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健
摘? 要:校園足球的推進普及是中國足球改革的重要內容,本文以常州市東青實驗學校為例,研究校園足球在九年一貫制學校推進的各種路徑與方法,重點對足球項目的規(guī)劃、足球教學體系的完善、足球梯隊的建設、足球文化的打造這四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為其他九年一貫制學校推進校園足球作參考案例。
關鍵詞:九年一貫制學校;校園足球;推進;路徑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3.8?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5-2410(2022)03-0069-03
一、研究背景
2015年3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的《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正式對外發(fā)布,為中國足球的未來指明方向,且將校園足球納入了中國足球改革的核心布局之內?!斗桨浮分刑岬揭七M校園足球普及、要將足球列入體育課教學內容,加大學時比重、要積極創(chuàng)建足球特色學校。常州市東青實驗學校是一所九年一貫制學校,學校在校人數(shù)有2400多人,共50個班級。學校從2015年把校園足球推進作為重點項目,踐行國家提出的推進校園足球的任務。學校圍繞這一目標,在規(guī)劃足球項目、完善教學體系、建設足球梯隊、打造足球文化等方面不斷努力探索。
二、價值取向
(一)增強學生體質的需要
校園足球推進的基本價值就是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發(fā)展。通過開展足球運動,能夠促進學生對足球的興趣,進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運動能力和運動習慣,在此基礎上增進學生的體質,實現(xiàn)學生的更好發(fā)展。
(二)提高教師專業(yè)水平的需要
校園足球的推進可以全面提升體育教師的足球專業(yè)水平。學校通過促進教師自身的研究、整合足球優(yōu)勢資源、拓寬足球教師專項培訓渠道,多方面形成合力一起提升體育教師的足球專業(yè)水平。
(三)落實立德樹人任務的需要
足球活動是一個融合了多種游戲規(guī)則的行為活動過程,足球技能的提升、足球品行的形成、足球精神的錘煉非一日之功,需要常年訓練。學校大力推進校園足球,讓更多的學生接觸足球、認識足球、喜愛足球,通過每一次的活動,積極挖掘足球的育人價值,發(fā)掘足球的德育、智育、美育作用,堅決以足球為載體,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
三、路徑探索
(一)項目的規(guī)劃
1.制度先行
學校重視校園足球的推進,成立了以校長室為首的校園足球工作小組,層層管理,責任到人。學校制定了《校園足球工作管理制度》《足球運動員規(guī)章制度》,為學校層面足球的活動開展和運動員的訓練生活提出了有力的保障。在學校文明班級評比的過程和在對班主任考核中,足球項目都占有了一定的比重,要求班級要有足球隊,足球文化有創(chuàng)新,同時班級中校隊運動員訓練活動無遲到早退等現(xiàn)象(圖1)。
2.主動發(fā)展
東青實驗學校將足球這一特色項目列入三年主動發(fā)展項目,并制訂校園足球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規(guī)劃中明確指導思想和組織機構,并根據(jù)普及參與、培養(yǎng)高水平后備人才、培養(yǎng)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行三方面制定了總目標和分目標,從足球教學、場地建設、活動開展、文化建設、隊伍訓練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推進的策略。
3.辦學特色
