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櫻子
作文是學生組織語言,通過文字表達感受、思想等的一種形式,是學生認識自我、認識世界的途徑,也是檢驗學生知識積累情況與運用能力的一種方式。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學的難點。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新媒體層出不窮,微寫作逐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里。微寫作發(fā)端于微博,即利用微博創(chuàng)作微型文學作品,目前,微作文已經成為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這給作文教學的改革和創(chuàng)新帶來了新思路。
在這一背景下,借助微寫作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束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需要教師進行嘗試和探索。針對初中生的寫作現狀,在課堂教學中運用新穎的微寫作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興趣,消除畏懼心理,對提升寫作能力能起到積極的作用。本文對微寫作簡單進行了概述,分析了微寫作對初中作文教學的意義,并著重探討了微寫作的實施策略,供同仁參考。
一、微寫作教學概述
微寫作發(fā)端于微博,是指利用微博寫微型文學作品。這樣的書面寫作通常篇幅短小,從文體上看,包括“微小說”“微笑話”“微詩歌”等。微寫作的特點是能夠在有限的篇幅里,將觀點和想法簡明扼要地表達出來,符合當下越來越快的生活節(jié)奏。目前主要的微寫作平臺是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將這種特殊的寫作文化現象融入到作文教學中,就是微寫作教學。即要求學生根據指定的題目,運用短小精煉的篇幅,表達情感和觀點。與傳統(tǒng)作文不同的是,微寫作的范圍廣、形式靈活。教師可以運用網絡信息技術、新媒體等構建師生聯系,加強寫作教學的互動性。微寫作教學可以彌補長篇寫作練習的局限性,減輕學生對寫作的抵觸情緒,此外,引入網絡寫作教學資源,也能切實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可以嘗試運用。
二、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開展微寫作的意義
從初中生的寫作訓練現狀來看,首先,學生對寫作普遍存在畏懼心理,尤其是初一的學生,要求他們在短時間內,如在45分鐘內完成一篇不少于550字的作文,絕大多數學生會感到吃力。因此,很多初中生不喜歡寫作,甚至存在畏懼或抵觸寫作的心理。其次,由于學業(yè)負擔繁重,學生忙于應付各學科的學習任務,用來積累寫作素材的時間比較少,在“兩點一線”的相對單一的學習生活里,積累的寫作素材也比較單薄,所以寫作時只能胡編亂造,寫出來的文章缺少真情實感。再者,大部分學生寫作文是為了“應試”的需要,并不是發(fā)自內心的表達和傾訴,而一些有明確要求的寫作任務,也給學生設定了框架,影響了他們的自由發(fā)揮,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他們寫作的積極性。
從課堂教學的角度看,教師因為教學進度、其他版塊相對提分更快等因素,對寫作教學不夠重視。一些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寫作進行系統(tǒng)化指導,甚至課堂寫作的時間也會被擠占,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寫作教學效率的提升。此外,在學生積累寫作素材的過程中,教師也沒有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導致大部分學生都在做無用功,長此以往,學生就對積累素材失去了興趣。
微寫作篇幅短小,可以大大減輕學生寫作時的心理壓力,讓學生不再覺得寫作是負擔。而且,較短的篇幅能讓學生現有的文化和詞匯量得到更好的發(fā)揮,為日后寫更長的篇幅夯實基礎。微寫作能夠鍛煉學生用簡潔的語言闡述內容或表達想法的能力,這種語言表達的訓練也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整體寫作能力。在時間安排和體現形式上,微寫作更加靈活,在課上或課后都可以完成。借助互聯網,學生還可以將作品發(fā)布在多媒體平臺上,供他人品讀,進行討論和切磋,這將大大提高學生寫作的積極性。
當前,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是重要教學任務,語文學科的教學也不例外。要全面提升核心素養(yǎng),就要從思維、語言、審美等方面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在此形勢下,微寫作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結合勢在必行,也是提升作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可以嘗試引入微寫作教學,讓學生在欣賞微作文、評價微作文、自主創(chuàng)作微作文的過程中提升綜合素養(yǎng),為形成學科核心素養(yǎng)打好基礎。
