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雨蒙 楊柏霖
摘要:克羅恩?。–rohns Disease,CD)是一種累及消化道的非特異性免疫疾病,目前尚無完全治愈的方法,常見的各類治療藥物副作用較為明顯,且長期使用易產生藥物依賴性。故而近年來許多學者采用中醫(yī)藥或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來治療克羅恩病,且其臨床療效較好?,F(xiàn)為臨床更好得認識和治療克羅恩病,將近幾年中西醫(yī)結合或中醫(yī)藥治療克羅恩病的臨床經(jīng)驗進行總結。
關鍵詞:克羅恩病;中西醫(yī);中醫(yī)藥;研究進展
克羅恩?。–rohns Disease,CD)屬于炎癥性腸?。↖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范疇,是一種累及消化道的非特異性免疫疾病。目前尚無完全治愈的方法,對其治療的藥物主要包括5-氨基水楊酸類、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和生物制劑等,其目的為誘導CD病情緩解,促進腸粘膜修復及肛瘺管愈合,選擇最佳手術時機,提高生活質量。盡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展,CD的治療方法愈發(fā)多樣,但是各類藥物副作用明顯,長期使用易產生藥物依賴性,故而近年來越來越多學者采用中醫(yī)藥或者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治療本病,臨床療效頗佳。本文就中醫(yī)藥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CD的相關研究展開綜述。
1. CD病因病機分析
1.1外感六淫、疫毒,濕、疫困阻中焦
諸多醫(yī)家認為,外感六淫是CD發(fā)病的重要病因之一[1],且以寒、熱、暑、濕為多,其中又以濕邪最為常見,正如《外科正宗》中所論:“夫腸癰者,皆濕熱、瘀血流入小腸而成也?!敝薪蛊⑽钢魉具\化,喜燥而惡濕,故而外感濕邪,最易困阻中焦脾土,進而脾胃運化失司,升降失調,清氣在下,故生泄瀉。另外,若為寒濕外感,寒凝氣滯,不通則痛,可見腹痛之癥;若濕夾熱邪,或濕邪困阻日久,郁而化熱,熱壅血滯,肉腐為膿,乃成腸癰。另外,有醫(yī)家指出疫癘之氣亦是CD的病因之一[2],若疫毒外感,侵襲腸府而成腸府之毒,腸道潰腐,故成腸癰。
1.2飲食失節(jié),脾胃運化失常
誠如《黃帝內經(jīng)·素問》中所言:“飲食自倍, 腸胃乃傷”,飲食失節(jié)亦是CD發(fā)病的病因之一。若嗜食膏粱厚物、酒肉炙煿等物,則易使?jié)駸崽N結中焦,濕熱之毒,流注腸道,熱盛肉腐,日久乃成腸癰。若濕熱之毒熾盛,則可使腸內潰瘍糜爛,病情危篤[3]。同樣,若過食生冷,亦可使寒濕內阻,脾胃運化失司,脾陽不升反降,腸府通降下失和,而生瀉利、腹痛等癥狀[4]。
1.3情志失調,久郁土虛木乘
朱丹溪有言:“氣血沖和,萬病不生,一有怫郁,諸病生焉。”而氣機之條暢多依賴肝之疏泄。惱怒憂思等情緒異常,可致使肝失條達,橫逆犯土,終而脾胃功能失常,或素體脾虛,土虛則木乘,臟腑經(jīng)絡氣血郁滯,臨床可見CD患者腹痛、泄瀉等癥狀。另外,CD病情遷延難愈,不少患者情緒低落抑郁,致使肝失疏泄,病情反復[5]。
1.4久病體虛,命門火衰
患者久病體虛,臟腑功能虛衰,尤以脾胃功能虛憊,無以運化水濕,則濕阻中焦,膠著難愈;再者病久脾陽受損,失卻溫煦,寒自內生,再者腸府血脈空虛,脈絡凝澀,亦生瘀血,瘀滯腸道,乃成腸癰[6]。另外,腎為先天之本,命門之火善助脾胃運化水谷,脾土陽氣源于命門[7]。若患者年邁,或者先天稟賦不足,腎氣虛弱,或者脾胃虛損日久累及命門之火,脾腎俱虛,則水谷不得腐熟而見泄瀉完谷不化,寒自內生,阻塞氣血而見腹痛,正如張景岳所言:“腎虛弱之輩,但犯生冷極易作痢?!?/p>
2.中醫(yī)藥或中西醫(yī)結合治療CD的臨床研究進展
2.1 中醫(yī)內治法
