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第二人民醫(yī)院,河南 鄭州 450000)
目前,無痛胃腸鏡檢查以無痛苦、耗時短、安全性高等優(yōu)勢被廣泛應用于各類胃腸道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1]。但無痛胃腸鏡檢查需患者在麻醉狀態(tài)下進行,全面的術前訪視尤為重要。多學科參與術前訪視系統(tǒng)主要是以手術訪視護士為主導,多科室醫(yī)護人員共同參與,更全面地評估患者生理及心理狀況,幫助其做好術前準備[2]。本研究將其應用于欲行無痛胃腸鏡檢查患者,觀察對其訪視效果及腸道準備的影響。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行無痛胃腸鏡檢查的患者86例。納入標準: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評分為Ⅰ-Ⅱ級;生命體征基本平穩(wěn)。排除標準:①急診重癥檢查;②合并重要臟器功能障礙;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礙;④合并精神、語言、意識障礙,無法正常交流。將納入患者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3例。對照組:男24例,女19例;年齡27-69歲,平均(45.96±7.24)歲;無痛胃鏡15例,無痛腸鏡2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9例,中專至高中16例,大專及以上18例。觀察組:男22例,女21例;年齡25-72歲,平均(47.04±6.87)歲;無痛胃鏡18例,無痛腸鏡25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8例,中轉至高中15例,大專及以上2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颊呒凹覍倬鈪⑴c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方法 對照組:行常規(guī)術前訪視,檢查前1 d由手術室護士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了解患者基本生理狀況;通過文字、圖片等形式向患者講解麻醉及檢查相關的流程及注意事項;告知患者術前飲食及清腸方法,如患者有高血壓等基礎疾病則需告知其相關藥物的使用方案。
觀察組:應用多學科參與術前訪視系統(tǒng)進行術前訪視,具體如下:①由手術室訪視護士、消化內科醫(yī)護人員、消化內鏡室醫(yī)師、麻醉醫(yī)師、疼痛科醫(yī)師、藥學科醫(yī)師、心理咨詢師及營養(yǎng)師共同成立術前訪視小組;②由責任醫(yī)師和護理人員采集患者飲食習慣、藥物敏感性、文化程度、基礎疾病等情況,再由小組成員綜合評估患者情況,以制定后續(xù)準備計劃;③準備方案的制定:由藥學科醫(yī)師選擇合適的導瀉藥物;由疼痛科醫(yī)師評估患者耐受性,適當縮短禁食時間;由營養(yǎng)師制定檢查前后的飲食食譜,保證基礎營養(yǎng);由消化內鏡醫(yī)師對患者的腸道準備進行最終評估,并及時進行記錄反饋;④由訪視小組中的心理咨詢師對患者心理狀況進行評估,通過語言引導幫助其舒緩焦慮情緒,并記錄其焦慮來源重點問題,由專業(yè)醫(yī)師對相關問題進行細致講解,解除患者疑慮;⑤各科醫(yī)護人員共同討論總結,并以圖文、視屏等形式凝練無痛內鏡的流程和注意事項等相關知識,由科室內責任護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宣教和指導,對患者的疑問進行及時解答,并由責任醫(yī)師及護理人員督促患者進行服藥和飲食準備,并通過患者排便性狀對其腸道準備進行及時評估,并對不合格者進行再次腸道準備。
1.3觀察指標 情緒:分別于訪視前后應用視覺模擬焦慮量表[3](VAS-A)評定。訪視效果:于檢查前通過自制術前訪視效果調查表評估,調查表共包括:是否了解無痛胃腸鏡檢查基本流程及相關知識、是否了解檢查中及檢查后相關注意事項、術前是否按要求進行飲食安排、術前是否按要求服藥清腸、檢查是否按要求帶家屬陪同共五個題目。腸道準備情況:依據Boston腸道準備量表[4]及術中內鏡觀察情況評估,檢查過程中無氣泡、糞水且視野清晰,量表評分≥7分記為清潔度優(yōu);檢查過程中無或僅有少量氣泡和糞水,但對視野無較大影響,可順利完成檢查,量表評分≥6分記為清潔度良;檢查過程中腸道氣泡、積分較多,嚴重影響觀察視野,量表評分<6分記為清潔度差。滿意度:于檢查完成后通過滿意度量表評估[5],內容包括:健康宣教、服藥情況、等候時間及檢查舒適度等方面。
2.1兩組情緒狀況比較 兩組患者進行訪視后VAS-A評分較訪視前均有降低,且觀察組降低幅度大于對照組。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VAS-A評分比較分)
2.2兩組訪視效果比較 兩組在“術前是否按要求服藥清腸”比較無統(tǒng)計學意義外,其他方面觀察組均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訪視效果比較[n(%)]
2.3兩組腸道準備情況比較 觀察組:43例患者中,優(yōu)31例,良11例,差1例,合格率為97.67%;對照組:43例患者中,優(yōu)28例,良9例,差6例,合格率為86.05%。兩組合格率比較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3.888,P=0.049)。
2.4兩組滿意度比較 無痛胃腸鏡檢查后,除“等候時間”外,觀察組患者對“健康宣教、服藥情況及檢查舒適度”的滿意度均高于對照組。見表3。
表3 兩組滿意度比較[n(%)]
無痛胃腸鏡是通過麻醉藥物進行中樞抑制,以幫助患者緩解焦慮及不適感,提升患者耐受力,降低機體應激反應,進而使檢查及治療操作能更順利地進行,該技術以其安全性高、損傷性小、操作便捷等優(yōu)勢成為消化道疾病的主要診療手段之一。有研究證實,術前訪視是幫助患者做好術前準備、調節(jié)患者情緒,使其以最佳狀態(tài)迎接治療檢查的重要環(huán)節(jié)[6]。常規(guī)的術前訪視多是由手術室護士及麻醉醫(yī)師進行,對患者的基本情況及藥敏程度進行大致了解,并向其簡要介紹檢查流程、注意事項及術前所需進行的相關準備,雖能幫助患者大致了解檢查情況,一定程度緩解焦慮情緒,但訪視護士的工作負擔較大,且后續(xù)難以對患者實際準備過程進行指導督促,同時因專業(yè)限制部分問題無法進行全面講解,導致最終訪視結果并不理想。多學科參與術前訪視系統(tǒng)通過多學科多專業(yè)的醫(yī)護人員組成訪視小組,從不同學科角度評估患者身心狀況,并制定全面、合適的術前準備方案,再由本科室責任醫(yī)護人員進行監(jiān)督執(zhí)行,以保證患者能以最佳身心狀態(tài)進行后續(xù)檢查治療。本研究將其應用于無痛胃腸鏡檢查患者,結果顯示:觀察組對胃腸鏡準備和注意事項的相關知識掌握情況以及術前準備的執(zhí)行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且腸道準備清潔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多學科參與術前訪視系統(tǒng)可幫助緩解無痛胃腸鏡檢查患者術前焦慮情緒,加強術前腸道準備的清潔度,術前訪視效果更佳理想,且患者對術前訪視及胃腸鏡檢查的滿意度更高,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