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雙 王樂
[摘 要]刑事科學技術是公安院校的特色課程,課程內容豐富。課程的授課對象涉及多個專業(yè),學生的知識背景不同,因此學習方式具有多樣性,學習環(huán)境具有開放性,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高。文章指出:應深挖課程中的育人元素,將“德育”融入課程教學目標;推動課程思政教學方法改革;將思政元素與專業(yè)知識有機融合,以豐富課程教學內容;探索合理的課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
[關鍵詞]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 G6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22)02-0066-04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全面加強高校黨的領導和思想政治工作,是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高等教育強國的政治前提和核心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高度重視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一系列的新戰(zhàn)略、新部署、新措施。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1]中強調,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并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論課要堅持在改進中加強,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xié)同效應。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2]上強調,要把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huán)節(jié),貫穿基礎教育、職業(yè)教育、高等教育各領域,學科體系、教學體系、教材體系、管理體系要圍繞這個目標來設計,教師要圍繞這個目標來教,學生要圍繞這個目標來學。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3]上強調,要不斷增強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要挖掘其他課程和教學方式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實現(xiàn)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
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精神為高校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公安院校是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肩負著培養(yǎng)黨和人民忠誠衛(wèi)士的重要使命,因此全面加強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個人品質以及科學觀,提高其綜合素質和警察職業(yè)意識,對為基層公安培養(yǎng)輸送更多高素質的應用性、復合型專門人才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诖?,本文對公安教育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教育進行了實踐探索和梳理。
一、刑事科學技術課程介紹
(一)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性質
刑事科學技術是公安院校的特色課程,是從事公安工作的人員必須學習的專業(yè)課程,在專業(yè)課體系中具有重要地位。該課程要求學生掌握刑事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內容和基本方法,重視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分析問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其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在公安一線工作中具有極為廣泛的應用。
(二)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現(xiàn)狀
首先,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授課對象涉及多個專業(yè),學生的知識背景不同,且學生多為“00后”。學生具有廣闊的視野和活躍的思維,他們的學習方式具有多樣性,他們的學習環(huán)境具有開放性,因此很容易受到各因素的影響。
其次,警務化管理方式使學生具有較強的自律性,但一旦脫離管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會降低,對自己要求不高,不能完全認識到刑事科學技術的重要性。
最后,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涵蓋了痕跡檢驗、文件檢驗、理化檢驗、法醫(yī)檢驗、刑事圖像檢驗等內容,知識體系龐大,但課時有限,一般為每周3個學時。在課時有限的情況下,一些教師更多地關注課堂教學的“硬”任務,而忽視了德育這一“軟”任務,而有的教師雖然將思政教育寫入教案,但是更多的是以教材基礎內容為準,缺乏格局觀,與專業(yè)結合不緊密。此外,一些學生以拿學分為目的,并非真正想提高思想政治水平。
因此,應對刑事科學技術課程進行改革,深挖該課程的思想政治資源,將正確的價值和理想信念呈現(xiàn)在課堂上,在“潤物細無聲”的知識學習中引領學生前行,給學生以人生啟迪、智慧光芒、精神力量。
二、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的必要性
(一)推動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改革是貫徹落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
黨的十八大以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上發(fā)表重要講話,對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論述,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科學化指明了方向。
大學所有課程都具有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公安院校承擔著服務人民、服務社會的使命,而刑事科學技術是公安院校學生的主課程,教師更應利用好課堂教學這一環(huán)節(jié),深度挖掘提煉課程中蘊含的思想價值和精神內涵,并將其有機融入課程教學中,擔負起課程思政工作的主體責任,提升學生對公安工作的認同感、使命感、自信心。
(二)推動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改革是培育德才兼?zhèn)洹⑷姘l(fā)展的公安學警的需要
