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翠霞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在急救護理教學中的應用價值。方法:以本學院2019級護理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對傳統(tǒng)教學法和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教學法的教學效果進行對比。結果:比較兩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操作技能考核成績、以及模擬心臟驟停急救考核成績、結果顯示觀察組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在幫助學生樹立急救意識、提高學生救護能力、促使學生形成職業(yè)情感等方面優(yōu)勢明顯,具有推廣價值。
關鍵詞: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急救護理;急救意識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22)07-0111-03
急救護理是高職院校護理專業(yè)的核心課程,該課程開設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急救護理知識及專業(yè)操作技能,使學生擁有綜合救護能力。傳統(tǒng)的急救護理教學通常側重于對學生單項護理操作技能的訓練,對學生綜合救護技能的關注度不高,致使學生實際救護能力不足,這給學生今后工作實踐造成不利影響。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提升急救護理教學質量,培養(yǎng)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的能力,筆者將傳統(tǒng)教學法與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教學法進行對比研究,以期為急救護理教學質量的提升和學生綜合救護能力的提高找到有效路徑。
一、資料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本學院2019級護理專業(yè)學生為研究對象,并從中隨機抽取兩個班級進行調查研究,以其中一個班級為觀察組,采用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教學法進行教學,以另一個班級為對照組,采用傳統(tǒng)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觀察組共有學生45名,其中女生40名,男生5名,平均年齡20.32(±0.32)歲。對照組共有學生47名,其中女生41名,男生6名,平均年齡20.44(±0.38)歲。兩個班級由同一位教師擔任主講教師,兩個班級學生的基本資料保持同質性P>0.05,無統(tǒng)計學差別,可開展比較。
2.研究方法
(1)在對對照組學生進行急救護理教學時,教師主要采用傳統(tǒng)急救護理操作技能實訓法進行教學,即以單項操作訓練為主要方式,按照教師為學生播放操作視頻—教師分解演示教學—學生操作練習—教師觀察指導—學生課外練習—考核等流程對各操作項目進行教學。
(2)在對觀察組學生進行急救護理教學時,教師則主要以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方式開展急救護理操作技能實訓教學,具體方法如下。
第一,構建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模塊。教師以急救護理課程標準、醫(yī)院急救護理工作需求為依據(jù),創(chuàng)建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模塊,包括創(chuàng)傷現(xiàn)場救護和心臟驟停急救兩個模塊,明確急救護理操作實訓項目,包括止血方法、包扎方法、固定方法、搬運方法、心肺復蘇技術、心電監(jiān)護技術、AED使用方法、電除顫技術等8個實訓項目。
第二,編寫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資料。教師應以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項目情況為基礎,根據(jù)教學需求編寫專門的教學資料,并結合真實的臨床病例資料為學生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制定綜合救護任務。
第三,開展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教學。教師采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首先,在課前一周左右時間,教師可通過班級群或云平臺上傳相關學習資料,包括救護操作微課視頻、模擬訓練病理資料等,為學生布置相應的訓練任務,指導學生組建學習小組,并引導學生以小組討論、交流、模擬訓練的方式對所學內容進行提前預習和掌握。對于模擬訓練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小組長可通過班級群或云平臺和其他小組成員、教師共同分析討論,以此達到解答疑惑的目的。其次,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先系統(tǒng)、全面地為學生講解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的相關知識,并對課前學生預習、模擬訓練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進行重點講解、指導,然后再組織學生以課前小組為單位,以抽選方式選擇模擬訓練項目進行綜合實訓,并對學生模擬訓練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及時指導,提出改進意見,以此提升學生的急救護理操作技能。最后,課程結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課外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并通過小視頻的方式將本小組的模擬訓練過程上傳至班級群或云平臺,然后由教師及其他小組學生共同觀看和評價。
3.觀察指標
(1)對兩組學生的理論考核成績和操作技能考核成績進行對比分析,其中理論考核內容均與急診搶救相關,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越好。而操作技能考核內容以創(chuàng)傷現(xiàn)場救護內容為主,各個單項操作評分均為0分~25分,總分為各單項操作評分之和,分值越高表示學生對于創(chuàng)傷現(xiàn)場救護技能的掌握越好。
(2)對比兩組學生心臟驟停急救考核成績,該項考核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教師根據(jù)病例實際情況為學生設計心臟驟停綜合救護任務,讓學生自主根據(jù)病例情況進行綜合救護訓練,包括心肺復蘇技術、心電監(jiān)護技術、AED使用方法、電除顫技術等,各單項評分最高分均為25分,總分0分~100分,分值越高表示學生急救考核成績越好。同時統(tǒng)計對比兩組學生完成急救所用時間。
(3)以Jeffires理論為依據(jù)設置問卷調查表,評估觀察組學生對于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的評價情況,評價內容均分為作用明顯、作用一般、無作用三個結果,由教師指導學生自主填寫,當場回收,填寫采用匿名形式進行。
4.統(tǒng)計學分析
數(shù)據(jù)資料用SPSS 20.0處理,考核成績等定量資料以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年齡、性別等分類資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顯著。
二、調研結果
1.兩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
觀察組學生理論考核成績及操作技能各項目總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兩組學生心臟驟停急救考核成績及急救時間
觀察組學生急救考核各指標評分及總分均高于對照組,急救所用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觀察組學生對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的評價情況
