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貞
摘 要:群眾文化活動是構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個重要途徑。將群眾文化與音樂審美進行有機融合,是當前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重要的研究與實踐課題。因此,在群眾文化工作實踐當中,相關文化單位必須采用多樣化的工作策略,高效合理地將群眾文化與音樂審美進行有機融合,不斷促進群眾文化工作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诖?,以下對音樂審美如何融入群眾文化活動進行了探討,以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審美;群眾文化活動;分析
引言
人類從古至今經(jīng)歷了漫長的發(fā)展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音樂一直是一種重要的文化形式,用于滿足人們娛樂與祭祀活動。所以音樂不僅僅具有實用性,同時也能夠給人們帶來精神上的慰藉,促進人際關系、人與自然關系和諧發(fā)展。而且回顧歷史可以發(fā)現(xiàn),有效應用音樂元素,能夠進一步帶動人類生活質量的提高,同時也能夠對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提供助益。當下人們物質生活豐富,大眾在精神文化方面存在較大的需求,因此保證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娛活動與音樂審美進行有效結合,是提高群眾文化工作的有效方式。
1通過多種方式,彰顯音樂內在審美價值
組織群眾文化活動過程中,需要通過多種形式、具有真情實感的音樂,讓群眾可以在參與活動的同時,更好的體會到音樂美感,并從中受到一定的影響。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可以利用戲曲、話劇、音樂劇等形式來表達音樂內在美;還能夠利用對一些古代故事進行表演的方式來體現(xiàn)出具體的情感,引發(fā)觀賞者的情感共鳴。相關人員可以借助于這種音樂表現(xiàn)形式,組織一些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在群眾文化活動開展過程中,他們在聽到熟悉的旋律過程中,就可以及時聯(lián)想到其中蘊含的唯美、感人的情感畫面。因為這些故事內容當中的情節(jié)大多被人們所熟知,所以只需要音樂旋律在響起之后,群眾們就可以在腦海當中自動生成音樂當中表達的畫面。從某個角度來看,音樂作品與旋律和某一故事情節(jié)相關時,該音樂也就成為了這個故事的一種表現(xiàn)形式,群眾們也就能夠在欣賞音樂的過程中體會到故事所表露的真情實感,從而更好的彰顯出音樂內在的審美價值。
2增強群眾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體驗音樂之美其中有一項不可缺少的活動,就是對音樂的欣賞,這也是體驗音樂之美最為簡單、直接和迅速的方式,通過深入欣賞音樂,才能讓音樂融入到人們的生活當中,并且加強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首先,需要打造全民都能接觸到的音樂藝術氛圍,使人們能夠在休閑和娛樂的過程中欣賞優(yōu)秀的音樂作品,依靠情緒、情感、環(huán)境影響等因素,增強對音樂文化、音樂內涵以及情感的理解,并且引發(fā)更深層次的感觸,對提升群眾的音樂理解水平具有關鍵作用。在一般情況下,不同的人會對音樂產(chǎn)生不同的理解,所以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也存在較大的差異,需要從專業(yè)視角出發(fā),借助大眾的文化鑒賞視角,加深群眾對音樂作品的理解,了解音樂作品的節(jié)奏、旋律和內容等,提升群眾的音樂認知水平。因此,要想加深群眾對音樂文化的理解,那么就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參加更多的音樂活動,調動群眾參與文藝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逐漸增強群眾對音樂的理解能力。
3必須不斷優(yōu)化音樂審美的感知方式
