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實驗中學 林珊珊
對于初中生而言,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能夠進一步提升化學推理與分析能力,還能夠將化學解題思路進一步明確。因此初中化學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當前學生們閱讀題目和教材內容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并在理論和實驗教學過程中滲透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
在初中化學課堂中,部分教師和學生的閱讀重點存在偏差,過度關注較為邊緣的教材內容,并不能及時引申和拓展閱讀材料,實現(xiàn)更加精準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目標。閱讀重點存在偏差的問題,主要源于化學教師并不能夠合理設計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形式,因此在引導初中生認知和理解多項閱讀內容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跑題等問題,從而影響到學生們的化學閱讀能力培養(yǎng)質量。很多初中生在認知和理解化學教材內容以及題目的過程中,普遍存在認知偏差等問題,也是閱讀教學重點不夠深入所導致的。很多化學教師只能夠將學科核心素養(yǎng)作為主要教學目標,但是并不能與語文學科的閱讀能力培養(yǎng)方法相互融合,因此很多學生在解析化學問題或者實驗設計方案的過程中,很容易出現(xiàn)閱讀重點存在偏差等多種問題。閱讀重點存在偏差的問題,也與教材中部分教學內容組織布局不合理有一定關系。
在初中化學課堂中,閱讀氛圍并不濃郁,很多教師和學生也并不重視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升方法。閱讀氛圍不濃郁的問題,也與主觀意識層面有關,很多初中化學教師的教學重點偏向于對基本原理和實驗操作等相關教學活動的創(chuàng)新設計過程,但是并不能發(fā)現(xiàn)初中生普遍存在的閱讀理解能力較低等問題。初中化學課堂中的閱讀氛圍不濃郁,也與學生們的自主學習意識不強有關。部分初中生并不能深入研讀化學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也并不能及時抓住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難點內容,因此普遍存在閱讀氛圍不濃郁等問題。部分初中生會認為化學教材或者演示文稿相對比較抽象,沒有閱讀興趣,只能夠從教師的口中聽到一些主觀性較強的言論,并不利于培養(yǎng)閱讀能力,也并不能緊密結合學科核心素養(yǎng)各個維度的培養(yǎng)目標。閱讀氛圍不濃郁的問題,也與初中化學課堂中自主探究學習環(huán)節(jié)的比重較低有關。
部分初中化學教師會過度關注學生們的文字閱讀能力和題目閱讀能力,但是很容易存在圖表閱讀能力一般等問題,并不利于培養(yǎng)初中生的化學閱讀理解能力。尤其在圖表數(shù)量較多的教材章節(jié)中,部分初中生對圖表中的相關信息并不關注,也并不能充分結合該知識章節(jié)的主要教學目標,及時開展驗證性實驗。圖表閱讀能力一般的初中生,也會降低對化學知識內容的學習興趣。部分初中生在閱讀圖表以及數(shù)據資料的過程中,并不能及時整理和分析圖表內容與對應的知識體系結構,也會存在概念混淆等情況。初中生的化學圖表閱讀能力一般,也與教師不重視閱讀能力培養(yǎng)有關。很多化學教師在圖表分析教學的過程中,會忽略大多數(shù)數(shù)據信息,只能夠從主觀層面上分析對應的化學知識點和實驗操作要點,并不利于培養(yǎng)初中生的圖表閱讀能力。
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教學情境,是有效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教學手段,也是構建和諧化學課堂的基礎要素之一。以滬教版九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在《性質活潑的氧氣》知識章節(jié)中,部分學生并不能快速理解氧氣制取過程中的相關知識點,此時化學教師可以充分結合閱讀教學情境的多種創(chuàng)設方式,引導學生們閱讀課外材料或者多媒體音視頻,并從中尋找一些問題的答案。在分析生活中氧氣的利與弊等相關閱讀材料的過程中,師生需要共同思考氧氣對人類和其他生物的不同作用形式,并在沉浸式的角色扮演閱讀過程中,從全新的視角認知和理解氧氣的實際應用價值。師生還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分析氧氣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此時初中化學教師也需要充分運用翻轉課堂等新型教學手段,引導和鼓勵學生們從閱讀內容中發(fā)現(xiàn)氧氣的重要性,并對人類以及其他生物的氧氣作用過程進行全方位解讀和總結分析。
