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香 鐘 寒
(1.江西省于都中學 江西 于都 342300;2.深圳市羅湖區(qū)翠園東曉中學 廣東 深圳 518001)
2021年秋季開始,全國開始普及部編版高中語文教材,新教材愈加注重表達與交流。 在這種新形式之下,寫作教學中“學生不愿寫、教師不愛教”的局面依然沒有得到解決。
究其根源,在于教師教學理念的陳舊。當下大部分的寫作教學,仍然沿用著傳統(tǒng)教學的模式,媽教師布置作文題目,再傳授一些寫作技巧,最后留下一長段時間讓學生寫作。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有什么困惑,教師一般不再關注,因為才教師覺得,方法技巧剛才都教了,學生應該能領悟到,繼而有能力獨立完成本次寫作。 學生也習慣了在沒有教師給予過程上的幫助,而獨立完成寫作,實在不會寫就胡編亂造吧。長此以往,學生的作文變成了“榨文”、“編文”,這樣情況下寫出的文章大多數(shù)是既無新穎的立意、獨到的觀點,又無充實的內容、生動優(yōu)秀的語言?!凹佟⒋?、空、抄”的現(xiàn)象在作文中隨處可見。 試想,如果寫作教學只扔一個題目給學生寫,再傳授一些寫作技巧給學生,學生就學得會的話,豈不每個學生都能成作家? 可見,寫作除了方法與技巧,寫作的興趣與欲望也是相當重要,不可忽視的。 如何才能喚醒學生寫作的興趣與欲望? 筆者認為語文教師掌握一些先進的寫作教學理論,其中交際語境寫作理論就非常值得掌握。
何謂交際語境寫作? 榮維東教授在《交際語境寫作》一書中是這樣定義交際語境寫作的:“寫作是面對特定讀者, 為達成某種目的,運用語言文字等手段,明示信息,傳達意義,構造語篇表達和交流的活動?!睂懽骶科浔举|,是和說話一樣,都是表達思想需求、與他人交流的方式。 當下學生不愿意寫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教師沒有給到交際語境寫作情境。 寫作無情境或情境虛假,寫作目的不清,讀者對象不明,從而造成學生不知道為什么要寫作文、寫出來的作文有誰會看(除語文老師、閱卷老師外),寫作出來的作文有什么用處。 因為這些促使他們寫作的關鍵要素不明確,當然他們寫作起來就被動,就興味索然了。
因此,筆者建議,要在高中議論文寫作中引入交際語境寫作。交際語境寫作最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交際語境寫作情境,從面誘發(fā)學生寫作的欲望,激活學生的記憶,點燃學生說寫的愿望。
什么是“情境”? 詞典說,情境是“情景;境地”,情景是具體場合的情形;景象。 境地就是情況。2017年版《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是這樣界定的:“真實、富有意義的語文實踐活動情境是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形成、發(fā)展和表現(xiàn)的載體。語文實踐活動情境主要包括個人體驗情境、社會生活情境和學科認知情境。”可見,情境是“真實、有意義”的。
情境寫作,是根據(jù)“情境”作文,試題情境化,作文理性化。情境即語境。 寫作是基于特定語境的有目的、有意識的書面交流, 即語境決定語篇。寫作總是在一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進行,關于語境的定義,孔凡成教授曾說:“語境是指人們運用語言進行言語交際的言語環(huán)境,是真實的言語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寫作情境,既可為教學提供有力的支點,也可最大程度上激發(fā)學生寫作熱情。 特級教師李海林老師認為:語境是最大的觸發(fā)寫作動機的力量。 可以說,語境是學生寫作的動機源泉。 但是,長期以來,我們中小學的寫作教學往往成了封閉的“制式文章”,老師布置一個題目,就扔給學生寫去吧。 老師們要的是寫作結果,對于“寫作即交流”的本質并未重視,更沒有形成“讀者導向、交流驅動、語境生成”的寫作教學觀。 其結果是學生越寫越無趣,老師越教越無味。
那么,如何在高中生議論文的寫作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個好的交際語境寫作情境呢? 下面,筆者就自已在日常教學摸索中積累的一些經(jīng)驗,提出設置交際語境情境的幾點策略,期望為高中教師的議論文寫作教學提供些許借鑒。
