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瑩
摘要:對于學前教育來說,家庭無疑是不可缺少的合作伙伴,幼兒園應該本著合作、平等、尊重的原則,密切與家長的溝通,爭取家長最大限度的支持,并且?guī)椭议L提高教育能力。某些時候可能由于家園溝通出現(xiàn)問題,導致家長對于幼兒園的教學不理解,很多時候由于家長不理解,在學生的教學方面不能給予更好的配合。因此,作為幼兒園的教職工必須要能夠認識到做好家長工作的重要性。
關(guān)鍵詞:家園共育;溝通策略;學前教育
引言:幼兒園的教職工必須要能夠認識到,幼兒園的教學離不開家長的有力配合和支持,家長對學前教學所持的態(tài)度會深刻的影響學生的成長。因此,幼兒園教職工需要轉(zhuǎn)變家長教育觀念,糾正家長不合理的教學需求,展開自己的探索,以便于能夠取得家園溝通中較好的成效。
一、明確目標,悉心指導
大家都知道,家庭對于孩子的教育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它為子女提供了終身的教育場所,孩子的人格品質(zhì)、行為習慣以及認知能力很大程度上都是在家庭里面塑造而成的。然而在我國的廣大農(nóng)村,僅有少部分家長懂得正確的幼兒教育方式,針對于孩子的教育問題,很多身處農(nóng)村的家長由于自身的性格、文化等方面的差異,因此有著不同的教育態(tài)度。比如某些農(nóng)村家長屬于護短溺愛型,這更多的是農(nóng)村里面的祖輩或者是作為獨生子女的家長,他們對于孩子采取了極端的保護方式,接受不了孩子吃一點虧。除此之外,還有望子成龍型,這一類的農(nóng)村家長對孩子的知識技能非??粗?,他們認為孩子掌握了多少文化知識,在班級評比中拿到多少好的名次是非常重要的。最后一種叫做支持配合型,這部分鄉(xiāng)村的家長他們對于學前教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對于教師所給予他們的建議能夠虛心接受,并且配合學校各方面的教育任務完成。
針對于鄉(xiāng)村家長教育態(tài)度的參差不齊,教師應該做到因人施教。比如可以集中向家長介紹孩子們所處階段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特點,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教育觀,還可以結(jié)合一些實際的案例,將一些實用的教育方法傳授給家長,結(jié)合家長一封信、家長會、幼兒在校生活記錄卡、家園聯(lián)系欄等渠道,將孩子的狀態(tài)、教學安排以及教育計劃向家長進行有力的宣傳。
二、以情動人,加強溝通
在選擇學校的時候家長都很慎重,很多的家長都會向教師咨詢了解幼兒園的狀況,教師可以借此機會,通過靈活的方法密切與家長的溝通交流。激發(fā)家長配合學前教育的熱情,喚醒他們的主人翁意識,讓他們能夠了解教師和家長都是對幼兒教育非常重要的角色,通過教師與家長的互動合作,促進孩子的身心全面發(fā)展。新生在入校的時候,絕大部分都會出現(xiàn)依戀親人、不愿入校、行為散漫、情緒不穩(wěn)、攻擊霸道等方面的問題,在這個時候如果幼兒教師能夠進行新生的家訪。這樣一方面能夠在第一時間向家長了解孩子們在家的性格、生活習慣、愛好以及興趣等等,另外一方面也能夠更好的做好與孩子的交流,消除陌生感,緩解孩子的入校焦慮情緒,構(gòu)建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通過家訪,一方面能夠給教師工作上創(chuàng)造更多的便利,另外一方面也較容易贏得家長的信任。除此之外,在學期中和學期末教師也可以進行家訪,將學生一個學期以來的生活情況、學習情況向家長進行介紹,并且征求家長的教學意見和建議。另外一方面,通過組建家庭委員會,或者是在特定的時間召開家長座談會,讓家長能夠充分的參與到學生班級管理中來,在這樣的座談會設置的時候,教師需要預先安排人性化的開會地點和環(huán)境,為家長提供一些茶水、小食品和水果,并且搭配一些較為溫馨的背景音樂,讓家長在輕松的環(huán)境里面敞開心扉,將自己在子女教育過程中存在的困惑、疑慮積極的說出來,并且給學校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在學前教育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一些問題和矛盾,比如某些小朋友在上課時候不遵守課堂紀律,有的孩子不合群,有的孩子過于活潑無法控制自己,有的孩子自我封閉,有的孩子缺乏主見等等,針對于這些問題,教師可以用小紙條記錄下來,以一封信的形式告知家長,爭取家長的配合,協(xié)商解決之道。在學前教育中,構(gòu)建家園聯(lián)系冊是對孩子們在園生活學習情況較為具體的反映,家長可以通過家園聯(lián)系冊最為直接的來了解學校的教育情況,教師可以詳細的記錄學生每天的學習生活,并且給到相應的評價,這樣可以方便家長更為詳細的了解學生的各階段成長過程。
三、親子活動,合作共贏
對于小朋友們的發(fā)展來說,親子活動是有很大促進作用的,學校有著很多的游戲設備,可以更方便的開展豐富的富有趣味性的親子活動,這一方面能夠促進親子關(guān)系,另外一方面,也能夠使家園關(guān)系更為融洽。除此之外,在親子活動里面,對于孩子們的傾聽、交流、語言表達等方面的能力將會得到更好的鍛煉,孩子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會使自身的社會性得到較好的發(fā)展,懂得分享與合作,并且能夠培養(yǎng)他們的競爭意識。親子運動會主要的活動形式就是各類運動項目,家庭中的成員都是親子運動會的參與者,所以家庭成員要密切配合才能獲得成功。比如在親子“同舟共濟”的游戲里面,家長和孩子們在游戲開始的時候分別站在場地的兩端,在教師發(fā)出開始的命令之后,孩子快速穿好鞋子、外套,用最短的時間跑到父母的場地,然后父母和孩子牽著手走上長條形的木質(zhì)踏板,三個人一起沖向終點。對于這樣的親子活動一方面能夠?qū)πW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有所考驗,另外一方面也能夠使小朋友們的運動能力得到鍛煉,同時也使家庭成員之間更加具有默契。在中秋、元旦等特殊的節(jié)日,教師也可以安排一些親子聯(lián)歡會活動,讓教師、家長和小朋友們歡聚一堂,組織孩子們表演各種節(jié)目,也可以讓家長和教師表演相應的節(jié)目,在談笑風生里面來拉近孩子、教師以及家長的距離,學校定期為家長開放,方便家長能夠更直接的觀察對學生的教育活動,向家長展現(xiàn)學前教育的趣味化,專業(yè)化,以便于家長能夠更好的支持學前教育。
結(jié)語:
曾有教學專家說過,學生教育是比較復雜的事情,不是學校或者是家庭單方面能夠勝任的,必須要兩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夠取得理想的效果。因此,學校教職工應該通過自身專業(yè)化素養(yǎng)的提升,營造家園互信的良好氛圍,積極的探索與家長溝通的策略方法,更好的運用家長這一教育資源,確保小朋友們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張靜.架構(gòu)家園溝通橋梁——論家園溝通、共育的實踐探索[J].才智,2019,16:149.
[2]遲佳鳴.小學教師與家長溝通中的問題及策略[J].黑龍江教師發(fā)展學院學報,2021,4009:34-36.
[3]王穎莉,王萍,王菠.小學職初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有效策略[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22,4301:102-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