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健林
(富陽區(qū)職業(yè)高級中學,浙江 杭州 311400)
近年來,中等職業(yè)學校教育越來越受關注,2020年教育部也發(fā)布了中職學校的《數學新課標》,明確指出把提升學生數學素養(yǎng)作為數學學科的最主要任務。隨著新一輪課程標準的出爐,全社會很快將目光聚焦到“核心素養(yǎng)”一詞上。作為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數學課任教師,我們要時刻關注: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大部分中職學生的文化課基礎都比較弱,尤其是對數學有著厭煩、畏懼的學習心理。他們不僅在數學解題能力方面落后于整體水平,而且相當一部分處于一種不自信的心理狀態(tài)。很多學生對數學不聞不問,與熱火朝天的專業(yè)課學習形成鮮明對比。因此,如何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目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近十年,中職數學教師能積極嘗試各種信息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造了不少新型教學模式,但事實上,部分中職數學的教學依舊是以傳統(tǒng)教學手段為陣地,簡單地以教材為主,完成了書本上的知識性的教學任務,達到學生學會知識的目的,一味地去完成教學進度或者是應付考試。如此下去,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和發(fā)展,久而久之,學生便會失去了對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能力。學生學習的結果只停留在表面,教師教學的目的也非常功利,教育的意義又何在?所以中職數學教師急需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在教授知識的同時,應積極提升中職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著眼于未來,并完成立德樹人的目標。
數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是具有數學基本特征的思維品質、關鍵能力以及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綜合體現,主要包括數學運算、直觀想象、邏輯推理、數學抽象、數據分析和數學建模。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不是具體的數學知識與技能,也不是一般單一的數學能力,它以具體的數學知識為載體,是學習者經歷了理性思維、邏輯推理等一系列數學思維活動之后的升華。課堂教學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要渠道,也是實現立德樹人的主要陣地。因此,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也應落實到具體的課堂教學過程中,體現在數學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
“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設計教學”是指:根據《數學新課標》的要求,以教材為載體,考慮中職學生的學情,圍繞核心素養(yǎng)的要求制定數學學習目標、內容和計劃,并進行深刻的教學反思。
2.1 以核心素養(yǎng)為內涵,確立教學目標
有的放矢地開展教學活動是教學效果的重要保證。在確定和敘述教學目標時要聚焦數學核心素養(yǎng)。從學生的角度思考應該學習什么,需要通過哪些活動來掌握知識,能提升哪方面的素養(yǎng),做到每一個教學目標都直接指向數學核心素養(yǎng)。
2.2 以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確定教學重點
教學的重點、難點是提高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著力點。教師在設計課堂時應將此作為突破點,提升學生的自主思維能力和知識運用能力。
2.3 以核心素養(yǎng)為中心,設定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教師要將將素養(yǎng)要求融入整個數學課堂中,鋪設合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在教師的穿針引線下能自主發(fā)現、思考和解決問題,掌握數學知識的本質,形成適合自身的學習模式,提升數學素養(yǎng)。
2.4 以核心素養(yǎng)為標準,強化教學反思
課后教學反思,教師應圍繞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教育教學實踐再認識、再思考,哪些環(huán)節(jié)幫助學生解決了重難點,哪些教學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問題意識和分析能力,同時還要總結經驗和教訓,以此來提升中職數學教學水平。
下面以高教版《數學——基礎模塊》下冊的《等差數列》第一課時教學設計為例,闡述如何在中職數學教學中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為目標進行教學設計。
表1 教學目標——核心素養(yǎng)
圖1 教學重點——核心素養(yǎng)
3.1 創(chuàng)設情境 引入新課
課堂的引入,教師設置了兩個情境。
情境1:體育場北區(qū)觀眾席共有21排座位,從前排起,每排的座位數構成一個數列,數據如下:400,410,420,…,則這個觀眾席座位安排有何規(guī)律?
情境2:全國統(tǒng)一鞋號中,中國童鞋的尺碼(如表2所示),童鞋的尺碼按照腳長(單位cm)從小到大排列的,請問:隨著腳長的增大,鞋子的尺碼有何規(guī)律?
表2 中國童鞋尺碼對照表
問題:觀察兩個情境中的數列,思考項與項之間存在哪些相同的特點,能用數學語言描述出來嗎?
