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囡 孔祥照 古同男 駱雨辰 鄢雯
(首都醫(yī)科大學燕京醫(yī)學院臨床醫(yī)學學系,北京 101300)
近年來,缺血性心臟病患病率及死亡率持續(xù)上升,嚴重危害人類健康[1]。溶栓療法、介入療法和動脈搭橋術等能及時恢復缺血心肌的血液灌流,是防治心臟缺血損傷的最有效的措施。然而,缺血心肌在恢復血液灌流后,可引起超微結(jié)構(gòu)、功能及電生理方面發(fā)生進一步的損傷,即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損傷[2]。核轉(zhuǎn)錄因子-κB(NF-κB)誘導活化后啟動細胞因子、趨化因子、細胞粘附分子等炎癥介質(zhì)基因的轉(zhuǎn)錄,引起缺血再灌注組織的炎癥反應[3]。蛋白酶體抑制劑可通過抑制泛素-蛋白酶體途徑,抑制NF-κB抑制蛋白(IκB)的降解,從而抑制NF-κB的激活[4-5]。MG132是一種常用的蛋白酶體抑制劑,可誘導凋亡蛋白表達、抗腫瘤增殖、抗炎癥、促進熱休克蛋白表達。MG132能否通過抑制 NF-κB的激活,降低炎癥介質(zhì)的表達改善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目前報道尚少。本研究以分離培養(yǎng)的新生大鼠心肌細胞為研究對象,建立心肌細胞缺氧/復氧(hypoxia/reoxygenation,H/R)模型,在細胞水平探討MG132對抗H/R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報告如下。
1.1細胞和試劑 新生1 d的SD大鼠,雌雄不限(購自北京維通利華實驗動物技術有限公司);MG132購自美國Selleck公司;DMEM培養(yǎng)基以及胎牛血清購自Hyclone公司;LDH乳酸脫氫酶檢測試劑盒和一步法TUNEL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購自碧云天公司;CCK-8試劑盒購自日本dojindo公司;p-IκB、IκB、p-P65、P65、GAPDH抗體購自美國cell signaling technology公司;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山羊抗鼠/兔IgG購自北京中杉金橋生物公司;層粘連蛋白(Lamnin)購自BD公司;Sigma膠原酶II、胰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檢測試劑盒購自美國Sigma公司;RIPA 裂解液和苯甲基磺酰氟(PMSF)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蛋白標記物、BCA 蛋白分析試劑盒購自美國Thermo Fisher公司;PVDF 膜和ECL 試劑盒購自美國Millipore公司。
1.2實驗方法
1.2.1原代心肌細胞培養(yǎng) 取24 h內(nèi)出生的SD大鼠乳鼠的心臟,將心臟剪成約1 mm3的組織小塊,加入混合消化酶,5 mL/次,37 ℃水浴鍋中緩慢搖動消化,2 min/次。用移液管將單細胞懸液移至含有15 %胎牛血清的DMEM完全培養(yǎng)基中,以終止消化。上述過程重復直至組織塊消化完全。收集所有消化所得的細胞,用200目細胞篩網(wǎng)過濾,1000 rpm/min,離心10 min,棄上清,用15 %胎牛血清的DMEM完全培養(yǎng)基重懸沉淀,反復輕柔吹打成單細胞懸液。將細胞懸液轉(zhuǎn)移至培養(yǎng)皿中,差速貼壁60 min。收集上清中的心肌細胞,按照每孔5×104個細胞接種于Laminin預包被的無菌6孔板中培養(yǎng)。培養(yǎng)24 h后換液,48 h后,心肌細胞平鋪成單層并同步化跳動,可用來后續(xù)實驗。
