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麗萍
導讀: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教育事業(yè)的不斷變革,對小學低年級的語文閱讀教學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為了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需要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能在開展繪本閱讀教學時,采取更具創(chuàng)新性和多樣性的教學策略,為繪本閱讀教學注入新的能量,讓學生能在繪本閱讀中找到自己的興趣,推動個性發(fā)展。本文通過討論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研究現(xiàn)狀和措施三方面探究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模式。
為了能在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中采取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的教學策略,需要教師深入走進學生的實際,真正把握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才能為教學設計提供可信、可靠的素材和資源。需要整合繪本閱讀的資源,并把握好繪本閱讀的教學目標,并配備相應的教學輔助設備和教學活動內容安排,為繪本閱讀教學發(fā)揮作用做好前提條件,促進學生獲得全方位成長。筆者也將根據(jù)自己的教學經驗,分享相關心得。
一、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fā)學生想象能力
每一位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明確在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教學的意義,才能有源源不斷的動力鼓勵自己設計更豐富多樣的教學形式,采取更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策略。首先,在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對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經驗和生活經驗相對缺乏,但處于對新鮮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充滿好奇心的年齡階段。因此,在閱讀繪本過程中,豐富的圖畫內容和精彩的繪本故事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根據(jù)閱讀內容想象一個動態(tài)的畫面,這樣的學習模式能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學生感受閱讀樂趣,讓學生的心靈和情感在閱讀過程中得到不斷發(fā)展。
再者,繪本閱讀的內容中,會有精彩的片段描寫和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情節(jié),都能有效調動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讓學生不斷激發(fā)探索欲。在好奇心帶領下,引導學生嘗試猜測故事內容。在類似的實踐鍛煉中,讓學生的想象力得到進一步的發(fā)展,讓學生的精神空間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因此,在小學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教學,可以有效地讓學生的多樣思維得到激發(fā),同時讓學生不斷獲取相關的成長經驗。
(二)夯實學生閱讀基礎
在小學低年級開展繪本閱讀教學,還可以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學生在進入學習階段之后,需要不斷提高閱讀能力,掌握更多閱讀知識。在低年級采用繪本閱讀方法,可以通過一種輕松有趣的方式將學生引入閱讀的世界中。
在剛開始接觸閱讀時,彩色的圖片畫面和簡單易懂的趣味故事都能維持學生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愜意。通過簡潔的情節(jié)讓學生掌握獲取故事內容的能力,夯實學生的閱讀基礎,讓學生在繪本閱讀的幫助下,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思維和閱讀技巧,輔助學生在進入更高年級的學習時,能快速地走進閱讀世界。另一方面,輕松有趣的繪本故事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也養(yǎng)成閱讀習慣,從而主動尋找更多文本閱讀。久而久之,豐富了學生的閱讀素材和閱讀體驗,讓學生提高綜合閱讀能力。
(三)提高學生綜合能力
開展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和素質。許多繪本內容不僅含有趣味的故事,還有教育元素。通過閱讀這些故事可以讓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獲得道德教育,培養(yǎng)正確觀念。學生不僅可以獲取輔助學習的素材,還能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
在閱讀繪本時,學生能學習更多優(yōu)美的語言,掌握更多嚴謹?shù)膶懽鹘Y構,也能了解繪本作者是用怎樣的順序描寫所要表達的事物……這些都可以激勵學生通過閱讀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引導學生用聯(lián)系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學習,模仿繪本作者逐漸記錄生活經驗,并進行藝術處理,以讀促寫,讓學生整合學習資源,綜合提高學習能力,用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繪本閱讀教學的現(xiàn)狀
(一)閱讀內容缺乏
需要明確繪本閱讀教學現(xiàn)狀,切實提出有針對性的改革方案,做到真正的藥到病除,使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的效果逐漸理想化。內容單一是低年級小學生繪本閱讀的一個現(xiàn)狀。在選擇繪本內容時,很多學?;蚪處煏鶕?jù)教學目標為學生安排統(tǒng)一的繪本,但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學習個性和閱讀偏好,如果一味統(tǒng)一,很難讓學生的思維在閱讀繪本時得到充分發(fā)散和拓展。而且,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大部分學生在進行繪本閱讀時,會先關注圖畫,再關注文本內容,所以如果選取文字更多的繪本內容,也會降低學生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枯燥無味。另一方面,對于不同性別的學生而言,男生和女生喜歡的繪本內容往往呈現(xiàn)較大差異,如果閱讀類型過于單調,會間接導致學生的個性和性格無法得到進一步發(fā)展。
(二)閱讀意識缺乏
由于閱讀內容枯燥和單一,學生的閱讀意識相對缺乏,閱讀習慣無法養(yǎng)成。由于學生對統(tǒng)一的閱讀內容進行反復閱讀,容易出現(xiàn)審美疲勞和閱讀松懈,導致有些學生無法堅持閱讀,閱讀意識較欠缺。再者,由于周圍的環(huán)境呈現(xiàn)的閱讀氛圍不夠濃厚,低年級學生離開學校后,很少有家庭的閱讀氛圍做支撐。所以,學生主要的閱讀時間都在課堂上,在生活中閱讀繪本的時間少,無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的閱讀意識無法深入激發(fā),就不會在課堂上參與繪本閱讀活動的積極性明顯不足。
