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韜
(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北京 100000)
《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以學生為本,以知識、技能的學練為載體,通過豐富情境下(比賽)多種角色的實踐鍛煉來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以實現(xiàn)當代體育與健康的育人目標。運動教育模式是以游戲教育理論為指導思想,以運動項目為教學內容,以比賽為實施主線,以教師直接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和同伴互助學習為方法,重在傳授學生競技項目技術、技能、戰(zhàn)術、規(guī)則、禮儀等的一種課程和教學模式。首都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以下簡稱首都師大附中)基于西登托普的運動教育模式理論開發(fā)了體育教學的賽季模式,模式是學校體育與課程標準之間的橋梁,解決的關鍵問題是在真實比賽情境下提高學生的技戰(zhàn)術能力、鍛煉學生對各種角色的責任承擔,也就是通過賽季模式改變學習方式,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公平的、深入的學習機會,使“學會、勤練、常賽”植根于學校體育。
體育教學賽季模式是基于美國西登托普教授的運動教育模式理論和《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理念構建的。 “競技運動”應按照“賽季模式”運行,所謂“賽季”是一年中開展以特定競技運動項目為表征的一段時間。首都師大附中體育教學賽季中的所有“賽季”與競技體育所用的“賽季”是相似的,并按“賽季模式”運行。體育教學的賽季模式是以賽季為主要特征,以比賽為實施主線,是學校體育的課內教學和課外比賽的管理模式和組織模式。它是一種給學生提供深入學習體驗、具有深刻教育意義的指導模式。體育教學賽季模式的目標是以知識、技能的學練為載體,通過比賽中多種角色的實踐來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
首都師大附中體育教學賽季包括以傳統(tǒng)品牌賽事為主線的體育教學賽季和以運動項目為主體的體育教學賽季(圖1)。其中以傳統(tǒng)品牌賽事為主線的體育教學賽季是基于課內外一體化的理念和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目標,把學校傳統(tǒng)的成熟賽事優(yōu)化整合,按“賽季模式”運行,生成新的管理模式和組織方式。賽季以比賽為背景,充分挖掘比賽內涵,既提高了學生的技戰(zhàn)術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體育素養(yǎng)和人文精神,品牌賽事深受學生期盼。另外,以運動項目為主體的體育教學賽季模式是從高中模塊教學中的腰旗橄欖球項目,基于其分段進攻、技術相對簡單、戰(zhàn)術靈活多樣、戰(zhàn)術角色分配明確等特征實踐和開發(fā)的。為了使學生較快地進入比賽,深度體驗競技運動,學??梢院喕?guī)則,使項目教學按“賽季模式”運行,借此經驗,逐漸地拓展到其他項目,如籃球、足球、排球等。
圖1 首都師大附中體育教學賽季模式架構圖
體育教學賽季模式的實踐有很多現(xiàn)實意義。首先學生在教學活動中會投入更多,其次個體差異性問題也會獲得很好的解決方案,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機會,從而得到提高和發(fā)展;教師也能在這種模式下享受直接指導學生學習所帶來的快樂,而且可以有精力關注個體需求,教師和學生會受益于這種模式帶來的公平、新穎、挑戰(zhàn)、有趣、合作互助的教育環(huán)境。這種模式同樣也給以傳統(tǒng)品牌賽事為主線的賽季實施帶來了現(xiàn)實意義,提供了賽事管理與組織的方式。
首都師大附中具有7個傳統(tǒng)品牌賽事,根據季節(jié)特點分為春、夏、秋、冬4個賽季,春季賽季是檢驗冬季的長跑效果,如春季越野賽和300m隊 列展示賽;夏季賽季以球類比賽為主,如足球、籃球比賽;秋季賽季以田徑比賽為主;冬季賽季以耐力跑為主,如18km長走、20×300m新年接力賽(表1)。以傳統(tǒng)品牌賽事為主線的體育教學賽季的目標是在班級比賽中提高學生的技戰(zhàn)術能力、發(fā)展體能、增強學生的班級歸屬感、培養(yǎng)學生體育品德。其組織管理形式是賽季、班級建隊、班級比賽、班級角色分工、賽季后的慶祝活動、有儀式感的發(fā)獎儀式。
表1 首都師大附中傳統(tǒng)品牌賽事為主線的體育教學賽季內容表
以腰旗橄欖球的教學賽季為例,首都師大附中賽季前設計了20課時的教學計劃,計劃10周(每周2課時)完成課時。季前賽(10課時)的教學任務為完成對學生的技戰(zhàn)術能力的評估、成立運動委員會、將學生分成不同的隊伍、向學生講解介紹他們的角色、介紹行為規(guī)則、完成技戰(zhàn)術學習。季中賽(7課時)是正式比賽,比賽采用雙循環(huán)制,學生向著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季后賽(2課時)是最后的排位賽。整個賽季由記錄員記錄各種比賽數據,如得分、失誤、戰(zhàn)況、技術和戰(zhàn)術運用、練習情況、出勤率等,教師要保留所有的記錄以確定標準和制訂學習目標。最后舉行有儀式感的慶?;顒訕酥局惣竞徒虒W單元的終止。(圖2)
