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
很多小學生不喜歡寫作文,因此不喜歡上作文課,為什么呢?究其原因是,沒東西可寫,或者不知道怎么寫,所以索性就不寫。實際上,寫作文沒有多么難,但也不是隨便就能寫出好文章的,它是有技巧的。
一、養(yǎng)成好習慣
一些學生在拿到作文題目的時候,一心想著要寫個和別人不一樣的題目,讓老師印象深刻。出于小學生的心理,他們渴望受到老師的肯定和認可。有一些學生寫不出自己滿意的作文,就會找一本作文書去抄寫,雖然這種方式不應該提倡,但學生翻閱作文書,去嘗試閱讀一些他人的文章,摘抄一些優(yōu)美的句段,也可以積累一些寫作素材,以便今后寫作的時候能夠用得上。另外,日常教學中,教師也會適當?shù)亟o學生推薦一些好的文章或者書籍,目的是讓學生多讀一些其他人的文章,并從中體會他人的寫作方法。雖然小學生寫作文并不懂太多寫作結(jié)構(gòu)之類的技巧,但經(jīng)過閱讀更多的作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語感,積累妙詞佳句,繼而寫出好的作文。
二、處處留心皆學問
古人云:處處留心皆學問。這句話說得很有道理,實際上,寫作文很簡單,有時候就是自己在上學的路上看見了一個什么樣的人,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而這件事給你印象深刻,你自己有什么感觸,將這幾個問題寫清楚了,也就是一篇基礎(chǔ)性作文,有多難呢?但前提是你要遇到那件事,而且你要知道那件事發(fā)生的原委,不至于你寫的時候雖然路過的時候看見那個人了,但寫起來沒話可說,所以,認真觀察很重要。例如,有一天你去上體育課的時候,休息之余,忽然發(fā)現(xiàn)校園里不久前園丁叔叔種的花兒發(fā)芽了,于是你感到竊喜,好奇地探究著那撮小苗兒,它的葉子長什么樣?它的枝條是怎么分布的?甚至它的根莖葉有什么特點?之后你還叫來你身邊的同學,跟他說這件事情,你們一起討論這種花,然后那位同學提到自己家里也種了花,而且和這個不一樣,名稱叫什么,長什么樣子,花瓣兒是什么樣的,根莖葉又是什么樣的,那種花的生長特點是什么……就這樣看似簡單的一件小事,就可以寫成一篇精巧的作文,所以,并不是寫作文的時候沒話可說,沒內(nèi)容可寫,而是觀察得不夠仔細。
三、結(jié)合實際,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好的文章一定是從內(nèi)心的真情實感出發(fā)寫出來的,比如,有學生以“父親”為題寫作文時,這是一個司空見慣的話題,但是正因為是這樣,寫起來才更有難度。每個學生都有父親,而且如果你寫父親如何如何愛你,給你買好吃的,好玩兒的,好像只要條件允許,每個人的父親都是這樣,有什么驚奇,這樣寫出來的文章當然再平常不過了,沒有創(chuàng)新點,也沒有靈魂,寫著寫著就成了流水賬。但是有些學生則不然,他是這樣寫“父親”的:“一天,爸爸帶我去公園,他用他的大手拉著我的小手,但是不經(jīng)意間我就感到自己的手一陣刺痛,不由得抖了一下。父親問怎么了?我下意識地感覺到這陣刺痛是父親的手劃的,于是,把他的大手翻開,發(fā)現(xiàn)他手上結(jié)了一層厚厚的老繭。我以前怎么沒發(fā)現(xiàn),忽然一陣心疼涌上心頭。”滲透真情實感的作文就是一篇好作文。
