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迎春
摘要:在今年,我國為了進一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我國提出了雙減政策,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各方面發(fā)展,尤其是健康發(fā)展的關注和支持,不斷加強培養(yǎng)與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與創(chuàng)造思維能力等,提高學校的課后服務水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也要嚴格落實雙減政策,不斷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促進學生全面化的學習與發(fā)展。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數學;高效課堂
1.雙減政策概述
雙減政策,是我國現行的國家教育政策,其基本的概念和內容,是減少減輕學生過程中的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這也就意味著在未來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國的校外培訓和校外輔導組織機構將逐步減少,占用學生娛樂、放松、休息、鍛煉時間進行培訓教育的情況也會逐步減少,此外學生在未來面對的作業(yè)也會逐步減少。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減輕社會教育焦慮,提升學生群體的成長發(fā)展質量,讓教育重新回歸本心。
2.當前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首先,教學理念落后,學生依賴性強。小學數學是小學階段三門主課中的主要科目之一,通常情況下,小學從低段一直到高段都不會經常換老師[1]。由于教師教學方式相對傳統(tǒng),因此對學生每個階段的教學方法都是一樣的,沒有改變教學方式,而且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也不夠重視,在課堂教學中只是一味運用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進而影響了學生解決數學問題的思路,對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其次,對學生個體差異不關注。通常來說,課堂教學要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合理制定、完善教學內容,不可以只根據教學大綱來制定教學計劃。但是根據現在的實際教學來看,很多老師對小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夠重視,教學過程也只是單純的依靠大綱,對全體同學進行模式化的教學。這種模式化的數學教學,不能很好地將學生的不同顯現出來,導致實際的教學過程可能會與部分小學生的學習方式不同,便會引起在教學過程當中效率低下的問題
第三,缺乏實踐練習。在小學數學課程的教學中,不僅需要學生學會基本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要讓其能夠很好地運用,以此證明在教學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這一點似乎未達標,學生對于教材上理論化的問題,通常都能回答得很好。但是放在日常生活中,想讓其結合實際回答問題,有的學生則很難將理論知識和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不能使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建立起聯系,這便是低效教學。其根本原因便是在課堂上的實際問題的實踐太少,沒有在課堂上展開練習,由此使得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夠好。
3.雙減政策下數學高校課堂的構建
3.1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注重課堂導入環(huán)節(jié)設計
數學構建高效課堂的基礎之一,就是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做好課堂導入工作,還需要保證學生課下提前對課本知識進行預習。為了更好地進行知識導入,教師可以以生活中有趣的事例或者是已學知識進行導入,通過將生活與知識相連接或新舊知識間的銜接,帶領學生進入課堂,集中精神正式進入學習。例如在學習“小數乘法”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以問題導入:我們平時在買東西的時候,物品的單價通常都不是整數,如果我們對同一件物品進行了大量購買,該如何又快又準確地計算物品的總價呢?通過問題讓學生理解數學知識與生活間的聯系,引起學生的思考,然后教師再進行小數乘法的計算教學。
3.2結合學生學習情況,開展個性化教學
教師在教學當中應當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重視每個學生不同的發(fā)展,教師也應該關注學生之間的差異,發(fā)揮不同學生的個人特長,進而提高學習的質量,構建一個高效的數學教學課堂[2]。例如,教師在講解數字間的運算規(guī)則的概念時,可以先假設一個特定的場景,通過這個場景讓孩子們展開想象,使孩子們個性化的想法得以表達。在課堂上還可以使學生們自由訓練,提升學生們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每個學生都是有思想的個體,他們的想法和思維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和不同,這種不同才使我國擁有各行業(yè)的人才,但是現存的教育體系卻沒有使這些個性得到很好的發(fā)揮,而是把不同的學生都訓練成同樣的人,由此導致越來越多的個性化在我國的教育當中缺失。在小學數學的教育當中教師們應多加關注這一問題,使學生自主的去思考,使每個人的特點得到最大的發(fā)揮。
3.3注重實踐練習
數學這門課程與實際生活的聯系非常的密切,生活中經常能見到數學的影子,也經常要用到數學知識。高效課堂的構建要以現實的情況為依據,在上課的過程當中也要和學生學習的實際聯系起來,這樣才能彰顯構建高效課堂的作用和意義。通俗來說在新課改后的教學理念就是學生和老師一起感受生活、體驗生活。教師和學生可以一起走出課堂,離開學校,進入到日常可以感受到的生活,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日常生活經驗與所接受的知識聯系起來,掌握數學知識,提升數學的實踐能力。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受到所學的數學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養(yǎng)成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運用數學知識的習慣。數學知識出自實踐,又高于實踐,所以這更加體現了我們應加強日常生活的數學意識。
結語
在當前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落實和實施雙減政策,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手段,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開展教學活動,這樣數學教學課堂才會更加的有效,有利于構件高效的教學課堂,促進學生綜合化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臧永萍. 小學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構建的有效措施[J]. 學周刊,2021(7):165-166.
[2] 李寶林. 淺析如何構建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J]. 考試周刊,2021(25):75-76.