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葉俊
交往能力是一種養(yǎng)成教育,一方面來自幼兒的天賦,但更多的是對幼兒后天的培養(yǎng)。角色游戲是促進幼兒交往的重要途徑,而幼兒在共享角色游戲中能認識更多同伴,有更多角色之間的交往與交流的機會,能體驗到不同角色的溝通,吸取更多有效的交往經(jīng)驗,從而實現(xiàn)交往能力的提升。本文通過分析我園中班幼兒交往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共享角色游戲?qū)τ變航煌芰Φ闹匾?,以及共享角色游戲?qū)嵤┻^程中教師的指導策略三個方面,闡述如何利用共享角色游戲提高中班幼兒交往能力。
中班幼兒交往欲望與技能是在矛盾沖突中得到刺激和提高的,因此,在中班階段開展幼兒交往能力培養(yǎng)對幼兒的成長具有積極意義,探索和創(chuàng)新更有效的方法和模式,有利于幼兒交往能力的提升。本園利用園所環(huán)境優(yōu)勢,可以有足夠的場地進行共享角色游戲的開展。共享角色游戲即打破班級界限的樓道共享角色區(qū)域,全年級組幼兒共同參與的角色扮演游戲,在公共的角色游戲場所,通過模仿和想象,扮演各種角色,創(chuàng)造性地反映現(xiàn)實生活。本文是針對4~5歲中班幼兒進行的研究,這個年齡段的幼兒處于聯(lián)合游戲階段,游戲主題豐富,角色意識較強,但是不穩(wěn)定;幼兒在游戲中會經(jīng)常更換角色,他們希望與人交往,但因缺乏交往技能,常與同伴發(fā)生矛盾和糾紛。幼兒在參與社會生活的過程中,逐漸掌握社會交往的技能,從而運用到游戲中,比如,在游戲中能積極主動與同伴交往,學習分享,謙讓和合作;在交往中與同伴出現(xiàn)問題,嘗試解決;在游戲中學習做選擇、計劃和決定,并能執(zhí)行和表達;有初步的責任感。
一、我園中班幼兒交往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中班幼兒自我意識、自我控制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逐漸發(fā)展,脫離了小班階段的獨自傾向,有與周圍人交往的需要,也具備了一定交往技能的條件。通過調(diào)查,了解幼兒現(xiàn)階段社會交往水平,并有針對性地分析幼兒在交往中存在的問題,診斷成因并初步形成對策。我園中班幼兒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并居住在高層建筑中,幼兒與同伴之間交往的空間越來越少,再加上很多家長因為自己需要安靜而不想花費太大力氣管教幼兒,利用電子產(chǎn)品的介入或包辦代替的方式教育幼兒,導致很多幼兒膽小、孤僻,在交往中不合群、以自我為中心、不會使用禮貌用語、不會解決問題等現(xiàn)象,缺乏交往能力。
二、共享角色游戲?qū)ε囵B(yǎng)中班幼兒交往能力的重要性
在一日生活中,中班幼兒有交往需求,但是在游戲中因沒有掌握基本的交往技能,會發(fā)生爭搶、吵鬧等沖突,所以培養(yǎng)中班幼兒交往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豐富幼兒園角色游戲模式
眾所周知,角色游戲是幼兒教育中的重要內(nèi)容,而共享角色游戲是近年來幼兒園區(qū)域活動導入的一個新概念,它可以通過不同班級幼兒游戲活動經(jīng)驗的相互學習,不同班級教育資源的及時分享等多種區(qū)別于普通角色游戲的方式進行學習。共享角色游戲凸顯的不僅是空間共享,更多的是材料、經(jīng)驗、計劃、時間的共享,以及區(qū)域與區(qū)域之間、角色與角色之間的互動。因此通過共享角色游戲,可以讓中班幼兒體驗不同角色之間的溝通,從而實現(xiàn)幼兒溝通交往能力的提升,為幼兒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教師可以多找尋一些和幼兒實際生活有聯(lián)系的游戲活動,將生活化作為游戲活動的主題,使幼兒主動參與其中。在每一個主題中,讓幼兒飾演不同的角色,把實際生活表演出來。在整個過程中,幼兒之間會相互交流、互動,深深地體會到不同角色的性格以及所需承擔的責任等。教師在設計生活化主題活動的時候,可以參考以下內(nèi)容:購物、幫媽媽做家務等。這些主題幼兒幾乎天天都會經(jīng)歷,他們身在其中,更容易進行沉浸式學習。其中,購物這一主題,教師可將幼兒劃分成若干個小組,教師扮演售貨員,以此為幼兒創(chuàng)建去商場買東西的場景,并提供相關道具。小組內(nèi)成員可以相互探討角色的分配,有人扮演家長,有人扮演路人等。隨著活動的進行,扮演不同角色的幼兒之間也會進行交流。
