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涵鈞
(中國市政工程華北設計研究總院有限公司,天津 300074)
近年來,市政工程施工總承包成為主流,實施總承包項目管理可以有效規(guī)避一些潛在風險,并節(jié)約成本,推動工程的有效開展。筆者結合這些年來的從業(yè)經(jīng)驗,主要對市政工程項目總承包模式的實踐進行分析研究。
當前,我國建筑行業(yè)的市場化和法治化建設仍在不斷加強。在市政工程建設過程中,建設單位和總承包商要靠總承包合同來維系良好的合作關系。一方面,總承包商需要嚴格遵從合同條款的規(guī)定,將“施工安全”放在首要位置,確保工程質量,保證市政工程的順利開展,準確按照時間節(jié)點完工。另一方面,建設單位要在驗收工程后,在合同規(guī)定的付款時間前給予市政總承包商相應的報酬。隨著建筑行業(yè)的市場環(huán)境競爭日趨激烈,有些承包商將獲取“利益最大化”放在首位,只顧追逐眼前利益,不看長遠的發(fā)展,甚至有承包商違法亂紀擅自篡改設計、偷工減料、使用劣質材料,導致市場上出現(xiàn)一些質量不達標的“豆腐渣工程”;也有總承包商在接到建設單位的項目后,轉手將項目二次承包給經(jīng)營資質不全的施工隊來施工,這些行為不僅擾亂了建筑業(yè)市場環(huán)境,還會危及人民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針對上述現(xiàn)象,就要加強市政工程總承包合同管理,體現(xiàn)施工總承包合同的價值。在擬定合同時,建設單位和市政總承包商要相互約束,明確責任,同時也要保障雙方的利益,雙方簽署合同后,嚴格按照合同的要求履行自己的職責,承擔相應的義務,最終達到建設企業(yè)和市政總承包商雙贏。
在總承包管理模式下可以有效控制工程的進度和成本,而總承包合同是市政工程建設實施全過程中的重要依據(jù)和保障。在項目工程中建設單位介入水平并不高,總承包商往往擁有更多的自主權,這樣可以發(fā)揮出總承包商的積極性??偝邪桃话銜撠燀椖康恼麄€過程,這樣可以保證整個工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之間都是連續(xù)的,可以進一步減少責任盲區(qū),對總體進度進行有效控制,確保在既定工期內完成項目。工程總承包合同能對參與項目各方的責任進行明確,避免在出現(xiàn)問題后難以及時找到責任人,做到責權分明。在工程總承包合同中,包含很多的費用,如施工費、設計費以及勘察費,還有可能包括總承包管理費、購置設備的費用、研究試驗費以及專利轉讓費等。相較于其他的分別發(fā)包模式,發(fā)包人將設計、勘察以及施工范圍內的工作委托一個總承包人負責,相關的協(xié)調工作就會減少,工程質量事故的責任也可以落實到部門或者是個人頭上,減少了承包商和業(yè)主之間的矛盾[1]。圖1呈現(xiàn)的是總承包流程圖。
圖1 總承包商流程圖
市政工程總承包合同是建設單位和總承包商為按時完成施工任務,明確二者之間權利、義務關系所簽訂的書面協(xié)議。合同的簽訂要符合國家的政策要求及法律法規(guī),以保證合同切實可行。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有些承包商法律意識薄弱,存在鉆空子心理和行為,甚至有些只是與建設單位達成口頭協(xié)議,但口頭協(xié)議就是一張空頭支票,不受法律保護,使得總承包商和建設單位之間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導致二者就施工情況產(chǎn)生商業(yè)糾紛,或觸犯法律法規(guī)引發(fā)不良后果。
市政工程總承包合同一旦簽訂,就直接關系建設單位和市政總承包商的共同利益。但是,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有很多企業(yè)只考慮自身利益,沒有按照合同內容履行自己的職責,為了節(jié)省生產(chǎn)成本,選用和采購不符合標準的原材料進行施工,致使工程質量得不到保障,最終導致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不遵守合同內容完工,合同就起不到任何約束作用,就會發(fā)生“豆腐渣工程”,留下重大的安全隱患。
在市政工程的總承包項目中,一般使用的是招標方式來確定承包人。承包方在實際編制投標方案時,需要重點關注招標文件中的工程內容、范圍以及擬定合同的相關條件,做好評估和認定工作,還需要將相關費用反映在投標文件中。例如,在某地道改建工程中,這一項目會穿過S5滬嘉高速,在實際施工時還會涉及S5滬嘉高速路的橋梁、道路、排水以及相關設施,這些都需要由總承包人來進行管理和負責,一旦出現(xiàn)了損毀,就需要總承包方負責進行賠償或者是修復。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工作內容都包含在招標范圍之內。所以要將上述項目在合同中予以明確,保障合同簽訂的精細化。再以某污水處理廠改造工程為例,為選擇合適的項目改造單位,需以招投標的方式競標,最終選擇適合的施工單位。在合同中要對污水處理廠的改造工藝、材料等予以明確,確保施工人員能嚴格按照合同規(guī)定開展施工操作,同時也要考慮報價、成本與其他費用。在合同都簽訂之后,相關工作人員需要盡快在期限內辦理好備案手續(xù),一旦業(yè)主和承包商出現(xiàn)了矛盾或者是糾紛,就需要以備案合同作為主要依據(jù)[2]。