這樣創(chuàng)設出來的情境是學生所熟知,學生覺得有內容可寫,這樣他們就會降低對寫作的恐懼。 只有放下思想包袱,才有可能順暢地進行寫作。 當然,這就需要老師多留意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多與學生交流,了解他們熟悉的話題和關注的事物,這樣才能創(chuàng)設出貼近學生的好情境。
比如自從國家實行“雙減”政策后,人們的心態(tài)各不相同。不少家長對此很焦慮,他們擔心這樣輕松的學習環(huán)境之下,孩子們學習成績會下降;或是擔心孩子不能再得到老師的輔導,為他們日后的發(fā)展而擔憂; 或是父母文化層次不高,生怕自家的孩子因沒人輔導而落后于其他有父母輔導的同學。有的同學對此十分歡迎,終于可以從沉重的學業(yè)負擔中解脫出來了,終于不再周末又去培訓班學習了; 但也有部分同學表示不適應和擔憂,覺得自己自律精神不強,生怕這種政策之下,自已會落后于人。 對此,你怎么看? 請寫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來發(fā)表下你對雙減的看法。
又如當下社會對顏值很看重,不管是人的顏值還是物品的顏值,學生也很在意自己的顏值,特別是高中的女生,格外注重穿著打扮,甚至有的女生開始化起妝來了。 針對這一身邊熟悉的現(xiàn)象,教師可設置這樣一個寫作情境:當下社會求職看重顏值,顏值高的人, 在同等學歷與能力下,應聘成功的概率更高;購買物品看重顏值,同樣質量與功能的物品,顏值高的銷量更高。 甚至顏值還演變成了一種經(jīng)濟:顏值經(jīng)濟。 對此,你怎么看? 你覺得顏值經(jīng)濟的出現(xiàn)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來表達你的觀點。
以上這二個寫作情境,都源自于學生熟悉的學習和現(xiàn)實生活,這樣的寫作情境讓學生覺得熟悉、親切,有話可寫,自然完成寫作任務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熟悉的寫作任務情境,能喚醒他們過往的體驗感, 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讓他們運用自己的相關生活經(jīng)驗有效開展寫作,這樣就會學生的寫作學習產生支撐作用。 反之,有些老師認為情境不重要,或是為了防止學生套作、宿構,故意設置脫離學生經(jīng)驗區(qū)間外的情境, 這簡直是有意“與學生為敵”,甚至可以說,這是一種“反寫作”的情境設計,因為,如果排除學生熟悉的情境, 寫作任務其實就難以完成,如果一定要完成,那就是逼著學生去胡編亂造。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做一件事最大的動力源泉。 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也是如此,創(chuàng)設的情境如果是學生感興趣的,這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熱情洋溢、興高采烈地進入寫作狀態(tài), 否則學生可能是興味索然、被迫無奈,應付式地完成寫作。
如當下的青少年普遍對電子游戲的興趣濃厚,有的學生因為玩電子游戲,喪失了時間概念,沒日沒夜地玩; 有的學生為了玩電子游戲,浪費了大量的時間,荒費了學業(yè)、耽誤了前途;有的學生為了玩電子游戲不惜違背父母之命, 甚至與父母大吵大鬧……當然,也有部分學生在適度的電子游戲中釋放了壓力,愉悅了心情。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電子游戲,老師可創(chuàng)設這樣一個情境:我們年級有一位同學因為玩電子游戲,父母極力反對,他自己固執(zhí)地要玩,而與父母親鬧得不可開交。 你怎么看待青少年玩電子游戲? 如果你認為玩電子游戲并沒有什么可怕的,甚至還有它的好處,請寫一篇觀點明確的議論性文章來勸說他的父母。 如果你認為玩電子游戲對青少年危害大,請寫一篇論電子游戲危害的文章來勸說這位同學。 這樣有真實情境,又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一定會讓學生興趣大增。 同時,明確的寫作目的與讀者對象會讓學生寫作起來更有順暢。
再者,當下很多學生都特別崇拜影視明星,視影視明星為自己的偶像。教師可以很讓學生談談自己喜歡的影視明星,說說自己喜歡他們的理由。 出再示幾則因為過度追星而導致浪費時間金錢,影響學業(yè)等不良事件,再讓學生就追星的利與弊端展開辯論賽。在辯論賽中,認為追星好的同學說追星能帶給人快樂,明星追夢過程中的努力很勵志等。認為追星不好的同學說追星浪費時間金錢,影響學業(yè),得不償失;不少明星身上有很多毛病,容易將青少年帶偏;尤其崇拜影視明星,不如崇拜科學家、醫(yī)生、教師這樣為國家社會做出了實實在在貢獻的人物等。辯論賽后,結合自己與同學的觀點、論據(jù),就追星的利與弊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 影視明星是比較受學生關注的,說說明星們的事兒是他們感興趣的,辯論賽也是中學生特別喜歡的一種活動,同時辯論賽也為學生點亮了思想,明確了觀點,積累了寫作素材。這樣,辯論賽結束后的寫作就變得輕松又有趣了。