(二)促進幼兒間的交往,培養(yǎng)中班幼兒交往能力
為幼兒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交往環(huán)境以及幼兒間的交往機會。在共享角色游戲中,幼兒通過與陌生同伴共同學習做選擇或決定游戲方式和計劃,并能執(zhí)行和表達,有初步的獨立意識和責任感;活動結束后愿意與其他班級同伴共同收拾整理玩具材料,建立規(guī)則意識,在與陌生同伴間的互動中培養(yǎng)幼兒交往能力;教師能提供促進幼兒間交往的游戲材料和玩具,通過學習如何獨立解決問題、如何幫助別人、如何與同伴合作,鼓勵幼兒多與同伴進行交往。
(三)增加幼兒間的互動,提高中班幼兒交往能力
在共享角色游戲中,幼兒與陌生同伴能運用介紹自己、交換玩具等技能加入同伴游戲。在游戲中會使用禮貌用語,學習用輪流、分享、謙讓、互助與合作等多種方式解決問題,與同伴和成人建立良好的關系,提高社會交往能力。除了以上提到以生活為主題的游戲內(nèi)容,教師還可以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開展帶有競技性的游戲。因為此類游戲能充分代表一個團隊,此類游戲常常需要多人合作,其中一定會有團隊合作、競爭等,能最大限度地增強幼兒的交往能力。此外,教師在對此類游戲進行篩選的過程中,需考慮幼兒的年齡特征。這樣就能有效培養(yǎng)每一個幼兒的交流能力以及合作精神。在開展幼兒教學活動時,針對三歲幼兒,教師可以進行控球游戲:主要是把球交給幼兒,讓兩名以上的幼兒玩同一個球,教師自由放球,就會有多名幼兒自行組合,分享同一個球,這其中就充分體現(xiàn)了自主組合以及集體競技,對幼兒的交往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在六歲左右的幼兒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二人競技性游戲,如棋類。教師可讓幼兒自行組合獲得伙伴,緊接著圍繞游戲進行合作。在整個過程中,不管是哪個年齡段的幼兒,都能參與游戲。此外,教師還要注意,在這期間一定會出現(xiàn)矛盾,這就對教師提出了更多要求,教師應努力做好協(xié)調(diào)工作,及時解決幼兒交往之間的問題,從而使其可以重新回到快樂的合作游戲中。
(四)完善教師在共享角色游戲中的指導策略,促進教師專業(yè)成長
教師要正確引導幼兒進行交往,在游戲中,嘗試運用有效的指導策略和方法,逐漸引導幼兒走進交往世界,使幼兒成為一名小小的“社會人”。教師在參與共享角色游戲活動時,不僅是幼兒與同伴間交往的觀察者和引導者,也可以促進教師之間的互相學習。所以不管是對幼兒的發(fā)展還是對本園教師的發(fā)展來說,都是很有意義與價值的。
三、共享角色游戲?qū)嵤┻^程中教師的指導策略
在共享角色游戲中,教師應運用有效的指導策略,比如,做一個幕后的觀察者。教師適時介入,鼓勵幼兒在遇到?jīng)_突后嘗試解決問題等,在發(fā)展幼兒社會性交往的同時,促使師幼間相互學習,共同發(fā)展。
(一)實施前的游戲情境創(chuàng)設
1.物質(zhì)環(huán)境
根據(jù)每個班級的特色活動制定課題,實施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年級組整合資源,創(chuàng)設適合中班幼兒角色游戲場景。本園中班有五個班級,每個班級又會有自己的特色,比如,中一班幼兒探討到周邊的小吃街,所以想要開設小吃街,如CoCo奶茶店、滬溪河、串串香等幼兒所熟知的店鋪;中二班門口的大走廊擺放了娃娃家的場所,而從娃娃家到達小吃店有一段距離,幼兒又想到了家門口的有軌電車,在走廊盡頭創(chuàng)設了可以帶著乘客到每個游戲場所的電車;中三班幼兒探討出購買物品需要錢,而錢又要從銀行取,還需要存折和銀行卡,那就需要有掙錢的行業(yè)支撐著,要不然沒有辦法取到錢;中四班幼兒討論出娃娃家寶寶會生病,需要醫(yī)院;中五班的幼兒則想要小舞臺展示表演,而表演者需要裝扮,就需要服裝店跟首飾店。每個班的幼兒需求不一樣,想法也不一樣,將幼兒想法綜合整理,創(chuàng)設不同的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連的游戲場景。根據(jù)場地大小將創(chuàng)設的場景設計出示意圖,幼兒從家里帶來游戲場景中需要的材料,或在百寶箱尋找自己所需要的物品制作而成。讓同年級組幼兒進行共享角色游戲,幼兒可以自主走進共享區(qū)域,選擇感興趣的內(nèi)容、玩伴和游戲方式進行活動。在共享角色游戲中,幼兒能接觸更多的玩伴,這時個體在群體中的角色便有了奇妙的變化,情感體驗也變得豐富多樣,從而獲得更寬廣的空間。通過共享角色游戲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為幼兒提供適宜的物質(zhì)環(huán)境與心理環(huán)境,幼兒主動并喜歡參與游戲。