1.2.2建立大鼠心肌細胞H/R損傷模型 待提取的SD大鼠原代心肌細胞培養(yǎng)48 h后,棄去原完全培養(yǎng)基,置換為無血清無糖的缺氧液(139 mmol·L-1NaCl、4.7mmol·L-1KCl、0.5 mmol·L-1MgCl2、1.0 mmol·L-1CaCl2、5 mmol·L-1HEPES,pH 7.4),將細胞置于缺氧小室中,放入37 ℃ 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4 h,即為缺氧。然后把原培養(yǎng)液吸除后,加入10 % FBS的DMEM培養(yǎng)基,放在37 ℃、5 % CO2的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即為復氧[6]。
1.2.3細胞實驗及分組 將SD大鼠心肌細胞隨機分為4組: 正常對照組、H/R組、MG132組、MG132+ H/R組。對照組細胞不經(jīng)缺氧復氧處理;MG132組加入MG132,不經(jīng)缺氧復氧處理;H/R組經(jīng)缺氧復氧處理;MG132+ H/R組加入MG132后培養(yǎng)24 h,進行缺氧復氧處理。各組結(jié)束以后檢測以下指標。
1.2.4心肌細胞活性的檢測 將SD大鼠心肌細胞培養(yǎng)于96孔培養(yǎng)板,每孔細胞數(shù)量為104個,加入培養(yǎng)基100 μL,按上述方法進行分組及處理后,每孔加入10 μL CCK-8溶液,在細胞培養(yǎng)箱內(nèi)孵育3 h 后,酶標儀測定A450,空白對照孔為不含細胞的培養(yǎng)液。實驗測定孔吸光度減去空白對照孔吸光度為心肌細胞活力,計算各組平均值。
1.2.5LDH水平的檢測 用二硝基苯肼法測定培養(yǎng)液上清中LDH活性。將大鼠心肌細胞按上述方法進行分組及處理后,收集細胞和培養(yǎng)液上清,用試劑盒進行檢測。
1.2.6TUNEL染色 將大鼠心肌細胞按上述方法進行分組及處理后,細胞以4 %多聚甲醛-PBS液室溫下固定30 min,TBS洗滌;2 % H2O2-甲醇液室溫30 min,TBS洗滌;通透液冰浴2 min,TBS洗滌;按TUNEL試劑盒說明操作染色。
1.2.7RT-PCR法檢測IL-1β、IL-6和TNF-α mRNA表達水平 取各組心肌細胞,按照TRIzol 法提取細胞中的RNA,紫外分光光度計測定A260和A280值,測定RNA質(zhì)量。反轉(zhuǎn)錄合成cDNA,用RT- PCR法檢測IL-1β、IL-6和TNF-α mRNA水平。內(nèi)參GAPDH的上游引物為5’-GGTTGTCTCCTGCGACTTCA-3’,下游引物為5’- GGTGGTCCAGGGTTTCTTACTC-3’;IL-1β上游引物為5’-CTTCCCCAGGGCATGTTAAG -3’,下游引物為5’-ACCCTGAGCGACCTGTCTTG-3’;IL-6上游引物為5’-TTCCATCCAGTTGCCTTCTTG-3’,下游引物為 5’-TTGGGAGTGGTATCCTCTGTGA-3’;TNF-α上游引物為5’-GGCAGGTCTACTTTGGAGTCATTG-3’,下游引物為5’- GTTAGAAGGACACAGACTGG-3’。反應程序為:94 ℃,預變性3 min;94 ℃變性30 s,58 ℃退火30 s,72 ℃延伸 45 s,40個循環(huán)。
1.2.8Western blotting檢測蛋白表達水平 心肌細胞接種于6孔板中,分組處理細胞。棄去細胞培養(yǎng)基,用PBS清洗3遍。然后加150 μl裂解液,用細胞刮刮下細胞至1.5 mL EP管中,用超聲波細胞破碎儀超聲1遍,放于冰上孵育30 min,12 000 rpm,4 ℃,離心15 min。取上清,采用BCA 法進行蛋白定量。每組取30μg 蛋白進行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分離后的蛋白轉(zhuǎn)至PVDF 膜上,5 % BSA 室溫封閉1 h 后以1:1 000分別加入一抗,4 ℃過夜,TBST 沖洗后以1:5 000加入二抗室溫孵育120 min,ECL增強化學發(fā)光法顯色。采用Image J 圖像分析軟件測定目的蛋白條帶的灰度值,并與內(nèi)參照進行半定量分析。
