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興化市海河學校 戴燦傳
江蘇省興化市景范學校 聶 蓉
所謂的小 學語文 單元 整體教 學,就 是指教師在實際教學時 ,能夠圍 繞著 某一個單元的主題,有意 識地 完成教 學資 源的整合,在此過 程中需 要充 分的挖 掘出這些資源在培養(yǎng)學生知 識與能 力、情 感態(tài)度 與價值觀等方面 所存 在的作 用,從 而對學 生展開有效的教 學。 在此過 程中 ,往往有 助于學 生 從 整 體 上 來 掌 握 語 文 知 識 點 的 結 構以及意義, 從而 獲得豐 富的 情感體 驗,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對于小學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來說,其 首要 任務便是 培 養(yǎng) 學生形 成 良 好的語文能力。語文這一學科中涉及到的能力除了聽說讀寫各個方面的能力之外,還包含了閱讀 理解以及 交 際 表達等 一 些 方面的內(nèi)容。教師要想對學生展開上述能力的培養(yǎng) ,必須要 采用行之有效 的 方 法,通過循序 漸進的方式 , 來 對學生 展 開 知識的 講解。而單元整體教學的方式正好符合這一教學的要求,并且是依據(jù)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來展開教學活動。在教學剛開始時,需要教師將課堂教學的目標分解為模塊目標,并且能夠在 此基礎 之 上 制定相 關 的 步驟以及方法,在具體實 施的過 程 中 ,將 理 論知識有效地運用于實際教學的過程中,從而幫助學生對其內(nèi)容展開深層次的分析,掌握豐富的知識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學習能力。
對于小學 語文這 一學 科的教學來 說,其重要內(nèi)容是 完成知 識體 系的構 建,進 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通過對當前小學語 文 教 材 中 的 相 關 內(nèi) 容 以 及 教 學 結 構 進行分析能夠知 道,其知 識與 能 力的 完整性以及系統(tǒng)性相對 來說 較為強 烈,如 果說教師在實際教學時 ,通過 單篇講 解的 方式來完成細致的傳授 ,便會導 致小 學語文 教材所具備的完整性與系統(tǒng)性被拆散。而單元整 體 教 學 的 模 式 便 能 夠 更 好 地 強 調(diào) 單 元知識、能力 以及價 值觀 念之間 所存 在的關系,通過將 單元知 識的整體性 以及連 續(xù)性思想作為指 導,能 夠有效 地建 立起新 知識與舊知識之 間所 存在的 關聯(lián) ,進一步 完善課堂教學的 結構,從 而幫 助學生 對其 內(nèi)容進行深層次理解。
對于小學語文這一學科的教學來說,其教學 目標 便是 幫 助 學 生樹立 起 正 確的人生觀及價值觀。單元主題的編排主要包括對于祖國大好河山的認識,一些優(yōu)秀歷史名人的作品,培養(yǎng)學生愛心責任心以及對于大自然的熱愛等。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通過對這些單元的主題展開深層次的研究能 夠 知道, 對 單 元課 文 的 安 排上,主要 實現(xiàn)了主題 的螺旋 式 上 升,并且采用層層遞進的方式,涉及到了思想情感以及道德認 知方 面的內(nèi)容 ,因 此 ,將 有 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以及價值觀。
與 應 試 教育背 景 下 的小學 語 文 教 學進行對比能夠發(fā)現(xiàn),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往往存在較多良好的特點,從而有效地推進課堂教學質(zhì)量以及效率的高效提升。其具體表現(xiàn)為:
在之前的教學過程中,由于受到應試教育觀念 的影響,在教學 時 ,教 師 往往會傾向 于理 論知 識 以 及考試 內(nèi) 容 等方面 的講解 以及傳授,也正是 這 樣 ,才 導致學 生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往往更加注意這一類型的知識點,從而確保自己在考試的過程中能夠取得相對優(yōu)異的成績。但是,在此過程中,學生只會零零散散的學習和掌握某些知識點,并且這些知識點的內(nèi)容相對來說偏理論化,所以說會導致學生學習興趣的降低,嚴重還會產(chǎn)生一定的厭煩心理。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完成教學觀念的轉 變,有意 識地運 用 單 元整體 教 學 的 模式,通過對教材的內(nèi)容展開深層次的挖掘與 理解,從 教材 內(nèi)容 出 發(fā),從而展 開 有 效教學。在此過程中,往往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知識水平以及學習能力,并在此基礎之上 進一 步 強化學 生 對 于語文 知 識 學習的情感。
單元整 體 教 學活動 的 實 施 往 往 是 圍繞整個單元來作為課堂教學的范圍,在小學 語文這一 學 科的教 學 過 程中運 用 這 一教學的策略往往需要從文章的閱讀出發(fā),當 學生能夠 對 其內(nèi) 容 進 行 基本的 了 解 之后,教師便可以開展拼音、識字、閱讀以及寫作教學,從而完成完整的語文教學。通過運用單元整體的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質(zhì)量及效率,并且?guī)椭鷮W生形成良好的學習能力以及綜合素養(yǎng)。
