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雪麗
摘要: 在新時期,初中數學新課程標準提出:數學文化是數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夠起到促進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發(fā)展的作用,激發(fā)初中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使初中生獲得基本的數學經驗,提升數學素養(yǎng)。初中數學教師要注重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根據初中生的興趣點和求知欲,設計多樣化的數學文化教學方案,調動初中生的學習熱情,使初中生獲得良好的數學教育。
關鍵詞:初中數學;數學課堂;數學文化;融合;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數學課堂融入數學文化現狀
(一)沒有正確的數學文化教育理念
初中生面臨著中考的壓力,很多初中數學教師為了快速提高學生的數學成績,會把主要的精力都放到基礎知識教學和試題訓練上,對于數學文化的滲透則并不重視,使數學文化處于一個可有可無的尷尬境地,如果課堂時間剩余,數學教師會簡單地講幾句數學文化;如果課堂時間不足,數學教師干脆就不引入數學文化。初中數學教師缺少正確的數學文化教育理念,總是認為學習成績好了,自然而然就會懂得數學文化,因此在教學中滲透較少,忽視了初中生的學習感受,不利于初中生的長遠發(fā)展。
(二)學生未形成接納數學文化的準備
在實際教學中,初中生沉溺于題海戰(zhàn)術中,在大量的習題中摸爬滾打,希望能夠提高數學成績,但是這樣的訓練使初中生身心疲憊,他們的思維受到限制,只會按部就班地解題,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和探究精神。初中生對于數學文化不重視,認為數學文化的學習無足輕重,對于數學成績沒有影響。他們看到的只是學習數學的淺層含義,卻并不知道數學文化是學習數學更深層次的意義。還有一些初中生認為數學文化就是數學家的事跡,只要在課后看一看就行了,在課堂上不需要學習,所以數學文化的作用發(fā)揮不出來,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下降。
二、初中數學課堂融入數學文化的策略
(一)在課堂導入中滲透數學文化
生活是數學知識的源泉,許多數學知識背后都蘊含著有趣的故事,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善于挖掘這些故事素材,在課堂導入的時候講給初中生聽,既能夠抓住初中生的興趣點,還可以增強課堂導入的效率。導入是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初中生能否集中注意力聽課,數學教學目標能否達成,都與課堂導入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在運用數學故事導入新課的時候,初中數學教師應該遵循初中生的個性特點,通過多媒體大屏幕的形式進行展示,這樣有利于刺激學生的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初中生體會到數學文化的與時俱進。初中數學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收集與本節(jié)課相關的數學故事、數學家等,在一種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數學,加強初中生對數學知識的創(chuàng)造力,改變傳統(tǒng)課堂枯燥單一的現象,讓數學文化更加“光彩照人”。初中數學教師要認真?zhèn)湔n,認識到數學文化的重要性,與初中生進行積極的互動,獲取初中生內心的感受,便于有針對性地開展數學教學,提升教學效果。
(二)在知識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文化教育有利于加強初中生對數學本質的認識,幫助學生更加深入地領悟數學思想和方法,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數學問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課堂教學中,初中數學教師要從多個角度去引入數學文化,讓初中生在學習中受到熏陶和啟發(fā),激勵初中生的學習興趣,變被動接受為主動。首先,初中數學教師要為初中生展示數學定理、公式的形成過程,讓初中生感受到數學精神的熏陶,每一個定理、公式都是經過不斷的探索得來的,給初中生樹立起正確的學習觀念,在學習中能夠做到鍥而不舍、堅韌不拔。同時,教師還可以讓初中生效仿古人的做法,自己推導定理和公式,親歷數學知識的產生過程,既加深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又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其次,初中數學教師要為初中生講解數學符號的發(fā)明過程。數學符號的創(chuàng)造是在人們對數學認識發(fā)展過程中不斷進行的,每當出現一個新的數學概念或數學理論,就會增加一些新的數學術語和數學符號,數學符號是一個不斷擴充、優(yōu)化的系統(tǒng)。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向初中生滲透數學符號的發(fā)明過程,這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更是體會數學文化的好機會。初中生一邊認真地聽講,一邊在腦海里進行沉淀和記憶,體會數學符號帶給數學的美感,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對學生今后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三)在名題講解中滲透數學文化
數學歷史名題在數學教育中有著特殊的作用,體現了數學的文化價值,需要引起數學教師的關注,將其很好地融入數學課堂上,既豐富了初中生的視野,也增強了課堂的文化積淀,使數學文化可以更好地傳播。從古到今,出現了很多數學歷史名題,他們各具特色,內容有趣,構思巧妙,思路開放,深刻地反映了數學知識的內涵,是初中生學習的榜樣,推動數學教育改革的實施。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數學歷史名題的作用,帶領初中生思考名題的解題思路,使初中生能夠活學活用,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初中數學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學習了解不同數學名家的解題方法,并帶領學生分析各種方法的優(yōu)缺點,拓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當初中生產生新的解題靈感時,初中數學教師要給予鼓勵和表揚,培養(yǎng)初中生的數學邏輯思維和探究精神。同時,有一些數學歷史名題的答案是開放性的,給初中生提供了更大的思考空間,初中數學教師可以讓初中生發(fā)揮聰明才智,找到各個數學知識之間的關系,推動新方法的形成。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機融入數學文化,既是新課改的重要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立足實際學情,深入挖掘數學文化的內涵,激發(fā)初中生學習數學的內在動機,促使初中生保持自主學習習慣,發(fā)散初中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情感,還要通過不同的途徑拓寬數學教學范疇,滿足初中生的學習需求,初步塑造初中生的數學品味,優(yōu)化初中生的認知結構。
參考文獻
[1] 林景通.初中數學教學滲透數學文化策略探討[J].福建教育研究,2015(2).
[2] 賴美如.初中數學課堂滲透數學文化的實踐和思考[J].中外交流,2019(2).
[3] 范培慶.初中數學教學融入數學文化的作用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
[4] 吳炳橋.試論數學文化與初中數學教學的融合[J].才智,20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