生:兩個數列都是以相同的數依次遞增。
設計意圖:由兩個生活中的情境入手,從中抽取出數量關系,得到兩個不同的數列,并對數列進行分析,找到他們的共同特征,融入核心素養(yǎng):直觀想象、數學抽象。同時,問題的設定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如何觀察數列,怎樣用語言概括觀察結果,步步深入,層層遞進,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表達能力。
3.2 觀察歸納,形成概念
3.2.1 概念的形成
將上述兩個情境中的特征歸納出等差數列的定義:若一個數列從第二項開始,它的每一項與前一項之差都等于同一常數,這個數列就叫等差數列, 這個常數叫作等差數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來表示。
3.2.2 深化理解
在理解概念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根據等差數列的定義列出表達式,總結出等差數列的表達式為:
an+1-an=d(n≥1)
練習一:觀察下列數列是否為等差數列,如果是,求公差。
1. 9 ,8,7,6,5,4,……
2. 0.70,0.71,0.72,0.73,0.74……
3. 0,0,0,0,0,0,……
4. 1,2,3,2,3,4,……
5. 1,0,1,0,1,……
練習二:想想我們生活中是否也有等差數列,請列出三個公差不同的等差數列(至少有3項),并寫出數列的后續(xù)兩項及公差。
設計意圖:在找到三個數列的共同特征的基礎上,以該特征來下定義形成嚴謹的數學概念。對應的練習題加深對等差數列的概念的理解,并且感受等差數列在生活中的應用,融入數據分析和數據運算素養(yǎng)。
3.3 討論探究,公式推導
如何得到通項公式,這里主要介紹三種方法。
a2=a1+d an=an-1+d a2-a1=d
a3=a2+d=a1+2d =an-2+2d a3-a2=d
a4=a3+d=a1+3d =an-3+3d a4-a3=d
…… …… ……
an=a1+(n-1)d =a1+(n-1)d an-an-1=d(n≥2)
an=a1(n-1)d
設計意圖:從特殊到一般,學生可以先根據規(guī)律求出之前練習二自己舉出的等差數列的通項公式,思考和探索出等差數列的推導方式,在經歷公式推導的過程中掌握通項公式知識點,從中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信息處理能力,同時加深學生對通項公式的記憶。
3.4 知識運用,鞏固新知
例1:已知等差數列{an}的前4項為-1,5,11,17,
心肌梗死指的是由于心肌缺血時間過長發(fā)生壞死,導致心肌功能障礙[6]。誘因多為過勞、突然劇烈運動和環(huán)境劇烈變化導致的,也與個人遺傳因素有關[7]。心肌梗死后,常常導致室性早搏,臨床上也可見心動過速、心臟驟停等,及時治療下多可恢復[8-9]。
(1)求a50;
(2)569是否為{an}中的項?若不是,請說明理由;反之,判斷是第幾項。
例2:在等差數列{an}中,已知a100=48,a12=31,求:
練習二:根據下列條件求解。
1.已知等差數列{an}的首項為12,公差為-5,寫出該數列的前4項及通項公式。
3.在等差數列{an}中,a20=70,d=20,求a1。
4.在等差數列{an}中,a5=0,a10=10 ,求a1和d。
3.5 小結歸納,強化思想
這節(jié)課,你學到了什么?教師引導學生從知識、方法和思想三個方面來總結,用六大核心素養(yǎng)去回答。
設計意圖:在歸納總結中培養(yǎng)學生反思和復習的意識,增強學生學習效果。
3.6 作業(yè)布置,鞏固提高
基礎練習:書本課后練習。
進階練習:尋找生活中等差數列的實際例子,將其轉化成數學問題,求出通項公式。
設計意圖:通過基礎練習,進一步鞏固課上所學知識和技能,進一步落實數學運算核心素養(yǎng)。進階練習的設置,鼓勵學生善于發(fā)現和觀察,同時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數學建模核心素養(yǎng)。
現實生活中有許多現象呈等差數列,如體育場的座位數排列,鞋子尺碼的排列規(guī)律;等等。在等差數列這部分數學知識的教學中,通過提升學生的觀察、思考、表達能力,全面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以上教學設計將數學六大核心素養(yǎng)在“等差數列”教學中逐一呈現(如圖2所示)。
4.1 數學抽象,理性歸納催生概念形成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例中的規(guī)律,抽象概括出定義,并用數學符號語言加以概括總結,提煉出等差數列的概念實質。
4.2 邏輯推理,突破通項公式的推導
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從特殊到一般,不斷尋求等差數列項與項之間的關系,完成對等差數列通項公式的推導。
4.3 數學運算,領會通項公式的使用
等差數列通項公式推導后,需要讓學生進行一些及時的鞏固練習。通過適當的練習,學生體會了公式的靈活運用。適時借助運算方法解決題目,培養(yǎng)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4.4 數學建模,感知等差數列的應用
在課堂實施過程中,學生通過觀察生活實例,抽象出數據間規(guī)律,引出等差數列定義,而最后又利用等差數列公式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引導學生體會將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問題。運用數學技能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積累了一定的數學實戰(zhàn)經驗。
圖2 “等差數列”的教學設計的基本步驟
中職學生的數學基礎薄弱是一個客觀事實,“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不是指提高解決數學難題的能力,也不是指提高數學科目的考試成績,而是讓學生學會數學地觀察,數學地思考,數學地表達。
“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是中職數學課堂教學的最終目的,“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不是為了提升而提升,而是體現在教學課堂的各個實施環(huán)節(jié),是長期積累后達到的目標。我們應該在日復一日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做到“提升數學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一個熱門詞匯,刮遍大江南北,掀起一陣熱風。作為一名中職數學教師,既不盲目跟風,亦不能故步自封,從平凡的教學中思考落實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在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中提升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