因此,將微寫作運用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對初中生的寫作能力提升有一定幫助,也是提升學生素養(yǎng),提高作文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三、微寫作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實施策略
1.營造良好的微寫作氛圍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提升當前初中生的作文水平,單純靠教師傳授作文技巧和批改作文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讓學生意識到寫作的重要性,并愿意為之付出時間與精力。當前,學生對寫作缺少興趣的主要原因是對寫作有著畏懼和厭煩心理。因此,教師開展微寫作教學,首要任務是營造良好的寫作氛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具體來說,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整。首先,可以利用互聯網挑選一些可讀性強的微作文,讓學生閱讀,品味文章的魅力,引導學生形成認同感,激發(fā)他們寫作的欲望。其次,可通過外部環(huán)境的改變激發(fā)學生微寫作的興趣,可以讓學生準備微寫作的專用本,用喜歡的東西裝飾本子,讓他們感受到微寫作與傳統(tǒng)寫作方式的不同。再者,教師設置的微寫作主題要貼合初中生的生活實際和寫作心理,關注學生的興趣,選擇學生喜歡的寫作主題,讓學生容易下筆、樂于表達。想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教師也可以將流行話題作為寫作主題。微寫作對篇幅的要求不高,字數上沒有限制,寫一段話或幾段話皆可,相較于550字左右的長文,學生的壓力會小很多。
另外,借助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教師可以構建多媒體平臺,如微博、QQ空間、微信公眾號等,讓學生將微作文發(fā)布到互聯網上,師生共同品讀、評價、討論,這些反饋能在無形中給創(chuàng)作帶來動力。在濃濃的寫作探討氛圍中,學生能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寫作興趣也會得到提升。
2.在現實生活中積累微寫作素材
“藝術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微寫作也是一種語言表達藝術,生活也是微寫作素材的主要來源。教師要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做有心人,善于發(fā)現生活與寫作之間的聯系,主動觀察生活、體驗生活。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閱讀是獲得寫作素材的重要方式。寫作素材的積累包括材料、語言及思想三個方面。許多學生平時不注重積累,到寫作時就搜腸刮肚或胡編亂造,在微寫作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多讀書,在閱讀中積累素材。也可以收集一些優(yōu)秀的微作文,帶領學生品讀,提煉這些微作文中的生活材料,拓寬學生的眼界,幫助學生找到更多的寫作素材切入點;除了閱讀,還要引導學生積極觀察生活、深入生活??捎脭z像、繪畫、寫日記等形式,記錄校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中的見聞,積累寫作材料。記錄時要抓住細節(jié),把握人、景、物、事的特征。還可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微寫作任務,引導學生回憶、記錄親身經歷。
其次是語言素材的積累。語言是文章的細胞,包括字、詞、短語、句子、句群等。教師要引導學生廣泛閱讀書籍、報刊等,把優(yōu)美的詞語、句子、語段摘錄下來,寫閱讀筆記;或者在生活中捕捉鮮活的語言,把這些語言記錄下來,日積月累,就能豐富詞匯量和語言儲備。
此外,還要加強思想方面的積累。文章的中心不明確、立意不深刻,說明作者的思想比較膚淺。想寫出思想深刻的文章,就需要平時多思考,遇到事情多問“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這樣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獲得人生的啟迪;同時,還要把思維的火花及時記錄下來,如摘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等。
引導學生加強素材積累,建立好“材料庫”“語匯庫”和“思想庫”這三大寫作倉庫,并定期分類整理、歸納、不斷充實,寫作時就會有源源不斷的素材,從而做到文思如泉涌。
3.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微寫作訓練
