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紀軍
目前,“雙減”工作正有序地向縱深推進。在此背景下,校外減負,校內必須提質。提質,主陣地在課堂,關鍵在教師。教師成長,有人說要堅持“實踐+閱讀+反思”。我認同這個觀點,但三者之中,“閱讀”是關鍵。因為閱讀是汲取,是學習,是實踐和反思的基礎與保障。我認為,推進“雙減”工作,教師更需要“閱讀+”。
閱讀兒童。兒童是一本尚未被我們完全打開的書。作為教師,應從閱讀兒童開始。因為,閱讀兒童就是認識兒童、了解兒童;閱讀兒童還是理解兒童、尊重兒童;閱讀兒童也是悅納兒童、相信兒童。閱讀兒童,除了需要蹲下身子,平視他們之外,教師還要閱讀孔子、陶行知、盧梭、康德、蒙臺梭利、杜威等古今中外教育大家的哲學、教育學專著,進一步明白“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原則,明白“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的成長規(guī)律,明白“對兒童進行教育時必須遵循自然,順應人的自然本性”的道理,明白小孩不小,明白“兒童中心論”。
閱讀自己。德爾菲神廟有一句箴言:“認識你自己?!崩献印兜赖陆?jīng)》亦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苯處煴仨毻ㄟ^閱讀,才能更清醒地認識自己,找準自己的定位,更好地承擔起“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的責任。手執(zhí)教鞭,肩負民族的希望和未來的擔當。正如于漪老師說的那樣:“當教師把個人的前途命運與祖國的前途命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時候,人就會變得聰明,就會站在比較高的地方思考問題,而且心中總是有一團火,能有旺盛的經(jīng)久不衰的內驅力。”教師有了使命和擔當,就會不斷內省反思,閱讀自己,立己達人。
閱讀教育。教育是什么?其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但很多教師一直沒有想明白這個問題。正如楊絳先生回答一個青年的問題時說的那樣:“你的問題主要在于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碑斍?,“雙減”背景下,教育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兒童全面和諧發(fā)展。首先,教師需要轉變觀念,明確“教育遵循自然”,“生活即教育”,“教育是要立人”,“教育為未來生活做準備”;其次,教師要采取行動,認識到兒童具有多樣性,堅持做好融合教育,為每個兒童提供“適合的教育”。教師,只有終身閱讀,才能對教育理解得更加深刻,才能更好地為兒童的生命成長奠基。
推進“雙減”工作,教師更要做到“閱讀+”。
(作者系江蘇省句容市華陽實驗小學校長)
3507500338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