學校提出了“以球健德、以球健智、以球健體、以球健美”的足球理念和“奮勇爭先、永不言棄”的足球精神,并且以足球課的教學、足球大課間、足球聯(lián)賽、各種特色足球活動為抓手,樹立學校市隊女足為榜樣,讓足球理念和足球精神深入到學校的每一個學生中去,增強學校全體師生的凝聚力和集體榮譽感。
4.經費投入
學校加大對足球項目的投入,分步推進足球器材進班級計劃,做到“人人有足球、班班有球門”,確保全體師生更便捷地接觸到足球。此外,學校還為足球運動員購買了學生體育運動傷害險,提高校園足球安全保障水平,確保學生更放心地“玩足球”。
(二)教學體系的完善
1.教學綱要
學校一直致力于足球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研究,逐漸構建適合九年一貫制學校有效開展校園足球的課程體系與實施機制。學校立足課堂教學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撰寫了校本足球課程,分年級進行有序教學,既有整體目標也有階段計劃。
2.師資統(tǒng)籌
學校對小學初中的師資進行系統(tǒng)的整合,形成低年級階段以足球教練為主、體育教師為輔,高年級階段以體育教師為主、班主任為輔的師資體系。在足球的初學階段安排專業(yè)足球教練進行專業(yè)的指導,有利于形成正確的動作,在高年級階段通過班主任的參與,為班級足球隊的建設打下基礎。
學校通過外聘專業(yè)足球教練和校內定期培訓的舉措,不斷提升學校足球教師的整體水平。同時還從校外俱樂部聘請專業(yè)足球教練對學校全體教師進行周期性的培訓,培訓的內容和形式包括理論、視頻和實踐動作等。學校在三年發(fā)展規(guī)劃中提到要實現(xiàn)足球師資從“體育教師”到“足球教練”的過渡。
3.教學資源
學校在開展足球課教學活動的時候,同樣將足球場、籃球場、排球場等充分利用起來,合理將場地劃分為足球技能練習的場所。學校同樣鼓勵自制足球器材,如紙箱或者PVC管做的球門,廢球做的標志盤,還有自制足球和自制分隊服等。
學校還充分調動社會資源參與到校園足球的推進,每年的足球嘉年華都會邀請學生家長、其他學校的學生參與進來,一起“玩足球”,一起感受足球的魅力;每年的足球聯(lián)賽也都會邀請家長或者體育社會指導員來做后勤或者裁判工作;同樣也會利用社區(qū)等平臺進行宣傳,切實形成“家校社”三位一體的參與模式。
學校倡導全體教師在學科教學中要融入足球元素,形成全學科與足球文化的融合體系。比如美術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足球創(chuàng)意畫”創(chuàng)作,英語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融入足球口語訓練,音樂教師可以教學生唱《旗開得勝》等世界杯主題曲,語文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寫足球故事”等活動,數(shù)學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量一量、算一算”等綜合實踐活動。
4.課題研究
2017年,學校初步構建了校園足球課題體系,并加以實施。2018年,學校依托江蘇省“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基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構建生命課堂的研究”,著力加強足球課堂教學的研究,讓課堂成為激發(fā)學生喜愛足球、掌握足球基本技能、培育足球精神與品格的最日常、最廣泛、最基本的平臺。另外,學校還立項市級備案課題“九年一貫制學校系統(tǒng)開發(fā)與實施足球課程的研究”,開展課程研究,挖掘足球課程開發(fā)與實施的增長點、突破點,提升足球課程實施水準。
(三)足球梯隊的建設
1.挑戰(zhàn)吉尼斯
