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讀促寫”是一種比較新穎的教學理念,其強調將閱讀和寫作結合在一起,真正將閱讀和寫作的內容關聯(lián)起來,在閱讀中帶領學生積累語言表達方式、文章構思方法等。以讀促寫的實施對于教師和學生來說都具有一定挑戰(zhàn)性,這就要求教師應不斷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探索有效的路徑和方法來落實以讀促寫。
關鍵詞:以讀促寫;小學;英語
作者簡介:王玲,興化市楚水小學。
小學英語教學要注重學生英語技能的培養(yǎng),而閱讀和寫作是非常重要的英語技能,并且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性非常緊密。以往,英語教師習慣將閱讀和寫作分開單獨進行教學,導致閱讀難以為寫作提供參考和指引,也無法通過寫作深化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會影響整體的教學效率。新一輪教學改革強調要引入更加科學的教育理念,英語教師可以嘗試引入以讀促寫理念,打造不一樣的英語讀寫課堂。
一、以讀促寫融入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價值
(一)強化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內在聯(lián)系
閱讀和寫作,一個是輸入環(huán)節(jié),一個是輸出環(huán)節(jié),兩者之間的聯(lián)系非常緊密,寫作要建立在閱讀基礎之上。雖然以往教師也一直在強調閱讀和寫作之間的關聯(lián)性,但是課堂上閱讀和寫作是單獨教學的,并且側重點放在閱讀上。教師會帶領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語言表達、內容以及情感等作細致分析,但是卻沒有強調閱讀對學生寫作的啟發(fā)和幫助。寫作教學依然將重點放在英語語句的表達上,弱化了閱讀對寫作的幫助,使得學生面臨著更重的負擔。以讀促寫將閱讀和寫作融合在一起,在閱讀的過程中融入多樣化的寫作訓練,以寫作的方式來促進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可以將教育資源的價值充分發(fā)揮出來,構建更加科學的英語教學體系。實際上,英語的聽、說、讀和寫都是密不可分的,以讀促寫可以強化閱讀和寫作的聯(lián)系,提升整體的英語教學質量。
(二)促進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
將閱讀和寫作分離,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提升會帶來不利的影響。英語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掌握英語這門語言,包括各項技能,能夠使用英語來對話、交流。編寫英語教材時將聽、說、讀和寫分割了,但是任何一個方面的技能掌握不足都會影響學生的正常交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樹立整體教學的思維,打破不同技能之間的界限,促進各項英語技能的融合。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總結寫作經(jīng)驗,在寫作中引發(fā)對閱讀文本更深層次的思考,提升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
二、小學英語以讀促寫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重“外顯行為”輕“內在聯(lián)系”
現(xiàn)階段,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閱讀和寫作教學融合的重要性,根據(jù)新課改的要求嘗試著將閱讀和寫作融合在一起,打造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但是部分教師的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形式化嚴重,只是將閱讀課和寫作練習結合在一起,注重這種外顯行為的結合,并沒有真正從英語閱讀和寫作的內在聯(lián)系出發(fā)開展教學。比如,教師會在閱讀課之后布置相似主題的作文訓練,要求學生從閱讀中得到啟發(fā)來寫作,但是卻并沒有帶領學生真正挖掘閱讀文本中可以應用于寫作的內容,學生沒有掌握從閱讀文本中吸取素材、思想和語言表達的方法。在這樣的模式下,學生只能模仿閱讀文本的結構和內容展開寫作,如果寫作的條件發(fā)生了變化,學生就無法順利完成寫作。
(二)重“數(shù)量”輕“質量”
讀寫結合教學中,部分教師過于注重讀寫結合的數(shù)量,卻忽視了課堂教學的質量。一些教師幾乎每次閱讀課都會融入寫作的訓練和內容,希望將讀寫結合教學模式轉化為常態(tài)化的教學模式。這本來無可厚非,但是教師在追求數(shù)量的過程中忽視了質量,并沒有從單元的閱讀教學要求和寫作教學要求出發(fā)來設計兩者融合的契入點和有效的教學方案,兩者融合的方式比較生硬、單調,并沒有真正發(fā)揮出以讀促寫的價值。
(三)重“理論”輕“情感”
在以讀促寫教學中,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寫作積極性非常重要,教師要注重學生情感的調動。但是部分教師并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在課堂上注重閱讀技巧、寫作方法等理論知識的講解,卻對學生的情感體驗不夠重視。教師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良好的情境和氛圍,學生的閱讀和寫作缺乏情感,導致學生的閱讀不夠深入,寫作缺乏真情實感。