圖2 首都師大附中以運動項目為主體的體育教學賽季模式
賽季管理就是保證賽季目標的實現(xiàn),對賽季活動進行領導、計劃、組織、控制和創(chuàng)新的綜合過程。首都師大附中通過比賽組織機構設置、職責分工、工作職能和運行機制來管理賽季,以達成體育教學賽季的目標。
傳統(tǒng)品牌賽季管理流程包括年度計劃、前期籌備和宣傳工作、制定比賽規(guī)程、制訂實施方案、制訂安全預案、中期的比賽、后期的頒獎儀式、總結和宣傳工作等。(表2)
表2 首都師大附中傳統(tǒng)品牌賽季管理
教師向學生介紹他們的角色,各隊角色由學生自愿承擔,并由學生進行自我簡介。學生可以相互推薦、投票選舉或兩個同學票數相同由教師指定。學生在整個賽季都保持他們所承擔的角色。(表3)
表3 首都師大附中以腰旗橄欖球為例的角色任務分配表
賽季的組織是賽季的具體實施方法,是安排分散的資源使其具有整體性和系統(tǒng)性,使賽季順利進展。賽季的組織是一個系統(tǒng)化的體系,需要體育管理部門、學校職能部門、各年級、班級、學生會、校團委和學生社團組織的協(xié)調配合進行組織設計。
賽季的組織首先要制訂實施方案,包括多部門聯(lián)席會議確定工作內容、建立組織機構、建立賽季活動制度、進行職責分工、賽季前宣傳、制定比賽規(guī)程、制訂安全預案、各年級班主任賽季會議、全校教師動員大會,比賽組織實施,賽后頒獎儀式組織。方案把賽前、賽中、賽后的工作內容清晰生成,然后按照實施步驟展開工作。
賽季組織機構要通過多部門聯(lián)席會明確工作職責,全校性比賽由學校體育管理部門牽頭,班主任作為組織負責人,體育教師作為業(yè)務負責人,各年級學生會、團委、學生社團積極參與,明確工作機制和每人的工作職責。制作、發(fā)放比賽手冊,手冊包括賽季項目規(guī)程、賽程、比賽隊伍、吉祥物、隊員姓名、班級口號、項目練習方法和策略、比賽規(guī)則、運動損傷避免和處理。由于學生在賽季中有提高技戰(zhàn)術水平的需求,任課教師要給予技、戰(zhàn)術和規(guī)則的指導,以提高學生水平。
通過動員大會明確賽事流程,如開幕式議程、比賽日程安排、后勤保障、交通事宜等。年級成立記錄員小組,進行體育精神評比,包括觀眾文明觀賽、觀眾席衛(wèi)生、班級展示、班級標志、班級口號、志愿者加分、特殊貢獻加分等。
首都師大附中體育教學賽季模式的開發(fā)是一次創(chuàng)新性實踐。體育教學的賽季模式旨在為學生運動能力、健康行為和體育品德的提升提供平臺。著名教育學家裴斯泰洛齊提出技能和能力唯有通過實際應用才能發(fā)展,通過豐富情境下的比賽,設置多種角色的實踐鍛煉來提高學生的體育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體驗和掌握一項完整的運動,改變學生以往的碎片化學習,同時也改變了多年的體育課學生未掌握一項運動的現(xiàn)狀。首都師大附中體育教學賽季模式是進行深度體育學習教育,內涵豐富的賽季模式可以成為實現(xiàn)中學體育教學育人目標的有效途徑。
首都師大附中體育教學的賽季模式使體育教師的備課內容、教學過程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首先要以比賽為背景進行賽季設計:設計真實情景下的技、戰(zhàn)術學習、設計游戲和比賽、設計賽程等。教師要熟悉學情,設計建隊方案、角色分配、學生行為評價,要預測和解決學生學習和比賽中發(fā)生的問題,如時間管理、糾紛、履行職責等。因此很多教師不愿改變觀念去變革教學方式,在教育改革呈現(xiàn)出嶄新氣象的時代,體育教師不再是“教書匠”,而要做“多面手“,因此要提升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課程實施能力,提高綜合素質和職業(yè)魅力。
首都師大附中在以運動項目為主體的體育教學賽季中,學生在角色分配中的職責表現(xiàn)與此模式的推進效率息息相關。有時學生會表現(xiàn)出無所適從的狀態(tài),因此教師要進行觀測與指導,使學生逐漸熟悉角色任務。體育教學的賽季模式要求體育教師積極開發(fā)學生資源,開發(fā)普通學生資源,使其積極參與合作學習和伙伴互助學習;對于學生骨干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如體育特長生、體育委員、校學生會、團委、班委中的各種各樣的人才,他們對季節(jié)性賽季的宣傳、策劃、組織管理、協(xié)調工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都師大附中以傳統(tǒng)品牌賽事為主線的體育教學賽季中,常常伴隨著一些問題,如裁判員工作不準確、部分學生不了解規(guī)則、觀眾的行為影響比賽、信息傳遞不順暢等。本文認為可以從兩個方面來探討解決方案,一是改變錦標思想,把比賽成績與班級行為一并放入比賽評價機制中,可以合并為一個獎項。各年級成立學生的運動委員會,同時要加強賽事培訓;聯(lián)席會議后,在校內反復宣傳委員會的人員、職責分工;運動委員會對賽事進行管理和評價;學生在比賽中表現(xiàn)出的體育品德,如觀眾的行為、運動員的行為、班級吉祥物、班級口號、班級區(qū)域的新氣象展示、良好的行為加分等都可以作為公告欄中班級評價內容。比賽與行為得分最終都是班級總分的影響因素,這樣可以避免獲勝者囊括一切的制度。二是通過信息手段,發(fā)布比賽信息,如利用掃二維碼進入百度網盤查閱運動委員會成員、比賽規(guī)程、規(guī)則、比賽方法、練習方法、運動知識、行為管理規(guī)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