學校每年都開展校園足球單項吉尼斯大賽。吉尼斯項目包括往返運球、運球繞桿、折線運球、定點射門等項目。活動分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學生通過足球課、大課間、活動課及平時的在家自主練習,在體育教師和班主任的共同組織下,各班進行班級的挑戰(zhàn)預選賽,通過選拔組成班級代表隊。第二階段:各班代表隊(6男6女)填寫報名表,參加學校舉行的“東青實驗學校校園足球吉尼斯挑戰(zhàn)賽”總決賽,進行測試與論證。各年級分男子組和女子組,每個項目取第1名成績作為“校園足球吉尼斯”的紀錄,記載到“東青實驗學校校園足球吉尼斯”的紀錄冊,并頒發(fā)“校園足球吉尼斯”紀錄的認證證書與獎勵。另外,為各年級男子組和女子組前15名的學生頒發(fā)優(yōu)秀獎榮譽證書與獎勵。足球吉尼斯挑戰(zhàn)賽還設有團體賽,各年級取前3名頒獎,男女團體總成績第一名的,認證為“東青實驗學校校園足球吉尼斯挑戰(zhàn)賽”團體紀錄優(yōu)勝獎。
2.班班足球隊
學校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足球隊,并定期開展校內和校外活動。班級足球隊活動的責任人是班主任,指導教師主要是體育教師,也有其他學科教師和家長志愿者。班主任負責指導學生設計足球隊標志、旗幟、標語、口號等。每班還邀請體育教師及一名家長志愿者作為主教練,負責日常的技能指導。校內活動主要利用大課間、課余時間和體育選修課進行,而校外活動主要利用節(jié)假日或雙休日在社區(qū)進行。
3.校級大聯(lián)賽
東青實驗學校創(chuàng)新開展“常青藤杯”校園足球班級聯(lián)賽活動,囊括了從一年級到九年級的所有班級。學校創(chuàng)新5人制足球比賽規(guī)則,采用4節(jié)比賽,每次5人上場,且每次都要全部進行替換,讓班級更多的學生能上場踢球,剩下的學生也各司其職,有的做替補隊員、有的做啦啦隊成員、有的做講評解說,還有的甚至在其他場地上做裁判員。學校還會舉行隆重的頒獎典禮,讓頒獎成為重要的足球文化氛圍創(chuàng)設過程。
4.抓校隊建設
學校根據(jù)不同水平、不同年齡段組建了4個梯度的校隊。一、二年級為丙組,三、四年級為乙組,五、六年級為甲組,同時還有初中組。學校根據(jù)實際情況制訂科學的訓練計劃,著力提升訓練效果。學校利用足球課、大課間等全面實施足球普及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參與足球活動,獲得足球運動技能;利用社團活動在各年級培育有興趣愛好的學生積極參加足球技能的訓練;利用放學后的時間,對校級足球運動員進行足球技能的訓練;利用暑假對參與足球比賽的運動員進行強化提高訓練,基本上建立了班級足球隊、年級足球隊、校級足球隊的梯度培養(yǎng)模式,為市級運動隊提供了優(yōu)秀后備人才。
(四)足球文化的打造
1.足球文化
東青實驗學校以校園足球文化建設“八個一”為重要平臺,通過“一面面足球墻、一面面班級黑板報、一塊塊足球運動員展板、一張張常青藤足球報、一欄欄學校網站足球宣傳、一條條足球微信推送、一扇扇足球櫥窗、一次次運動會入場式足球表演”,加強校園足球文化建設,讓學生隨時隨地看到足球、了解足球、談論足球、“玩轉”足球,形成濃厚的足球特色文化氛圍,爭取形成“人人有足球、人人懂足球、人人踢足球、人人愛足球”的特色文化。
從小學到初中,學校通過學生運動記錄卡記錄下一至九年級學生參與足球的點點滴滴,形式多種多樣。一至六年級以圖文形式為主,可以是照片記錄、繪畫記載、或者比賽獎狀等;七至九年級除了圖文,還有心得體會、作文等。
2.學生培育
校園足球,先是“校園”,再是“足球”,其無法脫離作為教育手段存在的本源特征。
對于一至六年級學生,學校更多強調的是“以球健體、以球健德”,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學生的規(guī)則意識和吃苦耐勞的精神;對于七至九年級學生,學校更多強調的是“以球健智、以球健美”,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意識、集體榮譽感、抗壓抗挫能力,提高初中生的審美能力等,讓校園足球從培養(yǎng)運動員向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新時代好少年發(fā)展。
3.升學制度
