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曉偉 趙亞超 范 波 李 濤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河南 洛陽 471003
重型腦外傷患者通常情況下會有呼吸、心跳驟停發(fā)生,缺氧會不可逆損傷腦細胞。如需有效保證呼吸障礙患者的通氣需求,需給予氣管切開術,從而減輕呼吸障礙損傷機體的程度[1]。在危重患者的搶救中,氣管切開術發(fā)揮極為重要的作用,挽救了患者的生命[2]。近年來,臨床不斷改進了治療危重患者的技術,大部分危重患者需接受長期機械通氣治療[3]。目前,外科病房或重癥監(jiān)護室通常采用氣管切開治療腦外傷需長期機械通氣患者,其能夠將患者上呼吸道阻塞引發(fā)的呼吸困難解除,將下呼吸道分泌物清除,并進行機械性人工呼吸,能夠有效防止并發(fā)癥的發(fā)生[4]。但氣管切開使氣道直接與外界環(huán)境相通,細菌直接進入呼吸道,對呼吸道屏障造成破壞,從而增加了院內感染發(fā)生率[5]。目前,臨床還無統一氣管切開的時間,氣管切開后呼吸道感染也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威脅[6]。氣管切口患者在切口、管道因素作用下會有肺部感染發(fā)生,進而加重患者癥狀,嚴重情況下還會造成患者死亡[7]。重型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3~7 d是肺部感染的高發(fā)時間,對手術效果造成嚴重的不良影響,促使患者住院時間延長、醫(yī)療費用增加[8]。研究[9]表明,氣管切開術后患者肺部感染發(fā)生率達32.9%~88.3%。美羅培南是一種可單用的1-β甲基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在肺部感染的治療中能夠發(fā)揮出積極作用[10]。本研究分析了2017-01—2020-01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型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患者80 例的臨床資料,探討美羅培南治療重型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的效果。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選取2017-01—2020-01 河南科技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重型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患者80 例,依據治療方法分為美羅培南組(n=40)、頭孢他啶組(n=40)。美羅培南組男26 例(65.0%),女14例(35.0%);年齡19~70(38.2±6.4)歲,其中19~44 歲8 例(20.0%),45~59 歲17 例(42.5%),60~70歲15例(37.5%);體溫38.0~40.5(39.5±1.3)℃;臨床表現:頭痛25例(62.5%),頸強直24例(60.0%),嘔吐7例(17.5%),癲癇6例(15.0%)。頭孢他啶組男25 例(62.5%),女15 例(37.5%);年齡19~70(38.5±6.2)歲,其中19~44 歲9 例(22.5%),45~59 歲16 例(40.0%),60~70 歲15 例(37.5%);體溫38.1~40.5(39.8±1.4)℃;臨床表現:頭痛26例(65.0%),頸強直23 例(57.5%),嘔 吐6 例(15.0%),癲 癇5 例(12.5%)。2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入和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痰細菌培養(yǎng)均有致病菌繁殖情況;(2)青霉素/頭孢菌素皮試均為陰性;(3)符合肺部感染的診斷標準[11]。排除標準:(1)有凝血功能障礙者;(2)肝、腎功能不全者;(3)合并惡性腫瘤者。
1.3 方法
1.3.1 頭孢他啶組:采用2.0 g頭孢他啶(規(guī)格:0.5 g×10 瓶/盒,海南海靈化學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23802)+250 mL生理鹽水靜滴,q12 h。
1.3.2 美羅培南組:采用2.0 g美羅培南(規(guī)格:0.5 g×1 瓶/盒,北大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263)+100 mL生理鹽水靜滴,q8 h。
1.3.3 療 程:2 組 均 治 療1 周 為1 個 療 程,共2 個療程。
1.4 觀察指標 隨訪15 d,觀察病原菌清除情況:(1)完全清除;(2)部分清除;(3)未清除;(4)替換;(5)再感染。
1.5 療效評定標準 (1)痊愈:治療后患者具有正常的病原學、實驗室檢查指標,無臨床癥狀體征;(2)顯效:治療后患者具有基本正常的病原學、實驗室檢查指標,基本無臨床癥狀體征;(3)有效:治療后患者的病原學、實驗室檢查指標好轉,臨床癥狀體征減輕;(4)無效:治療后患者的病原學、實驗室檢查指標無好轉或惡化,臨床癥狀體征也沒有減輕或加重[12]。