三、小學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的思路
(一)帶領學生分析語句,積累核心詞匯和重點句型
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的每一個單元都有明確的主題,單元中的閱讀環(huán)節(jié)和寫作環(huán)節(jié)涉及的英語基本語言知識高度重合。在以讀促寫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閱讀文本的語句加以分析,積累核心詞匯和重點句型,夯實語言基礎,為英語寫作奠定基礎。一個單元的英語閱讀素材往往包含了本單元的核心詞匯、短語和重點句型,在閱讀中深化學生對基本語言知識的掌握,使其能夠結合具體的語境來學習和理解、掌握相關詞匯、短語和句型的應用,在寫作的過程中就可以更加熟練和靈活地應用這些基本的語言知識。
(二)細致分析文章脈絡,引導學生感知文本思路
英語寫作是綜合性活動,不僅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和應用相關的英語語言知識,還要能夠合理安排文章架構,讓文章的結構更加嚴謹和科學。很多學生在英語寫作中不知道如何構思文章,寫出來的文章像流水賬。對于這一問題,教師可以以課本上的閱讀文本為例,帶領學生對文章的脈絡、結構和構思加以分析,讓學生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樣的思路和結構來表達自己的觀點或者闡述事實的,從而為學生的寫作奠定基礎。教師要多引導學生分析文章的寫作思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英語寫作思路。比如,在“Chinese festivals”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分析課文每一個段落的含義,讓學生了解課文是怎樣來介紹中國的節(jié)日的,每一段介紹完一個節(jié)日之后都闡述了相關的人物活動,邏輯嚴謹,結構合理,學生可以從課文的脈絡學習到寫作思路。
四、小學英語以讀促寫課堂教學的有效策略
(一)在反復閱讀中默寫,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
英語寫作考查了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學生要掌握正確的英語表達方法才能使用英語來表達自己的思想、觀點。在以讀促寫教學中,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反復閱讀,通過反復、多次閱讀來掌握閱讀文本中的英語表達方式。英語表達方法的學習依賴于具體的語境,所以在英語閱讀課上通過反復的閱讀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是非常有效的路徑。教師要在閱讀課上給學生提供廣闊的空間,要開展多樣化的讀,包括全班齊讀、自由朗讀、默讀、分組朗讀等,在讀的過程中體悟文本內容的含義,讓學生形成良好的語感,同時記憶文本中的表達方式,直到學生可以對文本中的一些重要句型、短語等默寫出來,不斷積累寫作素材。熟能生巧,尤其是對于英語這樣的語言學科來說,學生對語言表達的記憶非常重要,在閱讀課上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反復閱讀的空間,以反復閱讀促默寫,讓學生掌握正確的表達方法。
(二)以精細品讀促仿寫,明確表達思路
以讀促寫教學中要組織學生開展多樣化的寫作訓練,其中仿寫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寫作訓練類型。教材中的閱讀文本都非常經(jīng)典,在語言表達、情感表達方面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對文本精細品讀,品味語言結構和表達方法,并指導學生對一些典型的句子進行仿寫,在仿寫中提升英語表達水平。小學高段對英語寫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注重情感和思想的表達,把握寫作的思路。比如在“Chinese festivals”單元閱讀中,教師帶領學生對閱讀文本是怎樣介紹中國節(jié)日的加以分析,在精細品讀的基礎上讓學生仿寫,鼓勵學生按照這樣的思路和方法來介紹其他節(jié)日,用閱讀文本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支架,降低寫作的難度。
(三)對閱讀材料改寫續(xù)寫,提升書面表達水平
改寫和續(xù)寫也是常見的寫作訓練方式,教師可以圍繞閱讀材料來設計改寫和續(xù)寫的任務,以寫作任務驅動學生寫作,讓學生在寫作訓練中掌握更多的表達手法和技巧,從而提升學生寫作的水平。在以讀促寫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深入分析和體悟閱讀文本的內容和情感,感悟作者的價值取向和思想感情,然后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見解和觀點來改寫或者續(xù)寫,將閱讀文本的素材、觀念和表達方法等可以遷移到自己的寫作中。改寫和續(xù)寫還可以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寫出獨特、新穎的作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代入閱讀文本中的角色,對后續(xù)可能發(fā)生的故事或者對話展開續(xù)寫,分析閱讀文本的語言表達特點以及人物的性格特征,從契合閱讀文本的角度來續(xù)寫,確保續(xù)寫的合理性,真正促進讀寫結合,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同時讓學生對閱讀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深入。