學校每學期都進行足球技能的測試,同時足球學習情況納入學生檔案,作為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參考,同時也作為學校“小升初”的依據(jù)之一。學校對于足球特長生“小升初”還開放“綠色通道”,在升學和分班時給予關注。常州市教育局對于中考足球特長生也給予了特別關注,不斷優(yōu)化招錄足球特長生的學校,還逐年提高招收足球特長生的人數(shù)和比例。同時學校也積極搭建足球特長生成長的舞臺。2019年4月,學校與湖南商學院在人才培養(yǎng)、資源共享等方面進行了合作交流,簽訂了“優(yōu)秀生源學?!焙献鲄f(xié)議書,為足球特長生提供進一步學習的發(fā)展空間。
4.特色活動
東青實驗學校全體師生參與創(chuàng)設足球趣味大課間活動。從活動設計、器材采購、場地劃分、足球游戲創(chuàng)編到音樂設計等環(huán)節(jié),全校師生都集體參與。整個大課間以足球為主線,師生人手一球,合理組織、創(chuàng)新設計,大課間由進場—足球自編操—抱球原區(qū)域跑操—足球趣味活動—退場五個環(huán)節(jié)組成。自編足球操分為三個階層,從一、二年級到三至五年級,再到六至九年級,難度層層增加,不同層次內容也有所改變,符合各年齡段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點。抱球原區(qū)域跑操有新穎的設計、有運動強度,解決了場地小、學生多的難題。各班級在班主任的帶領下,在指定活動區(qū)域開展各種各樣的足球趣味活動,有集體項目、個人項目、體能練習、趣味游戲,整個大課間生機勃勃、魅力四射,成為全體師生展示自我的舞臺。
校園足球成為東青實驗學校四季活動中的重點推進項目。在“訪春”系列活動中,重點開展“放飛吧”足球嘉年華活動。嘉年華活動集全員性、技術性、趣味性、挑戰(zhàn)性于一體,開展闖關游戲,有直線運球、左右兩腳撥球、帶球轉身往返運球、繞桿運球、定點射門、運球射門等,根據(jù)學生闖關的成績給予相應的獎勵。在“嬉夏”系列活動中,重點開展足球夏令營活動。在這個階段,在倡導足球自我訓練的同時,強化足球運動員的嚴格訓練。在“品秋”系列活動中,重點開展足球文化節(jié)。在足球文化節(jié)中,學校舉辦足球操比賽、特色足球大課間活動展評、足球單項技能團體比賽等。足球操比賽從進退場、做操質量和精神面貌等方面進行評比;大課間活動展評從活動創(chuàng)意、練習密度等方面進行展示;足球單項技能包括一、二年級定點射門、三至六年級運球繞桿接力,七至九年級顛球比賽。在“暖冬”系列活動中,重點開展校園足球單項吉尼斯大賽,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每一個挑戰(zhàn)的學生和小組都充滿自信,爭取都做到“更遠、更快、更強”。
四、探索成效
(一)體質健康情況
本文檢索了東青實驗學校2016-2018年三年的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匯總表,全校2350人,2016-2018年合格率分別是98.1%、98.1%和98.6%,優(yōu)秀率分別是16.8%、20.1%和23.3%,合格率和優(yōu)秀率都有提升。2016年二至四年級和7年級,2017年三至五年級和八年級、2018年四至六年級和九年級,三年的體質健康標準測試合格率和優(yōu)秀率都有所提升。
(二)取得實績
學校每學期都進行足球技能的測試,測試的項目有往返運球、運球繞桿、折線運球等,2018年全校學生足球技能測試合格率87.1%,優(yōu)秀率27.4%。2016-2018年學校女子足球隊在區(qū)、市、省三級比賽中多次獲得前三名。
綜上,九年一貫制學校推進校園足球要避免功利性、形式性,可以通過足球項目的規(guī)劃、足球教學體系的完善、足球梯隊的建設、足球文化的打造四方面進行著力突破,開展多種多樣的特色足球活動,讓所有學生都參與進來,才能真正形成“人人踢足球、人人愛足球”的局面,才能真正以足球為杠桿,推動特色育人目標,培養(yǎng)學生勇敢頑強的品質和集體精神,促進學生身心的和諧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