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群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識字教學是重點內容,只有具備一定的識字量,學生才能進行閱讀、寫作。教師要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熟練地掌握漢字,為他們之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簡單來說,趣味識字教學就是將識字教學的過程趣味化,這樣不僅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生真正喜歡語文學習,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
關鍵詞:趣味識字;小學;語文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早期教育中,識字教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它不僅可以為學生學好語文奠定基礎,也能為學生有效學習其他課程打好基礎。然而,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在識字指導中忽視了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導致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學習效果不理想[1]。其實,小學生有著好玩、好奇、好動的特點,教師應抓住這一契機,在教學中采取趣味教學法,讓學生的識字過程變得快樂有趣,從而使識字教學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自足全局,合理規(guī)劃教學設計
課堂有效性的提高需要著眼于教學的全局,從課前準備到課中教學再到課后復習,都需要進行合理設計。首先,在正式的課堂教學開始之前,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做好預習工作,幫助學生建立清晰的學習目標,教會學生在課前查閱上課所需要的材料,讓學生在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進入正式的課堂授課環(huán)節(jié)[2]。其次,在實際的授課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時刻注意學生的注意力集中狀態(tài),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提升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最后,在授課結束之后,教師還要及時地做好課堂反饋工作,幫助學生解決在課堂學習中出現(xiàn)的問題,為下一次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做好準備。
以部編版一年級語文下冊《夜色》這篇課文的教學為例,在開展教學活動之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通讀,初步認識“晚、外、再”等生字,對課文內容進行大致了解,為之后的課堂學習做好準備。接下來,在實際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即可以采取提問的形式,用問題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提高學生的閱讀和學習興趣,增強課堂教學的活躍度。比如,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是什么讓從小怕黑的‘我’變得勇敢”,讓學生帶著疑問再次閱讀文章,以解決問題的心態(tài)來進行課文學習,幫助學生變成課堂學習的主動參與者,以此來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最后,在教學結束后,教師可以對課堂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總結,對能夠高效學習的學生提出表揚,以激勵的形式來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活動,主動思考文章內容。
二、構建良好的教學氛圍
良好的識字氛圍往往是趣味識字教學的基礎,教師想要讓學生更好地識字,就要讓學生對這個活動感興趣,從而主動融入教學活動。小學生都是好動的,他們希望教師能夠安排一些動手操作的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3]。因為良好的教學氛圍往往會讓學生專注于趣味識字活動,感受到趣味識字活動的豐富性。另外,教師不能機械地教給學生知識,因為識字活動是為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活動打基礎的,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多讀課文,感受文字的深層含義,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引導學生真正喜歡上趣味識字課程。
三、利用猜字謎,引導學生趣味識字
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猜字謎是一種深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方式。它一方面能夠喚醒學生識字的興趣,另一方面能讓學生通過深入分析謎面,記住漢字的音和形。所以在識字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利用猜字謎的方式引導學生趣味識字,使識字過程充滿樂趣[4]。例如,在指導學生認識“甜”字時,教師可給學生出示謎面:“舌頭舔甘蔗”,然后讓學生根據謎面去猜測對應的漢字。在學生想出答案后,教師再帶學生對這個漢字的結構和意思進行分析?!疤稹庇勺笥覂蛇厴嫵?,左邊是舌,右邊是甘,所以,“用舌頭舔甘蔗”這個謎語有效展示了“甜”字的結構。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問學生:“同學們,你們說,甘蔗是什么味道的?。俊薄笆翘鸬?!”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這樣,根據“舌頭舔甘蔗”這個謎語,學生就能有效理解并掌握“甜”字的結構和含義。又如,在指導學生學習“步”這個漢字時,可以給學生出示謎語:“下面少字丟一點,上面正字少一橫”;在指導學生學習“量”這個漢字時,給學生出示謎語:“日行一里”;在指導學生學習“棉”這個漢字時,給學生出示謎語:“樹上掛著白毛巾”。
四、聯(lián)系實際生活,引導學生趣味識字
眾所周知,熟悉的東西總能給人一種親切感。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采取生活情境教學法,利用熟悉的生活場景、情境指導學生識字。首先,在指導學生學習教材上的漢字時,教師可以引進生活實例,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事物指導學生理解和記憶。例如,學習“奶”字時,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盒牛奶,然后在課堂上以這盒牛奶為載體,指導學生學習盒子上印有的“奶”字。這樣既能深化學生的記憶,又能培養(yǎng)學生從生活中學習漢字的意識。又如,在講解《姓氏歌》時,教師可以班上學生的姓氏為資源展開識字活動。如學習“張”字時,可以找姓張的學生上臺,向大家介紹“張”這個字。同樣,在學習“趙”“李”“孫”等姓氏時,則找相應的學生上臺介紹自己的姓氏,以此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也讓識字教學充滿趣味性。其次,教師不能僅依靠書本上有限的漢字展開識字教學,可以指導學生從生活中識字。譬如,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要求學生每個星期從生活中學習至少20個生字。具體來說,讓學生每天上下學路上通過公交車站牌、沿街商鋪的招牌等載體識字,或者通過看動畫片、零食包裝袋等方式識字,及時摘抄下自己想要認識的生字,然后查閱工具書,了解這個漢字的音形義。這種貼近實際生活指導學生識字的方式,既讓識字過程充滿趣味性,又能提升學生的識字效率。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準確把握小學生的特點,然后根據學生的特點采取富有趣味性的教學方式,如本文闡述的猜字謎活動、生活情境等。經教學實踐證明,運用這些教學方法能夠增強識字教學的趣味性,有助于調動學生的能動性,讓識字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參考文獻
[1]顧蕊.小學語文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方法探討[J].新智慧,2020(22):83+85.
[2]蘇鳳至.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趣味課堂的構建[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20(08):26.
[3]金瑞蘭.趣味識字教學措施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學周刊,2020(26):133-134.
[4]王宏英.趣味識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外語文,2020(2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