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言
5月11日,貝殼港交所雙重主要上市云敲鑼現(xiàn)場。
5月11日,貝殼(2423.HK)以介紹上市+雙重主要上市的方式,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發(fā)行價30.854港元/股。截至發(fā)稿,貝殼今日收盤價為30.75港元/股,漲2.5%。
貝殼目前市值約150億美元,為中國頭部線上線下一體化房產交易、服務平臺。截至2021年底,貝殼平臺已連接300個地產經紀品牌,4.5萬家活躍門店,40.6萬名活躍經紀人。
4月21日,貝殼(NYSE:BEKE)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判定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預摘牌公司”。依照該法案,若連續(xù)三年被判定為“確定預摘牌公司”,將被禁止交易,即貝殼最早可能在2024年被迫從紐交所退市。
貝殼從被美國拉清單到登陸港交所,僅間隔了20天。
按過往經驗,中國公司以雙重主要上市從美股回流香港,大約需要8個-10個月完成整體流程。由此估算,在被美國拉清單前,貝殼已經未雨綢繆,走上港股上市路。
和其他中概股相比,貝殼也是較早找到避險上市地的。繼蔚來汽車(9866.HK)3月登陸港股后,貝殼是第二家通過介紹上市登陸港股的中概股公司。相較蔚來采用的“第二上市”方式,貝殼的“雙重主要上市”有更好的避險效果。
介紹上市與傳統(tǒng)的IPO是一組對應概念。不同之處在于,介紹上市不發(fā)新股,不募集新的資金,而只是在該交易所掛牌,獲得交易資格。因此,能以介紹方式上市的,通常都是已在另一家交易所上市的公司。在新交易所交易的股票,是從上一家交易所轉股而來。
一家中概股公司想要尋求安全的第二上市地,理論上既可以介紹上市,也可以IPO發(fā)售新股。2021年小鵬汽車(9868.HK)就是在赴美上市僅一年后,以IPO的形式再度在香港上市,新發(fā)售8500萬股A類普通股票,募資超140億港元。
但在目前的市場環(huán)境下,介紹上市會是多數(shù)公司的首選。過去一年多時間,受新冠疫情、宏觀經濟環(huán)境、美國對中概股監(jiān)管趨嚴等多重因素影響,中概股股價普遍大幅下跌,處于歷史低位。
在這個時機發(fā)行新股,發(fā)行價必定會參考現(xiàn)有股價,這導致企業(yè)不僅達不到預期的融資目標,而且會攤薄已發(fā)股本,損害現(xiàn)有股東利益。
因此,不發(fā)行新股的介紹上市是現(xiàn)在中概股回歸較合適的選擇。除了介紹上市或IPO,公司還要在上市模式上做選擇,即雙重主要上市或第二上市。
這是一組對應概念。概括地說,雙重主要上市更難,但主體性更強,上市地位更牢固,因此避險效果更好。針對中概股回流香港,一位熟悉港交所規(guī)則人士說,企業(yè)如選擇第二上市,則可以依靠其在美國的上市地位,獲得某些合規(guī)豁免。
例如,在股東保護、公司治理結構、董事會的構成和職能、表決權與否決權等很多方面,港交所都有不同于美國的、更細致的要求。走了第二上市這條路,企業(yè)不必完全達標,只要滿足美國相關要求,做到基本的股東保護,港交所就會酌情降低門檻。
而如果選擇雙重主要上市,因為兩個資本市場是平等的“第一上市地”,所以企業(yè)必須滿足港交所的全部要求。
難度不同,收獲也不同。如三年后,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勒令一批中概股退市,那選擇第二上市的企業(yè),除非將其在港交所的地位升級為主要上市,否則將同時失去它們在香港的交易資格。
而雙重主要上市的企業(yè),在港交所的上市地位會自然延續(xù),不受美國摘牌影響。
另外,一位國際投行高管認為,相較第二上市,雙重主要上市企業(yè)的退市流程簡單很多,成本也低很多。它們只需要提前三個月發(fā)一紙退市聲明,就可以實現(xiàn)退市。
2019年9月,英美兩地雙重主要上市公司英國電信集團(LON:BT.A)就曾選擇從紐交所退市。從這家公司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表格,到退市生效,約一個月完成。而第二上市的企業(yè),退市時則需要經歷完整的私有化過程。
目前的形勢下,想回香港上市的中概股,首要目標都是避險,因此雙重主要上市會是首選。綜合來看,貝殼選擇的介紹上市+雙重主要上市,是當下的最優(yōu)選。
據悉,蔚來汽車尋求香港上市時,原本也想做雙重主要上市,但受限于公司架構方面因素,只好退而求其次選擇第二上市。也許正是因為避險效果一般,登陸港交所后,蔚來還在積極尋找第三個上市地點。5月5日蔚來公告,將再以第二上市方式,登陸新加坡交易所主板。
