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靜,趙 靜,馬麗麗,葉金嬋,蘇建萍
(新疆醫(yī)科大學1護理學院,2附屬腫瘤醫(yī)院婦外五科,烏魯木齊 830011)
慢性病是對缺乏明確傳染性病因證據(jù)、病程長且遷延不愈的疾病總稱,占全球疾病負擔的50%以上,已成為重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隨著全球疾病譜轉變,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患病率在持續(xù)增長[2]。多種慢性病共存在影響患者預后的同時浪費了更多的衛(wèi)生保健資源[3],慢性病共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而中老年腫瘤患者的共病無疑增加了診療難度[4]。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慢性病負擔與癌癥相關合并癥及死亡率的增加有關,還可能導致患者更高的化療毒性和住院率[5]?;颊呋熎陂g產(chǎn)生的疲乏、惡心、嘔吐等癥狀往往以癥狀群的形式存在,2 種及以上癥狀同時出現(xiàn)且相互作用即稱為癥狀群[6]。關于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合并癥負擔與癥狀群及生活質(zhì)量的相關性研究鮮有報道。本研究旨在了解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患者合并癥負擔、癥狀群和生活質(zhì)量的現(xiàn)狀,探討三者間的相關性,比較高、低合并癥組患者在癥狀群和生活質(zhì)量方面的差異,為臨床慢性病和癥狀群的管理提供依據(jù)。
1.1 研究對象選取2021 年1 月-5 月新疆某三級甲等腫瘤??漆t(yī)院住院接受化療的220 例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患者年齡≥45歲[7];(2)依據(jù)FIGO 指南《國際婦產(chǎn)科聯(lián)盟2018癌癥報告》明確組織學診斷確診為婦科惡性腫瘤的包括:卵巢癌、子宮頸癌、子宮內(nèi)膜癌、絨毛膜癌、輸卵管癌、外陰癌等;(3)至少完成一次化療者;(4)通過醫(yī)院倫理審核及知情同意后,自愿參與本研究者。排除標準:(1)曾有精神異常史者;(2)有理解溝通障礙者;(3)同時參與類似研究者;(4)除化療外采取其他方式治療者。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1)采用本課題組自擬的一般資料與疾病相關資料調(diào)查表;包括患者的年齡、婚姻狀況、文化程度、疾病類型、化療次數(shù)等資料;(2)安德森癥狀評估量表(MDASI):多癥狀的自評量表共調(diào)查患者13個癥狀[8],量表包含兩部分:評估疲乏、惡心等13種癌癥常見癥狀的嚴重程度為第一部分,評估上述癥狀對患者的一般活動、情緒、工作(包括家務勞動)、人際關系、走路、生活情趣6 個日常生活方面的困擾程度為第二部分。均采用數(shù)字評分法,0~10 分計分,得分越高,則癥狀越嚴重。(3)癌癥治療功能系統(tǒng)評價量表(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ancer therapy-generic,F(xiàn)ACT-G)用于測量癌癥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量表包括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4個維度,采用5 級評分法[9]。(4)Charlson 合并癥指數(shù)(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CCI)用于評估患者慢性病的共病情況,包括心肌梗死、糖尿病、腎臟疾病等,共19 個條目,按疾病和疾病嚴重程度分別賦值1 分、2 分、3 分和6 分,總分為0~36 分,CCI 根據(jù)年齡調(diào)整計分,50~59 歲起計1 分,每增加10 歲計分增加1分[10]。本研究在CCI 中新增了高血壓、貧血、慢性胃炎等常見的慢性疾病其中貧血、慢性胃炎、1 級高血壓賦值1 分,2、3 級高血壓賦值2 分,共調(diào)查除腫瘤外的其他20 種疾病,并按CCI 評分分組,CCI 評分<3 分為低合并癥,CCI評分≥3分為高合并癥組。
1.2.2 資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在新疆某三級甲等腫瘤??漆t(yī)院婦外科中心病區(qū)開展調(diào)查,取得研究對象知情同意后進行一對一的調(diào)查,問卷在24 h內(nèi)完成并核實。共發(fā)出問卷220 份,剔除無效問卷后共收回212份,回收率達96.4%。
