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龍
在班級管理中,我發(fā)現(xiàn),在經(jīng)歷一場運動會之后,班級的凝聚力常常會空前高漲,之前同學間的一些小矛盾也會隨之消解。運動會之后的一段時間,學生普遍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班里的“刺頭”也會消停一段時間。其實,這就是群體游戲的魅力。大家有共同的目標時,就會在無形中形成一股強大的團隊凝聚力。
群體游戲需要全體成員通力合作,共同實現(xiàn)目標。筆者經(jīng)實踐后發(fā)現(xiàn),能夠發(fā)揮班級小組管理效能,又能增強班級凝聚力的群體游戲,大致可分為以下兩類。
各自負責,分工式群體游戲
這類群體游戲以團體比賽為主,如學校運動會中,學生既要做到明確分工,又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勝利。
班主任可以將運動會的籌備工作交給學生,充分鍛煉班委會和班級小組成員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首先,班主任一定要讓學生有集體意識,絕不能讓個人、小組的行動與班級目標不一致。其次,班委會、各小組要根據(jù)運動會的目標任務進行分工,進行前期的動員和準備工作。最后,班委會協(xié)調安排參賽運動員的訓練時間,由各小組分工協(xié)作開展訓練。
學校運動會開始后,各小組根據(jù)分工,分別負責布置場地、送飲用水、看護物品等工作。比賽中,有專門為運動員加油助威的小組,有為運動員提供后勤保障、按摩放松的小組,有負責拍照宣傳的小組。體育比賽的巨大吸引力,使得同學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合力。當取得集體榮譽時,班級里的每名學生必然會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全班學生的集體意識和集體榮譽感便會得到升華。
這樣的群體游戲,可以讓班級小組發(fā)揮各自的優(yōu)勢,找準自身定位,增進小組間的了解,使新組建的班級更快度過磨合期,從而增強班級凝聚力。
群體參與,無分工群體游戲
這類群體游戲沒有特別明確的分工,特點是技術難度小、門檻低,經(jīng)過簡單訓練,人人都能掌握相關技能,但講究的是成員間的配合,全員都可參與。
以“八字跳長繩”班級比賽為例。首先,班主任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進行分組。每個小組的人數(shù)不能太少,分組時可以有意地打亂原有的班級小團體,提高小組間的合作意識。其次,由班級比賽的活動負責人組織訓練,小組成員要合理協(xié)調時間,集中訓練,不可“各自為政”。最后,班主任和班委會成員負責布置場地,做好安全工作。比賽過程中,班主任作為裁判員,要做到公平、公正,營造良好的游戲氛圍。
這樣的群體游戲,有助于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化解班級小團體,鍛煉學生的組織能力,一舉多得。
在青少年成長階段,群體游戲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學生在與同伴的交流、打鬧中提高了抗壓能力和應對挫折的能力,在游戲中學會了分工合作,掌握了溝通技能,好處多多。
(作者單位: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五中學)
責任編輯? 陳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