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特爾
摘要: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美術課堂;有效性;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經驗
關注學生的學習,有效教學不僅僅取決于教師建立能夠實現預期教育成果的學習經驗的能力,而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活動是實施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是檢驗和改進課堂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完善和發(fā)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常規(guī)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它就像一面鏡子,對學生的學習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能直觀地反映教學中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教學效果究竟如何等。正確的評價會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進而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錯誤的評價將造成教師對目標感到迷茫,導致教學偏離正確的方向。因此,為了進一步完善小學美術課堂教學評價的標準,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形成正確的教學行為,促進小學美術教學向縱深方向發(fā)展,提出一些初淺的個人看法。
一、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教師能用心進行組織教學的話,學生很容易就投入到教學情境中,學生就可以跟著教學的內容進行學習。對教學內容讓孩子先觀察,再描繪,再創(chuàng),給孩子足夠的自由發(fā)揮空間,把握重難點,簡單部分。要放手,喜歡的事才能做好,才能有創(chuàng)新。例如,要教低年級學生畫人物時,就要引導學生觀察、認識人物的基本動態(tài),以及總結動態(tài)的表現方法。學生有了這些技法作為基礎,才能畫出人物的各種姿態(tài),才能生動地去表現人的生活情景。這樣才能使他們用所學的技法表現他們對想要表現的事物。
二、教學方法要多樣性
每課的教學都不要千篇一律,那樣學生會產生聽課疲勞。所以要求老師用心組織學生進行多樣的課堂活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蓜?chuàng)設一些情境,讓學生參與其中,可分組讓學生進行比賽,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
三、教師引導的有效性
教師不能為傳授技法而教技法,在傳授技法的同時要鼓勵學生舉一反三。對于一個主題,鼓勵學生從多角度去表現,把簡單的技法變成豐富的思維創(chuàng)造工具,來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例如,在引導學生觀察的基礎上,學生畫出一只正面的小兔子,教師就可以鼓勵啟發(fā)學生側面的小兔子怎么畫;胖兔子怎么畫;瘦兔子怎么畫;小兔子的一家怎么畫;小兔子的村莊怎么畫;等等,不要把學生的思維只限制在一個事物上。
四、學生作業(yè)評價的有效性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新的教學評價改變了以往只重結果不重過程,只重教師不重學生的教育觀念。美術課堂評價經常會出現只有個別學生作品得以展示和評價,評價還存在教師一言堂的情況,展示、評價的全體性、全面性不夠,不利于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和全面發(fā)展。因此,有效的評價觀也是美術課堂有效教學的關鍵。也應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兒童繪畫創(chuàng)作的是反映兒童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想,從某種程度上講,只有兒童自己才最了解他的作品。兒童更易從細小的事物中挖掘題材,表現生活。要正確評價一幅兒童畫,就要了解兒童,要以他們的方式和角度去觀察兒童的生活活動,放手讓兒童自己來說說自己的畫,“畫了些什么”“你是怎樣想的”“你覺得畫得怎樣呢”。
五、重視自我評價,有利于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兒童有一種與生俱來的東西——豐富的想象力和大膽的表現能力。學生與學生之間更了解彼此的興趣、愛好,更容易溝通情感。更能讀懂其美術作品的內涵。因此,在兒童繪畫評價中我們可以在學生自我評價的基礎上,充分調動其他學生共同評價,讓同學之間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對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解決。讓學生相互評價,用學生的眼光欣賞學生的作品,是美術老師不可替代的。對學生的情感進行培養(yǎng),也是我們美術教育的目標之一。美術課程標準中對評價方式提出的第一條建議就是:重視學生的自我評價??梢?,學生在學習活動中進行正確的自我評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所謂自我評價,就是學生在學習美術中探索知識的過程及體驗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時形成的自己對自己的評價。在上課中,經常有老師這樣引導學生:“你認為你畫的怎么樣呢?”教師試圖讓學生用質性語言對自我表現做一個敘述性的點評,然后學生會大聲告訴你“老師,我畫的很漂亮”。如果說自我評價到此為止,可以說這只是自我評價的一個簡單的框架形式,不能體現出自我評價的真正意義,離“自我評價”還有很大的距離。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對學生自我評價能力的培養(yǎng),這對提高學生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發(fā)展個性、完善自我都是十分有利的。長期以來,從來都是由教師給學生打分,因為教師掌握著知識,掌握著評價的標準?,F在卻要讓學生自己評價自己,對于學生來說是有一定難度的,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更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所以,教師要形成培養(yǎng)學生自我評價的的意識,明確自我評價的標準,確定自我評價的內容,尊重學生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探知,鼓勵引導他們用自己創(chuàng)造性的方式去尋求答案,獲取知識。通過自評,不但可以充分地展示學生的才華,閃現學生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火花,更能在展示的過程中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培養(yǎng)學生的自信心,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為其他學生樹立了榜樣。但在學生自我評價的過程中,也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學生信口開河,亂說一氣,完全把評價的目的拋到腦后。針對這種情況,我們應加強引導和幫助,使學生把握住評價的目的,熟悉評價的標準,運用恰當的方法,客觀全面地評價。
多種形式的評價是保障 在這節(jié)課中我們采用了師生集體互評,生生互評等評價手段。這樣有助于學生自主意識的培養(yǎng)。在自我評價中弱化了評價的甄別于選拔,激勵了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從而促進學生的發(fā)展,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在評價的過程中,我覺得不足的是沒有讓學生充分的評價別人的作品,交流的時間較少。今后我會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交流評價,給學生欣賞和展示的機會。
總之我們要以盡可能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從而實現美術學科教育肩負的教學目標。我們的教學活動始終要讓學生有一種期待,有一種耳目一新的感覺,有一種無法抗拒的吸引,那么這肯定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
參考文獻:
[1]《美術課程標準解讀》
[2]《課堂教學評價》
[3]《現代教育思想與教學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