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艷
【摘要】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是培養(yǎng)學生思想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識的重要途徑。但是由于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一些教學內容比較抽象枯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是很高,所以雙減背景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必須提質增效;需要積極采取多元化的課堂教學激活策略,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學習興趣;教學效果
“雙減”工作是國家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作為進行德育教育的主陣地——道德與法治課堂凸現其舉足輕重的作用,“雙減”背景下的新課程理念要求道法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水平出發(f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學習空間,讓他們在主動參與中生動活潑的發(fā)展。為此,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應想法設法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下面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體會。
一、激發(fā)興趣,讓課堂“鬧”起來
道德與法治學科內容嚴謹,知識概念抽象枯燥,導致課堂教學效果差,效率低,學生在課堂上也比較拘謹;又因為教師的講的太多太細,學生完全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根本沒有主動學習的機會。而雙減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必須提質增效,這就要求要教師應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激活其內在的動力,讓課堂“鬧”起來。
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教學中,充滿激情和快樂的導入會產生強烈的吸引力,促使學生立刻進入學習狀態(tài),激發(fā)學習熱情。如: 在學習九年級上冊《促進民族團結》,可選用歌曲《愛我中華》導入,用希沃白板播放愛我中華的MV ,感染力極強的視頻畫面和優(yōu)美的旋律讓學生立馬興奮起來,我抓住時機鼓勵會跳民族舞的學生可以在講臺上跳起來,于是學生們會唱的一起唱,會跳的伴著舞,課堂氛圍迅速熱烈起來,課堂“鬧”起來了,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被點燃了,立竿見影的增強了教學內容的吸引力和學習興趣。取得的很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同樣可以因勢利導可以讓課堂“鬧”一“鬧”,例如:在學習七年級《情緒的管理》一課時,講課的過程中發(fā)現有個同學心情不好,好像哭過,我心中一動,決定因勢利導,我問其他學生:“他怎么了?”學生們七嘴八舌的告訴我:“他數學作業(yè)做錯了,老師批評他了!”我又問:有“她現在的情緒是我們學習的哪種?”同學們齊聲答道,“衰”。我笑著說:"對,那么,大家知道這種情緒可能會帶給他什么影響嗎?學生們立刻興奮起來,紛紛發(fā)言……我接著問:“那她應該怎么做呢?”學生一起回答:“學會調控情緒?!蔽揖蛯W生說:“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幫幫他,相信大家一定能想出很多好方法,使她從傷心中走出來,變得開心起來”!這些激勵性的語言,讓學生精神為之振奮,他們分組討論,暢所欲言,真正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體驗到自主學習的快樂,也使學生在民主、平等、和諧的氛圍中完成了學習任務。
二、營造氛圍,讓氣氛“活”起來
新課程改革一再強調學習應該是多樣的,現實的、有趣的,那么怎樣才能讓學生的學習變得多樣有趣呢?課堂氛圍很重要,老師營造出活躍有趣的課堂氛圍,學生才會樂意主動地、積極輕松地完成任務。在教學過程中,聽音樂、講故事、表演等都是營造課堂氛圍,活躍課堂氣氛的好方法。
例如七年級上冊《讓友誼之樹長青》的教學中,我用希沃白板播放名曲《高山流水》,并在音樂聲中指導學生看動畫故事《永遠的朋友》,優(yōu)美的音樂,好看的動漫,富有哲理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學生,我借機引導學生邊看動漫邊思考: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問題既出,學生們踴躍發(fā)言……音樂、動畫、故事和學生的討論融在一起,這時的課堂迭宕起伏,氣氛熱烈,積極,活潑,,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課堂教學就在這熱烈的氣氛中進行,學生在輕松愉悅中高效的完成了學習任務。再如:在講到“公民的人身權利時”,根據教材的一幅漫畫的內容,讓三個學生分角色表演,并鼓勵學生即興發(fā)揮,加入合理適當的想象情節(jié)和語言,這種氛圍下,學生興趣高漲,在歡樂中獲得了知識,同時,又讓他們產生了探索知識的強烈愿望:公民的人身權利到底包含哪些內容?各種權利之間的關系怎樣?當自己的合法權利受到非法侵害時,應該怎么辦?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的思考探究欲望更強烈,學習起來更有激情。
三、創(chuàng)設情境,讓情感“濃”起來
道法課堂教學中恰當的情境設置勝過千言萬語。老師可根據教材內容,通過多種手段來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激發(fā)學生情感,啟發(fā)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在學習中去體驗,去理解,從而使學生的思想境界得以升華 道德與法制課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的知識點很多,教學情境創(chuàng)設的方法也很多,一位道法教師一節(jié)課時間就可能用多種方法創(chuàng)設多個自己所需要的教學情境,如,表演情境,語言情境,視頻情境等等。
如:在學習九年級上冊《富強與創(chuàng)新》一課時,我讓學生觀看《厲害了,我的國》,視頻中中國橋、中國路、中國車、中國港、中國網等超級工程的震撼影像以及背后的故事令學生動容,在彰顯國家實力的同時,也體現了普通勞動者不畏艱險、埋頭苦干、開拓進取的偉大奮斗精神,激勵著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斷前進。通過視頻創(chuàng)設的情境,給學生帶來了豪華的視覺盛宴,讓學生的愛國熱情高漲,學生的思想和心靈都得到了極大的的震撼和升華,讓學生激情滿滿的投入到將要學習的知識中去。既讓學生對學習知識興趣濃烈,也較好的完成了道德與法治課的情感價值觀目標,還落實了對學生愛國敬業(yè)這個核心價值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教學效果可謂事半功。
總之,在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想辦法更多的讓學生體驗到參與的快樂,努力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學習空間,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使學生愛學樂學,讓學生自己主動去探究,去感悟,學生才能放飛心中的夢想,才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為他們的全面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895500520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