1.6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行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2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情況比較 美羅培南組患者的病原菌完全清除率顯著高于頭孢他啶組(P<0.05),替換率、再感染率均顯著低于頭孢他啶組(P<0.05),但2組患者的部分清除率、未清除率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患者的病原菌清除情況比較 [n(%)]Table 1 Comparison of pathogen cleara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2.2 2 組臨床療效比較 在總有效率方面,美羅培南組為92.5%(37/50),頭孢他啶組為70.0%(28/50),前者顯著高于后者(P<0.05)。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n(%)]Table 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icacy between the two groups [n(%)]
顱腦外傷指的是暴力直接或間接作用于頭部,導致腦組織損傷。重型顱腦損傷常使用格拉斯哥評分,將患者睜眼、運動和言語進行評分,累計評分15分,一般是3~15分,分數越低,腦損傷程度越重。重型顱腦損傷格拉斯哥評分3~8分,昏迷時間>6 h,甚至清醒后再次昏迷的病人考慮重型顱腦損傷。顱腦損傷患者需保持一定體位,側臥位能夠防止呼吸道梗阻。顱腦損傷后可能會導致嘔吐物,甚至頭部的一些血液堵塞氣道導致梗阻,加重腦損傷。重型顱腦外傷的后遺癥往往比較明顯,其主要后遺癥是廣泛的腦挫裂傷、腦出血,會導致腦組織功能的喪失,患者出現肢體癱瘓、癲癇發(fā)作、精神異常、肌力下降、思維反應遲鈍、感覺喪失、嗅覺異常、視物模糊、行走不穩(wěn)、意識障礙,甚至出現昏迷、長期昏迷、植物生存狀態(tài)。這些后遺癥后期可通過高壓氧和康復盡可能的恢復,但重型顱腦損傷有較高的致殘率。
重型腦外傷患者具有嚴重的病情、低下的抵抗力,加上應用機械通氣或氣管切開極易引發(fā)下呼吸道感染等神經外科感染并發(fā)癥,對患者預后造成嚴重不良影響。近年來,感染菌株耐藥率在日益廣泛應用的廣譜抗菌藥物的作用下日益增加,給臨床治療帶來困難[13]。研究[14]表明,神經外科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細菌主要為革蘭陰性桿菌,在其分離株中主要為銅綠假單胞菌,其次為鮑曼不動桿菌、肺炎克雷伯菌,耐藥性均極強,其次為革蘭陽性球菌、真菌。頭孢他啶是一種抗生素類藥物,臨床較為常用,但缺乏理想的效果。
美羅培南屬于第二代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具有廣譜、強效的特征,對腎脫氫肽酶、β-內酰胺酶的穩(wěn)定在卡比培南環(huán)1-β位上修飾的甲基作用下增強,不需合用脫氫肽酶抑制劑,具有較高的安全性[15]。研究[16-18]表明,美羅培南較易從大部分革蘭陰性細菌、革蘭陽性細菌的細胞壁穿透,向其作用靶點青霉素結合蛋白抵達,對細菌細胞壁合成進行抑制。同時,其對大部分β-內酰胺酶的水解作用穩(wěn)定性較強,包括革蘭陰性菌、革蘭陽性菌產生的頭孢菌素酶、青霉素酶,金屬β-內酰胺酶除外,因此,美羅培南對革蘭陰性菌具有極強的抗菌活性。此外,藥代動力學研究證實,給予患者持續(xù)靜脈輸注美羅培南能夠獲取比中敏菌、敏感菌高的血藥濃度[19-22]。研究[23-26]表明,在重型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療中,美羅培南比頭孢他啶更能有效控制感染,且不會極大程度上增加患者不良反應。
研究[27-29]表明,在重型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患者的治療中,與頭孢他啶相比,美羅培南具有較高的細菌清除率及有效率。同時,二者具有類似的藥物不良反應。本研究中美羅培南組患者的病原菌完全清除率顯著高于頭孢他啶組,替換率、再感染率顯著低于頭孢他啶組,美羅培南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頭孢他啶組,和上述研究結果一致,說明美羅培南能夠更好地控制感染,且不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可作為首選治療藥物。主要原因為美羅培南促進了腎脫氫肽和β-內酰胺酶穩(wěn)定性的增強,不需聯合脫氫肽酶抑制劑能夠將積極作用發(fā)揮出來,具有更強的安全性。同時,其較易從大多數革蘭陰性細菌、革蘭陽性細菌的細胞壁穿透,對細菌合成進行抑制,從而發(fā)揮理想的抗菌效果,以更快的速度對患者的感染癥狀進行控制[30]。因此,美羅培南治療重型腦外傷氣管切開術后肺部感染的效果較頭孢他啶好,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