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飛白鉑
(1.佛山市西山小學 廣東 佛山 528300;2.哈爾濱理工大學體育部 黑龍江 哈爾濱 150006)
乒乓球在我國是一項影響力較高的運動項目,無論是競技運動還是大眾乒乓球運動,都得到全面快速發(fā)展。小學生作為乒乓球后備人才重要梯隊,開展乒乓球運動能提升身體素質,促進靈敏、協(xié)調素質的提升,同時也有助于心肺功能的發(fā)展。同時持續(xù)進行乒乓球運動也有助于小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yǎng)。但由于師資、硬件設施的限制,目前乒乓球在小學作為體育課程的一部分開展普及度還不算高,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多針對乒乓球訓練課外培訓,對學校開展乒乓球課程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小學是乒乓球訓練啟蒙的重要階段。因此,調查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程的開展現(xiàn)狀,有助于乒乓球普及和后備人才培養(yǎng),也為其他地市乒乓球運動的開展提供借鑒和依據(jù)。
以濟寧市小學開展乒乓球課程的調查分析作為研究對象,調查對象為濟寧市17所小學,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調查選取學校
(1)文獻資料法。
根據(jù)本研究的關鍵詞“小學乒乓球課程”在中國知網(wǎng)、維普網(wǎng)等查閱與小學生乒乓球課程、乒乓球教學有關的著作、文獻等,并進行分類和整理,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依據(jù)。
(2)問卷調查法。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抽取濟寧市區(qū)17所小學作為調查對象,結合相關文獻資料及導師建議,擬定師生調查問卷兩份,對濟寧市開展乒乓球課程或興趣班的六所小學,包括濟寧市北湖小學、濟寧市霍家街小學、濟寧任城實驗小學、濟寧市北關中心小學、東門大街小學、濟寧學院附屬小學開展乒乓球課程現(xiàn)狀進行調查,共發(fā)放乒乓球教師問卷20份,學生問卷400份,問卷發(fā)放及回收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問卷發(fā)放及回收情況
(3)實地調查法。
對本次調查研究的部分學校進行實地調查,了解學校乒乓球課程開展情況、場地設施等,為本文研究提供事實依據(jù)。
(4)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對回收的問卷進行合理匯總和分類,運用EXCEL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和分析。
(1)濟寧市小學開設乒乓球課開設情況。
根據(jù)小學教學大綱及義務教育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要求,在水平一、二、三階段對學生進行乒乓球教學活動。
圖1 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程開設情況(N=17)
通過調查,開設乒乓球課程或興趣班的學校有6所,占比35%,沒有開設的有11所,占比65%。由此可見,大多數(shù)學校并沒有開設乒乓球課程或興趣班,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程的普及度還不算高。
(2)濟寧市小學乒乓球場地設施現(xiàn)狀。
完善的場地和設施是乒乓球課程開展的基礎和保障。通過問卷與實地走訪,17所學校中,乒乓球場地設施情況如下表所示。
從表3可以看出,調查的17所學校中,有室內(nèi)乒乓球場地的僅有4所,有室外乒乓球場地的7所小學,沒有乒乓球場地的8所。由此可見,有乒乓球場地的9所,占比52.94%,比率相對較低。
表3 乒乓球場地設施情況(N=17)
(3)濟寧市小學學校管理者支持情況。
學校管理者的支持,對乒乓球課程順利開展十分重要,但對6所開設乒乓球課程的教師進行調查,學校領導對乒乓球課程的重視程度較低。
從圖2可以看出,教師問卷調查中,表示學校非常重視的有3人,占比15%,表示重視的有8人,表示一般或不重視的有9人??梢钥闯觯瑢W校領導對小學乒乓球課程的開展并不十分積極。一些學校領導認為學校開設乒乓球課程或興趣班,有助于學生緩解學習壓力,而表示一般的領導認為乒乓球興課程可開設可不開設,表示不支持的教師認為學校領導大多是因為經(jīng)費、場地設施及師資限制,學校開展乒乓球課程的阻力較大。
圖2 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程重視程度(N=20)
