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東鄉(xiāng)族自治縣民族中學 張 義
語言與人們具體的生活有著不可分割的緊密聯(lián)系,在一定程度上國家語言是其文化最好的詮釋。語言相當于文化的載體,在語言學習中,必要培育文化意識。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英語文化,在教學中需要通過對語言、語法及句型進行分析研究,從而根據(jù)學生實際生活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英語文化意識。在中學學習階段,學習英語知識,不僅能夠讓學生快速地了解不同國家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化,英語教學尤為注重對國家文化的研究,并要讓學生以全新的思維方式看待不同問題,不僅有利于加強學生對英語語境理解,還能了解不同國家的文化風俗,豐富自身知識積累和文化素養(yǎng)。圍繞現(xiàn)階段中學英語教學中有關培育學生文化意識的優(yōu)缺點進行探索,在確保中學英語教學質量與教學水平得到質的提升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就是提高學習力的關鍵,使學生能夠了解更多國家的歷史背景、文化習俗、文化差異,不能僅限于教材內容,聯(lián)系國家文化就是主要表現(xiàn)?;诖吮疚闹饕治鑫幕庾R面臨的困境和探究培育文化意識的途徑。
從某種范疇上講文化意識作為一種基本的意識形態(tài),主要指人們在面對不同的問題或相應事件的情況下,從實際狀態(tài)、真實想法、行為特征、思維方式上所展現(xiàn)出的基本特征。從個人表現(xiàn)出的修養(yǎng)與性格特點中就可以發(fā)覺人們的文化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們的文化意識是非常重要的,通過對學生進行英語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對全球化文化融合進行更好的思考與認知??此莆幕庾R作為抽象的個體,將其融入至中學英語教學之中,能確保學生能夠以恰當?shù)姆绞綄Υ钪谐霈F(xiàn)的相悖意見,毫不夸張地講,文化意識是個體自主發(fā)展和參與社會的必要基礎。隨著現(xiàn)如今中學英語的課程不斷對相關的主要內容進行細致精確的劃分,要求教師能夠從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方式、品質德行、學習能力等方面為主要切入口,以循序漸進的方式,使學生能夠明確英語學習與文化知識兩者之間的深度聯(lián)系。可以在前期讓學生利用課本素材對英語國家的文化特征、風土人情、社會狀況展開初步了解,以此提高學生對于中西文化之間的認識。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受陳舊教學模式影響,教師只過于注重教材內容,未能充分為學生構建一個英語文化情境,一味的講解句型語法或強迫學生大量背誦詞語,無法教會學生感受文化情境及對應的文化場景,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就會導致學生無法獨立學習,甚至不會學習。對外來語言文化出現(xiàn)抵制和削弱,出現(xiàn)中式英語,最終英語學習力持續(xù)不斷下降,致使學生不喜歡英語課,更不愿意學習英語文化,致使文化意識缺失。
中外文化差異一直是外語學習的主要障礙。盡管是一個詞,但語調不同、語境不同,就會有不同的含義。任何文化知識都不是孤立而成的,而是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進行核心提煉創(chuàng)造而成的。而我們所學的英語,很少會用到語音,但通常語境和漢語中的同等重要。但漢語語境與英語語境又存在很大差異,這就直接導致語言溝通方面出現(xiàn)障礙。因此在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文化意識培養(yǎng)時,必須要適當?shù)匾晕幕h(huán)境、文化條件、文化特征為主要的發(fā)展依托,確保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文化環(huán)境中更直觀地理解相應的知識內容,并且能夠使學生對當?shù)氐纳鐣宋暮涂茖W特征進行初步的梳理。通過大數(shù)據(jù)平臺,對如今我國各個不同地區(qū)的文化意識培養(yǎng)方式,展開全面的信息調研和廣泛的數(shù)據(jù)分析,我們不難看出,雖然在相應的中學英語課本素材內已經(jīng)結合學生的實際狀況,設計了各類不同的情境,但仍然會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導致學生一味地局限于本民族文化的固化思維模式。如果在創(chuàng)設相應的英語文化情境時,只是為了達到教學目的,無法將英語知識內所含有的文化底蘊繪聲繪色地融入,學生就無法感受到文化意識對自身的促進作用,不僅會使現(xiàn)代中學英語教學處于停滯不前的發(fā)展狀態(tài),并且缺乏專業(yè)的知識內容和多樣性的文化情境融入到現(xiàn)代的中學英語課堂之內,阻礙了優(yōu)秀文化的傳播與流通。
