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晴
目前,初中生在寫作時仍存在技巧運用不熟練、情感表達不到位等問題,初中教師應該根據教學目標和教材內容,采用層遞式作文教學模式,結合生活案例和網絡素材豐富寫作教學內容,并改革作文評價方式,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本文通過分析現階段初中作文教學的問題,并結合相關教學案例,提出初中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能夠有效提升教學質量,為開展寫作技巧專項教學提供方向。目前,初中寫作教學模式過于單一,學生對寫作技巧和寫作素材的應用熟練度較低。因此,初中教師應根據寫作教學目標開展層遞式教學活動,解決現階段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由于層遞式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教學層次性和目的性,教師可以根據階段性的寫作教學狀況調整教學計劃,這樣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還能夠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有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一、現階段初中作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寫作內容缺乏深度
一篇好文章,其思想內容要有深度,但就目前的初中生寫作來看,大部分文章內容缺乏深度。雖然很多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運用了優(yōu)美的語言以及各種修辭手法,但寫出來的文章內容還是很空洞,華而不實,缺乏有利的素材支撐,而這也導致文章缺乏深度。還有一部分學生將現實生活中的經歷寫入作文,但語言敘述不夠嚴謹,這也導致文章缺乏內涵。
2.對寫作技巧的運用不夠熟練
目前,在寫作過程中,初中生對寫作技巧運用仍不夠熟練,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過于注重套用寫作模板,而忽略了對寫作技巧的靈活運用,這不利于學生寫作質量的提升,也很難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3.作文缺乏真情實感
目前,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忽視情感的表達,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容易形成固定的寫作思路,這不利于體現學生的寫作個性,也無法突出作文的情感主題,不符合初中寫作教學的要求,也不利于促進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提升。
4.寫作內容與主題不符
在日常寫作訓練以及語文考試中,教師通常都會給出相應的寫作主題,而部分學生在審題時,沒有把握出題人的出題意圖,導致審題出現偏差,對寫作主題出現了錯誤的認知,寫作的作文內容與寫作要求不符,完全背離了出題人的出題意圖,這也是學生寫作存在的較為常見的問題。
二、初中作文教學中層遞式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1.根據教材內容,開展寫作技巧專項教學
為進一步提升初中生的寫作質量,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開展寫作技巧的專項教學活動,并根據學生的寫作基礎和學習需求及時調整寫作教學方案。同時,教師在開展專項教學活動時,應根據層遞式教學模式的特點,逐步調整教學難度,從而確保寫作教學的質量。
例如,在進行人教版的半命題寫作教學時,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講解半命題作文的寫作技巧,并根據各年級段學生的接受能力逐步提升教學難度。在七年級,教師可以《我的老師》為教學案例,通過逐句分析的方式引導學生掌握該類文章的寫作特點,并布置與這篇文章相似的寫作練習任務,引導學生在寫作前先補全題目,并根據掌握的寫作技巧認真審題,確定寫作方向。同時,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可以《我的老師》為參考模板,并借鑒其中的部分語句豐富作文內容。學生在模仿寫作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掌握人物、景物等細節(jié)描寫方法,還能夠積累相應的寫作素材。此外,在八年級、九年級,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半命題作文的學習程度調整教學難度,并使用上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的寫作技巧,從而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寫作基礎。
2.結合生活案例,引導學生表達真情實感
教師在開展層遞式寫作教學時,可以結合生活案例,并通過組織游戲活動、表演活動營造良好的寫作教學氛圍,從而引導學生確定相應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情感表達方式,提升學生的作文質量。
以人教版記敘文寫作專題為例,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仔細審題,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進行寫作。為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情感,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表演相應主題的舞臺劇,并讓小組內每個學生參與到劇本編寫的活動中,學生可以根據寫作主題和生活經歷完善劇本,并進行表演。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表演情況和寫作情況適當調整下一階段的寫作教學方案,并籌劃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能夠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還能夠在寫作時抒發(fā)自己的真情實感。
3.開展閱讀活動,積累寫作素材
對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寫作仍存在沒有素材可用的情況,對此,教師應開展各種形式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閱讀中培養(yǎng)自己的語言素養(yǎng),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
