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江
(貴州工程應用技術學院外國語學院,貴州 畢節(jié) 551700)
隨著全國各省市大學的擴招,我國地方高校取得了較大發(fā)展,為國家經濟、社會建設培養(yǎng)了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地方高校作為培養(yǎng)人才的中流砥柱,需要實現培養(yǎng)人才的目標,那么“培養(yǎng)怎樣的人?如何培養(yǎng)人”是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這不僅關系著學校的發(fā)展,更關系著我國高校教育改革的進程,需要高校進行自我變革與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可以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英語作為地方高校不可或缺的專業(yè)之一,其教學方法也要不斷創(chuàng)新[1]。而調查顯示,不少地方高校大學生對專業(yè)課比較重視,而對英語等非核心課程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同時很多大學教師對大學生的英語教育也沒有充分融入讀寫策略,教學內容及學習方法相對比較古板,以至于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死氣沉沉,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更不能滿足新國標的教育目標要求。因此,有必要進行新國標背景下地方高校大學英語讀寫教學設計的研究。
1.新國標對英語閱讀的要求
為建立健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組織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并于2018年3月正式出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yè)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新國標》)。《新國標》提出了三大原則:第一,突出學生中心。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潛能,創(chuàng)新形式、改革教法、強化實踐,推動本科教學從“教得好”向“學得好”轉變。第二,突出產出導向。主動對接經濟社會發(fā)展需求,科學合理設定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完善人才培養(yǎng)方案,優(yōu)化課程設置,更新教學內容,切實提高人才培養(yǎng)的目標達成度、社會適應度、條件保障度、質保有效度和結果滿意度。第三,突出持續(xù)改進。做好教學工作要建立教學質量保障體系,把常態(tài)監(jiān)測與定期評估有機結合,及時評價、反饋、持續(xù)改進,推動教育質量不斷提升。所有大學本科生和承擔本科階段課程教學和科研任務的大學教師都將在《新國標》指導下開展學習、教學和科研。隨著新國標的發(fā)布,大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內容、教學模式及教學目標也相應發(fā)生了新的變化,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分析水平和表達水平。英語閱讀本身在教學中就有著重要的地位[2],需要將這些知識點全面地傳授給學生,這將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解題思路及抽象概括能力;英語閱讀理解不僅要學習短文內容,還要考慮國外的風俗習慣,這就要求授課教師選擇優(yōu)質的教學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生對外國語言文化的了解,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
2.新國標對英語寫作的要求
新課標對英語寫作的方式及結果評定都有著一定的要求,英語寫作是學生英語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集中體現,對考察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大意義。英語寫作的方式有日記、明信片、小故事等,寫作的形式更加豐富多樣,寫作時要將情節(jié)、內容、主體等表達清楚,還要將語法、題材、格式和語境考慮進來,讓整個寫作更加合理;在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價時,要從多個角度進行評價,讓寫作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合理[3],對學生英語寫作的考察更加全面。
3.新國標對英語教師的要求
我們知道,隨著新國標的實施,英語教師也要進行自我調整?!缎聡鴺恕访鞔_指出教師要不斷提高專業(yè)化水平,將英語教師從“理論知識傳授型教師”轉變成“知識運用型教師”,這也是新課程的基本要求。目前,地方高校的英語教師依然存在嚴重的偏重理論教學而輕實踐的思想,整體的教學效果與實際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導致教師的專業(yè)水平不能進一步提升,也與新國標的要求相差甚遠;在英語讀寫教學時,不少英語教師讓學生背誦優(yōu)秀范文,缺乏創(chuàng)新性及知識運用的靈活性能力,導致學生的讀寫學習不能靈活應用[1],缺乏多樣性。新國標下,需要對教學模式進行優(yōu)化,以強化讀寫教學的效果。