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生在小學學習時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因此步入中學英語學習時已經(jīng)不僅是學習英語語法、英語詞匯、寫作技巧,而應掌握相關的知識內容進行靈活巧妙地運用,以此達到學以致用的目標。但是現(xiàn)如今仍然有部分的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時,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使學生被動對各類中考大綱內所要求的知識點進行強加記憶,以死記硬背的方式,導致最終的學習效果事倍功半。除此之外,在英語知識講解時不同階段的學習內容、學習方向、學習要求都具有著一定的差異性,但不同單元的知識點都形成相互串聯(lián)且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而當代中學英語教學中出現(xiàn)了固化式的教學特征,將相應的知識內容進行拆解,導致板塊化、獨立化、語法化、知識化的英語教學模式應運而生,無法最大程度地展現(xiàn)出整體性知識教學模式的重要性,并且沒有在課程講授階段展現(xiàn)出素材內容所含有的文化意識,最終所呈現(xiàn)出的教學質量與前期所規(guī)劃的教學目標大相徑庭。
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相互依賴、共同促進的有機統(tǒng)一。而部分教師采用封閉的教學思想,只讓學生學習理論性知識內容,認為過多講授西方國家的文化知識,會對我國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優(yōu)秀文化產生或多或少的影響。以錯誤的方式,讓學生沒有過多的學習機會和學習平臺,對國外的知識文化進行初步了解,不僅導致學生會以錯誤的想法看待各類國家的文化習俗,并且對培養(yǎng)學生科學、先進、正確的文化意識起著消極阻礙作用。在人教版的初中英語教學素材之中,會以課文講授的方式將西方國家的生活習俗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如果相關教師采用中西方國家文化相互對比方式進行分析,不僅能使學生對不同國家的文化特征進行了解,并且使學生能夠感受到不同國家文化知識的熏陶。但是受非理性排異理念的影響,未能讓學生通過系統(tǒng)的知識學習,形成初步的文化意識。
通過對近幾年我國不同地區(qū)的中考試題進行研究,語言所負載的文化信息呈現(xiàn)出逐步增加的狀態(tài),命題者在為學生設置中考題目時,通過書面表達、單項選擇、補全對話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突出整個英語語境,對學生在具體的文化背景和設置的語言環(huán)境中所具有的靈活運用語言能力,提出了更高層次的要求。而針對此類現(xiàn)象的層出不窮,不僅給當代的英語教師帶來了新難題,并且促使學生積極地跟隨教師步伐,以此增強自我英語文化意識。由于許多中考英語命題主要是從語言學的角度,對學生的英語知識掌握狀況和語言技能進行專業(yè)性考查,教師必須要認真對人教版教學素材進行反復鉆研,充分挖掘和拓展具有素材性的課程資源,讓學生在各項不同的教學活動中自覺主動地接受優(yōu)秀文化熏陶,以此做到文化與意識兩者同發(fā)展共促進。與此同時秉著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的新型教學理念,在使英語教學與文化意識兩者進行高度結合的核心階段,要加強與時代背景的銜接,以高瞻遠矚的發(fā)展眼光,對于各國不同的文化內容進行理性的看待。
詞匯教學作為整個初中英語知識學習最關鍵、最基礎、最核心的重要組成要素,在快速對國家文化內涵進行分析與研究的同時,能夠引導學生以層層遞進的方式分析理解相應的英語單詞,并將其延伸至文化意識之上。這就要求教師在對特定的英語詞匯進行分析時,引導學生能夠根據(jù)自身對詞匯的理解,將文化與語言兩者進行高度串聯(lián)??梢园l(fā)揮刨根問底的精神對相應詞匯的來源、意義、應用方式進行細致的研究,并積極地尋找語意相關的中文單詞共同探討。例如簡單的“old”一詞,中西方國家所表達的含義也是不盡相同的,在我國主要是表達晚輩對長輩的尊敬,并且人們潛意識地認為“old”是指年齡較為年長的老者,通過尊稱“老奶奶,老爺爺”的方式,更加具有禮節(jié)性,從原始社會至今,我國都遵循著弘揚尊老愛幼的優(yōu)良傳統(tǒng)。而西方國家認為當晚輩稱自己為“old”時,會認為自己已經(jīng)不中用,并且西方國家的人們認為年齡是個人的隱私,一旦出現(xiàn)較為犀利的有關年齡的語言時,可能會產生氣急敗壞的心理狀態(tài)。