初中化學教師需要及時引導學生們抓住化學閱讀內容中的重點,并對相應的題目或者圖表形式進行變式解析。以滬教版九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在《性質活潑的氧氣》知識章節(jié)中,氧氣的制取這一節(jié),比較考驗初中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尤其在閱讀交流與討論內容的過程中,主要講述了分離液態(tài)空氣制取氧氣方法的基本步驟,但是并不需要在課堂中進行實際操作?;瘜W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們快速抓住化學閱讀內容中的重點,在分離液態(tài)空氣的過程中,需要進行除塵凈化操作,并將二氧化碳以及水蒸氣進行單獨分離,再將含量比例偏大的氮氣和氧氣混合物進行單獨分離?;瘜W教師和學生們需要對一個標準大氣壓條件下液態(tài)氧氣和氮氣的沸點進行詳細解讀,并將兩者沸點之間的差異進行有效分析,在此段材料中,兩種氣體的沸點不同,是非常關鍵的信息,也是分離制取液態(tài)氧氣的主要實驗思路。初中化學教師在引導學生們抓住閱讀重點的過程中,也需要充分結合獨特的閱讀情境和方法,并對需要自主閱讀的材料內容進行層次化解析。
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也需要重點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圖表閱讀能力。以滬教版九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在3.3 章節(jié)《物質的組成》中,圖3-24 主要展示了物質組成與化學式的關系示意圖,其中有水分子、鐵原子以及氧離子、銅離子,并能夠生動直觀的展示出不同類型原子之間的比例關系。初中生能夠從圖中發(fā)現(xiàn)水分子組成結構的分布規(guī)律,一個氧原子和兩個氫原子結合,水分子之間的排列并不規(guī)則。鐵原子在物質內部的排列方式相對比較規(guī)則。氧離子、銅離子之間的排列形式也非常規(guī)則,并且兩種原子的比例關系是1∶1。表格3-6 中則集中展示了一些物質的組成以及對應的化學式,并對物質名稱、原子或者離子個數(shù)比、化學式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和分類。教師和學生們都能夠從不同的圖表中獲取到更多信息,也能夠對不同類型原子之間的個數(shù)比例、化學式的書寫結構進行深層次認知和理解。因此初中化學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們的圖表閱讀能力過程中,也可以從不同的視角進行引導和輔助。
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化學閱讀指導環(huán)節(jié),能夠從不同的視角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能力,還能夠與其他學科實現(xiàn)有效的交叉融合,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進行逐步滲透。以滬教版九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在《化學反應中的質量關系》的自主探究學習活動中,問題的提出背景是物質燃燒,參與到化學反應的各個物質質量都發(fā)生了變化,也會有新物質生成,那么參與化學反應的全部物質質量總和是否與生成的全部物質質量總和相等?因此需要創(chuàng)新設計化學閱讀指導環(huán)節(jié),但是并不能替代學生完成閱讀內容的總結與分析任務。初中生能夠在閱讀自主探究學習材料的過程中,參照相關研究學者的過往研究經驗,并將質量變化的規(guī)律進行自主探究與學習,教師則需要負責解釋一些比較專業(yè)的名詞和短語,并將閱讀材料中的相關圖表信息進行直觀展示。因此,通過創(chuàng)新設計化學閱讀指導環(huán)節(jié),教師和初中生也能夠進一步拉近距離,有利于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通過創(chuàng)新綜合訓練的形式,能夠進一步提升和鞏固初中生化學閱讀能力,并對綜合訓練題目和應用探究形式進行適度拓展。以滬教版九年級上冊教材為例,在教學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與應用相關內容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們可以對6 克碳完全燃燒的化學方程式進行深層次解讀和分析,并對參與反應的氧氣質量進行詳細計算。并且在綜合訓練過程中,可以將工業(yè)上電解氯化鎂的化學方程式進行深層次閱讀,并對電解一定質量的氯化鎂生產的金屬鎂以及氯氣質量進行詳細計算。讓初中生們在綜合訓練過程中逐步提升題目和閱讀材料的變式解析能力,也能夠間接提升閱讀理解能力。但是在創(chuàng)新設計綜合訓練形式的過程中,化學教師也需要充分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提升學生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并對相關的圖表信息進行分類匯總,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信息處理思維模式。