中概股企業(yè)目前在美國遭遇的監(jiān)管難題,集中在PCAOB(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jiān)督委員會)能否充分審查上市公司的會計師事務所。2020年底,美國《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生效。依照該法案,若某在美上市公司的財報是由美國以外的機構審計,且PCAOB無法完全檢查該審計機構,則該公司可能被陸續(xù)列為“預摘牌公司”和“確定預摘牌公司”。若連續(xù)三年被列為“確定預摘牌公司”,就可能被強制退市。
進入2022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已經發(fā)布了約6批“預摘牌公司”名單,合計139家中概股公司,包括拼多多、京東、B站等,貝殼也在其中。目前中概股公司共約250家,“預摘牌公司”數(shù)已超一半。PCAOB想要充分審查中國企業(yè)的會計師事務所,不被中國法律允許。因此,中國的會計師事務所無法配合PCAOB的監(jiān)管要求。
中國《證券法》第一百七十七條規(guī)定,境外證券監(jiān)管機構不得在中國境內直接進行調查取證,未經國務院相關部門同意,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向境外提供與證券業(yè)務活動有關的文件和資料。
對兩國在審計上的矛盾,中美監(jiān)管部門在持續(xù)談判中,近期釋放了一些積極信號。距離理論上最早摘牌時間2024年,還有兩年時間。一位長期從事上市工作的律師認為,中概股最終被強制退市的可能性并不大,兩國監(jiān)管部門會及時找到可行的監(jiān)管方案。
但在談判落定前,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在中概股頭上,任何被納入名單的風吹草動,都可能影響企業(yè)股價,使其偏離經營基本盤,所以企業(yè)還是會追求多地上市。
貝殼在港股上市文件中披露,為確保公司在港股上市后的過渡期有充分流動性,已委托高盛(亞洲)為指定交易商,中金香港為替任指定交易商,向騰訊借股約合4.0%已發(fā)行股本的A類普通股,用于市場交易。過渡期為三個月。據公開資料,騰訊是貝殼第二大股東,持股比例為10.8%。
前述國際投行高管介紹,像貝殼這樣在港股與美股雙重主要上市的企業(yè),兩地的股票可以相互轉換。已經持有貝殼美股ADS(存托憑證)的股東,只要向存托銀行遞交申請,兩個工作日后就可以轉為港股A類股,反之亦然。新加入的投資者則可以自行選擇在港股還是美股交易。
因為充分的流通性,所以今后貝殼在港、美兩地的股價會基本一致,這與在內地和香港同時上市的A+H股企業(yè)不同。前述熟悉港交所規(guī)則的人士說,按照經驗,同一企業(yè)在香港和美國的股價差在1%范圍內。
截至發(fā)稿,貝殼紐交所股價11.83美元/ADS,港交所股價30.75港元/股。貝殼在上市文件披露,此次發(fā)行每1份ADS=3股A類普通股,可算出兩地股價相差0.67%。
因為股價高度聯(lián)動性,所以貝殼在港上市,可在一定程度幫助其穩(wěn)定股價。熟悉港交所規(guī)則人士說,從過往經驗看,在香港和美國都上市的公司,其股價波動比僅在美國上市的公司更小。
投資者構成的改變是原因之一。中概股回到香港后,自然會更加接近中國的投資者。而且,雙重主要上市公司還有機會被納入港股通,這樣就更便于中國內地投資者購買。2022年2月18日,以雙重主要上市的小鵬汽車便被納入了港股通。
比起海外投資者,中國投資者更熟悉一家中國公司的業(yè)務底色,他們的投資動作也更不容易被市場上的風吹草動所左右。
如果將這理解為對市場定價權的爭奪,更多中國投資者,對中概股公司是有好處的。
至于更進一步,在港上市會不會拉升貝殼股價,則有待繼續(xù)觀察。政策層面上,貝殼在美股退市的風險是不是即將解除?自救行為上,貝殼在香港上市,能在多大程度上抵消在美潛在退市損失,進而公司股價能不能回歸經營面,而不以政策為主導?
熟悉港交所規(guī)則人士認為,以上問題,投資者尚沒有給出統(tǒng)一答案,也可能存在意見分歧,從而使股價在一定時間內呈現(xiàn)拉鋸。但無論如何,總比之前僅有紐交所一處上市地好。市場對貝殼的信心會得到修復。
從經營基本面來看,這一次貝殼在港股上市所講的故事,與2020年在紐交所上市時不太一樣了。2022年,貝殼提出“一體兩翼”戰(zhàn)略,以他們熟悉的房產交易業(yè)務為“一體”,家裝家居和普惠居住為“兩翼”,新業(yè)務為舊業(yè)務賦能,拓寬業(yè)務維度。
理論上,以貝殼2021年3.8萬億的GTV規(guī)模,他們能夠觸及足夠大的潛在家裝客戶群。2022年3月的業(yè)績發(fā)布會上,貝殼董事長兼CEO彭永東介紹說,2021年四季度在貝殼家裝試點城市,第一賽道(房產交易業(yè)務)為家裝業(yè)務貢獻了30%客源。
鑒于貝殼的家裝業(yè)務起步時間還較短,可觀察的樣本較少,新業(yè)務對投資者的吸引力還有待觀察。4月20日,貝殼宣布正式完成對圣都的收購,未來投資者們也許會有更多的參考樣本。畢竟,如彭永東在業(yè)績發(fā)布會所言,圣都的任務就是幫助他們更快實現(xiàn)家裝業(yè)務1-100的規(guī)?;瘡椭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