張毅等[8]在對42例中重度肝郁脾虛型CD患者的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相較于對照組(單純使用甲氨蝶呤),益肝扶脾方聯(lián)合甲氨蝶呤治療本病可顯著提高治療有效率(95.2% vs 83.3%,P<0.05),降低血Th17比例、白介素-23(IL-23)等炎癥因子的表達水平(P<0.05),以及降低Best CDAI評分(P<0.05),提示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病可顯著改善患者病情,降低炎癥反應,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而對于輕度活動期的CD,楊麗艷等[9]研究發(fā)現(xiàn),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美沙拉嗪可顯著降低患者CDAI評分,外周血ESR、TNF-α以及IL-6表達水平,提高臨床緩解率、總有效率以及炎癥性腸病生活質量問卷(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Questionnaire, IBDQ)評分,且具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提示中醫(yī)藥在控制CD病情、抑制炎癥反應以及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的優(yōu)勢。孫柱等[10]則選用四君子湯合美沙拉嗪治療CD,亦發(fā)現(xiàn)實驗組可顯著降低CDAI評分及炎癥因子(ESR、CRP和IL-6)水平。
在張萌等[11]應用參苓白術散合附子理中丸聯(lián)合美沙拉嗪(病情加重時聯(lián)用激素)治療CD的臨床研究中,研究結果亦證實中西醫(yī)結合治療本病在改善CDAI評分、IBDQ評分、ESR、CRP等方面均優(yōu)于單純使用西藥組。郭艷等在應用固腸止瀉丸聯(lián)合美沙拉嗪對輕度CD的臨床研究中亦發(fā)現(xiàn)了類似的研究結果[12]。方妙珊等[13]則應用參苓白術散合硫唑嘌呤治療本病,結果發(fā)現(xiàn),觀察組中參苓白術散在顯著促進患者臨床癥狀緩解的同時,還減少了小腸潰瘍數(shù)量,降低了腹腔膿腫、腸腔狹窄等疾病的發(fā)生率,顯示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在林婧然等[14]納入的70例CD患者中,相比較單純使用腸內營養(yǎng),健脾化濕法在CDAI、炎癥指標(包括ESR、CRP、FC等)、血清學營養(yǎng)指標(包括ALB、PA、RBP、HGB等)、營養(yǎng)風險評分(NRS2002評分、NRI評分等)等方面均有更好的改善作用(P<0.05)。
除了Best CDAI、IBDQ、CRP、ESR等基本觀察指標外,孫鵬飛等[15]還探討了中醫(yī)藥方劑對CD患者Th1和Th17細胞的影響。研究發(fā)現(xiàn),在桃花湯合補中益氣湯加減應用于CD患者后,患者血INF-γ,TNF-α,IL-2(主要由Th1分泌),IL-17(主要由Th17分泌)水平均顯著降低,從更深入的角度探索了桃花湯合補中益氣湯治療本病的作用機制。
2.2 中醫(yī)外治法
中醫(yī)外治法是中醫(yī)治療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本病,尤其是CD伴有肛瘺等并發(fā)癥時,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周紅霞等[16]則采用隔藥灸聯(lián)合補土理論治療CD,研究發(fā)現(xiàn)治療組可顯著降低患者CDAI評分,降低營養(yǎng)風險,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包括腸道局部癥狀、全身反應、情感、社會等方面)。孫俊等[17]在對中重度CD的臨床對照研究時發(fā)現(xiàn),IFX聯(lián)合行氣活血湯保留灌腸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臨床癥狀、CDAI評分、克羅恩病簡化內鏡評分(SES-CD)、CRP、ESR、Th1/CD4+比例、Th1/Th2比值、TNF-α水平、PLT、D-二聚體、纖維蛋白原(FIB)水平,且治療效果均優(yōu)于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IFX),體現(xiàn)了中醫(yī)外治法在改善CD患者免疫與凝血功能方面的優(yōu)勢。而針對于CD患者腹痛癥狀,宋年等[18]的研究證實中藥穴位貼敷聯(lián)合耳穴埋籽在緩解CD患者腹痛方面的顯著治療效果。
