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煒,羅漢球,陳振聲
東莞市人民醫(yī)院兒科一區(qū),廣東 東莞 523000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氣道慢性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好發(fā)于兒童,可導致患兒出現(xiàn)反復發(fā)作的氣促、喘息、胸悶等癥狀,給日常生活帶來了較多不良影響[1-2]。臨床對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診斷主要是根據(jù)呼吸道癥狀、體征,并結合常規(guī)肺功能檢查(PFT)等,但在年齡較小的患兒中,大多數(shù)難以完成此項檢查,從而增加了診斷難度[3]。因此,尋求一種快捷、方便的方法診斷兒童支氣管哮喘顯得極為重要。脈沖振蕩肺功能檢查(IOS)是一種檢測呼吸力學的手段,主要優(yōu)點是受檢者可以進行自主呼吸,無需進行呼吸動作的配合[4-5]。本研究旨在觀察支氣管哮喘兒童IOS 指標和PFT 指標的變化,并分析IOS 指標和PFT 指標之間的相關性,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20 年1 月至2021年3 月東莞市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0例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臨床資料。納入標準:①符合《兒童支氣管哮喘診斷與防治指南(2016 年版)》[6]中診斷標準;②年齡3~10歲;③入院前尚未接受過相關治療;④臨床資料完整,完成IOS、PFT 所有相關檢查。排除標準:①伴有鼻炎、過敏史;②近半個月內發(fā)生過呼吸道感染;③近1個月內服用過激素類、抗炎類等藥物;④伴有其余軀體重大疾病;⑤伴有其余呼吸系統(tǒng)疾病;⑥精神異常。根據(jù)患兒不同病情分組,其中急性發(fā)作期21 例、慢性持續(xù)期54 例、臨床緩解期25 例。急性發(fā)作期患兒中男性13 例,女性8 例;年齡3~10 歲,平均(6.49±1.58)歲。慢性持續(xù)期患兒中男性30 例,女性24 例;年齡3~11歲,平均(6.42±1.77)歲。臨床緩解期患兒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齡4~10歲,平均(6.57±1.40)歲。三組患兒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兒家屬均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檢測方法
1.2.1 IOS 檢測 儀器選擇德國Jaeger 公司生產的肺功能儀Master Screen。檢測方法:囑咐患兒取站位或者坐位,全身放松,頭部保持水平位置,牙齒輕輕含住咬口,舌頭置于咬口下方,雙唇含緊,夾上鼻夾,檢測者用雙手輕輕按壓患兒兩頰部位,讓患兒保持平穩(wěn)呼吸,等待基線平穩(wěn)后收集數(shù)據(jù),每次數(shù)據(jù)采樣時間30~60 s,取三次結果平均值為最終結果。主要記錄指標包含以下6個,分別是呼吸總阻抗(Zrs)、呼吸道總阻力(R5)、中心呼吸道阻力(R20)、周邊呼吸道阻力(R5~R20)、周邊彈性阻力(X5)、響應頻率(Fres)。
1.2.2 PFT檢測 囑咐患兒取站立位,使牙齒輕輕含住咬口,舌頭置于咬口下方,雙唇含緊,夾上鼻夾,讓患兒保持平穩(wěn)呼吸,待潮氣曲線趨于穩(wěn)定后,指導患兒呼吸,首先進行平靜呼氣末最大吸氣,直至肺總量位,再進行最大速度、最大努力的呼氣,直至殘氣位,再進行最大力的吸氣,直至肺總量位,最少重復3 次動作。主要記錄指標為以下7 個,包括第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氣峰值流量(PEF)、用力呼出25%、50%、75%肺活量時的瞬間呼氣流量(PEF25、PEF50、PEF75)以及最大呼氣中期流量(MMEF)。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18.0 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三組比較采用方差分析,組間均數(shù)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 相關性分析法分析IOS指標和PFT指標的相關性。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三組患兒的IOS 檢測結果比較 急性發(fā)作期患兒Zrs、R5、R20、R5~R20、X5、Fres 均明顯高于慢性持續(xù)期及臨床緩解期,且慢性持續(xù)期患兒Zrs、R5、R20、R5~R20、X5、Fres均明顯高于臨床緩解期,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患兒的IOS檢測結果比較()