通過進一步優(yōu)化化學閱讀能力教學過程的評價體系,能夠讓初中生提升閱讀學習興趣,還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滲透多個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在初中化學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閱讀能力,也需要充分結合多種量化評估指標,并利用大數(shù)據技術和信息技術完善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過程。在優(yōu)化閱讀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初中化學教師也能夠進一步拉近與學生間的距離,并對化學知識體系的構建過程進行全程跟蹤,以閱讀能力的實際成長空間為評估核心素養(yǎng)的主要維度。但是在優(yōu)化化學閱讀能力教學的評價體系過程中,化學教師和學生們也需要關注教學重點內容和非重點內容的有效區(qū)分過程。
課堂教學是整個教學工作的關鍵環(huán)節(jié),也是學生提高閱讀水平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而在新課改不斷實施的背景下,實際的課堂教學已經由以教師為中心轉變?yōu)橐詫W生為中心。因此,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主動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上,轉移課堂的主導權,真正做到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因此,在初中化學課堂中,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感受,在使用文字敘述的同時,加強對插圖、表格的應用。很多初中生在閱讀化學教材時,通常都是先被圖像化較強的內容所吸引,然后再接觸文字內容。而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往往都是由教師來主導課堂,導致對圖片的關注度較少,學生的學習興致也較低。而在新的教學環(huán)境下,教師要鼓勵學生仔細閱讀教材中的插圖,這些插圖往往蘊含著十分豐富的信息,會提供很多有價值的數(shù)據等,學生如果讀懂了插圖,就能高效地理解文字內容。因此,教師要更多地提醒學生,促使其養(yǎng)成閱讀插圖的習慣,這樣在看其他工具書的時候,學生就容易理解表格中蘊含的信息,結合相應的文字內容進行高效地學習。
此外,教師要提醒學生重視閱讀的過程,只有充分理解了閱讀對象的內容,才能高效地理解相關化學概念、原理公式等。而在實際推導這些原理或概念的過程中,教師要展開更為具體的引導,讓學生通過觀察實驗過程,高效理解實驗現(xiàn)象,才能做到真正理解相關知識。
課后閱讀是對課中閱讀的延伸,同樣能起到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加強引導學生,促使其進行及時的歸納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知識的遷移和應用。
首先是歸納總結,一般學生在進行課后閱讀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認真閱讀課文,對課程中的知識重點和難點進行針對性地歸納和總結,對其進行條理化整理,形成一定的知識網絡,這樣才能加強學習印象。
其次是對所學知識的遷移和應用。要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可以先讓學生作練習題,再使其通過閱讀課外材料提高鍛煉閱讀能力。尤其是信息給予題,很多知識都是初中生在課本中沒有接觸過的,如化工生產原理、當代最新化學科技成果等,因此,教師要重點引導學生閱讀此類信息,拓寬知識面,開闊眼界。最重要的是讓學生能高效地解答這部分習題。在解答這些習題的過程中,初中生要經過一系列的分析、推理、判斷,并結合所學的知識原理等解答問題。由此可見,學生在對知識進行歸納和應用的過程中,也能進行一定的思維活動,在完成高效閱讀的基礎上提高對相關知識的應用能力。
在培養(yǎng)初中生化學閱讀能力的過程中,需要將課前、課中以及課后關鍵教學階段進行創(chuàng)新設計,才能夠實現(xiàn)更加精準的閱讀教學目標。初中化學教師需要重點研究當前學生們閱讀題目和教材內容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并及時開展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并在理論和實驗教學過程中滲透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通過進一步優(yōu)化化學閱讀能力教學過程的評價體系,能夠讓初中生提升閱讀學習興趣,還能夠在閱讀過程中滲透多個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