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聞標題是新聞文本內(nèi)容的重要組成部分,相較于傳統(tǒng)的新聞標題,新型媒體的新聞標題顯得口語化,更加活潑,有趣易讀。文章以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夜讀版塊的標題為例,對觀點標題進行涵義解讀,探討其使用價值,以求給標題寫作實踐帶來更多的啟示和反思。
關鍵詞:人民日報公眾號;夜讀;標題;共情
中圖分類號: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2)01-0067-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寧夏大學2021年“雙一流”優(yōu)質(zhì)課程建設項目“專業(yè)學位研究生課程推進計劃《新聞評論研究》”階段性成果
一、研究緣由
在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中,夜讀欄目是主打版塊之一,夜讀內(nèi)容勵志進取,包含耐人尋味的暖文和觸及心靈的忠告等,將濃濃的情感關懷與豐富的人生哲理推送給受眾。通過對標題涵義的解讀,闡釋其意義,進而給其他媒體平臺開拓信息版塊、提升影響力給予更多的借鑒啟示。
二、夜讀板塊內(nèi)容分析
在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上選取2021年10月31日—12月31日夜讀版塊的信息標題進行解讀和分析,共62條,皆是閱讀量達10萬+的推文。夜讀版塊每天推送一條夜讀信息,這種形式的推送符合大部人的閱讀習慣。通過量化圖表和內(nèi)容分析相結合的形式,能夠更直觀地看出夜讀信息的推送關聯(lián)要素,透過相關分析,能夠在解讀過程中受到啟發(fā),進行更深層次的思考。
(一)時間推送:發(fā)布時間集中
對62條樣本進行檢索整理發(fā)現(xiàn),人民日報微信公眾號夜讀版塊的推送時間大多固定在21:30~22:00之間,最早推送時間為21:14,最晚是22:29。從圖1推送時間散點圖可以看出,推送時間相對集中,均勻分布在“定點”線上。時間段固定的信息推送,有利于受眾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閱讀信息,這種形式有助于培養(yǎng)受眾的閱讀習慣,還可以積聚更廣泛的人群。受眾群體的擴大,可以增強觀點信息的傳播效果。
(二)標題設置:字符長短適中
計算樣本標題字符長短,平均有14個字符(見圖2)。最少為4個字符,比如《豐富自己》,最多有25個字符,比如《告別2021:愿今年所有的遺憾,都是明年驚喜的鋪墊》。在抽取的樣本中,標題字符數(shù)≤10的有12個,字符數(shù)>10且<20的有47個,字符數(shù)≥20的有3個。簡短的標題容易理解,冗長性標題,理解的難度會增加。設置合理字符的標題,能夠使讀者更易于理解并對信息進行解讀。
(三)表達內(nèi)容:共意共情共識
簡短凝練的標題,能使讀者更容易理解內(nèi)容,進而閱讀分享;飽含詩情的內(nèi)容,能使讀者產(chǎn)生共情意識,通過聯(lián)想和想象,結合自身的感觸與標題觀點達成共識。當受眾在接觸到某個傳媒時,看到或聽到某一信息時,意味著傳播媒介、傳播者與受眾的互動關系開始建立。這種互動關系的建立,使傳播得以實現(xiàn),避免了傳播的飄浮[1]。淺層次表面的接觸是與信息互動的前提,受眾對于信息內(nèi)容傳播還處于感知階段,傳播者與受眾互動就需要媒介主體設置議程,在表達觀點的同時使受眾產(chǎn)生心理認同。
觀察樣本發(fā)現(xiàn),夜讀版塊標題涉及的多是能激發(fā)受眾情感,能與受眾進行正面交互的情緒化內(nèi)容。比如《心簡單了,日子就順了》《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就看這一點》,無論是“心”的簡單還是一個人的“出息”,都能夠激起讀者情感的反饋。在這種隱形的交互中建立情感基礎,在共意空間中產(chǎn)生共情,最終達成共識。
三、標題特點