公安院校是公安機關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院校的學生是公安隊伍的重要后備軍,學生只有樹立對人民的感情、對社會的責任、對國家的忠誠,才能成為“政治過硬、業(yè)務過硬、責任過硬、紀律過硬、作風過硬”的公安事業(yè)接班人[4]。而課程教學是實現(xiàn)高素質公安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手段,刑事科學技術作為公安院校的專業(yè)必修課,教師在課堂教學時將思政元素貫穿于常用刑事科學技術項目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講解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職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牢固樹立“公安姓黨”這一政治屬性,強化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推動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改革是拓展課堂教學建設的需要
刑事科學技術課程介紹常用刑事科學技術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通過課堂實驗,使學生初步掌握公安工作中常用刑事科學技術項目的操作方法。但該課程內容體系多,學生涉及多個專業(yè),知識背景差異大,因此對該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以拓展課程的廣度、深度和溫度十分有必要。教師在著力傳授刑事科學技術知識和技能的基礎上,充分挖掘思政元素,并將思政元素融入教學目標的設計、教學方法的改革、教學內容的完善、教學效果的評價中,可以增加課程的知識性、人文性。
三、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思政教學改革的具體措施
(一)挖掘課程育人元素,將“德育”融入課程教學目標
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是:通過該課程的知識學習,使學生了解刑事科學技術的基本理論、常用的研究方法,讓學生掌握實際工作中常用刑事科學技術項目的操作方法和基本技能。這些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可以為學生的公安實踐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使學生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盡快順利適應本職工作。
在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基礎上,教師要從理論知識、實驗、技術應用等方面充分挖掘該課程蘊含的思想政治資源,將思政目標融入課堂教學中,如在課堂上引入公安戰(zhàn)線的學者、專家的事跡[5],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家國情懷、個人品格、科學觀,強化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職業(yè)道德等,充分發(fā)揮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專業(yè)育人和德育育人作用。課程教學目標設計如表1所示。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信息技術手段的革新,刑事科學技術課程的教學模式應不斷擴展,通過深入推動課堂教學方法改革,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多角度、多手段地進行該課程的隱性教育。
一方面,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教師要整合并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理解,啟發(fā)并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應以講授法為主,同時采用問題式、訓練與實踐式、歸納式等教學方法,將思政元素融入課程教學中。
講授式教學法以教師講授為主,利用多媒體與傳統(tǒng)板書輔助教學。如在講解工具痕跡的分類時,結合多媒體講解兩大類痕跡,并板書兩大類痕跡的形成、結構、特征的流程圖,在總結知識點的同時,直觀展示教學重點。問題式教學法[6]是在教學過程中,根據(jù)教學內容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提出具體問題,啟發(fā)學生發(fā)現(xiàn)新問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如在講解乳突紋線細節(jié)特征時,引用兩枚同卵雙胞胎右手食指捺印的指印,讓學生判斷兩枚手印是否為同一人所留并指明原因,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獨立思考和研究的能力。訓練與實踐式教學法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深化課堂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該教學方法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創(chuàng)新、自主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7]。刑事科學技術是一門實踐性和應用性很強的學科,該課程包括九個實驗,可通過實驗強化學生的專業(yè)知識,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強化學生對制度的遵守和對科學的敬畏等。如在茚三酮顯現(xiàn)汗?jié)撌钟〉膶嵙曋?,學生發(fā)現(xiàn)一些民警會將待顯客體放在塑料袋里,然后沖其吹氣,學生當時并沒有考慮其用意是什么。通過實驗講解,學生明白了茚三酮顯現(xiàn)汗?jié)撌钟⌒枰訜峒訚?,以加快顯現(xiàn)速度,將待顯客體置于塑料袋內并沖其吹氣,恰好能夠增加溫度和濕度,從而加快顯現(xiàn)速度。這樣的教學,使學生對理論知識、實踐知識理解得更加透徹,強化了學生對科學對專業(yè)知識的敬畏心理。另外,可將歸納式教學法貫穿于課堂全過程,注重對每一節(jié)課、每一章內容、每一個問題中知識點的總結。
另一方面,教師與學生要充分利用網(wǎng)絡進行討論交流。隨著信息化的發(fā)展,校園網(wǎng)絡成為師生重要的學習生活空間,可以通過建立微信群、QQ群,給學生推薦有關公安知識、文學、法學等方面的公眾號,如人民公安報、中國警察網(wǎng)、刑事審判參考等。這些公眾號發(fā)布的有關報道能夠激勵學生形成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yè)認同感,從而提升他們的職業(yè)自信心,促使他們樹立為民服務的意識。也可以利用一些熱點事例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與討論,使學生實時接受最新信息。還可以向學生推薦相關的影視資源,如《無問西東》《和平飯店》《燃燒》等,讓學生在線上線下討論其中蘊含的公安知識以及觀看感想,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考能力,激發(fā)學生對正義的追求,增強為打擊犯罪鍥而不舍的偵破意識等,也能加強學生與教師的溝通和交流。