群眾必須融入到群眾文化活動當中,持續(xù)性地學習與積累,并不斷地實踐應用才能逐漸形成音樂審美能力。群眾通過參與各種藝術活動,獲得音樂的啟發(fā)與教育,從而更好地體會其中蘊含的音樂之美、情感之美。音樂審美活動并非單一化的觀賞與表演,必須由具備一定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的演員來演繹,才能充分激發(fā)人們的情感共鳴,讓人們從情感的角度,深切地感知音樂藝術的思想與內涵,更好地感受音樂藝術活動所展現(xiàn)的魅力,真正地認識與了解音樂藝術,并從音樂活動展現(xiàn)的音樂的規(guī)律、語言、內容中體驗音樂的審美意蘊。另外,群眾文化活動的組織者與工作者還必須學習與掌握多樣化的音樂藝術形式,不斷拓展音樂學習領域,才能有效地提升群眾的音樂審美水平;必須要讓群眾深入到多姿多彩的音樂活動當中,不斷提升自身的音樂審美水平,更好地把握音樂的主題與內涵。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群眾文化工作者必須立足于某一個音樂藝術作品,對其進行深入的剖析與研究,在把握其思想內涵的前提下,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層面來理解與掌握音樂藝術作品所蘊含的主題與內涵。
4音樂作品欣賞
首先,要想增強群眾文化音樂審美能力,在不斷引導群眾參與音樂活動的過程當中,可以讓群眾根據(jù)自身的性格特點、審美需求、音樂風格喜好,選擇自己喜歡、愿意接受的作品加以欣賞,若是欣賞的作品并不符合人們心中所想,那么就很難提升人們對音樂的審美價值的認識。因此,選擇的音樂作品一定要是群眾喜愛的、群眾愿意接受的、具有審美價值的,才能引發(fā)聽眾的情感共鳴,這對提升人們的音樂審美能力有著極大的幫助。同時,也可以根據(jù)人們自身的情況來決定。為了提升審美能力,可以有目的地選擇音樂作品,在感受音樂魅力的同時,提升審美水平。最后,人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發(fā)組織開展音樂活動,可以是音樂會、文藝演出、歌唱比賽等,活動的形式不受束縛,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參與到文藝活動中,感受音樂的美。只有加強全民的音樂活動參與意識,才能加強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
5群眾文化中,提升音樂審美的有效方式
為了保證群眾文化活動當中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能夠有效的提升,首先就要對其音樂的藝術基本規(guī)律和音樂的基本用語進行深刻的認知。同時,也要提高人民群眾對于多種音樂種類的學習能力,保證其能夠傾聽更多不同類型的音樂,通過有效的認知途徑來擴大群眾的審美視野,進而才能提高其自身對于音樂的有效認知,從而幫助人民群眾在傾聽音樂的過程當中,逐漸提高對于音樂的審美能力。有一位思想哲學家曾這樣說過,“如果你能夠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那么你本身就是一個有較高藝術修養(yǎng)的人”。因此,為了能夠保證群眾文化與音樂審美能力之間的和諧發(fā)展,就需要相應的人民群眾,提高自身的音樂文化修養(yǎng),在先天認知音樂能力的基礎條件上,通過后天的學習與實踐來逐步形成自身的音樂審美觀念,這樣才能夠提升自身的音樂審美能力,進而在群眾活動的過程當中,通過自身審美能力的有效發(fā)揮,來帶動其他層次的人民群眾自身的審美能力的有效提高,從而實現(xiàn)群眾文化能夠與音樂審美之間進行有機的結合,進而帶動我國文化事業(yè)的不斷發(fā)展。
結束語
由于音樂的審美能力,需要長期的累積才能夠到達一定的高度。因此,這就需要人民群眾主動的接觸更多的音樂類型,保證擴充自身的音樂審美視野,進而提高自身的音樂文化素養(yǎng)。通過自身審美能力的不斷發(fā)揮,來帶動其他群眾的音樂藝術修養(yǎng)提高,我們的群眾文化工作者則要盡可能的提供多樣的音樂活動,給予群眾欣賞不同類型音樂的機會,這樣才能夠促進我國文化事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孟淑.當代群眾文化音樂審美能力的提升方法分析[J].牡丹,2021(08):181-182.
[2]李桂璟.群眾文化與音樂審美之間有機結合的探討[J].藝術評鑒,2020(13):4-6.
[3]洪明升.淺談新形勢下如何做好群眾文化音樂創(chuàng)作工作[J].黃河之聲,2019(19):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