2.交往環(huán)境
為幼兒創(chuàng)設幼兒自由交往和游戲的機會,讓幼兒能喜歡和其他小朋友一起游戲。幼兒根據(jù)自己意愿選擇喜歡的場所進行游戲,在熟悉的場所可以主動大膽地向同伴介紹這個游戲場景創(chuàng)設的由來或材料制作的過程;對不熟悉游戲場所的幼兒,可以通過自己探索或與同伴交流的方式進行了解。循序漸進增加幼兒自主提出的游戲項目或材料,幼兒在面對陌生的游戲場景和同伴時,愿意相互了解和交往,積極主動、自主選擇、自由結伴游戲,并形成常態(tài)。
(二)實施過程中的策略
游戲前的調(diào)查。利用線上調(diào)查表的方式了解家長對中班幼兒交往能力的了解;通過談話法了解中班幼兒社會交往的現(xiàn)狀以及在共享角色游戲中與同伴交往時遇到的困難、矛盾、如何解決等情況,進行現(xiàn)狀調(diào)查,作出比較客觀和科學的分析。
游戲中。A.循序漸進:首先每個班開放2~3個有班級特色的角色游戲,待幼兒充分釋放對游戲的好奇心后,再半班交互,讓不同班級幼兒有相互了解和交往的機會,最后全面開放。
B.根據(jù)幼兒的需求,增加幼兒自主提出的游戲項目或材料,進行場地、場景的更改,與幼兒共同制訂游戲計劃與規(guī)則,并鼓勵幼兒設計表揚墻,表揚遵守規(guī)則、自主收拾玩具材料的幼兒等。
C.對幼兒共享角色游戲進行觀察,并有針對性地實施有效指導。
游戲準備。關鍵經(jīng)驗的準備,利用參觀、教學等方式針對游戲主題豐富幼兒的相關經(jīng)驗。材料的準備:場地、預約牌及掛牌、百寶箱和多樣的低結構的游戲材料。游戲前的談話內(nèi)容:游戲問題的討論、游戲角色的分配、游戲場地的擺放、游戲情節(jié)的開展。教師要注意談話的時間不要過長,要提供充足的游戲時間,保障游戲順利、深入、自主開展。
游戲中通過觀察法,有目的、有計劃地觀察在共享角色游戲中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情況,并進行記錄、跟蹤、分析,并指導幼兒解決游戲沖突,觀察幼兒發(fā)生糾紛的起因,以游戲者身份平行介入或交叉介入游戲;指導幼兒掌握規(guī)則和交往技能,利用禮貌交談、協(xié)商、合作等方式,逐漸學會獨立解決問題。
游戲后評價:通過討論、分享、觀看視頻或圖片等形式開展游戲分享,增加游戲經(jīng)驗,更好地幫助幼兒總結交往的方法和策略,促進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實施后的反思
每個月同年級組在規(guī)定時間集中討論:梳理幼兒游戲中出現(xiàn)的交往問題以及教師指導策略;定期撰寫觀察記錄,記錄幼兒社會交往中的表現(xiàn)以及教師的指導策略;定期整理幼兒游戲中的照片和視頻。通過對個別幼兒進行跟蹤培養(yǎng)觀察,了解記錄其能力形成的過程與方法。全年級組教師進行商討:查閱理論知識,針對實際中遇到的問題,總結經(jīng)驗,并定期對觀察學習到的經(jīng)驗進行記錄,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
(四)家長資源
年級組教師會根據(jù)自己所在區(qū)域,每次游戲時都會抓拍幼兒游戲的照片,為了能保證讓全年級組幼兒的家長都能看到自己孩子在共享游戲中的照片和視頻,教師建立了共享相冊,教師會定期上傳共享游戲的照片,年級組的每一位家長都可以看得到幼兒在園的游戲情況。在教師的熏陶下,家長也慢慢開始熟悉共享的模式,他們看到了幼兒的變化,所以平時所需的游戲材料、幼兒需要掌握的生活經(jīng)驗,家長都會給予最大的支持。在家園共同合作中,年級組教師平時會請家長多鼓勵與住得近的同年級組小朋友一起玩耍,并根據(jù)角色需求,適當體驗社會性角色,比如,體驗超市收銀員、簡單了解醫(yī)院看病的流程、與父母共同體驗取寄快遞等,增加社會經(jīng)驗,為共享角色游戲打下良好的基礎。
綜上所述,游戲過程中,幼兒并不對別班同伴有很強的陌生感,只要在一起游戲,他們就會很快融入角色。在共享角色游戲這樣開放性的環(huán)境里,幼兒每一次游戲都會結交到共同游戲里新的伙伴,在與陌生同伴游戲過程中,懂得了輪流、謙讓有序地進行游戲。幼兒運用溝通、交換、協(xié)商、合作等方式解決沖突和問題。通過共享角色游戲,幼兒親身體驗在不同場所與不同同伴交往的樂趣,在游戲中更快、更好地找到良好交往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幼兒獲得初步的社會認知、交往技能,為提高幼兒交往能力起到了有效作用。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