高中階段,學生的個性更加張顯,思維能力、判斷能力和表達能力較之小學和初中,有了積的飛越。他們開始不滿足于沒有較強邏輯思維參與的學習任務,他們渴望學習中的挑戰(zhàn),渴望有釋放自己個性,表達自己思想和聲音的舞臺。因此,語言語文老師在創(chuàng)設寫作情境時,也要洞悉到學生的這種變化與心理,盡量在學生熟知、感興趣的寫作情境中,加下有爭議性和思辨性的話題。 這樣的寫作情境才能激發(fā)出學生寫作的內驅力,為學生寫作提供較為廣闊的思辨空間;更重要的是,這樣的情境還能為寫作提供適多種交際語境寫作的要素。 交際語境寫作要素主要包括話題、作者、讀者、目的、語言五個要素。好的情境可以將其中一個或幾個要素作為訓練的主線,設置寫作任務。
比如,針對社會中出現(xiàn)的這樣一則新聞:某校高一新生小他,在軍訓一天后,覺得軍訓太苦, 跟家長說,他想退學。 當天,家長就專程趕來了,面對家長苦口婆心的勸阻,他非但不聽,還與家人激烈地爭吵起來。這一幕恰巧被附近巡邏的社區(qū)民警看到……老師可以利用這則新聞作為一個寫作情境, 布置這樣的寫作任務:假如你是這位民警,請你給這名新生寫一封建議信,勸說這名新生不要退學, 要求語言得體,表達流暢。這樣的寫作任務,情境真實,話題具有思辨性,寫作者身份明確(社區(qū)民警),寫作目的明確(勸說該生繼續(xù)完成軍訓,不退學), 此外,要達成勸說的目的,寫作者還需考慮語言表達的委婉性、警示性,要動之以情、曉知之理,最后,對寫作的文體也作了明確的規(guī)定(書信)。這樣的寫作,很容易讓學生有一種代入感,加之勸說又具有挑戰(zhàn)性,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同時讓學生學會在復雜多樣的任務中解決問題, 最終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又如,不少女生進入高中后,開始對化妝興趣濃厚起來。 有一則媒體報道:在貴州三穗縣某中學,開學第一天,一大波返校回來的學生中,就有不少女生化著濃艷的妝,回到了學校。面對這種情景,一位男老師拿著一條毛巾,提來了一桶水,讓化妝了的女生一個個過來洗臉。老師挨個給化了妝的女生擦臉,邊擦邊說:“學生就要有學生的樣子。” 女孩子們排著隊等著擦臉,表情十分不情愿……這則視頻新聞傳出,網(wǎng)友議論紛紛。不少人認為校方的做法“簡單粗暴”,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也有人為校方的做法叫好,認為中學生化妝本來就有違學生身份和學生行為準則,影響校風學風。 老師利用這樣一條有爭議性的新聞創(chuàng)設情境寫作,在激發(fā)學生寫作興趣的同時,可以很好的訓練學生思辨能力。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情境任務:首先讓學生觀看教師拎來水桶、拿來毛巾讓化妝女生排除洗臉的視頻, 然后出示網(wǎng)友們議論:有人認為校方的做法“簡單粗暴”,嚴重傷害了學生的自尊;也有人為校方的做法叫好, 認為中學生化妝本來就有違學生身份和學生行為準則,影響校風學風。 最后出示寫作任務:對此,你怎么看待,請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發(fā)表你的看法,注意觀點要明確,說理要透徹,做到有理有據(jù)。 這樣的情境任務既富有思辨性,能培養(yǎng)學生的思辨意識和能力,又能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同時還能達到了“寓德于寫”“春風化雨”的教育目的。 可謂是“一石三鳥”。
總而言之,交際語境寫作是當前寫作教學的前沿,嘗試把交際語境寫作理論引入寫作,對議論文寫作教學大有裨益。 以上寫作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交際語境寫作中的一部分,只要老師堅持做下去,一定能更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表達欲望, 提升學生的寫作素養(yǎng),并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