此外,課前演講是南京森林警察學院一項具有特色的課前活動,設在每日第一節(jié)課之前,學生演講時間為10分鐘。豐富的演講主題可以開拓學生的視野,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個人品格和科學觀,演講過程能夠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教師點評是傳播正能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如對“欣賞自己”主題的演講,教師點評時引導學生樹立自信,合理規(guī)劃個人發(fā)展;對“清與濁”主題的演講,教師點評時結合時事熱點,培養(yǎng)學生清正廉潔、奉公守法、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意識。
(三)將思政元素與專業(yè)知識有機融合,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可根據(jù)刑事科學技術教學大綱和課程教學目標,結合人才培養(yǎng)方案,深入挖掘該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將知識點中蘊含的家國情懷、個人品質和科學觀等思想政治資源擴充到教學內容中,設計課程思政育人結合點,引導學生實現(xiàn)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化以及道德情操的提升[8]。刑事科學技術課程教學中包含的思政元素如表2所示。
(四)探索合理的課程考核評價指標體系,推進課程育人質量的提升
課程考核是檢驗課程育人成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促進教師與學生重視課程育人的重要手段[9]。刑事科學技術課程采用“平時成績+期末成績”的考核方式,其中平時成績占總成績的30%,采用形成性評價,對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筆記、平時作業(yè)以及實驗作業(yè)的方式進行量化考核;期末成績占總成績的70%,采用終結性評價,通過閉卷考試的方式進行量化考核。具體評價內容如下。
形成性評價的要素包括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作業(yè)及測驗,思政內容的過程評價側重于對學生在專業(yè)課程學習中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道德行為,如是否按時上課、課堂紀律如何、獨立思考表現(xiàn)如何以及在掌握專業(yè)技術知識的同時是否樹立了正確的三觀等。此外,該課程的實驗教學占據(jù)較大比例,應對學生掌握實驗原理、實驗目的、實驗流程與操作的情況以及實驗操作過程的規(guī)范性與紀律性等進行評價。
終結性評價是檢測學生學習結果的重要途徑,該課程的終結性評價方式為閉卷的期末考試,考核學生對內容的綜合理解與運用。思政內容的終結性評價側重于圍繞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獨立思考與研究能力”等評價指標進行綜合評定。
四、結語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每一位教師、每一門課程、每一項工作、每一項活動都負有育人職責。刑事科學技術課程作為公安院校的專業(yè)基礎課程,涉及的學生多,將思政內容融入專業(yè)課堂教學中,能夠有效、順利實現(xiàn)育人與育才的統(tǒng)一。教師在傳授專業(yè)知識的基礎上,通過教學方法改革,在課程教學中深挖課程蘊含的思政元素,豐富課程的德育目標和能力目標,并將其作為評價指標,把思想教育與價值引領融入學生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讓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刑事科學技術專業(yè)知識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文化素養(yǎng),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促進學生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精神世界和諧發(fā)展,使學生的獲得感大幅上升。
[ 參 考 文 獻 ]
[1] 習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EB/OL].(2016-12-08)[2020-08-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1208/c1024-28935841.html.
[2] 習近平: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fā)展道路 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EB/OL]. (2018-09-10)[2020-08-03].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910/c1024-30284579.html.
[3] 習近平: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 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EB/OL]. (2019-03-19)[2020-08-25].http://china.cnr.cn/news/20190319/t20190319_524547360.shtml.
[4] 郭聲琨在全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公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努力培養(yǎng)更多高素質的黨和人民忠誠衛(wèi)士[EB/OL]. (2016-12-26)[2020-08-03].https://www.mps.gov.cn/n2254314/n2254315/n2254317/n2254375/n2254379/c5582907/content.html.
[5] 沈鄭燕.公安院校刑事影像技術課程思政的探索與實踐[J].法制與社會,2019(10): 196-197.
[6] 徐平.問題式教學法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的運用研究[D].海口:海南師范大學,2013.
[7] 呂孝敏,闞緒平,朱華炳.“發(fā)現(xiàn)式”實踐教學模式探究[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1): 41-44.
[8] 田應輝,徐森.高職院校課程思政理念融入專業(yè)課教學探究[J].遼寧高職學報,2020(4): 48-51,88.
[9] 劉宏達,萬美容,等.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前沿問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收稿時間]2020-07-28
[基金項目]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YB20009);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教學改革研究項目(YB19029)。
[作者簡介]李雙雙(1991—),女,山東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刑事科學技術。王樂(1989—),女,甘肅人,碩士,講師,研究方向:刑事科學技術。
sdjzdx202203231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