2.1MG132對缺氧/復氧誘導的乳鼠心肌細胞凋亡的影響 TUNEL檢測結(jié)果顯示,對照組幾乎無凋亡陽性細胞核,H/R組凋亡陽性細胞核數(shù)量明顯增加,H/R+MG132組凋亡陽性細胞核數(shù)量明顯減少(Fig.1A)。定量分析結(jié)果表明(Fig.1B),與對照組比較,H/R 組心肌細胞凋亡率均明顯增加,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與 H/R 組比較,H/R+MG132組心肌細胞凋亡率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MG132缺氧/復氧誘導的乳鼠心肌細胞凋亡有保護作用。
圖1 MG132減少缺氧/復氧誘導的乳鼠心肌細胞凋亡(TUNEL,200×)
2.2MG132對缺氧/復氧誘導的乳鼠心肌細胞存活率的影響 我們采用CCK-8法測定了大鼠心肌細胞生存率。與對照組相比,H/R組導致心肌細胞活力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給予MG132處理能提高乳鼠心肌細胞存活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果見Fig 2)。以上結(jié)果表明,MG132對缺氧/復氧誘導的乳鼠心肌細胞具有直接保護作用。
圖2 各組乳鼠心肌細胞凋亡和存活率的變化
2.3MG132對缺氧復氧處理后心肌細胞培養(yǎng)液中LDH活性的影響 乳酸脫氫酶是代表組織或細胞受到損傷的一個指標,在實驗中給予不同濃度的H2O2后,測定細胞培養(yǎng)液中H2O2的含量,以評價H2O2刺激對細胞損傷的影響[7]。結(jié)果如Fig 3 所示。與Control 組相比,H/R組LDH值升高,表明缺氧/復氧對心肌細胞造成損傷,H/R+MG132組與H/R組相比,LDH值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明MG132對缺氧/復氧造成的心肌細胞損傷均具有較好的保護作用。
圖3 LDH活性檢測分析結(jié)果
2.4MG132對缺氧/復氧后IL-1β、IL-6和TNF-α表達水平的影響 炎癥與心肌細胞功能失調(diào)的發(fā)生密切相關。因此我們研究了MG132在心肌細胞H/R損傷后炎癥反應中的作用。Real-time PCR 結(jié)果顯示H/R組IL-1β、IL-6和TNF-α mRNA表達水平明顯高于Control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R+MG132組炎癥因子 IL-1β、IL-6 和TNF-α的mRNA水平明顯低于H/R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缺氧/復氧能誘導心肌細胞中炎癥因子的表達,而MG132能夠抑制缺氧/復氧誘導的心肌細胞中促炎因子的表達。
圖4 MG132對缺氧/復氧處理后心肌細胞中IL-1β,IL-6 和 TNF-α mRNA表達的影響
2.5MG132對缺氧復氧處理后心肌細胞中NF-κB信號通路表達的影響 用MG132作用大鼠心肌細胞24 h后,進行缺氧/復氧處理,檢測MG132對心肌細胞缺氧/復氧模型中NF-κB信號通路表達的影響,結(jié)果如Fig 5所示。與對照組相比,H/R組p-IκB和p-P65表達顯著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P<0.05)。MG132作用后p-IκB和p-P65表達水平顯著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圖5 MG132對缺氧/復氧處理后心肌細胞中IκB和NF-κB蛋白表達的影響
缺血再灌注損傷是由多種因素互相影響、互相促進而形成的病理生理過程,目前認為主要與下列因素相關:氧自由基生成增多引起氧化應激;細胞因子、黏附分子等炎癥介質(zhì)的合成與釋放;炎性細胞的浸潤與激活。上述因素共同引起組織及細胞能量代謝及細胞膜功能的紊亂,并最終引起組織損傷和細胞凋亡。大量的證據(jù)顯示急性炎癥反應是I/R損傷的中心環(huán)節(jié),缺血/再灌注誘導的炎癥反應包括黏附分子的誘導表達,炎性細胞的浸潤,以及細胞因子的釋放等,而核因子-κB(NF-κB)是調(diào)節(jié)諸多炎癥介質(zhì)表達的主要轉(zhuǎn)錄因子[8]。