觀點信息標題的表達力度會受到句子長短以及并列關系的影響,從而影響信息的傳播效果,所以既要考慮標題的內(nèi)容在全篇中的地位,將觀點信息表達出來,同時還應迎合讀者的接收習慣。因此新聞標題的設置一方面要迎合受眾的閱讀興趣,另一方面要契合語境表達,突出表達的觀點。語言發(fā)生在社會互動中,互動交際形成并塑造語言。從互動語言學的角度觀察,語法和意義是在話語和社會互動中動態(tài)浮現(xiàn)的[2]。因此,語言本身也是一種社會互動。夜讀版塊標題語言的使用其實是社會互動的體現(xiàn),也是在潛意識的交流中,增強信息的流動,在共情共意基礎上達到對價值信息的認同。
(一)數(shù)量詞
帶有數(shù)字具象化的標題語言,會給人理性直觀的感覺,可讀性強,能夠解讀闡釋龐雜的問題,具有一定的說服性。比如《讓自己更豐富的12個小方法》《豐富自己的4個好習慣,請逼自己養(yǎng)成》等,這些帶有數(shù)量詞的標題,一方面給人直觀的感受,能夠拉近讀者與觀點信息之間的距離,能夠讓信息更快地融入交流的關系中;另一方面這種使用可以引導受眾閱讀并引發(fā)受眾情感,讀者可以產(chǎn)生聯(lián)想,滿足自己的情景所需。
(二)祈使句
祈使句使用表達的主體對客體的請求命令等,祈使句使用語境的特點是主觀性的表達,導致意義的外顯是主觀化的過程。觀點信息外在的表述形式上看起來主語被省略,這只是在用法上省略主語,真正的主語就是閱讀的對象,即讀者本身。在賞讀文本內(nèi)容過程中,可將自己嵌入該觀點信息所描述的場景中,身臨其境。在對樣本標題進行整理時發(fā)現(xiàn),祈使句的使用,增強了語言的表現(xiàn)力,在表達過程中增強了話語語氣,加深讀者印象。比如《改變自己》《投資自己》等,簡短而有力,通俗且易懂。此外在傳受者交流過程中形成“點對點”式的傳播,省略了主語,其實表達的是你需要做的,而傳播者正是以這種對話式的口吻進行交流和互動,拉近與讀者之間的距離。
(三)疑問句
疑問句式的標題,通常以“是”或“否”代表兩種情況的回答,比如《初雪飄落,TA還在你身邊嗎?》,這樣的疑問句式有助于引導讀者對觀點進行正反兩方面的思考。讀者斟酌兩方面觀點之后,根據(jù)自己親身經(jīng)歷,結合觀點信息的表達,對信息內(nèi)容進行判斷和回答,從而加深認識和體會。此外還有《為什么要堅持運動?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這樣的標題將存在疑問的觀點以有問有答形式呈現(xiàn),代入感強,讀者會本著自己的理解對標題的答案進行對比,從而參與到觀點信息的閱讀交流當中。
(四)指代詞
在標題中使用指代詞能夠指示一些信息內(nèi)容,標識特定的人或事物,能夠明確信息的表達。
第一,引導性的指代詞使用,比如《人生最好的狀態(tài),就在這三點》《2021年最后10天,這三句話送給你》《一個人的修養(yǎng),體現(xiàn)在這五個方面》。指示代詞“這”的使用,指示性地傳遞信息,一方面能引導讀者對比自己的觀點,另一方面能加強對觀點信息的價值認同。從樣本標題來看,指代詞的作用有回指“上文”,也有引出“下文”。從列出的標題來看,對于“狀態(tài)”“這三點”,指代詞的作用是回指狀態(tài),而“這三句話送給你”是則起到了引出“下文”的作用。無論是回指還是引導,都是對心理空間信息的完整或非完整激活。
第二,以“自己”為代詞的使用。通過對全部標題的整理會發(fā)現(xiàn),“自己”一詞出現(xiàn)的頻次為14。比如《管理好自己,是一個人的真本事》《一個人最大的自律:不透支自己》等,這種用法是傳播者將自己代入讀者的角色中,這種情感間的交互,縮短了受傳者與信息產(chǎn)生的距離感。情感的顯著化有利于引發(fā)受眾的共情,使新聞的傳播效果更加顯著[3]。情感的落差能夠激發(fā)讀者對信息更深入的理解,同時能夠達到角色互換的狀態(tài),這種讀者角色的顯著變化,一定程度上會情景化所處的環(huán)境。
四、共情傳播的再拓展
從夜讀版塊標題文字的表達到觀點信息的傳遞,連通著信息傳播整個過程。媒介信息的傳播方式、傳播內(nèi)容決定著信息的傳播效果,讀者反饋性的應答需要在信息與讀者群體間建立合理的共通意義交流場域。媒介的內(nèi)容生產(chǎn)在共情傳播中發(fā)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媒介敘事影響甚至決定了形塑和推動何種情感進入公共空間,進而影響公眾以何種情感在現(xiàn)實世界中互動[4]。觀點信息在傳者與受者之間達成共情傳播,需要標題敘事來喚醒受眾情感意識,通過心理認知自發(fā)形成對觀點的認同,最終使信息到達受眾。受眾的真實情感與信息傳達的場景呈現(xiàn)喚起受眾情感的拓展,這就引發(fā)了對觀點信息標題共情敘事的探討和研究。
(一)具象性標題演繹直觀理性
