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然
本文擬以《海底世界》為例,談閱讀課如何少講、讓學,促進學生多讀、多悟、多品,經(jīng)歷“認知—實踐—遷移”的學習過程,落實“教、學、評”的一致性。
《海底世界》是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中的第二篇課文,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介紹了海底的奇異景色、物產(chǎn)豐富等特點,從中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對生命的熱愛。本文在表達上的突出特點是結(jié)構(gòu)清晰,采用“總分總”結(jié)構(gòu),中間部分每一個段落都是明確圍繞一個意思來寫。本單元的語文要素是“了解課文是從哪幾方面把事物寫清楚的”,體現(xiàn)了能力訓練的梯度發(fā)展,是對本冊第三單元“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進一步提升。依標據(jù)本擬定教學目標:一是認識“竊”“私”等生字,讀準多音字“差”,會寫“寧”“官”等12個字與“海底”“寧靜”等詞語。二是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表現(xiàn)海底世界的景色奇異和物產(chǎn)豐富的。三是能從第4、5兩個自然段中提取關(guān)鍵信息,讀懂內(nèi)容。在比較朗讀中感受第4、5自然段是如何圍繞一句話從不同的方面寫清楚的。四是仿寫,嘗試著從不同的方面把石頭“奇妙”的特點寫清楚。
為達成教學目標,設(shè)置了五個學習任務(wù)。
學習任務(wù)一:朗讀課文,正確流利。觀照預習,在檢查生字詞的識讀、理解的基礎(chǔ)上,采取多種形式,引領(lǐng)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學習任務(wù)二:默讀課文,讀懂內(nèi)容。圍繞中心句“海底真是個景色奇異、物產(chǎn)豐富的世界”,課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介紹海底世界的?引導學生邊讀邊思,圈畫關(guān)鍵詞句,提取信息。讀懂作者是從海底的“光、聲音、動物活動、植物差異、礦產(chǎn)資源”等方面做了介紹。
學習任務(wù)三:朗讀課文,讀出特點。默讀第4自然段,用“○”圈出動物名稱,用“? ? ? ? ”畫出動物的活動方法。當學生圈出動物活動特點后,出示對比句,讓學生讀一讀,想一想哪句好,并說說原因。如“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速度非常慢”與“海參靠肌肉伸縮爬行,每小時只能前進四米”對比,“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游得非常快”與“有一種魚身體像梭子,每小時能游幾十千米,攻擊其他動物的時候,比普通的火車還快”對比,“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巴在輪船底下”與“還有些貝類自己不動,卻能巴在輪船底下做免費的長途旅行”對比。組織小組合作探究,引領(lǐng)學生對比朗讀,對比思考,感受文中語言的準確性和趣味性,感受作者是如何圍繞“海里的動物,各有各的活動方法”從不同的方面寫清楚的。
學習任務(wù)四:再讀課文,讀出結(jié)構(gòu)。為推進本冊第三單元“了解課文是怎么圍繞一個意思把一段話寫清楚的”,結(jié)合板書引導學生思考作者為什么選擇“海參”“梭子魚”“烏賊”“章魚”“有些貝類”這五種動物,進一步理解作者選擇有代表性的事物并把動物不同的活動特點寫清楚,且都是圍繞中心句來寫,進而感悟構(gòu)段方法。讓學生用學習第4自然段的方法自學第5自然段,感受作者是如何介紹海底植物差異也很大的。
學習任務(wù)五:仿寫練習,遷移運用。引導學生觀察形狀各異、大小不同、色彩斑斕的石頭,感受石頭的奇妙,圍繞“大自然中的石頭,可真奇妙??!”這句話,從不同的幾方面把石頭奇妙的特點介紹清楚。
教學評價要與教學目標、學習活動一致。如在“朗讀課文,讀出特點”環(huán)節(jié),采取學生互評、教師評價等,評價語要緊扣單元語文要素?!胺聦懢毩?,遷移運用”環(huán)節(jié),基于教學目標擬定評價標準(同時實施星級評價):圍繞石頭的奇妙從不同的方面介紹得一顆星,介紹得具體、生動得兩顆星。這樣的方式,能讓“教、學、評”的一致性落實到位?!?/p>
(作者單位:山東滕州市龍泉街道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張 艷
3841500338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