1.3 統(tǒng)計學分析雙人核對數(shù)據(jù)后采用EpiData3.1進行錄入。使用SPSS25.0 軟件對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進行統(tǒng)計描述;相關性采用Pearson線性相關分析。計量資料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 納入多因素回歸方程分析對患者癥狀群的影響。
2.1 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一般情況共收集符合標準的患者212 例,年齡45~74 歲,平均年齡為(56.4±8.7)歲;疾病類型:宮頸癌91 例(42.9%)、卵巢癌79 例(37.3%)、子宮內(nèi)膜癌29 例(13.7%)其他13 例(6.1%);文化水平:小學及以下39 例(18.4%),初中76例(35.8%),高中及中專40 例(18.9%),大專及以上57例(26.9%);婚姻狀況:已婚176 例(83.0%),離異19 例(9.0%)喪偶16 例(7.5%),未婚1 例(0.5%);家庭人均月收 入<4 000 元97 例(45.8%),≥4 000 元 的115 例(54.2%);化療次數(shù)<3 次者69 例(32.5%),化療次數(shù)≥3次者143例(67.5%)。
2.2 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合并癥情況患者慢性病共病的數(shù)量在0~6 個,患者CCI 評分為(6.27±1.74)分,患者共病負擔處于中等水平。統(tǒng)計患者慢性病的數(shù)量后發(fā)現(xiàn)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最常見的慢性病為高血壓,占(44.3%),其次為貧血(34.4%)、糖尿病(32.0%)、慢性胃炎(28.7%)。見表1。
表1 患者合并癥情況及分組/例(%)
2.3 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癥狀群及生活質(zhì)量情況61.5%患者癥狀發(fā)生率高于90%,發(fā)生率居前三的是惡心(93.42%)、嘔吐(91.70%)、疲乏(91.45%),癥狀嚴重程度得分為(1.78±2.31)分~(5.88±2.41)分;癥狀對患者日常生活的6 個方面的干擾嚴重程度得分為(1.56±1.23)分~(4.60±2.21)分,癥狀對患者工作和情緒方面的干擾較大,得分為(4.60±2.21)分、(4.48±1.89)分;對癥狀進行因子分析后共提取到4 個癥狀群,群類別和嚴重程度為:疲乏癥狀群(15.14±5.42)分、心理癥狀群(13.37±5.13)分、消化道癥狀群(13.88±4.32)分、神經(jīng)毒性癥狀群(14.74±4.03)分。見表2。生活質(zhì)量得分為(66.42±7.04)分。生活質(zhì)量各維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為社會/家庭狀況(17.98±2.88)分、情感狀況(16.57±2.43)分、生理狀況(16.28±2.07)分、功能狀況(15.59±1.20)分。
表2 患者癥狀群得分及因子分析
2.4 患者合并癥負擔與癥狀群嚴重程度、癥狀對日常生活的干擾及生活質(zhì)量的相關性相關性分析表明,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合并癥評分與各癥狀群嚴重程度及癥狀對日常生活干擾度得分呈正相關,合并癥評分與患者生活質(zhì)量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負相關,各癥狀群嚴重程度得分之間呈正相關,各癥狀群嚴重程度得分與生活質(zhì)量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負相關。見表3。
表3 患者合并癥負擔與癥狀群嚴重程度、癥狀對日常生活的干擾及生活質(zhì)量的相關性
2.5 不同合并癥組患者癥狀群嚴重程度、癥狀對日常生活的干擾及生活質(zhì)量方面的差異高合并癥組與低合并癥組患者在癥狀群嚴重程度、生活質(zhì)量得分的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但高合并癥與低合并癥組患者癥狀日常生活干擾度的得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不同合并癥組患者癥狀群嚴重程度、癥狀對日常生活的干擾及生活質(zhì)量方面的差異
2.6 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影響因素以患者生活質(zhì)量總分為應變量,一般資料、癥狀嚴重程度總分、日常生活干擾度、合并癥評分為自變量進行分層分析,發(fā)現(xiàn)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生活質(zhì)量得分有14.9%的變異是由癥狀嚴重程度和合并癥負擔引起。見表5。