在單元整 體教 學的過 程中 ,需要教 師有意識地完成 教學 資源的 整合 ,并且能 夠充 分 地 發(fā) 揮 出 這 一 課 堂 教 學 資 源 所 存 在的作用。也就 是說,在 小學 語文的 教學 過程中,教師需要 依據(jù)學 生的 具體學 習情 況以及課堂教學 的具體 要求 ,來完成 教學 資源的有效整合,并 在此 基礎之 上對 學生展開整體教學。如 此一 來,不僅 僅能 夠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 的任 務,還有 助于 學生拓展 自 身 的 視 野 、豐 富 自 身 的 閱 讀 量 ,從 而打造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
教 師 在進行 小 學 語文單 元 整 體 課 堂教學時,首先需要面臨的第一個困難便是單元整體教 學與 單 篇教學 之 間 所存在 的關系。 單篇教學 的 方式是 應 試 教育背 景下,教師一直所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所以說,這一模式的運用已經(jīng)為學生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理論知識基礎,如果貿(mào)然采用單元整體 教學 方 法的話 會 使 學生形 成一定的不適應。在一項教師對單篇教學投票的調(diào)查研究中,大多數(shù)的教師團體更加傾向于運用單篇 教 學的模 式 來 進行知 識的講解。但是,基于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大多數(shù)的 教師已經(jīng) 開始對 單 元 整體教 學 的模式進行了分析與探究,并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進行了實踐。雖然說運用單篇教學的方法時間較長,并且這一教學的形式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在字、詞以及語段方面的能力,導致大多數(shù)的教師仍然不愿意將單篇教學的模 式所摒棄,也 正 是 這樣,單元整體教學的開展面臨著較大的阻力。
在 小 學語文 教 學 的過程 中 開 展 單 元整體教學最終的目標,并不僅僅是幫助學生形成良好 的知 識 掌握能 力 以 及 學習的方法,還需要引導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建立起相對完整的知識結構,在對理論知識進行深 層次 以 理解與掌 握 的 基礎之上進一 步提高自身 的 情 感態(tài)度 以 及 價值觀。所以說,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還應該圍 繞著 學生的 思 想 觀念以 及 價 值觀念一同進行考評?,F(xiàn)階段單元整體教學開展的一 大困難便 是 對 學生進行 思 想 以及價值觀念的評測,基于應試教育觀念下的語文教學,教師往往會采用單元評測的方式來對學生 展開評測,在此過 程 中 ,主 要測試的便是 學生對 于 理 論知識 的 掌 握以及應用的具體情況。因此,這就需要教師有意識地去 尋找更 好 的 方 式來將 思 想以及價值 觀念 的測評 加 入 到對學 生 評 測的過程之中,從而推進單元整體教學的高效開展。
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來說,無論是在基礎知識的儲備量上,還是對理論知識的接受能力上,都會存在較為明顯的差異。雖然說在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實施單元 整體教學 能 夠 取得較 為 良 好的教學 成果 ,但這并 非是一勞 永 逸 的,往 往需要教師 在準備課 堂 教 學的教 案 以 及 教學方法的設計時,能夠充分地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學生所具備的特征,并且在此基礎之上挑選適 合于學 生 學 習的方 法 來 展開知識的講解。
在對學生的年齡進行考慮時,應該充分考慮到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心理發(fā)展水平以及思維發(fā)展的水平,通過對其進行歸納與整理來進行綜合的分析,針對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應該整合出相對應的重點以及難點知識。比如說,對于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來說,這一階段的學習往往以生字詞的學習為中心。所以說在進行單元整體教學時,應該有意識地把識字作為設計的中心,通過將本單元的生字進行整合,將有助于學生對于漢字的構字方式進 行一 個 相對系 統(tǒng) 并 且清晰 的 認知,但事實上這一教學的方法并不適用于已經(jīng)具備一定詞匯量的學生。就比如說相對于小學三,四年級階段的學生而言,其教學的重 點應 該 是完成 詞 匯 的深層 次 理解 。 那 么 此 時 教 師 在 進 行 單 元 整 體 教 學時,其 教學 任務 便 是對 重點的 語句 以及段落進行深 層次的 理解 ,通過羅 列出 各個單元的主題 ,將重點 的知 識 點深 入至文 章的語句以及段落之中。只有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去真正 的掌 握字詞 的深 層次含 義,并且對于文章的表達效果更是熟透于心。事實證明,教師 要想 高效地 開展 單元整 體教學,教 師必須 要真 正地認 識到不 同學 習階段學生 之間 所存在 的差 異,挑選 適合 學生進行學 習的 方法,進 一步 提高學 生的 學習能力及綜合素養(yǎng)。