由于中學英語教學課本素材內的文章具有一定局限性,如果只是單純地將素材內寥寥無幾的文章內容進行講解,無法讓學生最直觀地感受到優(yōu)秀的文化知識。因此當代教師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先進的技術軟件,結合單元的主要內容尋找與之相關的課外素材,選擇具有豐富文化內涵的知識內容,使學生能夠通過反復地進行素材閱讀感受到具有特色的文化氣息。除此之外,初中英語教學階段課程時間極為有限,想要在短暫的時間內快速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可以適當?shù)毓膭畈⒓右哉_的方式,引導學生在課下時間閱讀經(jīng)官方認證的英美簡易讀物,促使學生在對相關素材進行閱讀與學習的核心階段,對所涉及的文化背景和社會習俗引起高度重視,通過反復積累能夠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與此同時,學生在加強對知識了解與問題分析的核心階段,拓寬自我的英語知識面,以此能對書本中所寫到的西方人的情感特征、態(tài)度觀念、人生價值觀進行大致的了解,為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提高其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供不可多得的智力支持。并且只是一味地在課程上對相應的知識進行學習,無法明確英語文化歷史、價值觀念、思維模式、風俗習慣、生活方式等各類詳細的內容,而通過引進相關的讀物,能夠使學生自主地選擇感興趣的書籍進行文化意識培養(yǎng),在節(jié)省課程時間的同時,能夠確保最終教學效果的最優(yōu)化。
在中學英語教學課程開展時,注重溝通交流,適當?shù)乩猛饨绛h(huán)境,以生動形象的英語教學情境快速地激起學生對未知知識的學習欲望。加強對情景教學方式的運用,不僅能夠與現(xiàn)如今新課程改革的具體要求相一致,并且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渴求性、踴躍性,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在教與學兩者達到高度和諧統(tǒng)一的同時,為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發(fā)展基礎??梢栽谇捌趯Π嗉墐葘W生群體的學習狀況、學習基礎、學習水平進行深度調研,通過創(chuàng)設英語角,開展英語競賽的方式,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平臺了解英語文化,培養(yǎng)自我的交際能力。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在活靈活現(xiàn)的英語環(huán)境下,不同文化的魅力與深遠價值。與此同時,要求教師將整體的教學重心放于語言文化的引入之上,通過不斷重視語言文化差異之間的影響,確保學生能夠將相應的知識內容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適應現(xiàn)代社會的總體發(fā)展需求的同時,培養(yǎng)能夠快速融入時代發(fā)展的社會型人才。教師還可運用多媒體技術播放英語視頻短片,或在平時與學生利用英語互動,讓學生了解到英語發(fā)源國的文化脈絡,從而更好地培育學生文化認知意識,且有助于激發(fā)學生英語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自信心和表達能力。
在當代中學英語教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文化意識,首先需要明確我國傳統(tǒng)語言的文化傳承,之后讓學生再去了解更多語言文化,才可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國際視野。培養(yǎng)學生英語文化意識不僅是總體的教學任務之一,并且對我國的文化交流發(fā)揮著不可或缺的重要影響力,教師作為整個教學階段的中堅力量,必須要展現(xiàn)出其帶頭作用,以統(tǒng)籌全局的發(fā)展眼光,放遠發(fā)展目標,通過制定系統(tǒng)化、科學化、綜合化的英語教學方案,開發(fā)出更廣泛的文化交流空間,為學生提供便捷的知識學習平臺,讓學生始終明確自己學習提升英語文化意識的初衷,促使學生英語文化意識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