”融合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學習課文中各種各樣的寫作技巧與寫作素材,為學生的寫作增添更多精彩。比如學生在進行“我的父親母親”的寫作練習時,教師可以結合部編版五年級上冊《慈母情深》和《父愛之舟》兩篇課文進行寫作指導。以《慈母情深》這篇課文為例。作者通過環(huán)境描寫,表現了母親工作的艱苦,側面說明了母親賺錢的不容易,與課文后半段買書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學生學習課文中生動的描述,可以學會運用側面描寫進行烘托的寫作技巧,使作文水平能夠得到進一步提升。
另一方面,教師應注重對教材中例文的解讀。例文對于學生開展寫作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例文也是教師教學的重點內容。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習作例文《鯨》為例。本篇課文運用了多種說明方法詳細地介紹了鯨的形體特點、進化過程、生活習性等。通過本篇課文的學習,學生對說明文的寫作方法有了進一步的理解。教師應注重對例文的講解,使學生能夠有一個參照模板,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讀寫”融合教學模式的開展。
(二)開展課外閱讀,積累寫作素材
除了教材課文的課內閱讀,課外閱讀也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重要來源。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開展課外閱讀,拓寬學生的眼界,使學生能夠從多角度提升寫作水平,使“讀寫”融合的教學方式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
教師可以定期組織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每個星期可以利用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帶領學生共同進行課外閱讀。教師可以在課外賞析閱讀課中把一些出名篇章帶到課堂中,與學生共同賞析。比如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五單元重點突出了描寫人物的方式,教師可以在賞析課中帶領學生共同欣賞朱自清的《背影》。在本篇文章中,作者運用樸素的文字,描寫父親為作者買橘子的情形,表達了平凡事件中偉大的父愛。通過本篇文章的賞析,學生能夠體會到名篇文章中的寫作技巧,從而加以模仿和借鑒,運用在自身的寫作中,全面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進一步提升。除了課外閱讀賞析課以外,教師還可以定期為學生制訂課外閱讀的目標。比如每個學期每名學生需要完成一本名著的閱讀,例如《海底兩萬里》《愛的教育》《安徒生童話》《小王子》等名著,并要求學生根據名著內容和真實感受書寫讀后感,進一步促進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課外閱讀是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開展“讀寫”融合教學模式的重要教學手段。教師應合理結合學生具體情況,為學生制訂相關的課外閱讀計劃,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提升寫作水平,從而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
(三)學習寫作技巧,提升寫作能力
小學的寫作教學應更加注重對學生寫作技巧的培養(yǎng),使學生能夠運用多樣化的寫作方式豐富自身的作文內容。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文本開展仿寫、續(xù)寫和改寫的寫作練習,使學生在不斷的訓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寫作方式,從而在閱讀文本的輔助下進一步提升寫作技巧,完善寫作能力。
第一,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仿寫。仿寫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最常見的教學手段,對于小學生而言也是比較簡單易學的一種學習手段,教師應鼓勵學生仿寫。以部編版五年級上冊《四季之美》這篇課文為例。文中用“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云”這句話描述春天的黎明。教師可以讓學生仿照這句話描寫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要求學生發(fā)揮想象力,根據例句進行仿寫,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仿寫閱讀文本是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手段,能夠促進閱讀與寫作進一步融合,教師應合理利用仿寫的方式,提升學生的仿寫能力,為學生寫作技巧的提升提供保障。
第二,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續(xù)寫。續(xù)寫十分考驗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在續(xù)寫過程中,學生不僅要了解原文中的人物關系、文章主旨等內容,還要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才能順利完成續(xù)寫的任務。教師可以從簡單的續(xù)寫開始。比如《西游記》是學生比較熟悉的名著,學生可以減少了解名著中的主要人物與人物關系的時間,并通過自身的想法展開續(xù)寫。隨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續(xù)寫情況加深難度,不斷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第三,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進行改寫。改寫也是“讀寫”融合的重要教學方式。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改寫內容,要求學生在不改動原文主旨的同時,運用不同的表達方式和修辭手法進行改寫。改寫,使學生能夠將較長的閱讀素材進行改編,從側面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改善學生在寫作中所遇到的困境。寫作有一定的技巧,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掌握不同的寫作技巧,通過閱讀文本與寫作技巧的完美融合,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進一步提升,使小學語文“讀寫”融合的模式能夠得到有效的發(fā)展,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寫作技巧。
(四)優(yōu)化評價方式,促進讀寫融合
評價對于小學生而言是十分關鍵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一。良好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促進“讀寫”融合教學模式的開展,還可以提升學生對寫作的興趣,使學生在教師的鼓勵下進一步提高自身的寫作質量?!白x寫”融合的教學模式離不開教師的評價,教師應優(yōu)化評價的方式,促進“讀寫”融合的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順利開展。
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課堂評價直截了當地傳達想法,促進與學生的溝通交流。另一方面,課堂評價可以使學生直觀地發(fā)現自身的不足,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首先,在課堂評價時,教師應注重評價的方式,應多采用激勵性的評價以促進學生開展“讀寫”活動。在學生回答問題后,教師應利用多樣化的語言評價學生。比如“你完成得非常棒”“我很認可你的答案”“期待你下次的回答”等,使學生真切感受到教師的鼓勵,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讀寫”的積極性。其次,教師還要給予學生客觀的評價。當學生的回答出現錯誤時,教師應第一時間指出學生的錯誤,并幫助學生加以改正。課堂評價對于“讀寫”融合的教學模式有著非常重要的積極影響,教師應多注重對學生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激勵,從而為提高讀寫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綜上所述,教師應靈活運用語文課程的教學方式,圍繞語文課程標準,探索閱讀與寫作的關聯(lián),促進閱讀與寫作在語文教學中的進一步融合,以讀促寫,以寫助讀,使小學語文教學的焦點越來越清晰,在不斷的探索與發(fā)現中找到適合學生學習的方式,落實“讀寫”的有效融合,從而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作者簡介: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林南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