(1)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的師資配備情況。
小學階段是乒乓球學習和訓練的啟蒙階段,乒乓球教師的教學能力及專業(yè)技術水平對學生后續(xù)乒乓球訓練及學習有深遠的影響。濟寧市小學教授乒乓球教師中,教師的來源主要是高校非乒乓球專項、高校乒乓球專項及社會培訓機構的兼職教練。
從圖3中可以看出,高校乒乓球專項教師僅有6名,有10名教師并非乒乓球專項,還有4名是社會培訓機構的兼職教練。有50%的學校乒乓球課程或興趣班沒有乒乓球專業(yè)教師。一方面說明目前乒乓球專業(yè)師資的不足,另一方面也說明學校對乒乓球課程的重視程度有待提升。只有專業(yè)教師才能從啟蒙階段就教授學生正確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學習乒乓球的興趣。
圖3 濟寧市小學乒乓球教師來源(N=20)
(2)濟寧市小學生乒乓球課程開設形式分析。
目前濟寧市學校開設乒乓球課程的形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以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形式,以班級為單位,大班授課,每周一節(jié);另外一種是以課外興趣班或社團的形式,由學生自愿選擇或學校選拔作為校隊的后備力量。
表4 濟寧市小學生乒乓球課程開設形式
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既開設乒乓球課程,又開展興趣班的學校有東門大街小學和濟寧學院附屬小學,其余學校僅開設其中的一種。濟寧學院附屬小學作為濟寧市重點小學,乒乓球設施齊全,還組建了校乒乓球隊,每周訓練兩次。學生參與乒乓球運動的氛圍較為濃厚。
(3)濟寧市小學乒乓球活動及競賽情況。
開展乒乓球競賽活動有助于培養(yǎng)小學濃厚的乒乓文化氛圍,促進學生積極地參與到乒乓球訓練中,也有利于校園體育文化建設。
從圖4可以看出,認為經(jīng)常舉辦乒乓球競賽的教師僅有3名,偶爾舉辦的有5名,占比25%,表示幾乎沒有的有12人,占比60%。根據(jù)調查結果,開設乒乓球課程的6所小學中,大部分學?;静慌e辦乒乓球比賽。
圖4 濟寧市小學乒乓球競賽舉辦情況(N=20)
(4)學生對乒乓球課程的態(tài)度和參與度。
學生對乒乓球課程的態(tài)度反映了乒乓球教學效果。對386份有效問卷進行分析,如表5所示。
表5 學生對乒乓球課程的態(tài)度(N=386)
從表5可以看出,學生對乒乓球課程的態(tài)度和積極性較高,有23.7%和36.3%的學生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學校應根據(jù)學生的意愿重視乒乓球課程和乒乓球獲的開展。
從表6可以進一步看出學生參與乒乓球運動是否積極。每周不參加的有91人,占比22.6%,每周1次的140人,占比40.2%,每周2-4次的95人,占比22.1%,每周能保證4次以上的僅有15.1%。雖然小學生參與乒乓球的積極性較高,但乒乓球鍛煉效果及技能的提升需要足夠的時間,而每周僅參加1次難以保證鍛煉效果,由于場地設施及學業(yè)壓力,有超過60%的學生每周不能保證每周2次以上的訓練頻率。
表6 學生每周參與乒乓球的次數(shù)(N=386)
(1)學校重視程度有待提升。
校園體育課程的開展首先是需要學校領導對于該項目有足夠的重視,只有學校領導正確認識乒乓球運動在校園的發(fā)展的重要性,合理制訂乒乓球課程以及積極開展乒乓球相關賽事,增加對于乒乓球運動的資金支持,才能促進乒乓球運動在濟寧市小學校園的發(fā)展。目前濟寧市小學領導對于校園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重視程度還存在不足,其中對于乒乓球運動發(fā)展重視程度數(shù)據(jù)中,表示一般的領導比例為40%,表示不重視的比例為20%,濟寧市小學領導對于乒乓球課程重視程度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2)乒乓球課程開展程度不足。
依據(jù)調查數(shù)據(jù)可以看到,在所調查的17所濟寧市小學中,開設乒乓球課程或者乒乓球課程或課外興趣班的僅有6所,乒乓球專項的教師僅有30%。通過數(shù)據(jù)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程開設有待提高,其中大部分小學沒有開始乒乓球課程以及乒乓球興趣班,影響學生接觸和參與乒乓球運動,也不利于乒乓球后備人才的培養(yǎng)。
(3)專業(yè)的乒乓球教師不足。