五、小學英語以讀促寫的保障措施
(一)前提條件:讓學生具有寫作動機
讓學生具有寫作動機是以讀促寫教學的前提條件。寫作考查的是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很多學生都非常抵觸和抗拒寫作,缺乏寫作動機。在以讀促寫教學中,教師將寫作訓練融合到閱讀中,要讓學生產(chǎn)生寫作動機。具有較強寫作動機的學生往往能夠快速沉浸到閱讀中,并通過閱讀中相關寫作知識的遷移運用來展開寫作訓練,而缺乏寫作動機的學生將寫作訓練當成任務,達不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在“Birthdays”這個單元的讀寫結合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來創(chuàng)設充滿趣味的教學情境,圍繞閱讀和寫作的主題來呈現(xiàn)過生日的情境,引入過生日的圖片和視頻等,播放生日快樂歌,營造過生日的氛圍。此時學生的知識背景被調動起來,學生回顧自己過生日的場景和事件,對閱讀內容感到非常好奇,會快速沉浸在閱讀中。教師還可以圍繞生日引出討論話題,讓學生積極表達。教師確定的寫作主題要和閱讀主題以及學生的現(xiàn)實生活緊密結合,在這樣的基礎上以讀促寫,學生往往具備寫作動機,能夠產(chǎn)生想要表達的欲望。
(二)關鍵條件:為學生構建讀寫支架
以讀促寫能夠降低寫作難度,這是因為閱讀能夠給學生的寫作提供支架,可以是語言表達方面的支架,也可以是文章結構方面的支架。教師要正確處理閱讀和寫作的關系,在以讀促寫的課堂上,并不是簡單地將英語閱讀和寫作疊加在一起,而是要通過閱讀來為學生寫作提供支架,讓學生明確寫作的思路和方法。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文本來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框架支架,也就是讓學生分析閱讀文本的寫作思路,了解寫作的基本結構和框架,然后按照這樣的框架來確定自己的寫作思路,確保寫出結構嚴謹?shù)淖魑?。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繪制閱讀文本框架的思維導圖,助力學生把握閱讀文本的框架和結構,還有助于理解文本的內容,同時也可以成為學生寫作框架的參考。教師還可以利用閱讀文本為學生的寫作提供素材。很多學生在寫作時缺乏素材,而閱讀是學生學習、認識世界的有效路徑,學生可以在閱讀中積累大量的素材,為寫作提供素材支架。小學英語教材中的閱讀和寫作在主題和內容上非常相似,要求學生使用的語言表達方式也很貼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來將單元的閱讀和寫作教學整合在一起,以讀促寫,提供寫作支架。
(三)重要保障:改進課堂評價
教學評價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以往教師在寫作教學中缺乏對學生有效的評價,通常在學生寫完作文之后通過簡單的評語和一個分數(shù)來評價學生的寫作,沒有發(fā)揮出評價的作用和價值,學生沒有通過教師的評價獲得實質性幫助。為保障以讀促寫教學模式的效果和質量,教師應該改進課堂教學評價,通過評價讓學生知道自己在寫作方面存在哪些不足,并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幫助學生彌補不足,讓學生的寫作水平得到提升。教師要關注教學評價,關注學生寫作訓練的效果,從學生對基本語言知識的掌握、作文框架的設計以及作文情感的表達等多個方面來評價,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指出學生的不足,并提出建設性意見,讓學生改進和完善。教師要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體,可以引入學生自評、同學互評等方式。先讓學生互評,教師制訂一些評價標準和指標,讓學生們互相評價作文,對照評價標準和指標來科學評價,在評價的過程中學生會不自覺地反思,及時發(fā)現(xiàn)自己寫作方面的一些不足和問題,思考哪些地方可以更完善。學生互評之后讓學生自評,然后組織學生結合教師、同學以及自我的評價,進一步完善自己的作文,使學生寫出來的作文提升一個檔次。
六、結語
以讀促寫是一種有效的教學模式,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積極開展以讀促寫的教學,將閱讀和寫作有效結合在一起,引入多樣化、多形式的寫作訓練,發(fā)揮出閱讀文本的優(yōu)勢,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支架、素材,降低寫作的難度。
參考文獻:
[1]劉蘭香.小學英語教學中以讀促寫的運用原則及策略[J].文理導航(下旬),2020(8):78,81.
[2]府曦.以讀促寫理念下的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教學探析[J].小學生(中旬刊),2021(7):119.
[3]張曉玉.以讀促寫理念下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J].基礎教育論壇,2020(33):54.
[4]羅秀俊.小學英語以讀促寫教學策略探究[J].新課程研究,2020(17):78-79.
[5]陸燕.以讀促寫理念下小學高年級英語教學探微[J].新東方英語,2019(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