教師可依托語文教材開展相關的閱讀教學活動,例如,針對教材中的名著導讀專題,教師讓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作品,以一周為閱讀周期,讓學生通過閱讀這些作品來提升自己的閱讀素養(yǎng)。同時,從文章當中學習作者的寫作技巧,并積累相關的寫作素材,比如某個人物形象或名人事跡等,這些都可以作為素材用于自己的寫作。
而在學生閱讀結束之后,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寫相關的讀后感,這樣既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閱讀情況,也可以讓學生檢驗自己的閱讀效果,了解自己在閱讀中學到的知識。
其次,教師要在班級內營造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在班級建立圖書閱讀角,讓學生分享自己喜歡的作品,交流自己的閱讀心得等,這樣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有助于學生在寫作時大膽創(chuàng)新。簡而言之,閱讀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教學手段,教師應充分發(fā)揮閱讀的作用,將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在提升學生閱讀素養(yǎng)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
4.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作文創(chuàng)意
在寫作過程當中,大膽創(chuàng)新很有必要,它可以使學生的作文內容更新穎、更有吸引力。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事物。而最為有效的做法就是開展各種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當中提升自己的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自己敏銳的視角。
教師在組織實踐活動的時候,既要確保活動的知識性和趣味性,也要確保實踐活動和寫作之間存在一定聯系,不能偏離實踐活動的主題。教師可以先確定寫作方向以及主題,然后圍繞該主題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
例如,確定了寫作的主題是“奉獻”,那么,針對這個主題,教師可以組織一次志愿者活動,例如去敬老院獻愛心、給烈士掃墓等,通過這些實踐活動,讓學生明確奉獻的意義,并了解志愿服務對象的故事,進而更深刻地理解主題含義。在志愿活動當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奉獻的含義,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詢問志愿服務對象對奉獻的理解,從這個角度讓學生獲得新的寫作創(chuàng)意,通過和別人交流深刻理解寫作主題,從不同的角度進行寫作。
5.借助優(yōu)秀范文,提升寫作能力
在初中作文教學當中,教師也可以一些優(yōu)秀作文為范文,通過分析范文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借鑒,展開創(chuàng)作,這種方式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這就要求教師選擇合適的范文,在選擇范文時,應考慮學生的理解能力,并對范文進行細致地講解。
以范文《安塞腰鼓》的講解為例,教師首先要和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結構,讓學生了解文章的寫作目的,而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就會了解文章采用了總分總的結構。隨后,教師和學生一起深入分析文章的語言特色、運用的修辭手法,這樣,學生就能學到語言表達方面的一些寫作技巧。最后,教師在組織學生借鑒該篇文章的寫作方法,選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進行自主創(chuàng)作。這種寫作教學方法,能讓學生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學到相應的寫作技巧,不斷提升寫作能力。
6.改變評價標準,建立多元化評價機制
寫作評價標準過于單一,無法準確檢驗學生的寫作效果。因此,教師應根據寫作題材和學生的寫作實際,調整作文的評級標準,建立多元化的作文評價機制。教師可以按照不同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調整評級標準,并按照學生的寫作基礎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寫作方式,從而提升學生的寫作質量。
以人教版的議論文專題寫作教學為例,該類型的作文是初中寫作教學的重點,教師在作文評價過程中應該保留原有的評級標準,并根據題目內容和學生的寫作思路調整評級方案。同時,在不同年級階段,教師還應該制定不同難度的評級方案,循序漸進地提升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質量。
比如,在評價主題為“談誠信”的議論文時,教師應先確定文章是否按照提出觀點、證明觀點和分析觀點意義的思路展開的,對于寫作結構完整的作文確定一個評價等級,并查看學生作文是否運用了最新的時事案例或具有較強說服力的生活案例,對于典型的作文給予更高的評價等級。教師在評價的過程中應準確指出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并引導學生及時修改作文。此外,教師應使用上述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掌握必要的寫作技巧與方法,從而保證層遞式作文教學的質量。
總而言之,在初中作文教學中,采用層遞式教學模式能夠提升寫作教學的質量。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制定階段性的寫作教學計劃,可以提升寫作教學的實效性,還能及時檢驗學生在各個教學階段的學習效果。同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寫作基礎和教師的教學方案調整自己的寫作學習計劃。這不僅能夠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寫作技巧的學習需求,還能提升學生寫作學習質量,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
183250078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