大學英語學習需要進行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但很多地方高校偏向理論學習,沒有將新國標的要求徹底貫徹執(zhí)行,導致大學英語教學的實踐環(huán)節(jié)較少,這樣很不利于人才能力的培養(yǎng)。
1.英語實踐教學的現狀
地方高校本身相對偏離大城市,學生整體上以來自農村、山區(qū)或縣城為主,英語基礎非常差,這對學生進行英語實踐非常不利。地方高校的英語教師本身在待遇、個人素養(yǎng)上就與中央部屬院校存在較大的差距,且隨著高校入學人數的迅速擴大,很多教師授課的班級也以大班為主,工作量極大,精力難以集中[2],課堂互動積極性差,導致學生出現厭學、逃課等現象,對整個英語教學活動帶來一定的阻礙,這與新國標的要求明顯不符。
2.學生缺乏學習英語讀寫的積極性
高校的大學生作為獨立的個體,在學習能力、個人主觀意識、個人喜好和性格特點等方面各不相同,這也讓大學生對英語讀寫的興趣及主動性存在較大的差異,地方高校大學生的英語基礎本來相對薄弱,他們整體上缺乏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英語基礎運用能力存在較大的差異,這也讓教師教學面臨一定的困難,難以充分發(fā)揮情景教學模式。而且大學英語知識點相對抽象,教師和學生的課堂互動性不強,整個課堂氛圍不佳,導致英語課堂學生的參與度不高,不利于學生自主學習及學習主體性的發(fā)揮。英語教師講授的知識被學生接受的程度不同,有的學生很容易就將知識點掌握了,而有的學生則比較吃力,不利于班內整體學生學習信心的建立,這需要英語教師解決這個問題[3],否則整個英語學習效果將難以滿足新國標的要求。
3.英語閱讀教學缺乏科學的讀寫技巧訓練
新國標更加關注學生的英語運用能力,而很多地方高校依然將提高理論考試成績放到第一位,英語課堂學習成為了應付考試的過程,這與社會需要的人才素質存在較大的差距。大學英語教學要培養(yǎng)學生對英語知識的理解與靈活運用能力,在教學過程中要強化學習技能的訓練,但很多英語教師在傳統(tǒng)思維的影響下,對學生讀寫技能缺乏科學的引導,學生學習感到迷茫或學習效果不盡人意,英語讀寫過程中不能抓住重點和有效的信息,甚至獲取的信息是有誤的,在此前提下學生的翻譯與理解能力就大打折扣,這給學生的英語讀寫學習帶來非常不利的影響,寫出來的文章結構松散[2]、思路混亂。因此,這就要求英語教師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將學習技能傳授給學生,這對英語教學將會產生較大的促進作用。
4.設計問題的效果較差
地方高校的部分英語教師缺乏系統(tǒng)性的問題引導教學,這與英語教師忽視學生的自主學習密切相關,在學生自身的自我約束力較差的情況下,根本無法發(fā)揮問題在英語課堂教學中的巨大作用。我們知道,英語讀寫的過程是學生對短文信息進行再加工與內化的過程,這個過程是學生主導完成的,學生的主導能力需要英語教師進行合理引導與科學訓練。但不少英語教師受傳統(tǒng)教學方法根深蒂固的影響,將課堂變成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將讀寫課堂作為一種語言知識來講解,而對學生的語言運用技巧缺乏訓練[4],在進行讀寫細節(jié)的處理時不能游刃有余,整體結構設計不夠合理,讀寫水平就不能從根本上得到提高。
5.英語讀寫教學管理水平偏低
教師是大學生學習的指路人,對大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大的引導作用,那么英語教師的教學管理水平就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會產生較大的影響。目前,不少地方高校的英語教師對學生的管理措施不力,導致英語課堂學習效果比較差;在班級管理不佳的情況下,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就比較低,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成為主導方,學生僅僅被動地接受課堂知識;部分英語教師缺乏科學的管理辦法,僅僅以嚴厲著稱,學生迫于壓力而不得不遵守,而內心是不愿意接受的[5],不僅讓學生產生一定的心理負擔,而且更容易讓學生產生負面情緒。
在學習過程中以滿足教學目標為宗旨,《新國標》提出了將理論課程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原則,鼓勵學生參加實訓、交流等活動,基于此,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努力。
1.完善大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模式
大學生具有思維活躍、接受能力強的特點,大學英語教師要充分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不斷完善英語教學模式。英語教師可以采用立體多元的教學方法,將教材內容與學生口語訓練結合起來,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促進英語課堂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英語教師對書本上的詞匯、短語講解時可以融入相關小故事,讓學生的知識面大大拓寬,同時也可以讓學生設計小故事并表達出來,強化學生對新詞匯的理解與記憶;英語教師針對學習過程中的疑難雜癥,要通過交流與討論的模式來完成,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認識;對于英語教材中的精彩片段,可以通過分角色朗讀、舞臺劇等方式[2]讓學生實現角色扮演,提升學生的英語口語、聽力、表達及綜合運用水平;英語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調整教學方法,運用探究式、互動式、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將英語課堂教學、實踐訓練綜合起來。
