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美連,張在陽
(廣州壹加壹整形美容醫(yī)院有限公司外科,廣東 廣州 510030)
隆乳術是一項使用乳房植入物改善乳房體積不足、調整乳房形態(tài)的整形手術,此前主要用于改善乳房不發(fā)育或發(fā)育不良的患者,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升、審美觀念及思維的改變,人們對外在形態(tài)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對女性群體來說,美容整形手術還有著改善其外在美觀度、提升整體氣質形態(tài)方面的作用[1]。假體硅膠隆胸是目前最為傳統(tǒng)、技術最為成熟的乳房美容手術,此材料易于加工且使用方便,硅膠的彈力、硬度各方面性質均較為適宜,是目前廣大美容整形患者接受度較高的假體材料之一。腋下切開盲視假體隆乳術操作簡單、流程簡便,但該術式無法離斷胸大肌起點,在盲視下操作無法實現有效止血,患者術后易發(fā)生感染、假體移位等并發(fā)癥[2]。因此,選擇一種填充、美容效果好,且安全性高的隆胸手術方式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研究表明,腋下切開內窺鏡下假體隆乳術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對患者機體造成的損傷,直視下操作可徹底止血,防止術后血腫的發(fā)生[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比較經腋下切口內窺鏡假體隆乳術與盲視下假體隆乳術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于廣州壹加壹整形美容醫(yī)院有限公司實施乳房美容的7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35例。對照組患者年齡23~34歲,平均(28.63±5.37)歲;已婚22例,未婚13例;已育20例,未育15例。研究組患者年齡22~35歲,平均(28.51±5.49)歲;已婚20例,未婚15例;已育19例,未育16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間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硅膠乳房假體隆乳術臨床技術指南》[4]中隆胸手術相關手術指征者;均為18歲以上成年女性;未伴有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未伴有乳房相關良惡性腫瘤疾病者等。排除標準:自身伴有嚴重感染性疾病者;免疫功能障礙者;對乳房假體成分過敏者等。本研究經院內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并批準,且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手術方法 術前對患者乳房基底寬度、乳頭至乳房下皺襞距離、皮膚最大拉伸長度及預計乳腺組織占有比例等整體情況進行綜合評估,之后參考患者臨床需求實施手術,根據患者自身乳房形態(tài),確認手術需達到的挺拔度并選擇填充材料,在進行設計時需在確保挺拔度同時向患者確認填充物尺寸,并設計剝離范圍。對照組患者給予盲視下假體隆乳術:患者取仰臥位,實施局部腫脹麻醉處理,雙上肢外展約90°,然后于腋下作3.5 cm左右弧形切口,經腋窩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向前下分離達胸大肌邊緣,切開胸大肌筋膜進入胸大肌后間隙,盲視下鈍性剝離至術前設計的剝離范圍,根據術前所記錄的患者需求,選擇相應大小、材質、種類的假體植入已剝離好的腔隙,對另一側乳房實施假體置入時需注意雙側是否對稱,形態(tài)滿意后分層縫合切口。研究組患者給予內窺鏡假體隆乳術:患者取仰臥位,實施局部麻醉處理,雙上肢外展約90°,經腋下作直徑3.5 cm左右弧形切口,經腋窩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向前下分離達胸大肌邊緣,經切口置入內窺鏡,調節(jié)圖像清晰后,在直視下,用內窺鏡電刀在電凝模式下,切開胸大肌筋膜于胸大肌后間隙,由上至下、由中央向四周逐層剝離,剝離至術前設計腔隙范圍,分離腔隙后,同樣根據術前所記錄的患者需求,選擇相應大小、材質、種類的假體植入已剝離好的腔隙,對另一側乳房實施假體置入時需注意雙側是否對稱,形態(tài)滿意后分層縫合切口。術后兩組患者均采用專用加壓止血乳罩作止血處理,后放置負壓引流,囑患者1個月內保持雙上臂上舉不超過90°,盡量避免提重物,以防假體移位,3個月內不可穿戴鋼圈胸罩,且術后均進行為期1年的隨訪。
1.3 觀察指標 ①圍術期指標。比較兩組患者的手術時間、出血量、視覺模擬疼痛量表(VAS)[5]評分等圍手術期臨床指標,VAS評分用于評估患者術后1 d的疼痛情況,總分10分,分數與疼痛程度呈正比。②乳房美容優(yōu)良率。參照《常用乳房整形美容手術:實例分析圖譜》[6]評估兩組患者的乳房美容優(yōu)良率,采用優(yōu)、良、差3個標準對乳房對稱性、乳房整體形態(tài)等美容效果進行綜合評估,若術后雙側乳房對稱且形態(tài)優(yōu)美,觸摸時手感柔軟且富有彈性,站立、平臥時均未觸及假體且大小適宜則評為優(yōu);若雙側乳房基本對稱且朝兩側自然展開,手感尚可,彈性減弱,且未觸及假體則評為良;若術后乳房明顯不對稱且觸摸時手感不佳,可觸及假體則評為差,總優(yōu)良率=(優(yōu)+良)例數/總例數×100%。③并發(fā)癥。比較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主要包括乳房血腫、術口感染、包膜痙攣、假體移位等。④患者滿意度。以問卷調查形式于術后對患者進行隆胸滿意度調查,量表內容包含手術方式、術后美觀度、機體排異反應、整體滿意度4個方面內容,單項內容分值范圍為1~25分,此量表滿分為100分,70~100表示非常滿意,40~69分表示滿意,39分及以下表示不滿意[7],總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tǒng)計軟件分析數據,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VAS評分等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乳房美容優(yōu)良率、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隆胸滿意率等計數資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圍手術期指標 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VA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而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圍手術期指標比較(±s)