課程結束后共發(fā)放45份問卷調查表,并當場回收,回收率為100%,且觀察組學生對于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的評價較高,見表3。
三、討論分析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及操作技能考核成績、模擬心臟驟停急救考核成績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急救所用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學生對于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的評價較高,表明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的應用效果理想。
四、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教學法的優(yōu)勢
1.幫助學生樹立急救意識
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更關注“生命第一、時效為先”的救護理念,更注重在教學中引入真實的病例資料,并結合病例病情變化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以此讓學生在真實教學情境中更好地投入到學習與模擬訓練中,促使學生爭分奪秒地開展救護訓練,從而幫助學生形成“時間就是生命”的急救觀念,促使學生建立起急救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知識應用能力
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可以有效將學生所學的單項操作技能融合在一起,改善傳統(tǒng)實訓教學的弊端,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知識、技能與實踐有效結合,這對培養(yǎng)學生的專業(yè)操作能力、知識的靈活應用能力和遷移能力都有著十分積極的意義。
3.提高學生團隊合作能力
教師通過在課前、課中、課后不同階段開展綜合救護模擬訓練,可以為學生的合作交流創(chuàng)造條件,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病理資料分析、病例病情變化分析、制定救護方案、展開模擬訓練等,這對增強學生的團隊默契度與配合度,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
4.增強學生與“患者”溝通能力
綜合救護模擬訓練不僅有助于小組成員間相互溝通協(xié)調,還有助于學生與“患者”間的溝通交流,讓學生學會向患者解釋各項救護操作的必要性,并予以“患者”鼓勵和安慰,從而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與“患者”的溝通交流能力。
5.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
一方面,在進行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時,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境,而學生則需要在相應的教學情境中分析、判斷“患者”的病情變化情況,并制定正確的救護決策,這對學生判斷能力的提升有著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另一方面,在完成綜合技能模擬訓練后,教師通過指導學生進行小組內自評、小組間互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分析自身的優(yōu)勢和不足,并針對自己的不足積極反思和改進,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判斷能力。
6.促使學生形成職業(yè)情感
教師通過為學生創(chuàng)設真實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扮演患者、患者家屬、護士等角色,讓學生在相互配合中完成綜合救護任務,這不但可以讓護理教學課堂變得更加“鮮活”,更具“生命力”,還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感知不同角色的情感,這對學生職業(yè)情感的形成有著重要意義。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教師將綜合救護技能模擬訓練引入到急救護理教學中,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理論知識和急救護理技能的掌握情況,更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急救能力,從而為學生日后的實際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許天亮,葛歡歡,周小玉,張艷燕,李晏.Mini-CEX在高職高專急救護理綜合模擬實訓教學中的應用[J].河南醫(yī)學高等??茖W校學報,2019(02).
[2]張路.項目教學法在高職急救護理學課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17(01).
[3]劉小玲.淺談高職高專急救護理學教學模式的改革[J].山東農業(yè)工程學院學報,2016(04).
[4]陳敏.建構主義理論在高職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湘潭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
[5]萬曉燕,杜利.高職《急救護理》精品課程建設的思路與方法[J].鄂州大學學報,2012(05).
[6]潘華,陳向韻.小組學習法在高職《急救護理》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24).
[7]萬曉燕.討論課在急救護理教學中的運用[J].鄂州大學學報,2010(05).
Exploration of the Application of Comprehensive Rescue Skill Simulation Training in "First Aid Nursing" Teaching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o Cuixia
(Department of Nursing, Sichu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Nursing, Chengdu 610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prehensive rescue skill simulation training in emergency nursing teaching. Methods: taking 2019 nursing students in our college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 teaching effect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 and comprehensive rescue skill simulation training teaching method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scores of theory test, operation skill test and simulated cardiac arrest first aid test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simulation training of comprehensive rescue skills has obvious advantages in helping students establish first aid consciousness, improve students' rescue ability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form professional emotion, and has popularization value.
Key words:? comprehensive rescue skills; simulation training; first aid care; first aid consciousn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