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紹建
摘要:小學數(shù)學課程中的知識點較為繁雜,學生對小學數(shù)學的學習有著一定的畏懼心理罪,直接導致學生在剛上課的一段時間內(nèi),無法快速的進入狀態(tài),這種情況之下剛上課的一段時間內(nèi),學生的學校里會很低,勢必會浪費這一段黃金的時間,因此教師需要通過有效引導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快速的進入學習狀態(tài),并加快學生的理解知識點的速度。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有效引導;教學研討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借助引導來提高小學數(shù)學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達到這一目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比如有效引導的開展,需要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氛圍,并讓學生能夠主動的進行思考,當然小學數(shù)學課程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心理,讓學生能夠正視問題并主動的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當然因材施教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師需要針對每一個學生的情況來開展教學,促進學生全方位的發(fā)展。
一、借助課堂題目練習,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考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引導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也需要通過引導讓學生去完成自己所布置的一些任務(wù),但在某種情況之下,學生可能會對教師所布置的任務(wù)產(chǎn)生厭煩感,或者說拒絕完成教師所布置的任務(wù),而課堂練習便是極其枯燥的一個任務(wù)。學生很難高效認真的完成相關(guān)的事件,而教師可以通過課堂練習任務(wù)的布置來改變學生的想法,讓學生通過主動的參與思考來解決這一問題,換句話說,教師可以讓學生成為課堂練習的主導者。
例如,我在輔助學生理解“多位數(shù)乘一位數(shù)”相關(guān)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會借助課堂練習來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思考,首先多位數(shù)乘以一位數(shù)是以乘法運算口訣為基礎(chǔ)進行的知識點的延伸,學生需要通過大量的訓練才能夠掌握相關(guān)的知識點,比如學生在此之前只是通過乘法口訣表的背誦去進行相關(guān)的計算,他們只需要記住特定的公式就可以完成乘法的運算,越來越大學生需要有一個更加好的計算思維,才能夠進行靈活的運算,比如學生在低年級的學習之中只需要計算8×8=64,而在后續(xù)的學習之中,他需要計算8×64=?這也就必須讓學生進行有效的訓練,才能夠讓學生更快速的掌握知識點,而我貨代講解完成之后將課堂交給學生,以此來讓學生主動的找到自身的薄弱點,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
二、慎重對待錯題集,引導學生學會反思與總結(jié)
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這些問題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的研究和思考才能夠徹底的解決,而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閱歷較淺,不重視問題的存在,可能會導致他們在同一個地方不斷跌倒,因此教師需要通過引導,讓學生慎重的對待錯題,讓學生學會反思和總結(jié),通過反思來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
例如,我在輔助學生理解“數(shù)學廣角——集合”相關(guān)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會慎重的對待每一個錯題的產(chǎn)生,因為集合本身是一個較為深奧的知識點,集合可以代表世界上的任何東西,比如男人就是一個集合,也比如小狗可以當成一個集合,那我們應(yīng)該如何分辨物體和集合之間的關(guān)系是學生需要進行思考的,我會借助生活中一些常見的物體,比如鉛筆屬于筆的一種,鋼筆也屬于筆的一種,那鉛筆是否屬于鋼筆呢?這便是最常見的集合問題,我會先讓學生犯錯,然后幫助學生改掉錯誤,以此來讓學生重視反思和總結(jié)。
三、落實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形成良好學習習慣
教師也需要通過因材施教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因為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尚未徹底成型,教師可以通過引導的方式幫助學生改掉一些錯誤的學習習慣,而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良好的學習習慣是貫徹終生的,因為學習本身是一場長跑,在這個過程中,無論你在小學階段,初中階段,甚至高中階段的成績?nèi)绾危灰阕詈髨猿种ㄟ^了終點,那就是勝利的,而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在長跑的過程中解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例如,我在輔助學生理解“時、分、秒”相關(guān)的知識點的時候,就會嘗試著通過因材施教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時、分、秒相關(guān)的知識點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學生需要明白這些知識點才能夠去看鐘表才能夠確定時間,因此我會在講解開始之前,讓學生去準備一個老式的鬧鐘,并通過1對1的指導,幫助學生掌握時、分、秒相關(guān)的知識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之中,通過有效引導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但教師需要以學生的思維方式為根基去進行相關(guān)的思考,因為學生和教師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學生在看待某一件事情時,會將注意力停留在表面上,而教室會朝著更深層次的地方進行相關(guān)的思考,而學生無法達到教師所達到的境界,這種情況之下兩者的思維方式是不同的,兩者之間也很難產(chǎn)生交集或者不敏感。因此教師在布置任務(wù)或者引導學生完成任務(wù)的過程中,需要以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相關(guān)的引導,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趙麗.以人為本? 有效引導——小學數(shù)學教學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的策略[J].小學生(下旬刊),2021(03):100.
[2]李勝德.論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的有效引導策略[J].學周刊,2021(08):11-12.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8.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