表1 三組患兒的IOS檢測結果比較()
注:與急性發(fā)作期比較,aP<0.05;與慢性持續(xù)期比較,bP<0.05。
2.2 兩組患兒的PET 檢測結果比較 急性發(fā)作期患兒的FEV1、FEV1/FVC、PEF、PEF25、PEF50、PEF75、MMEF 均明顯低于慢性持續(xù)期及臨床緩解期,且慢性持續(xù)期患兒的FEV1、FEV1/FVC、PEF、PEF25、PEF50、PEF75、MMEF 均明顯低于臨床緩解期,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的PET檢測結果比較()
表2 兩組患兒的PET檢測結果比較()
注:與急性發(fā)作期比較,aP<0.05;與慢性持續(xù)期比較,bP<0.05。
2.3 IOS 指標與PFT 指標的相關性 經(jīng)Pearso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IOS 和PFT 各項指標間均呈負相關(P<0.05),見表3。
表3 IOS指標與PFT指標的相關性
支氣管哮喘是兒童時期常見的一類慢性氣道疾病,近年來發(fā)病率也呈現(xiàn)不斷增長的趨勢,不僅影響著患兒自身的身心健康,也給家庭、社會帶來較大的精神、經(jīng)濟負擔[7-8]。PFT 是臨床診斷支氣管哮喘患兒的常用手段,可了解肺容量、流速等結果,但PFT不能檢測阻力指標,且在部分年齡較小無法配合用力呼吸的患兒中,通常難以獲得準確的PET 結果,導致診斷率降低。相關數(shù)據(jù)顯示,我國兒童哮喘的漏診率可高達1/3左右[9]。而在一些臨床癥狀不典型的患兒中,僅僅只能根據(jù)癥狀發(fā)作頻率、嚴重程度等來評估,并根據(jù)治療反應來進一步支持或者排除支氣管哮喘的可能,大大的增加臨床診斷及治療難度。
IOS 是一種用于評估呼吸力學的檢測方法,該方式主要是通過外部發(fā)生器產生電磁脈沖,并通過揚聲器轉換成為各類頻率的機械性聲波,再施加在受檢者的靜息呼吸之中,可連續(xù)性記錄患者在自主呼吸過程中氣道的流速和壓力等情況[10]。自20世紀90年代后,IOS開始逐漸應用于臨床,近年來也在我國得到開展。國內外均有研究顯示,該方式在診斷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中具有操作簡單、快速和無創(chuàng)的特點[11-12]。有報道顯示,IOS尤其在難以配合肺功能檢查的老人、兒童以及重癥患者之中具有更好的應用優(yōu)勢[13]。李信佳等[14]實驗也顯示,IOS在學齡前(3~6歲)支氣管哮喘患兒中的診斷價值較高,且有助于更好評估患兒的病情程度。
本研究結果顯示,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期的患兒中IOS 指標Zrs、R5、R20、R5~R20、X5、Fres 的結果明顯比慢性持續(xù)期和臨床緩解期的患兒更高,PFT 指標FEV1、FEV1/FVC、PEF、PEF25、PEF50、PEF75、MMEF 結果均更低,且在慢性持續(xù)期、臨床緩解期患兒中,上述指標的比較中也存在著明顯差異。顯示出在支氣管哮喘患兒存在著周邊小氣道阻力升高、肺順應性降低的特點,這也說明在哮喘發(fā)作期間不僅會導致氣道阻力增加,也會影響到肺部的彈性阻力,而隨著病情的改善,這一現(xiàn)象也會逐漸恢復,進一步顯示出IOS在評估支氣管患兒病情中有重要價值。這和黃麗珍等[15]試驗結果具有相似性。
在相關性分析中也顯示,IOS 指標和PFT 指標均呈負相關,也顯示出IOS和PFT一樣,能較好地了解患兒的肺部阻塞情況,同時也說明隨著患兒氣道阻塞情況的加重,也會對小氣道阻力產生影響。而IOS 指標的檢測方法在臨床應用上和PFT指標相比,操作起來更為簡單、方便,適用于兒童人群,因此筆者建議,在今后對于難以配合PFT檢查的支氣管哮喘患兒,可考慮接受IOS相關檢測,或者將兩種方式聯(lián)合檢測,在臨床指導治療中也有重要意義。但本研究也有不足,例如未能觀察經(jīng)過治療后患兒IOS、PFT的改變等,對于此部分內容也仍將持續(xù)探討。
綜上所述,支氣管哮喘患兒IOS 指標和PFT 指標之間具有明顯的負相關性,且IOS 具有操作簡單的特點,可用于支氣管哮喘患兒的臨床監(jiān)測,應用價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