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先慶
摘要: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是小學培養(yǎng)的核心能力之一,心理學上認為思維是人對客觀事物本質特征和規(guī)律性聯(lián)系在一起所做出的反映。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繪本教學模塊,教師要根據繪本的基本特征,聚焦繪本的深層含義與隱喻,借助繪本幫助學生發(fā)展思維能力,對學生的思維品質進行培養(yǎng)。文本解讀從教學目標的制定、教學策略的選擇以及具體教學過程的實施,本文以繪本Click Clack Moo為例進行了深入研究活動,重點闡述了通過繪本課堂教學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方法,以期對通過繪本實現(xiàn)學生核心思維能力提升的培養(yǎng)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英語;思維品質培養(yǎng);英文繪本;案例分析
前言
近幾年來,“核心素養(yǎng)”概念的提出使得英語從知識技能型教學模式逐漸向對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模式轉變。不僅僅考察學生的詞匯量、語法掌握程度,同時關注學生的英語語感、語言能力、學習能力以及學科思維、文化品格的培養(yǎng)。小學英語繪本讀物有著集語言知識、圖畫知識、文化知識、生活情感知識于一體的特點,其鮮明主題、生動的人物形象以及故事情節(jié)的演變發(fā)展是培養(yǎng)英語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也是提升學生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筆者結合本繪本的案例,著重探討繪本在促進學生思維發(fā)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閱讀前充分了解相關背景知識,打開思維大門
(一)激活背景知識
通過繪本閱讀來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需要從淺至深、由圖到文,按部就班的進行教學,在正式閱讀開始前,需要先激活繪本的背景知識。小學生的英文基礎薄弱,要激活背景知識,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復習一下學過的單詞、詞組或重要的句型,幫助學生先克服部分語言識別難關。例如繪本的第一句話“Farmer Brown has a problem.”中have用了第三人稱單數(shù)形式,老師也可以用這個例句分析句子的主謂賓結構等等。
(二)基于封面導讀
單靠學生自己對繪本的背景進行解讀可能會存在一些理解上的偏差,需要教師基于封面的主要信息給學生補充相關背景內容,對學生進行適當引導,以便降低繪本閱讀難度。通過老師對美國的畜牧業(yè)文化進行簡單的介紹,學生們的閱讀欲和好奇心被點燃,開始根據教師的設問展開想象,也達到了發(fā)散思維的目的。
二、通過深入閱讀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深度
(一)整體閱讀,獲取繪本主旨
在進行繪本的全面閱讀時不能只注重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要帶著任務去閱讀。閱讀時思考以下問題:“繪本的學習主題是什么?故事情節(jié)的主線是什么,是否含有其他故事線?故事是按照什么順序發(fā)展的?”。例如,在教學Click Clack Moo,Cows that Type一課時,筆者提出啟發(fā)性的問題:“Just now, we talked about cows. Today we will learn an interesting story about cows, too. (Show Ss part of the title 'cows that') But the title is not completed. Would you please find out the key word after 'cows that’? ”在此繪本故事中,“type”是繪本的關鍵詞,筆者將關鍵詞故意略去,讓學生通讀繪本后進行補充。這種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尋求答案的做法,既有明確目的,又可以讓學生全面感知此繪本故事的主要內容是圍繞著“type”展開的。因為此繪本故事的主要故事情節(jié)就是“奶牛打字”,抓住了這個“題眼”,其他問題也就迎刃而解。
(二)對細節(jié)進行深度研讀,全面理解繪本
在圖畫閱讀中應該做到掌握作者隱藏在畫中的細節(jié),在文本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從多個角度解讀文本,深挖文本中所隱藏的線索,解讀角色之間的邏輯關系以及內在思想。圖文相輔相成,交互印證,發(fā)揮促進學生思維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賦予課堂生命力。同時,教師要設計主干問題,引領學生通過主干問題勾勒繪本的主要內容,將零碎的知識串聯(lián)成結構化的知識。以教學Click Clack Moo為例,筆者提出了一個主問題“What are their problems ? ”從而結構化了繪本的內容,使繪本故事有了邏輯框架可以攀爬。學生在問題的一次次引導下不斷進行思考,通過不斷思考逐漸形成一種有別于傳統(tǒng)課堂上向接受的思維模式,在日后的學習生活中這種思考問題的模式也能夠起到幫助作用。
三、重新構建繪本故事,進一步鍛煉學生思維能力
例如,在學完Click Clack Moo 后,教師可以繼續(xù)提問發(fā)散學生的思維,設計以下問題:“你認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農場主和他的動物們的真實寫照?”這時鼓勵學生們起來回答問題,教師可以借此機會樹立學生們的價值觀,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去看世界,而這也正是繪本閱讀的價值——它既能讓學生學到英語知識,又可以讓學生融入到故事情節(jié)中,從對故事情節(jié)的探討研究中鍛煉了思考能力,進而在交流和互動中促進了高階思維的發(fā)展。
結束語
英文繪本閱讀教學最終的目的,不是學習故事文本中的單詞、知識點,而是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引導學生學會提取關鍵信息、推測預測、進行知識的遷移,最終學會自己獨立閱讀文本。因此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不應就內容教內容,而要設計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發(fā)展和知識遷移的活動,幫助學生總結方法和經驗,適時地將理解文本的活動拓展為結合學生自身經驗的思考和表達活動,使學生學習繪本故事的過程成為學生學會學習的過程。
參考文獻
[1]閆萍.基于多維文本解讀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課例研究——以《大貓英語分級閱讀》“Tec and the Hole”一課為例[J].英語學習,2018,(01):54-57.
[2]沈春亞.核心素養(yǎng)下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分析[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20):42-43
[3]李巧玲.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J].小學教學研究,2018(13):82-84.
266750051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