NF-κB是真核細胞中重要的核轉(zhuǎn)錄因子,參與免疫調(diào)節(jié)、炎癥反應、氧化應激和細胞增殖與凋亡等多種生理、病理過程的基因調(diào)控[8-9]。在正常情況下,NF-κB通常以異源二聚體NF-κB1/RelA(P50-P65)的形式與抑制性因子IκB(inhibitor of κB,IκB)結(jié)合形成三聚體(P65-P50-IκB),以無活性狀態(tài)存在于胞質(zhì)中[9]。當細胞受到缺血再灌注、細胞因子、應激反應、細菌、病毒等刺激時,IκB蛋白被IκB激酶(IκB kinase,IKK)磷酸化并由多聚泛素鏈標記,從而被26S蛋白酶體識別并降解,致NF-κB轉(zhuǎn)移到細胞核內(nèi)發(fā)揮其轉(zhuǎn)錄效應,這一過程可被蛋白酶體抑制劑所阻斷[5,9,10]。研究表明,炎癥反應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發(fā)揮重要的作用,而NF-κB的誘導活化,從而促進一系列基因的轉(zhuǎn)錄與表達,是缺血再灌注損傷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缺血再灌注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細胞因子(如TNF-α、IL-6)的基因調(diào)控序列中均含有κB 位點,受NF-κB調(diào)控[11-12]。
泛素一蛋白酶體系統(tǒng)(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是細胞內(nèi)蛋白質(zhì)降解的主要途徑,參與細胞內(nèi)80 %以上蛋白質(zhì)的降解?,F(xiàn)有研究表明抑制蛋白酶體活性能夠通過抑制 NF-κB 的激活,減少“下游”炎癥介質(zhì)的表達,從而改善肝、腎等器官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組織損傷[13-14]。MG132是一種醛基肽類蛋白酶體抑制劑,能夠抑制26S蛋白酶體的活性。研究表明,MG132通過減輕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改善腦、腎、肝等組織缺血再灌注損傷[15-16]。在高血糖缺血再灌注模型中,MG132通過減輕炎癥反應和氧化應激,減輕心肌細胞損傷[17]。
我們的實驗結(jié)果表明:H/R組與對照組相比,心肌細胞凋亡率明顯升高,細胞存活率明顯降低,LDH活性明顯升高,提示缺氧/復氧確實引起了心肌細胞的損害。H/R+MG132組與H/R組相比,細胞凋亡率和LDH活性明顯降低,細胞存活率明顯升高,說明缺氧前預防性使用MG132可以改善心肌細胞的H/R損傷。Western blot方法檢測心肌細胞中活性NF-κB的表達情況:結(jié)果顯示H/R組較對照組
表達明顯升高,而H/R+MG132組表達較H/R組明顯降低。采用RT-PCR法檢測心肌細胞中IL-1β、IL-6及TNF-α的表達情況也得到類似結(jié)果。實驗結(jié)果提示心肌細胞的H/R過程確實能激活NF-κB,IL-1β、IL-6及TNF-α的表達也相應增加,導致細胞損傷;而MG132能抑制對磷酸化、泛素化的IκB的降解作用,從而抑制NF-κB的活化,繼而降低NF-κB 調(diào)控的IL-1β、IL-6及TNF-α的表達,減輕炎癥反應,改善H/R。
綜上所述,蛋白酶體抑制劑MG132在心肌細胞缺氧復氧過程中有重要的保護作用。其機制為:MG132通過抑制蛋白酶體活性,抑制了IκB在泛素-蛋白酶體途徑中的降解,減少了活性NF-κB的生成,降低多種炎癥介質(zhì)的表達,減輕炎癥反應,減輕H/R對心肌細胞的損傷,為臨床防治缺血/缺氧性心肌損害提供了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