有研究顯示[19],大多數(shù)CD患者合并肛周病變,其中以肛瘺最為常見,也稱作克羅恩病肛瘺(perianal fistulizing Crohns disease, PFCD)。在王佳雯等應用紅萸飲(顧氏外科特色療法)聯(lián)合切開拖線療法治療治療PFCD的回顧性研究中,研究結果表明,中醫(yī)內外合治組中患者CDAI評分、肛周疾病活動指數(shù)(perianal disease activity index, PDAI)評分、腹痛評分、腹瀉評分等均得到了顯著改善(P<0.05),且PFCD愈合時間顯著縮短,生活質量得到了明顯的提升。在劉玥等[20]針對CD長期療效的臨床研究中發(fā)現(xiàn),IFX聯(lián)合掛線治療的CD患者大多數(shù)長期愈合(62.1%),尤其是蒙特利爾分型B1型、不伴膿腫,IFX維持治療≤3次的患者。脂肪干細胞(ADCs)是從脂肪組織中提取的具有多向分化潛能的干細胞,在臨床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21]。李猛等在使用拖線療法聯(lián)合自體脂肪干細胞移植(ADSC)治療CD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治療組可顯著促進PFCD創(chuàng)面愈合,同時改善患者CRP水平,以及PDAI評分表和IBDQ評分。
3.小結
綜上所述,克羅恩病病因病機錯綜復雜,病因包括外感六淫、飲食失節(jié)、情志失調、久病體虛等諸多方面,而病機多被認為是虛實夾雜、寒熱錯雜之證,且以本虛標實為主。CD治療可采用中西醫(yī)結合的方法,改善患者病情,促進腸道功能恢復。
參考文獻:
[1]陳錦鋒.克羅恩病中醫(yī)證治探討[J].中醫(yī)藥導報,2017,23(05):9-11.DOI:10.13862/j.cnki.cn43-1446/r.2017.05.004
[2]陳聰,李品,彭莉,李佳林,王停.國醫(yī)大師王琦從“脾胃外感”論治克羅恩病驗案一則[J].環(huán)球中醫(yī)藥,2018,11(05):720-721.
[3]栗夢曉,趙文霞.克羅恩病病因病機探析[J].山東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20,44(04):396-399.DOI:10.16294/j.cnki.1007-659x.2020.04.011.
[4]呂永慧.克羅恩病的中醫(yī)診治思路[J].現(xiàn)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0,15(04):244-247.
[5]劉金鳳,江秋霞,班春景.潰瘍性結腸炎與克羅恩病患者焦慮抑郁狀態(tài)之間的差異性及與生活質量之間的相關性研究[J].吉林醫(yī)學,2021,42(04):998-1001.
[6]李莉,韓樹堂.中西醫(yī)治療克羅恩病概況[J].實用中醫(yī)內科雜志,2013,27(16):67-69+87.
[7]徐民民,王浩.谷云飛教授治療肛周克羅恩病的經(jīng)驗[J].光明中醫(yī),2014,29(12):2503-2505.
[8]張毅,周進.益肝扶脾方聯(lián)合甲氨蝶呤對肝郁脾虛型克羅恩病中重度患者IL-23/Th17炎癥通路的影響[J].四川中醫(yī),2021,39(11):112-115.
[9]楊麗艷,趙寶寧,楊賀慶,尹學永,齊建麗,馬月娜,王茜姊.半夏瀉心湯聯(lián)合美沙拉嗪治療輕度活動期克羅恩病療效研究[J].陜西中醫(yī),2021,42(09):1240-1242.
[10]孫柱.四君子湯聯(lián)合美沙拉嗪治療克羅恩病臨床觀察[J].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8,34(10):1186-1187.
作者簡介:徐雨蒙,女,1996年生,浙江省嘉興市,漢族,南京中醫(yī)藥大學在讀碩士,主要從事中醫(yī)外科學肛腸方向研究。通訊作者:楊柏霖,主任中醫(yī)師,研究生導師,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肛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