標題中數(shù)量詞具體化的信息內(nèi)容給人以直觀理性的感受,結合共情敘事的表達,使受眾對信息產(chǎn)生積極的情感,能夠在通讀信息內(nèi)容的基礎上,結合相關信息加深理解。比如《保持年輕的8個好習慣》,人們會關注信息標題的8個好習慣,進而被引導進行信息的閱讀,從而補充怎樣“保持年輕”。這個句式傳遞了兩方面的內(nèi)容信息,一個是保持年輕,另一個是8個好習慣。祈使用法使讀者理解:若要保持年輕就需要有這8個好習慣。這是一種隱含的指稱性質(zhì),這種暗指的連續(xù)式邏輯表達習慣,能夠帶動讀者在共情連接基礎上的情緒回饋。
在實際互動的交際話語中,具象性言語的表達,除了傳遞字面意思和事實信息的語義之外,還需保持在讀者瀏覽與閱讀過程中分析話語的內(nèi)涵,在一定的語境下通過話語間交互形成對觀點理性直觀的解讀。
(二)語氣性標題調(diào)節(jié)自我情感
祈使句、疑問句等形式的標題能夠調(diào)動受眾調(diào)節(jié)自我情感。雖然祈使句的表達沒有外顯性的語氣范疇,但是其使用中暗含特定語境的語氣表述,比如含有“做”“保持”“豐富”等具有明顯語氣詞的標題,使用過程中這種語氣張力能夠調(diào)動讀者的情緒,在交互語境中產(chǎn)生聯(lián)想。比如《豐富自己》,讀者會聯(lián)想到豐富自己的方法,怎樣去豐富自己等,從而有效緩解互動氣氛,有助于調(diào)節(jié)自我情感,拉近交流雙方心理層面的距離。想象性的內(nèi)心描述附加觀點內(nèi)容的引導,能夠覆蓋讀者的預期,語境化想象空間。
(三)指代性標題溝通價值連接
指代性的標題,尤其是以“自己”為代詞的標題,通過以我為主的第一視角來審視信息,讓讀者沉浸于觀點的交互中,立體化信息交流環(huán)境,這種會話式的流動性生存,既能夠?qū)⒆约航槿胙哉Z交際的表達上面,直接對話交流,又能在閱讀中有效溝通觀點。信息交互下構建的氛圍能夠促進價值觀點的認同,“在實現(xiàn)認同的過程中,對個人價值、多元價值的尊重既是現(xiàn)代化社會的重要標志,也是促進理論分析的‘應然’與新聞實踐的‘實然’良好結合的基礎”[5]。這種形式的反饋能夠平衡交流關系,價值連接的形式、規(guī)模等需要通過讀者的思考來認定,在實踐基礎上串聯(lián)起觀點信息的傳播過程,建立起良好的溝通關系,構筑起溝通交流的穩(wěn)定橋梁。
五、結語
新型主流媒體標題的使用在觀點信息的傳達過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指引讀者對信息更加深入地解讀,這就需要在觀點信息的表述過程中,加入共情的元素來指引信息的走向,增強與讀者的共情傳播效應。信息觀點的傳播傳遞作者的本意,共情化的語言能夠使兩者產(chǎn)生互動效應,使讀者沉浸在情感的空間,進而溝通和交流??v觀夜讀版塊標題的設置,能夠發(fā)現(xiàn),標題的推送時間、推送標題字符長短以及標題內(nèi)容都大致在一定的框架內(nèi),這種設置有助于養(yǎng)成受眾的習慣,同時增強觀點信息的傳播效果。夜讀版塊標題內(nèi)容大多與情感表達相連接,作為信息敘事的重要部分,標題要不斷創(chuàng)新和建構,在重視共通情感基礎上,將標題設置得活潑化、易讀化、情感化,祈使句、疑問句等句式,以及具象化的數(shù)量詞、指代詞和語氣性標題的使用,能夠產(chǎn)生共通的意義空間,在信息交流場域中得到價值認同,形成主觀化形象化內(nèi)容,觀點信息互動交流中形成與讀者的身份認同,其信息傳播效率就會大大提升。
參考文獻:
[1] 鄭興東.受眾心理與傳媒引導[M].北京:新華出版社,2004:24.
[2] 方梅.互動語言學與漢語研究[M].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16:340-353.
[3] 史蓉蓉.微博新聞標題表情符號使用分析[J].新媒體研究,2019,5(22):33-34.
[4] 周榕,呂詩俊,張德勝.奧運會中的跨文化共情傳播與實踐創(chuàng)新路徑:對2022年北京冬奧會傳播的思考[J].新聞與寫作,2021(10):100-104.
[5] 李舒,宋守山.新聞媒體引導力的內(nèi)涵、現(xiàn)狀與實現(xiàn)層次:一種基于認同理論的分析[J].現(xiàn)代傳播(中國傳媒大學學報),2021,43(3):27-32.
作者簡介 郭小立,碩士在讀,研究方向:新聞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