再比如,寫“我的媽媽”,有的學生寫的作文很籠統(tǒng),他寫“我的媽媽中等個頭兒,有一頭烏黑的長發(fā),大大的眼睛下長著一個挺翹的鼻子,媽媽長得漂亮,聽爸爸說,媽媽當時在學校里的時候有很多人追呢,但是因為后來追的人太多,她太笨,自己不知道怎么選,就被爸爸長得這么丑的人追到手了。后來,我還打趣爸爸說他是‘癩蛤蟆吃到了天鵝肉”。也有人這樣寫:“母親平日里工作很辛苦,每天下班回到家都要給自己做飯洗衣服,生活中不間斷的瑣事讓她的臉上早早就爬上了幾條皺紋,看起來很顯老,當然,他也不像其他人的媽媽一樣,會給自己買一些化妝品來保養(yǎng),而是把錢全部存起來,給我買一些好東西,帶我出去玩兒,雖然有時候也羨慕別的同學生活富裕,但想起自己父母的愛并不比別人的少,所以很知足,畢竟父母總是把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最好的東西都給我?!焙竺孢@篇文章事例很平常,但融入了自己真實的感情,所以,讀起來也就有了味道,不那么平常了。所以,寫作文,表達真情實感很重要。
四、文章要有邏輯順序,而且要邏輯清晰
我們有時會發(fā)現(xiàn),有些作文并不是選材有問題,但是寫出來的文章總讓人感覺哪里有問題,比如,一名學生寫某年秋天,父母帶著自己和妹妹一起去北京爬長城,前面看起來都沒有問題,到后面寫北京9、10月份的天氣烈日炎炎,爬完長城自己已經(jīng)汗流浹背,累得癱坐在地上,這就是邏輯問題了,且不談北京的天氣究竟是怎么樣的,秋天的太陽會出現(xiàn)烈日炎炎的情況嗎?另外,比如,寫一家人在游覽圓明園的時候,“由于園區(qū)太大,我們是坐著纜車游覽的,整整坐著纜車在園里轉(zhuǎn)悠了好幾個小時才出來,轉(zhuǎn)得暈頭轉(zhuǎn)向,要不是景區(qū)工作人員帶領(lǐng),我們肯定找不到方向?!鼻懊鏇]有問題,但是后面寫道:“等到出了圓明園的時候,天已經(jīng)黑了,我們?nèi)コ粤孙?,并且住進了酒店,這時候的天安門依舊很熱鬧,游客很多。”讀完這段,如果是對于不了解情況的人,肯定會想,天安門一定就在圓明園附近,但了解情況的人會想,圓明園比較大,跨越了好幾個區(qū),所以,他們是游覽完圓明園,然后又乘坐地鐵去了北京天安門,在天安門轉(zhuǎn)了一會兒,就近住進了一家酒店。但實際上,一般人的思維邏輯是,在圓明園游覽完,天已經(jīng)黑了,這時候應該就近在圓明園吃飯,然后找一家酒店住才對。當然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讀作文往往不會想這么多,但如果在考試的時候,遇到細心的閱卷老師就會發(fā)現(xiàn),這一點是不合邏輯的,給老師不好的印象,扣分在所難免,這樣就得不償失了。所以,寫作文一定要注意邏輯清晰,要有條理,這樣寫出來的作文才能讓人讀得舒服,讀起來連貫。有學生寫作文就很有條理,例如,“一家人去參觀圓明園的時候,因為是第一次來,所以我們決定不乘坐纜車,想要好好走一走,欣賞一下這里的美景,體會一下歷史。我們進門后先向北走,走到……又向南走……走到……歇了一會兒,又向西參觀了……最后,用了一下午的時間,我們結(jié)束了圓明園的參觀旅程,雖然當年記憶中的圓明園如今已經(jīng)淪為一堆破磚爛瓦,但文化底蘊猶存,不枉此行?!边@樣的參觀過程的描寫就很有邏輯順序,讓讀者閱讀的時候跟著寫作者的游覽思路走,就顯得文章很有次序。
寫作并要掌握技巧,因此,想寫出一篇好文章,說難其實也難,說不難其實也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