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慧君,楊玉慧
(1.周口市眼科醫(yī)院,河南周口466000;2.漯河市第六人民醫(yī)院,河南漯河462001)
白內障是臨床上比較常見的一種視覺障礙性疾病,原因與晶狀體透明度降低有關。其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患者多表現(xiàn)為視力下降、視物模糊、重影等不良癥狀,對其正常生活帶來極大困擾,嚴重降低患者生活質量[1]。因此,早期采取有效的測量方法,對于及時制定相關方案并進行手術極其重要,還可保證良好的預后。前房深度、眼軸長度為測量眼睛狀況的重要指標,通過觀察其數(shù)值可直接反映患者眼部狀況,而采取何種測量方式具有更高的準確性,值得臨床進一步進行探討[2]。有研究指出,IOLMaster與A型超聲對于白內障患者的前房深度、眼軸長度均具有一定的測量價值,但何種方式更好,有待研究[3]?;诖?,筆者就兩種測量方法進行比較分析,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9年4月至2020年9月收治的90例白內障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采用隨機抽樣法均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每組45例。對照組:男28例,女17例;年齡50~82歲,平均(66.00±2.12)歲;病程1~9年,平均(5.00±1.12)年。觀察組:男27 例,女18例;年齡50~83歲,平均(66.50±2.11)歲;病程2~8年,平均(5.00±1.11)年。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研究在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后開展。 診斷標準:符合《眼科臨床指南解讀:白內障》(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出版)中白內障疾病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符合診斷標準者;具有視力下降、視物模糊、重影等不良癥狀者;符合白內障相關手術指征,且術前角膜散光屈光度在1D以下,眼軸長度21.0~31.0 mm;依據(jù)Emery晶狀體核硬度分級標準,為III級;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此研究且簽署同意書。
排除標準:為先天性白內障、并發(fā)性白內障疾病者;合并其他眼底病變者;合并嚴重心腦血管疾病者;肝腎功能不全者;具有精神類疾病,無法進行正常溝通交流者。
1.2 方法 對照組實施A型超聲測量方法:選擇眼用A型超聲診斷儀(生產廠家:無錫市康寧醫(yī)療電子設備開發(fā)公司,型號:KN-3000),將其探頭頻率設置為8 MHz,分辨率設置為40~120 μm。對患者眼球表面進行麻醉,之后指導其躺于受檢床上,保持仰臥位體位,面部朝上,并叮囑其注視A型超聲探頭的紅點處,以使聲速、眼軸保持為同軸的狀態(tài),對其角膜進行輕輕觸摸,連續(xù)測量5次,以差值在0.1 mm以下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測量結果。連續(xù)測量5次、最終取其平均值。
觀察組實施IOLMaster測量方法:選擇IOLMaster(生產廠家:德國Carl Zeiss公司,HumPhrey System CA,型號:Version5.4),于暗室內對其進行檢查工作,指導患者保持坐位狀態(tài),將受檢者的下頜部位,放置于儀器的下頜托位置處,叮囑患者注視IOLMaster的紅色注視燈,并使路徑、視軸保持重合的狀態(tài),之后依次對其眼軸長度、前房深度進行測量,將信噪比為2以下的測量值剔除。連續(xù)對其測量5次,計算其平均值作為最終數(shù)值。兩組患者的檢查工作均由同一組檢查醫(yī)師完成。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前房深度、眼軸長度、角膜曲率及兩種測量方法的相關性。前房深度正常值參考范圍:2.5~3.0 mm;眼軸長度正常值參考范圍:23~24 mm。
2.1 兩組相關參數(shù)值比較 表1結果表明,兩組的前房深度、眼軸長度、角膜曲率對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相關參數(shù)值比較
2.2 相關性分析 表2結果表明,兩種測量方法在前房深度的測量上無相關性,而在眼軸長度、角膜曲率的測量上具有一定的相關性。
表2 相關性分析
為有效保證白內障患者手術后的高視覺質量,對其人工晶體的計算方式進行進一步優(yōu)化、選擇更精確的測量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眼軸長度、前房深度、角膜曲率等相關參數(shù)值對于眼部狀況的判斷尤為重要,因此,需采取測量此數(shù)值更準確的方法[4]。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越來越多新型、高科技類醫(yī)學儀器設備被臨床推廣,其中非接觸式生物測量儀(如IOLMaster)將逐漸取代接觸式生物測量儀[5]。
劉嫣等[6]研究提出,采用A型超聲、IOLMaster對于測量白內障患者術前的眼軸長度具有一定的差異性,若采取A型超聲檢查方式,則需增加測量次數(shù),并以IOLMaster的測量結果為基礎,進行對照,并采取B型超聲檢查,以使其測量誤差有效減少。A型超聲、IOLMaster兩種測量方式具有一些相關性,可進行替代使用。本文研究發(fā)現(xiàn),兩種測量方式對白內障患者的前房深度、眼軸長度的測量具有一定差異性。分析其原因:A型超聲的主要測量范圍為角膜前表面至視網(wǎng)膜內界膜,采用此種測量方式,其受檢者本身的解剖組織結構會形成一定的差異,此外,操作者的熟練程度,也會對其測量值產生一定的影響。且A型超聲的探頭對受檢者的角膜會施加壓力,導致測量值減少,A型超聲探頭與角膜之間,若存在一定的液體,則極易導致出現(xiàn)測量誤差。而IOLMaster是臨床上被推廣的一種可全面對患者眼前節(jié)生物參數(shù)進行準確測量的光學儀器,此種測量方法主要對視覺的正常過程進行有效模擬,從而在較小的測量區(qū)域中,沿其視軸進行測量,最終可得出正確的測量結果。在采用此種測量方法時,若患者可較好地對固視燈進行注視,則其所測量的數(shù)值,為角膜前表面至黃斑中心凹的距離,從而可避免超聲測量中,由于視軸發(fā)生偏向,導致出現(xiàn)誤差的問題。此外,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種測量方法對于眼軸長度、角膜曲率的測量存在相關性。主要是由于A型超聲以其適宜的探頭頻率、分辨率、測量精確度,以波峰顯示其成像,對其不同組織的回聲強度值進行分析,并沿回聲返回探頭的時間,排列基線上構成、探測方向相一致的圖像,從而有效對其組織的物理性進行鑒別,通過A型超聲,可較為準確地對患者軸向距離進行測量。
綜上所述,IOLMaster與A型超聲均可對白內障患者的相關參數(shù)進行測量,且兩種測量方式具有一定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