在市政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合同實施計劃是需要關注的重點。合同實施總體安排、施工內容、責任等是合同實施計劃中的主要內容。在合同實施期間,需關注的要點較多,要確保合同體系與其他體系及安排保持一致,在施工全過程中合同關聯(lián)及實施均能保持一致,并對合同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協(xié)商與處理,明確合同訂立過程中產(chǎn)生的特殊問題、合同實施責任分配、合同實施的主要風險等內容[3]。例如,在某工廠的投標改造項目中,合同對BIM的應用和設計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在合同交底過程中需要重點考慮。改造過程所使用的核心工藝包是從國外引進的相關專利,并且采用的是美元計價的方式,在實際投標過程中往往會面臨美元匯率上漲的趨勢,所以需要實時以美元匯率來進行結算,業(yè)主需要將這些內容都設置為待定問題,在項目結束后進行統(tǒng)籌考慮,要對合同交底期間存在的個性問題予以指出。在不同階段合同關聯(lián)的側重點不同,報價簽約的預留利潤是投標階段關注的重點;材料設備商是施工過程中需有效管理的環(huán)節(jié),對成本進行嚴格管控;在合同范圍之外需要做好簽證索賠工作;在最后的結算階段,需要關注的是工程款何時能收回。在實際合同實施過程中,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對合同實施中的偏差進行定量或者是定性分析,和專業(yè)的人員一起來制定糾偏措施[4]。
市政工程項目實施期間總承包商處于主導地位,在對各供方管理過程中,會通過采購合同、分包等多種途徑予以實現(xiàn)。在總承包模式下,勞務分包、專業(yè)分包等是分包的主要內容,在選擇分包商和供貨商的過程中,要利用競爭性談判、招標等方式實現(xiàn)。合同管理網(wǎng)絡以分包策劃為基礎,分包類型不同最終的標準合同也不同,合同通用條款內容基本類似,差別在于一些特殊性或者個性問題制定專用條款[5]。工作責任分配需在分包合同中予以體現(xiàn),并對總體責任要全部覆蓋,同時也要在分包合同中科學確定經(jīng)濟、質量、技術等相關要點,保持總承包合同與分包合同的一致性。各分包合同之間工程界面的劃分需要相互連接,如在一個主合同下出現(xiàn)多個分包合同,那么一定要在各分包合同中劃分好具體工作內容,以確保工作無漏項無重復項。在設備調試期間也要明確責任主體、范圍,與供應商之間進行良好溝通,在雙方合同中均要體現(xiàn)這些條款[6]。明確好合同條款更有利于對分供方的管理。
風險管理需要貫穿于整個總承包項目,控制好風險才能確保項目的有效開展,降低風險帶來經(jīng)濟損失。在項目實施全過程中,包含的風險主要有行為風險、勘察風險、財務風險、業(yè)主方風險、供應商風險等。在項目中,所包含的風險存在著很多爭議。例如,在勘察風險中包含有地下管線等物體勘察不仔細等問題,在設計風險中還包含有方案不合理的情況;采購風險主要包含了匯率的波動、材料價格的波動,所需材料設備市場缺乏等;地質條件的變化、施工人員的素養(yǎng)、技能等會引起施工風險;在價格波動下,施工材料、設備等成本會上升,會加大財務風險;在項目施工結束后,如果驗收過程不夠規(guī)范與合理,也會造成驗收風險出現(xiàn)。工程項目在設計過程中,當設計不合理,或者在設計期間所使用的設備、技術與標準不符合要求,都會對項目驗收及施工產(chǎn)生極大風險。這些風險都是合同實施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因此做好合同風險管理十分必要[7]。
合同執(zhí)行期間面臨著不同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會引起合同風險。在施工項目全過程對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總結,是否對合同執(zhí)行過程中的問題與風險進行有效處理,并提出下一次風險及問題規(guī)避與處理方法。合同履行結束后,合同評價需具體到其中某一條款,對其進行詳細評價,確保能為合同有效管理提供保障。通過不同項目來對合同情況進行積累,總結其中的問題和經(jīng)驗,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合同管理的整體水平以及工程的抗風險能力,保證整個工程的質量[8]。
在財務管理中,預算管理是十分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也是合同中的重要依據(jù)性文件。在項目合同分解中做好項目預算控制并分解好合同,是有效提升資金效率的關鍵部分。加強收款管理是總承包合同管理中的要點,在收款結算過程中要通過工程進度、合同條款予以處理,并及時回籠資金。分包合同中的財務管理,要嚴格執(zhí)行付款管理合同的條款,在施工進度要求下,科學安排付款。需要注意的是,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總承包合同的付款進度以及收款進度都是不同的,尤其是涉及進口設備的合同,需要結合實際的工程來完成支付,購買一批設備,付款方式是合同簽訂后付20%的預付款,發(fā)貨之前再付70%,剩余10%作為質保金,驗收合格之日起一年之后再支付,避免發(fā)生財務風險。在總包合同中,對不同合同款項發(fā)票的開具明確了適用稅率,這樣可以避免出現(xiàn)不必要的爭議。例如在上述的工廠改造項目中,如果前期沒有對勘察費、工程費等進行明確規(guī)定與要求,很容易在開具工程收款發(fā)票期間出現(xiàn)爭議。在簽訂分包合同的這一過程中還需要進一步明確發(fā)票開具的具體要求,尤其需要規(guī)定稅率。此外,還需要針對不同項目的實際情況,結合不同稅率的采購價格和發(fā)票來選擇不同的供應商。
綜上所述,在市政工程中總承包合同管理是一項十分復雜的工程,系統(tǒng)性較強,通常會涉及項目管理的全過程。市政工程的總承包合同管理起步較晚,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總結相關的經(jīng)驗與教訓,并吸收國內外的一些先進經(jīng)驗,這樣可以有效提升合同管理的整體水平,從而保證市政總承包工程的順利開展。本文結合不同的工程實例,詳細總結了市政總承包工程在具體執(zhí)行過程中遇到的各種難點問題,并結合實際情況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促進我國市政建設的持續(xù)發(fā)展提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