2.優(yōu)化英語課堂結構
傳統(tǒng)的大學英語課堂存在“學生厭學,教師難教”的問題[5]。新課標背景下,英語教師備課時,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內容,英語教學的內容逐漸多元化、多樣化,激發(fā)學生的靈感,而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結構已不能適應時代的需要;英語教師要合理安排教學節(jié)奏、教學內容等主要要素,提高課堂趣味性、新穎性,通過改善課堂教學模式及教學能力,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英語學習中;英語教師對復習內容、提問策略、教學環(huán)節(jié)、知識點等進行優(yōu)化,實現對整個教學課堂的有力把控,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英語課堂的文化氣息,讓所有學生都能參與課堂互動,加強英語閱讀分析、結構框架歸納、解讀水平及總結能力的練習[6],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水平。
3.將討論和評價環(huán)節(jié)融入到英語課堂
英語教師對學生讀寫效果一般都是給一個結論,而其中的標準及過程都沒有讓學生參與,不利于學生讀寫能力的提升。英語教師要在讀寫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增加引導性的問題,讓學生積極參與討論,圍繞相關問題自主發(fā)言、表達自己的觀點,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的潛能,提升學生的讀寫技巧[3]。英語讀寫評價要讓學生參與其中,在讀寫完成后可以讓學生自我點評,增強自我意識及自信心;在學生自評的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之間相互評價,這樣可以讓學生能夠取長補短,提升讀寫水平與能力;最后教師進行評價,可以從語法、句型、內容、優(yōu)缺點等方面進行點評并提出改進性的建議,實現學生參與讀寫課堂討論、評價、反思及完善的目的,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
4.提升學生的英語讀寫能力
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的發(fā)展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較大的影響,已經在我們的各個領域都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包括我們的英語讀寫教學。通過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圖片、視頻、抖音等信息充分運用到教學過程中,學生對這些比較感興趣,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視覺感受,提升課堂學習的氛圍,有利于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者;另外,有些小故事就是通過英語課本內容改編過來的,可以通過播放教材小故事來進行學習,激發(fā)學生的課堂學習積極性。例如,可以播放《瘋狂動物城》英文小動畫[7],教學效果要好很多。
5.提高英語課堂的趣味性
大學英語課是大學生的必修課,對鍛煉大學生的口語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大學英語教材蘊含著豐富的信息,為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可以設置啟發(fā)性較強的引導性問題導入課堂教學中,讓大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過程中,并將教學目標分解到引導問題分析的過程中,激發(fā)大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將句號課堂變成問號課堂,提升大學生發(fā)現、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大學生的語感及知識面;英語教師還要在制作教學課件上下功夫,不斷豐富英語課堂教學的信息,給大學生提供充滿激情的英語課堂,提升大學生的審美情操,激發(fā)大學生的參與熱情,讓大學生成為課堂的設計者及主導者[8]。
新國標背景下,傳統(tǒng)的英語課堂教學結構已不能適應時代發(fā)展的需要,這也讓地方高校英語教學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變化而逐漸發(fā)生調整,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目標從單純的理論知識傳授轉變?yōu)檎Z言綜合技能運用。因為大學生僅僅依靠掌握理論知識還不能滿足實踐的需要,要讓大學生具有將理論運用到實踐中的能力,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這種培養(yǎng)目標的轉變是以滿足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實際需要為宗旨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全面發(fā)展,只有這樣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讓大學生真正成為國家和社會的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