注:VAS:視覺模擬疼痛量表。
組別 例數 手術時間(min)術中出血量(mL)VAS評分(分)對照組 35 51.22±5.47 67.33±10.83 5.12±0.47研究組 35 52.35±5.36 57.32±10.46 3.23±0.35 t值 0.873 3.933 19.081 P值 >0.05 <0.05 <0.05
2.2 乳房美容優(yōu)良率 術后研究組患者乳房美容總優(yōu)良率為91.43%,高于對照組的71.43%,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2 兩組患者乳房美容優(yōu)良率比較[例(%)]
2.3 典型病例手術前后乳房形態(tài)觀察 患者1,女性,因雙側乳房萎縮就診,擇期行內窺鏡輔助腋窩入路假體隆乳術治療。術前兩側乳房形狀坍塌,兩側均朝外端延伸,不聚攏,其乳房正面觀圖見圖1‐A;經腋下切開內窺鏡治療后,術后1年可見,患者乳房挺拔,雙側對稱,美觀度佳,其術后1年乳房正面觀圖見圖1‐B,經手揉捏可見乳房柔軟度佳,且未發(fā)生變形或假體移位現象,見圖1‐C?;颊?,女性,因雙側乳房不對稱就診,擇期行盲視下腋窩入路隆乳術治療,術前見乳房較小,外展形狀不佳,且可見右側乳房較左側稍小,雙側不對稱,術前乳房正觀圖見圖2‐A,術后1年可見乳房挺拔且雙側良好對稱,且雙側乳房挺拔度均較好,美觀度佳,見圖2‐B。
圖1 內窺鏡輔助下隆乳術手術前后效果圖
圖2 盲視下隆乳術手術前后效果圖
2.4 并發(fā)癥 研究組患者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為5.71%,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5.7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2.5 隆胸滿意率 術后研究組患者隆胸滿意率為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的77.1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隆胸滿意率比較[例(%)]
硅膠假體為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隆胸材料,其便于使用且彈性回縮力高,在臨床中易加工成型,將硅膠假體置入乳房后不易破裂,即便是受外界銳器損傷發(fā)生意外破裂,硅膠內膠凍也可將其緊密連結在一起,從而避免在乳房內流動[8]。假體隆乳需先切開乳房組織后再置入假體,若切口過大或會導致患者術后出現切口瘢痕,此瘢痕一旦形成后不可消失,為有效提高患者術后乳房美觀度,需選擇相對隱蔽的位置實施手術入路[9]。腋窩屬人體體表相對隱蔽的部位,經腋下入路進行隆胸整形可對術口產生一定的隱藏效果,但傳統(tǒng)腋窩切口手術路徑較長,手術視野欠佳,大部分操作只能在盲視下進行,組織創(chuàng)傷大,術中出血多,且術后術區(qū)疼痛明顯,且無法徹底地止血,只能依靠術后加壓包扎,會增加術后術區(qū)血腫的發(fā)生風險[10]。
相較于腋下入路盲視假體隆乳術,內窺鏡技術應用于隆乳術,將盲視手術可視化,可實現精準理念,在內窺鏡全程輔助下對患者完成隆乳可顯著提升手術操作中視野的清晰度和分辨率,使得手術流程更加順暢,亦可實現手術過程中的精準、徹底止血,并對乳房內組織進行精確剝離,從而有效地避免了盲視下操作帶來的不確定性和不必要的組織損傷,減少術中出血,減輕術后疼痛,降低術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提高手術整體安全性有著重要的臨床意義[11‐12]。在內窺鏡輔助經腋下切口進行隆乳后,術后患者的乳房從手感、形態(tài)方面幾乎可與正常乳房保持一致[13]。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VAS評分、術后并發(fā)癥總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而兩組患者手術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表明與盲視下假體隆乳術相比,經內窺鏡下假體隆乳術的術中出血量更少,術后患者疼痛感更輕,且手術安全性更高。
盲視下操作手術視野欠佳,較難形成精確、雙側對稱的假體置入腔隙,增加術后雙乳不對稱的風險,無法有效、準確地離斷胸大肌于肋骨上的起點,難以形成“雙平面”,增加術后假體移位的風險,且由于無法準確分離,術后很難形成對稱、光滑且位置合適的乳房下皺襞,以上風險的存在,影響了手術效果,患者滿意度欠佳[14‐15]。而在內窺鏡輔助下進行操作,使實施“雙平面”成為可能,手術在直視下可切斷胸大肌肋骨附著點,術后胸大肌覆蓋假體的上部分,下部分直接位于乳腺后方,從而降低術后假體移位的發(fā)生,且假體可以很好地向下舒展,避免“雙泡”畸形的發(fā)生,術后乳房更加柔軟,乳房下皺襞更加自然、美觀[16‐17]。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乳房美容總優(yōu)良率和隆胸滿意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表明在內窺鏡輔助下隆乳術可提高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患者的滿意度更高。
綜上,相較于腋下切開盲視下假體隆乳術,在女性乳房美容整形中應用內窺鏡輔助腋下切開式手術可減少術中出血量,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感,減少術后并發(fā)癥,且可有效提高乳房美容度,患者的隆胸滿意度更高,建議在臨床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