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伍阿旺
摘要:學生在小學期間學習語文也是啟蒙學習的開始,只有在大量的閱讀中才能逐步提高其語文素養(yǎng)。其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就是作文,而隨文練筆的形式能有效利用各種閱讀材料,給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中運用隨文練筆的方式教學,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保證語文教學的有效性,推動語文學科的快速發(fā)展。
關鍵詞:小學語文;寫作教學;隨文練筆形式
前言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隨文練筆的方式給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練習,能鍛煉學生的語感與表達能力,通過相關研究表明發(fā)現(xiàn),書寫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和開展有針對性的文本閱讀有著密切關聯(lián),只不過很多語文教師忽視了閱讀教學,過于重視寫作,覺得應該讓學生練習大量的寫作,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那么,教師要注意選擇合適的融合點,采用隨文練筆的方式,通過文章中的片段給學生營造良好的寫作環(huán)境,通過閱讀理解作者的寫作寓意。
一、小學語文“隨文練筆”的重要性
小學語文教材提出了隨文練筆方式的重要,就以低年級的教材來說,課后有小練筆、寫一寫的文章要求,這樣的設置占據(jù)了整本教材的四分之一,從這就能看出隨文練筆的重要性。教師在語文課堂中使用隨文練筆的形式引導學生積累很多的寫作素材,提高學生對語文語言的把握,加深學生對自身閱讀情況的了解;教師在實際課堂中運用隨文練筆,就要重視把閱讀與寫作練習結合到一起,提高學生對語文文本的認知,讓學生進行大量的閱讀,豐富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改善學生填詞造句的能力;因為不斷改善隨文練筆的教學,化解學生對寫作的抵觸,希望能給學生奠定較好的學習條件,深刻的認識自我,正視閱讀中遇到的問題,保證閱讀的有效性。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基本形式
1.選取經(jīng)典,仿寫文本
首先,句式仿寫。教師給學生正確的引導,提高學生對語文素材中寫作手法的把握,通過積累寫作經(jīng)驗,規(guī)范各種寫作方式,提高學生對文字的運用;雖然仿寫其實是較為簡單的,可學生的學習環(huán)境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開展教學時可以使用感嘆句、反問句與擬人句等,引導學生使用相似的句型仿寫。比如,教材中“花的學?!蔽恼略谡n后設置了“雨一來,他們便放假了?!蹦闶欠裣矚g這樣的表達方式,結合案例書寫,像“清風一吹,他們……”通過這樣的方式引導學生模仿句中的擬人句,便于豐富學生的語言;還有學習教材中的“記金華雙龍洞”文章,閱讀其中的排比句,教師有目的的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句式練習,以上基本都是平時教學中常使用的訓練方式。
其次,段落仿寫。練習段落仿寫能幫助學生把握句式間的關系,那么教師引導學生仿寫段落,就要先要讓學生清楚句式間的邏輯,句子本身有很多的組成方式,一部分段落是總分結構,還有的則是總分總的結構,可以參照教材中的段落進行仿寫。比如,“荷花”這個文章的課后練筆提出了:第二個段落展示了不同的荷花模樣,學生可以參照自身喜歡的植物進行仿寫;作者展示了三種不同的荷花姿態(tài),那么學生在分析作者的寫作思路期間,需要拓展自己的思維,豐富對自己喜歡植物的寫作,結合作者使用的修辭手法,吸引學生仿寫相關的段落,保證學生有話可寫。
最后,篇章仿寫。提高閱讀與寫作間的關聯(lián),閱讀能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選擇的篇章要考慮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與生活,保證呈現(xiàn)的中心思想較為清晰;在學生學習時注意引導學生把自身的生活與文本結合到一起,以模擬寫作的方式,建立寫作框架。比如,針對教材中的習作單元,學習“尾巴他有一只貓”的文章,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開發(fā)學生的語文思維,實現(xiàn)仿寫的目標。
2.利用留白,拓展文本
首先,填補空白。小學語文教材中作者使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核心思想,有一部分的留白是為了幫助學生鍛煉想象力,教師一定要重視引導學生鍛煉想象力,讓學生在空白的地方發(fā)揮自己的寫作靈感。比如,語文教材中“將相和”的文章講述了三個故事,有著較強的故事性,作者簡寫了負荊請罪的環(huán)節(jié),這就給學生發(fā)揮想象提供了空間;教師在學生閱讀并理解文本時,一定要要求學生補充空白,填補負荊請罪的具體細節(jié),刻畫出藺相如的性格、神情與動作,以這樣的方式通過隨文練筆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與寫作能力。
其次,拓展情結。教師想要提高學生對語文教材文本的理解,可以從文本中挖掘句子的多種含義,有助于鍛煉學生的想象力,提高學生對文本的認識;結合獨特的教學模式,幫助學生把握文本的重點句式,進而拓展文章內(nèi)容。比如,教師給學生講解“第一次抱母親”這篇文章,講述了母親每一年都在辛苦勞作,才把自己孩子撫養(yǎng)長大;引導學生把握其中的關鍵詞,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想象力,想象母親生活的不容易,通過描述目前在不同環(huán)境中的生活,拓展寫作內(nèi)容,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3.增加感悟,深化文本
在語文課堂中運用隨文練筆方式進行精讀文章時,一定要選擇科學自然的文本,結合學生的實際年齡與心理認知,選擇合適的時機,通過了解文章的表達方式,保證練筆的有效性;學生閱讀文本就要精準把握文章要抒發(fā)的靈感,清楚文章的脈絡,這樣能提升學生對文本的感觸,升華學生的情感。比如,教師給學生講解“小露珠”的文章,文章采用童話的形式來描寫小露珠的出現(xiàn)與消失過程,采用的語言比較優(yōu)美,教師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可以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幫助學生切身感受小露珠消失的體會,總結其中蘊含的深意,并評價整個教學成果。
參考文獻:
[1]胡平平.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基本形式[J].新課程,2020(40):64.
[2]馬婷芳.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的基本形式探討[J].科普童話,2019(1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