三、繪本閱讀教學優(yōu)化的措施
在實際的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時,會發(fā)生各種各樣的情況。同時,學生也會學習不同種類的繪本內容。因此,需要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措施,對癥下藥。應結合繪本閱讀的教學目標及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不同的閱讀教學模式,安排各種教學內容,設計靈活多變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建設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沉浸于閱讀中,并獲得學習知識的滿足感,讓繪本閱讀教學的效果逐漸理想化。
(一)借助信息技術閱讀
借助信息技術輔助學生進行閱讀,被一線教師廣泛應用于繪本課堂。在新時代教學中,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綜合學習能力,拓展學生的思維,所以,可以通過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設置更具現(xiàn)代化的學習情境。
比如,在帶領學生進行《一顆超級頑固的牙》繪本閱讀時,就可以借助信息技術投放課文講述的內容。圖片對學生來說,雖然比文字更易于接受,但有些復雜的情節(jié)僅靠靜態(tài)圖片,無法讓學生對文本內容產生正確解讀。為了能進一步拉近學生與文本的距離,幫助學生減少閱讀障礙,可以通過視頻中動態(tài)的畫面和生動的聲音,調動學生多種感官,讓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tài),引導學生厘清思維困難,激發(fā)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積極思考。多媒體教學方式也能維持學生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在教師提出有關繪本問題時,引發(fā)學生的踴躍回答,為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注入新的能量,讓學生感受樂趣和新鮮感,這是促進學生進一步投身繪本閱讀教學最關鍵的措施。
(二)開展閱讀情境表演
選擇設置活動,開展情景表演,提高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效率。有些繪本內容中存在一些良好的互動。為了能讓學生真正地成為課堂主體,更主動地參與學習過程,可以把握這些互動的機會,讓學生展開故事扮演,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和表演能力。
比如,教師在講述一些有兩人或多人角色的繪本內容時,可以邀請一些學生或讓學生自由合作,進行繪本內容表演。學生需要提前了解繪本內容,把握好主人公的心理思維和語言特征,這些都給予了學生很大的自主學習空間,讓學生擺脫對教師的依賴,用自己獲得的閱讀技巧和知識探索繪本,并在表演中與其他學生進行良好的配合,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能力。學生的表演過程,也是教師及時檢查學生對繪本理解程度的過程。應有效設置更和諧、輕松、平等的學習環(huán)境,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不僅要讓學生閱讀繪本文字本身,還要讓學生對故事情節(jié)、人物特征等進行拓展理解,鼓勵學生運用創(chuàng)新性思維進行大膽聯(lián)想,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體會學習的快樂,維持良好的閱讀狀態(tài)和學習動力。
(三)開展主題繪本閱讀
為了能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閱讀意識,可以開展群文閱讀,豐富學生的閱讀量。在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時,一篇簡單的閱讀內容只會暫時地讓學生感受學習樂趣,無法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激發(fā)學生的課后閱讀意識。所以,應多開展主題式繪本閱讀教學。
比如,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對“友誼”這一主題進行繪本內容選擇。借助信息技術搜尋海量的閱讀資源,尋找符合學生實際的繪本。所選繪本的閱讀難度不應過高,這樣才能保證學生讀得進去并有所收獲。開展主題式繪本閱讀,讓學生閱讀從不同角度講述“友誼”的作品。通過多種類型的故事,為學生闡釋友誼的含義、友誼的力量、友誼的維持等,讓學生獲得綜合成長。此外,還可以舉一反三,尋找更多繪本閱讀素材,讓這些豐富的素材為學生帶來更多知識,讓學生的語言系統(tǒng)、思維能力得到進一步完善。
(四)采用讀寫結合教學
最后,還可以采用“讀寫結合”的方式推動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效率的提高。除了讓學生獲得相關知識之外,還要明確學生的學習是一個綜合發(fā)展的過程。所以,更要通過閱讀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教學的過程中,借助某一繪本內容讓學生進行想象續(xù)寫。一方面,讓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感悟繪本作者的寫作順序、內容安排、結構鋪陳等技巧,積累寫作素材。另一方面,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獲得寫作實踐,通過資源整合,有效促進學生綜合水平的發(fā)展。
續(xù)寫活動能檢查學生是否正確把握繪本主題,并在此基礎上開展不同方面的想象活動。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引導,當學生面對困難時,有效鼓勵學生或模仿作者的思路,或大膽創(chuàng)新,或顛覆改編。在《我媽媽》繪本的閱讀寫作教學中,學生觀察到作品的比喻、夸張手法,發(fā)現(xiàn)作品明媚的暖色調和主題相契合,挖掘主人公無論身份如何,身穿的碎花衣服是“母親”身份的象征,并將修辭手法、顏色知識、隱喻技巧舉一反三,運用于自身的作品中。學生創(chuàng)作出《媽媽的魔法掃帚》《我愛超人媽媽》《我給媽媽講故事》等精彩的續(xù)寫作品,并參與互評,發(fā)現(xiàn)彼此作品之美,提升鑒賞能力,同時加深對原作品的認知。
讀寫結合,互相促進,學生結合自己的真實感受進一步構建繪本。為續(xù)寫素材內容,學生也需要加深對故事的學習、掌握和理解。過程中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互相促進,處于更完整和系統(tǒng)的結構模式中。
四、結語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繪本閱讀教學中采取正確的策略,需要多借鑒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方法,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水平,為學生提供更具專業(yè)性的教學課堂。通過豐富合理的教學安排,用趣味的繪本內容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讓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充滿愜意感的同時,獲得豐富的知識。最終,提升學生的閱讀熱情,發(fā)展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等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