葉圣陶先生說:“閱讀與寫作是一貫的,閱讀得其法,閱讀程度提高了,寫作程度沒有不提高的?!蔽懽髌绦?,占用的時間也較少,可以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微寫作教學,尤其是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可以打通“讀”與“寫”的經脈,將閱讀與寫作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學習寫作技巧。
從表達形式上看,微寫作并不是突然出現的,我國古代就已經出現了這種文學現象。比如古詩、文言文等,言簡意賅、短小精煉,都屬于微寫作的范疇。只是隨著白話文的出現,這種表達形式逐漸式微。因而古詩、文言文就可以作為微寫作的學習典范??梢宰寣W生閱讀古詩或文言文,學習其中凝練的語言表達手法,并鼓勵學生用現代語言重寫古文,以達到鍛煉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如王維的《使至塞上》,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用精煉的語言描繪了邊塞奇特壯麗的風光,充滿畫面感,意境雄渾?!爸薄焙汀皥A”二字,準確凝練,表現了孤煙的挺拔、堅毅和落日的溫暖蒼茫,教師可對此進行分析,教會學生表達的技巧,再進行讀寫結合教學,讓學生嘗試描繪這兩句詩呈現的意境。
現代文同樣是學生學習寫作的范本。教師要仔細探究教材內容,挖掘文本的寫作價值,指導學生在閱讀中掌握寫作技巧。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在寫景時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包括擬人、比喻等;還從感官角度寫出了春草、花、雨等景色。在教學過程中可引導學生細細品讀,學會多角度描寫景物的方法,然后再讓學生用“微寫作”的方式,寫某種景物,鍛煉寫作能力。
閱讀之余,教師可以布置續(xù)寫、仿寫、改寫的任務,進行微寫作訓練。擬制的文題要具有開放、自由的特點,不能限制學生的想象力,要讓學生將微寫作看成表達和交流的方式,而不是不得不完成的任務。
4.開展多樣化的微寫作活動
為了更好地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要積極開展多樣化的微寫作實踐活動,創(chuàng)新形式,為學生提供寫作機會。
可以讓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續(xù)寫,如根據《皇帝的新裝》一文,發(fā)揮想象力,續(xù)寫故事;也可以仿寫,如仿照《春》中描寫春雨的片段,寫一處景物;還可以改寫,如《我的叔叔于勒》一文,從于勒的視角出發(fā),改寫小說內容;還可以寫讀后感,如閱讀課內外經典名篇,用準確、流暢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悟和認識;也可以讓學生寫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心得和感悟;或者寫日記、隨筆,將日常生活中發(fā)生的事和心情用較短的篇幅記錄下來……如此,不僅能豐富寫作素材,還能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組織開展微作文課外活動,不斷創(chuàng)新活動形式和內容,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多樣化的微寫作活動中,強化微寫作教學的訓練效果,讓微寫作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進而更好地推動作文教學。
5.重視評價和反饋
微寫作篇幅短小,且訓練次數較多,如果不及時批改,學生就可能忘記寫作時的想法,這樣是不利于發(fā)現問題和改進的。因而在開展微寫作教學時,教師還應重視評價和反饋環(huán)節(jié)。
第一,批改要及時。當堂微作文可以課上就讓學生展示,教師適時點評,強化過程性的指導;篇幅短小的課后微作文也要在學生提交后盡快批改,及時反饋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第二,評價要科學合理、因人而異??山Y合每次練筆的側重點開展微寫作的評價,如從寫作技巧、遣詞造句等方面展開,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先劃分等級或給出分數,再具體指出習作的閃光點和需要改進的地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寫作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評價也要關注個體差異,對不同的學生適當調整評價標準,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第三,評價的主體要多元化??蓪⒔處熢u價、學生自評、學生互評等形式結合起來,也可讓家長參與其中,對好的作品給予肯定,使學生獲得寫作的成就感。
如果說整篇文章的寫作是一條波濤洶涌的大河,那么微寫作就是潺潺流淌的小溪。教師如果能合理運用微寫作,循序漸進,就能做到“以微促整”,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247150078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