雖 然 說在小 學 語 文的教 材 中 每 個 單元的內(nèi)容相對來說較為固定,但是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確實可以呈現(xiàn)不同樣式。因此,這就需要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法地挑選時,有意識地圍繞著學生的年齡特征、學習能力以及興趣愛好等一些內(nèi)容,來對單元 的內(nèi) 容 展 開科學 的 整 合,在 此 過 程中,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完成知識的理解與接受,從而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知識學習能力。
比如說,教師在帶領四年級的學生進行下冊教材中第四單元的學習時,由于本單元所編排的文章主要包含 《貓》《母雞》以及《白鵝》,這些文章都是對動物進行描寫的文章。那么教師在進行這一單元內(nèi)容的講解時,首先要做的便是要求學生對每篇文章展開通讀,并且將自己在閱讀過程中 所存 在的 問 題 與 教師進 行 分 享。接 下來,教師便需要引導學生去思考不同的動物存在怎樣的性格以及特征,而作者又是通過怎樣的描寫手法來將其進行描繪的。并且要 求學生 帶 著 這些問 題 來 再次進 行文 章內(nèi) 容的品讀,在此 過 程 中,將有助 于學 生真正地 體 會 到不同 文 章 之間所 存 在的不同感情色彩。在對文章進行品讀時,教師需要針 對 這一類 型 的 文章中 的 重 點內(nèi)容進行相應的指導,并且鼓勵學生將自身的思維想象能力進行充分地發(fā)揮,將自己學習過 程 中 的具體 感 受 以 及體會 進 行淋漓盡致的表達。當然,學生在進行品讀時,教 師也可以鼓 勵 學 生邊讀 邊 寫 ,也 就是說,需要學生將 自己 對于本 篇文 章的感受以及收獲以文字的 方式來 進行 記 錄,并且能夠依據(jù)本篇文章所 學習 的內(nèi)容 ,來完成“我的動物朋友”這一 主題 的作文 ,從而促 使 學 生 在 文 章 閱 讀 的 過 程 中 進 一 步 提高自身的寫作水平,從而 真正 的實現(xiàn) 讀寫結合。
單 元 整 體 教 學 的 模 式 能 夠 充 分 地 體現(xiàn)出小學語文教學的 整體性 ,所 以說,教師在實際教學時,需要 引導學 生從全局的角度出發(fā),從單元 整體 來 引導 學生展 開知識的學習。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其內(nèi)容的編寫以及安排往往都是 有章 可循的 ,通過將 單 元 中 所 涉 及 到 的 文 章 進 行 充 分 的 結合,才能夠真正地 幫助學 生明 確本單 元的學習主題,促使學 生形成 相對 完整的 知識框架結構以及體系。
比如說,教師 在帶領 三年 級的學 生進行下冊教材中第一單元 的學 習 時,所 編排的文章主要包括《古詩詞三 首》《燕 子》《荷花》以 及《昆 蟲 備 忘 錄》,其 中《古 詩 詞 三首》分別 為《絕句》《惠崇春 江晚景》《三衢道中》。也就是說,在這一整個單元中所挑選的 文章都是以 寫景為主 ,所 以 說,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時,其課堂教學的 重點便是幫 助 學 生 充分地 掌 握 景物描寫的方法以及技巧,并且能夠依據(jù)寫景這一 主題來對本單 元 中 所涉及 到 的各篇文章展開深層次的分析。學生在對本單元文章完成學習之后,教師便可以要求學生對這些文章展開分析與對比,從而歸納出其中所包含的相同點以及不同點。在此過程中,更有助于學生掌握豐富的景物描寫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分析以及總結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水平。事實證明,教師在展開小學語文單元整體教學時,需要有意識地凸顯出課堂教學的整體 性, 并且能 夠 從 整體的 角 度 出發(fā),來 對學生進行 正確 的引導 ,從 而 幫 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提高自身的應用能力。
總而言之,單元整體教學這一策略屬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果說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能夠?qū)ζ溥M行科學合理的應用,那么便能夠充分地改變應 試教育背 景下小 學 語 文教學 所 產(chǎn) 生的弊端,進一步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水平,促 使學生形 成良好 的 語 文學習 能 力 以及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