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文羽,李金璐,朱振忠
擴張性心肌病是一類以左心室或雙心室擴大伴收縮功能障礙為特征的心肌病[1-2]。由于此病癥起病隱匿,因此患者早期多無明顯臨床癥狀,隨心功能受損程度加重,會逐漸出現(xiàn)呼吸困難、下肢水腫、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病情嚴重者有隨時猝死的風險,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3-4]。擴張性心肌病檢查以影像學檢查為主,如超聲心動圖、心臟核磁共振成像、胸部X 線及心電圖檢查,均能有效檢出受檢者的心功能受損情況[5-6]。本研究對196 例擴張性心肌病患者的T波振幅、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和基線資料進行分析,現(xiàn)具體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9 年3 月至2021 年3 月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96 例擴張性心肌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符合擴張性心肌病診斷標準[7],X 線檢查提示心臟擴大,且以左心室擴大為主,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提示心功能不全,有呼吸困難、下肢水腫、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典型病癥;(2)年齡35~68 歲;(3)基本資料齊全。排除標準:(1)依從性過差,不能配合醫(yī)護人員完成各項檢查;(2)合并其他嚴重器質(zhì)性疾病;(3)在本研究前1個月內(nèi)接受過同心肌病相關(guān)診療者;(4)機體電解質(zhì)嚴重紊亂。按LVEF 值分為對照組(92 例,LVEF≥50%)和觀察組(104 例,LVEF <50%)。對照組男50例,女42 例;年齡35~67 歲,平均(51.2±3.4)歲;病程1~7 d,平均(4.27±0.94)d;心功能分級III級22 例,IV級70例。觀察組男59 例,女45 例;年齡35~68 歲,平均(51.5±3.6)歲;病程1~8d,平均(4.52±1.01)d;心功能分級III 級27例,IV 級77 例。兩組上述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 >0.05)。本研究經(jīng)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注,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研究對象均接受心電圖和超聲心動圖檢查。(1)心電圖:指導患者進行深呼吸,以放松身心保持靜息狀態(tài),用十八導聯(lián)心電圖機(理邦精密儀器股份有限公司,型號SE18)檢測。將Q 波起始位水平線做測量基線,正向T 波振幅自基線上緣垂直致波形頂點,負向T波振幅自基線下緣垂直至波形低端,雙相T 波為正相、負相振幅代數(shù)和。T 波振幅為3 個竇性心律且波形清晰的心動周期平均值。(2)超聲心動圖:指導受檢者行深呼吸法,待其放松身心保持靜息時,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GE公司,型號EPIQ7C)進行心臟部位的超聲檢測。探頭頻率為12 Hz。
1.3 觀察指標(1)T波振幅:統(tǒng)計兩組I、II、III、aVR、aVL、aVF、V1、V2、V3、V4、V5、V6 導聯(lián)時的T 波振幅,以分析評估LVEF同T 波振幅間的相關(guān)性。(2)T 波振幅的心功能預測情況:統(tǒng)計觀察組II、V4、V5、V6 導聯(lián)時曲線下面積(AUC)、最佳截斷值、靈敏度、特異度,以分析評估T波振幅在擴張性心肌病中的預測診斷價值。
1.4 統(tǒng)計方法 使用SPSS 20.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使用t 檢驗;非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用中位數(shù)(四分位間距)表示,使用秩和檢驗;診斷效能分析采用ROC 曲線。P <0.05 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T 波振幅情況 觀察組II、V4、V5、V6 導聯(lián)時的T波振幅高于對照組(均P <0.05)。見表1。
表1 兩組T 波振幅情況 mV
2.2 T 波振幅的心功能預測情況 在LVEF <50%患者的T 波振幅預測中,II、V4、V5、V6 導聯(lián)時的T 波振幅有一定預測價值,可適當聯(lián)用LVEF、T 波振幅對受檢者進行擴張性心肌病的預測診斷。見表2。
表2 T 波振幅的心功能預測情況
擴張性心肌病是一種以左心室或雙心室擴大伴收縮功能障礙為特征的心肌病,屬異質(zhì)性心肌病。根據(jù)流行病學統(tǒng)計可知,擴張性心肌病在我國的發(fā)病率相對較低,在13/10 萬~84/10 萬[8]。一般情況下,擴張性心肌病主要是因感染、炎癥、遺傳、中毒或內(nèi)分泌代謝異常等因素所致,其中遺傳因素較為常見。不同病因者臨床表現(xiàn)差異較大,在病程早期的誤診率、漏診率相對較高。
為提升擴張性心肌病患者的臨床確診率,本研究主要針對心電圖T 波振幅和LVEF 檢測值的相關(guān)性進行對比分析。結(jié)果顯示:(1)觀察組患者II、V4、V5、V6 導聯(lián)時的T 波振幅明顯高于對照組(均P <0.05),這提示不同LVEF檢測值的患者T波振幅檢測值存在明顯差異。射血分數(shù)是每搏輸出量同心室舒張末期容積量的占比,正常在50%~70%,若指標下降,多提示受檢者心輸出量不足,心功能存在損傷。心電圖主要是通過采集受檢者心臟搏動時的電信號,重建其心電波形圖。由于人體心肌細胞在靜息狀態(tài)下處于極化狀態(tài),心肌細胞膜內(nèi)外離子不會產(chǎn)生電位差,一旦心肌細胞受一定刺激,膜外陽離子涌入膜內(nèi),此心肌細胞膜內(nèi)外會產(chǎn)生相應的電位差,受檢者心功能良好程度的不同,電位差會存在明顯差異。T 波作為心電圖檢查中重要的五個波段之一,此波形圖主要記錄、反映受檢者心臟搏動時產(chǎn)生的生物電流,因而若T波形狀、方向存在異樣,多提示受檢者心功能不全存在心臟疾病。(2)II、V4、V5、V6 導聯(lián)時的T波振幅對擴張性心肌病有一定預測價值,可適當聯(lián)用LVEF進行預測診斷。擴張性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擴大癥狀較為明顯,左心室心肌功能受損程度更為嚴重,因而在左邊靠心臟部位的導聯(lián)電極檢測中,II、V4、V5、V6 導聯(lián)時的T 波振幅差異明顯,T 波振幅診斷結(jié)果的靈敏度、特異度較高[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