表5 患者生活質(zhì)量的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患者慢性病中高血壓占比最高,與中國中老年人群高血壓的患病率高而群體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較低的現(xiàn)狀一致[11],除此之外貧血、糖尿病、慢性胃炎、肝臟疾病的占比也較高。其中高血壓在高低合并癥組所占比例相同,貧血在低合并癥組所占比例較高;糖尿病、慢性胃炎在高合并癥組所占比例較高。高血壓對患者腫瘤治療不利,高血壓所引起的血流動力學改變加快了腫瘤的進展及轉移[12],而血糖升高可為腫瘤細胞提供優(yōu)質(zhì)的生長繁殖環(huán)境,可促進腫瘤細胞擴散[13],控制患者血壓和血糖水平對腫瘤治療意義重大。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由于出血等原因化療前期會出現(xiàn)貧血,隨著化療周期延長患者則會出現(xiàn)營養(yǎng)缺乏、骨髓干細胞功能受損[14],患者貧血情況和疲乏癥狀將進一步加重。慢性胃炎是中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病情反復發(fā)作時將加重患者化療期間的消化道癥狀。患者共病數(shù)量越多,多重用藥比例增加[15],隨著化療療程延長患者肝臟負荷加重[16],藥物性肝損傷發(fā)生率也將上升。
本研究結果表明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癥狀群嚴重程度、癥狀對日常生活的干擾度均處于中等水平,高于周莉等[17]的研究結果,4個癥狀群中疲乏癥狀較為突出,可能是由于本研究的對象為中老年患者,其身體功能狀態(tài)下降,慢性病共病情況復雜,導致癥狀群嚴重程度較高。
本研究發(fā)現(xiàn)患者生活質(zhì)量得分處于中下水平,其中社會家庭狀況和情感狀況兩個維度得分較高,可能是中老年患者家庭支持力量較多,從家庭成員處得到足夠的支持和理解。生理和功能兩個維度得分較低,反映出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患者由于疾病及治療的影響,患者的生殖、泌尿等系統(tǒng)功能受到損傷[18],降低了患者生活質(zhì)量。而且年齡越大生活質(zhì)量越低的患者健康支持性需求越高[19],多數(shù)老年患者對疾病信息的了解依賴于醫(yī)護人員,但醫(yī)療資源有限,導致患者健康需求得不到及時滿足。
本研究顯示患者合并癥評分與患者各癥狀群嚴重程度及癥狀對日常生活干擾呈正相關,與患者生活質(zhì)量總分及各維度得分呈負相關。以往研究顯示合并癥負擔與疲倦、惡心、嘔吐等單一癥狀的水平呈正相關[20],與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結果表明患者合并癥評分與患者多種癥狀互相作用構成的癥狀群存在明確的相關性。關于合并癥負擔與腫瘤患者癥狀群相關性的研究較少見,但有研究證實共病限制了老年癌癥患者對最佳治療方式的選擇、增加了化療毒副作用的風險,多種慢性病使得患者喪失自理能力的風險隨之增加[21]。
本研究結果顯示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水平與患者合并癥評分、癥狀嚴重程度、化療次數(shù)、婚姻狀況和家庭人均月收入有關。化療次數(shù)越多,患者癥狀群嚴重程度增加,患者生活質(zhì)量越差,與夏為書等[22]的研究結果類似。離婚喪偶和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的患者生活質(zhì)量較低,可能是由于患者在疾病治療期間缺乏來自親密的伴侶的支持[23],加上疾病治療的波折和巨額的治療費用引發(fā)了負性情緒。有研究對比了合并癥患者與單一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水平[24],本研究進一步發(fā)現(xiàn)合并癥負擔較高的患者生活質(zhì)量顯著低于合并癥負擔低的患者,可能是高合并癥導致的功能喪失與癥狀問題相互影響,降低了患者的健康水平。因此護理人員應該全面了解患者情況,對患者慢性病和癥狀問題整合。
綜上,中老年婦科惡性腫瘤化療患者的癥狀群嚴重程度和患者生活質(zhì)量均處于中等水平,患者合并癥負擔與癥狀群之間也存在相互作用,較高的合并癥負擔將對患者癥狀嚴重程度和生活質(zhì)量造成不利影響,多種慢性病用藥的復雜性導致患者不良預后的風險日益增加。本研究結果提示應該對患者的慢性病與癥狀信息整合后進行綜合管理,探索慢性病對癥狀走向的預測作用,幫助患者改善健康結局,降低患者不良預后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