從上文調查數(shù)據(jù)可知,開展乒乓球課程的6所小學中,擁有乒乓球專項教師的比例僅為30%,有一半的教師是非乒乓球專項的,小學專項乒乓球教師存在明顯不足。專業(yè)乒乓球教師是小學乒乓球課程發(fā)展的基本條件,同時也關系到校園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乒乓球教師是學生掌握乒乓球技能,提升乒乓球運動認知的主要途徑。教師人才的缺乏是影響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程開展的重要因素。
(4)場地器材設施有待提升。
小學乒乓球運動及課程的開展,首先需要重視的是乒乓球運動的場地以及設施,場地和器材是開展球運動的基礎條件。通過調查可以看到,目前濟寧市小學中乒乓球場地以及器材存在不足,有8所學校沒有乒乓球場地設施,有室內(nèi)乒乓球設施的學校更是少之又少,對于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程以及興趣班的開展都產(chǎn)生著不利的影響。
(1)提高學校領導重視程度。
針對學校領導對于小學乒乓球運動不夠了解及不夠重視的情況,首先需要使學校領導正確認識到乒乓球運動對于小學體育文化建設,以及對于滿足學生運動需求發(fā)揮的重要作用,加強對乒乓球運動以及乒乓球知識的普及,學校領導應對小學乒乓球運動有正確認知。只有在學校領導足夠重視的情況下,才可保證乒乓球運動在小學有合理的課程安排,增加小學乒乓球運動的資金支持,確保學生有充足的場地以及設施,使小學乒乓球運動可以健康發(fā)展。
(2)整合校內(nèi)外乒乓球場地資源。
由于每所學校存在的場地設施以及師資力量差異,需要依據(jù)各小學的實際情況,進行乒乓球場地資源的合理整合,教師需要積極進行乒乓球課程的創(chuàng)新,充分利用小學現(xiàn)有場地資源,促進小學乒乓球運動的發(fā)展。比如,對于小學現(xiàn)有場地以及設施進行改造,增加開設乒乓球課程的場地和設施,盡可能滿足學生對于乒乓球運動的需求。同時積極吸引校外資源,用于完善小學的乒乓球場地以及設施的不足。比如,學校與乒乓球俱樂部建立合作關系,不僅可以實現(xiàn)小學乒乓球教學與乒乓球俱樂部之間的課程、場地資源共享,同時也可以彌補小學乒乓球場地和設施不足的問題,乒乓球俱樂部也可以在合作中獲得更多生源。
(3)體育課中增加乒乓球教學內(nèi)容。
乒乓球運動被譽為“國球”,在我國有著較大的參與人群,對于處于發(fā)育期的小學生來說,乒乓球運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對于心理素質的提升也有著積極的意義。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計劃中,應更多地將乒乓球加入到課程內(nèi)容中,同時還可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開設乒乓球興趣班。重視乒乓球在小學校園的發(fā)展,使乒乓球運動成為學校的特色課程,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乒乓球運動中,有助于發(fā)現(xiàn)和培養(yǎng)乒乓球后備人才,在乒乓球賽事中獲得更多榮譽,從而提升學校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4)重視乒乓球師資力量的提升。
應重視小學乒乓球教師的培訓,提升教師的專業(yè)能力。首先對現(xiàn)有乒乓球教師進行定期的技能培訓,提升乒乓球教師的執(zhí)教水平;其次吸引更多專業(yè)人才從事小學乒乓球教師工作,促進小學乒乓球運動師資力量的提升。在小學乒乓球課程設置中需要以學生需求作為主體,積極進行教學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育部門需要制訂完善的教師資格認證以及考核機制,提升乒乓球教師的整體水平。作為乒乓球教師也需要在教學時間中不斷積累經(jīng)驗,改善教學方式和教學內(nèi)容。
(1)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程開展及普及度不高,學校領導不夠重視,乒乓球場地設施不夠完善;
(2)濟寧市小學乒乓球教師中,乒乓球專項教師占比較低,專業(yè)的乒乓球師資力量較為缺乏;
(3)濟寧市小學乒乓球課程開展形式主要是體育課形式,每周一節(jié),班級為單位;另外有的學校每周五開設興趣班或社團,小班教學。學生對乒乓球課程的興趣程度較高,但乒乓球運動參與度有待提升。
(1)提升教育部門及領導對乒乓球課程開展的重視度,增加對乒乓球運動開展的經(jīng)費,完善場地設施建設;
(2)加大對現(xiàn)有乒乓球教師的培訓,提升其專業(yè)技能。建立考核標準,招聘高水平乒乓球專項教師,彌補師資力量的不足;
(3)積極開展學校乒乓球課程及課外活動,可通過與培訓機構合作,每周開展兩次以上的乒乓球課外興趣班,定期舉辦校內(nèi)、學校間的乒乓球比賽,建立學校乒乓球開展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