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傳統(tǒng)的高中語文教學模式難以滿足學生的成長需求,教師應當在課堂中適當增加與學生的有效互動,采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優(yōu)化高中語文教學。文章簡單分析了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積極意義,結(jié)合筆者實際教學經(jīng)驗,提出了有效應用策略。
【關(guān)鍵詞】課堂互動教學模式;高中語文;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1270(2022)06-0100-02
語文是高中階段一門重要的基礎(chǔ)性課程,高質(zhì)量的語文教學應當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許多教師對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做出了一定的探索,但是由于教師對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掌握不夠充分,因此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作用無法得到充分發(fā)揮。對此,教師必須根據(jù)高中語文的教學要求,在充分考慮學生學習特點的前提下,對課堂互動教學模式進行有效創(chuàng)新,保證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意義
(一)有利于營造積極向上的課堂教學氛圍
良好的課堂氛圍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前提和保障。教師只有對課堂氛圍進行改善,才能讓學生在外部環(huán)境的影響下主動參與語文學習。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教師能夠?qū)W生的學習行為進行指引,以對話交流的形式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保持專注,投入語文知識的學習中[1]。
(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高中生正處于思維能力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在應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過程中,教師能夠通過對話交流的方式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yǎng)。通過課堂上有效的互動交流,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也能發(fā)生一定的轉(zhuǎn)變,教師能夠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引路人,讓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深度思考,并以此為基礎(chǔ)不斷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有利于語文學習效率的提升,對學生日后的發(fā)展也大有裨益。
二、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
(一)課堂互動形式較為單一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運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時,許多教師的課堂互動形式仍然較為單一,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略顯不足。許多教師錯誤地認為,課堂互動教學就是指在課堂上向?qū)W生提問,以封閉式的問題為基礎(chǔ),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把握。這樣一來,教師提出問題后,學生的思考停留在淺層,而無法進行更加深層次的探究。此外,許多教師忽略了課堂互動的層次性和針對性,在與學生進行互動時選擇的互動主題和內(nèi)容相對簡單,導致學生缺乏探索欲望。還有部分教師則是為了互動而互動,只是將課堂互動作為高中語文教學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沒有真正發(fā)揮課堂互動的教育價值。形式單一的課堂互動難以滿足學生的思維成長需求,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質(zhì)量無法得到充分保障[2]。
(二)學生參與互動的機會不均等
當前許多高中語文教師受到應試教育思想的影響,在組織課堂互動活動時存在一定的偏向性,即教師通常格外重視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對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重視不足,導致課堂教學中學生參與互動的機會不均等。實際上,課堂互動是師生之間相互了解的重要途徑,教師通過互動能夠真正了解學生的成長狀況,并且調(diào)整語文教學的相關(guān)策略。在互動對象選擇具有偏向性的情況下,課堂互動所獲取的信息并不具有代表性,后續(xù)制定的教學策略也容易存在一定偏差,最終影響到高中語文教學的整體效果[3]。
三、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策略
(一)基于教學情境提高互動效率
情境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常用方式,教師應當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文知識,從而提高整體的互動效率。教師首先需要合理選擇情境創(chuàng)設的素材,以圖片和視頻為基礎(chǔ),調(diào)動學生的多重感官,讓學生能夠在視覺和聽覺的沖擊下獲得更加深層次的學習體驗?;谔囟ǖ慕虒W情境,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探究任務的方式引發(fā)學生的深刻思考,讓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情境中進行對話交流,確?;咏虒W模式的價值得到充分凸顯。
以《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一課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shù)為學生播放經(jīng)典影視作品《水滸傳》中的相關(guān)片段,借助視頻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不同人物的形象特點。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學生能夠置身于《水滸傳》的故事情節(jié),更好地理解林沖的人物形象特點。教師同樣可以圍繞林沖的人物形象特點以及故事發(fā)展情節(jié)與學生展開互動,引導學生進一步梳理知識架構(gòu),為語文課堂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chǔ)[4]。
(二)基于小組合作開展生生互動
高中語文課堂中的互動交流應當以多種形式展開,除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外,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同樣重要。教師首先應當充分關(guān)注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以及個性特點,將學生分為2~4人的小組。在分組的基礎(chǔ)上,教師還應通過任務驅(qū)動的形式幫助學生明確學習方向與學習重點,讓學生圍繞特定的主題進行有效的互動。
以《勸學》一課為例,在組織教學活動時,教師應當從課文的思想觀點著手,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荀子的觀點進行總結(jié),教師作出相應的評價和補充。在教師的指引下,學生能夠圍繞這一主題進行互動交流,每位學生對學習的看法不同,對課文的理解也不一樣,經(jīng)過深層次的互動與交流,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夠獲得一定的成長和收獲。在此過程中,課堂氣氛更加活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夠得到充分激發(fā)[5]。
(三)對課堂互動表現(xiàn)實施合理評價
教學評價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一環(huán),在運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開展高中語文教學時,教師應當充分重視教學評價,基于課堂互動的相關(guān)要求,對學生進行合理評價,讓學生能夠掌握互動的方法與技巧,更加專注地參與課堂學習。教師首先需要為學生搭建展示思想觀點的平臺,無論是學生自主探究的成果,還是合作學習的成果,都可以一一呈現(xiàn)在課堂上。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應當對學生的互動表現(xiàn)作出合理評價,一方面指出學生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要采用鼓勵的語言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在教師的積極影響下,學生能夠不斷轉(zhuǎn)變學習觀念,取得更加優(yōu)異的學習成果,在不斷參與課堂互動的同時,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6]。
綜上所述,運用課堂互動教學模式,是提高高中語文教學質(zhì)量的重要保障,同時也是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基本要求。教師應當轉(zhuǎn)變教學理念,在教學中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多種形式的互動為基礎(chǔ),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同時,教師應當解決課堂互動形式單一、學生參與互動機會不均等的問題,采用有效的教學策略,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互動教學模式。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發(fā)揮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教育價值,在推動教學質(zhì)量提升的同時,促進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甘子恩.實現(xiàn)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高效互動[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3).
[2]馬元忠.課堂互動教學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21(4).
[3]丁雪麗.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課堂多維互動教學模式探究[J].新課程,2020(46).
[4]張青波.新課改背景下師生有效互動,建構(gòu)高中語文高效課堂[J].學周刊,2021(2).
[5]杜黎明.課堂互動教學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21(1).
[6]陳夢心.互動教學在高中語文教育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教育),2021(10).
【作者簡介】
劉靜怡(1994~),女,回族,河北承德人,本科,中學二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